《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近现代科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近现代科学-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克曼在研究美国诺贝尔获奖者的创造性年龄后得出如下结论:“科学事业中何种年龄最富于创造性的问题并不像唯青年论所主张的那样简单。赢得诺贝尔奖金的研究工作者中,虽然相当经常地出现青年人,可也同样地出现中年人。科学并非青年人垄断的游戏,至少在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是如此;显然,中年人同样会玩这种游戏。”

  3、科学家的寿命

  影响一个人的寿命长短的因素包括饮食营养、医疗卫生条件、地理环境、气候、遗传、精神状态、职业、家庭和疾病等等。关于科学家的寿命问题,人们了解得并不多。一般人凭感觉地直观地认为,科学家作为过度的脑力劳动者,不可能长寿。尤其在中国,对中年科技人员健康状况的不良现状的渲染加深了人们的这种印象。

  笔者通过对1901~1950年诺贝尔获奖者的寿命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诺贝尔获奖科学家的平均寿命为74。7岁,说明了诺贝尔获奖科学家是长寿的,因为到了1950年,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也才65岁。而几位寿命较低的获奖者多为意外或人为原因导致死亡。例如,居里先生47岁,死于车祸;布里奇曼(P。W。Bridgman;1882…1961)59岁,自杀身亡;芬森(N。R。Finsen;1860…1904)44岁,23岁或更早以前就患严重疾病;班廷(F。G。Banting;1891…1941)50岁,因飞机失事而去世。

  2)科学家中,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平均寿命最高,且与和平奖和文学奖获得者寿命相近;而化学奖获得者的平均寿命最短,与最高者相差4~5岁。化学家与生物科学家、医学家等生理医学奖获得者的寿命差别的原因将在后面进行简要分析。

  3)活到高寿的科学家也不少,如达到99岁1人、98岁2人,包括罗素(B。Russell;1872…1970),列在文学奖获得者中,本人同时也是着名的数学家。

  诺贝尔获奖者寿命高可能有几个普遍的原因。首先,新的医学科学成果表明,脑运动能直接促进脑健康,进而通过大脑协调与控制全身的生理机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勤于用脑的人,大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张状态,以输送充足的氧分和其它营养物质,因而能延缓中枢神经的老化,促进血液循环,使全身各系统的功能保持协调统一。其次,这些科学家的经济状况要比一般人包括一般的科技人员的较好些,他们具备追求健康的物质条件。第三,除极个别科学家外,诺贝尔获奖者更容易适应生活的挑战,面对困难能进行自我调节,自我保健能力强。第四,一些具备获奖水平的科学家在颁奖之前去世了,没有进入统计数据中。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获奖化学家中竟有40%的人的寿命在60~69岁之间,低于70岁的人的比例高达约55%;而生理医学奖获得者中90岁以上者却达到18。6%,高于80岁的人的比例更是达到近40%。进一步分析发现,3位90岁以上的获奖化学家都是生物化学家。物理学家的寿命则介于两者之间。

  获得生理医学奖获奖者与化学奖获奖者之间的寿命段呈现出最大的反差,实在是令人惊奇,可能存在着某种我们尚未知晓的原因。由于没有对他们的死因进行具体的分析,而获奖者从事实验研究的环境的不同则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以下几点简单的猜测只考虑科学家的职业环境因素对科学家寿命的影响。

  1)化学家的实验环境比较恶劣。如果说物理学家还可以分为理论物理学家核实验物理学家的话,化学家通常都是实验科学家。为了探索各种化学物质的特性,他们大都工作在存在不同污染的微观实验环境之中,进行长时间的实验研究。这些实验涉及到粉尘、化学试剂与药品、高温辐射、易挥发有机物、放射性辐射、有毒气体、废液等等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化学家成为这些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如居里夫人从事天然放射性研究,死于镭中毒造成的恶性贫血病;居里·约里奥先生和夫人从事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都只活了59岁。

  2)物理学家的工作环境比起化学家来也要好得多,至少他们受到的污染要少得多。但是那些受到放射性元素辐射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寿命也很低,如与居里夫妇同获1903年物理奖的贝克勒尔(A。H。Bacquerel;1852…1908)也只活了56岁。

  3)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工作在一个相对能促进健康的环境之中。例如,植物学家经常工作在野外的无污染、无噪音、空气新鲜的绿色环境中。动物学家则经常和动物打交道,环境不那么沉闷,工作时也不像其他科学家那样需要静静地关注某一个实验现象。医学家的工作环境也非常卫生而无污染,而且他们可能比其他科学家懂得更多的自我医疗保健知识。

  4)那些整天与各种酶或者激素打交道的生物化学家中的高寿者异乎寻常地多,则可能受到了实验环境中某些使人年青的酶或者激素的影响,这些酶、激素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反应物或许恰恰是使人延长寿命的物质。如果这个判断被证实的话,对于解释科学家长寿乃至人类长寿之谜都会有所帮助。例如,活到99岁的赖希施泰(T。Reichstein;1897…1996)因研究肾上腺皮质激素,活到93岁的焦尔季(C。Golgi;1843…1926)也研究肾上腺,活到93岁的多伊西(E。D。,1893…1986)研究的是雌素酮。

  1901~1950年获得诺贝尔奖共3位科学家,几位女科学家的平均寿命与获奖科学家的平均寿命相差10多岁,而女性文学、和平奖获得者与获奖者的平均年龄相差很少。并且,和平奖、文学奖获得者中,女性的平均寿命也比男性低。而一般地,女性的寿命要长于男性的寿命。这至少说明,不管是在科学领域还是在非科学领域,女性要做出杰出成绩,付出的生命代价要比男性多。尤其是女性科学家,早年的女科学家必须要加倍的努力才能克服科学界对女性的歧视与偏见,这使得她们在精神与身体方面等都消耗更大,从而降低了寿命。随着歧视的减少,相信以后的女性比男性长寿的规律在科学家中也能得到体现。在1950年后获奖的几位女科学家中,物理学家迈耶夫人活了66岁,化学家霍奇金夫人(G。Crowfoot…Hodgkin;1910…1994)活了84岁,而生理医学获奖者麦克林托克(B。McClintock;1902…1992)获了90岁、埃利昂(G。Elion;1818…1999)获了81岁,蒙塔尔西尼(Levi…Montolcini;1909…)也是高寿。

  4、科学家早慧与晚熟

  智力的个体差异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智力差异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类型的差异,既有的人长于推理,有的人记忆过人,有的人想象力丰富。智力差异的另一种表现是发展水平的差异。这种水平反映在人的智商上。人的智商水平成正态分布,智商中等的人偏多,越是偏离中等水平,人越少。有的人智商明显高于中等水平,属于智力超常,通常被称为天才;有的人智商明显低于中等水平,属于智力逊常,通常被称为弱智或者智障者。目前,尚未看到对着名科学家的有关智商测定结果的定量研究,但是可以定性地肯定科学家的智商至少是高于平均值,处于优秀之列。科学家被认为是天才,不过这里的天才和智力超常并不完全相同,因为智商与成就没有直接的等价关系。高智商者要有所成就,需要一些其他基本条件,比如早期教育、机遇和性格品质。关于科学家的性格和能力特征将在后面的章节进行讨论。

  智力差异的另一种表现是早晚的差异。有些人很早就表现出过人的智慧,如那些会作曲、写诗、绘画的神童。人们把这种较早地表现出智慧的人称为早慧。与早慧对应的是大器晚成,也就是指早年看上去智力成就平平,但到了中晚年却一鸣惊人,功成名就。赵红洲虽然也研究过科学家的早慧现象,但对于什么是早慧科学家,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显然早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比较的结果。如美国诺贝尔获奖者获得博士学位时的平均年龄是24。8岁,国家科学院院士获得博士学位时的平均年龄是26岁,而1957年获得博士学位的一般人的平均年龄是29。5岁。因此,如果用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龄作为早慧量度的话,相对一般科学家而言,科学院院士是早慧的;相对于科学院院士而言,诺贝尔获奖者是早慧的。

  举例列举早慧科学家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控制论之父维纳14岁获得学士学位,18岁获得博士学位;理查兹(T。W。Richards;1868…1928)(19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7岁为化学学士,18岁文学学士,20岁成为博士;施温格(J。Schwinger;1918…1994)(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8岁大学毕业,21岁获博士学位;伍德沃德(B。Woodward;1917…1979)(196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9岁大学毕业,21岁获博士学位;沃森(J。Watson;1928…)(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和盖尔曼(M。Gellmann;1929…)(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都是在19岁获得学士、22岁获得博士学位的。

  相反,大器晚成的科学家更是少数,恩德斯(J。F。Enders;1897…1985)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过,恩德斯在科学上的大器晚成是由于兴趣转移的结果。恩德斯22岁获得耶鲁大学文学学士,25岁获得哈佛大学文科硕士。由于对医疗科学的强烈兴趣,继而转入医学系学习,33岁获得博士学位,留在哈佛大学医学系任教。1942年,45岁的他担任副教授,一直到57岁时获奖时仍然是副教授。1948年,51岁的他和两名年轻的合作者韦勒(T。H。Weller;1915…)和罗宾斯(F。C。Robbins;1916…)着手研究小儿麻痹症病毒,并因此方面的成就与两位合作者分享了1954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5、科学家早逝

  因为着名的科学家通常是长寿的,因此他们中的早逝者就更让人惋惜。目前一般的文献也不记录他们的死亡病例,尚没有人对那些着名的科学家中的早逝者的死亡原因做出具体全面的分析。除了偶然的事故之外,还有很多导致科学家早逝的原因。

  造成寿命偏短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必要的锻炼。从客观上讲,绝大多数科学家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无暇参加体育锻炼,一些研究所根本无体育锻炼场所。从主观上讲,很多科学家认为自己身体尚可,还未真正认识到参加体育锻炼的必要性。有的科学家虽认识到这一点,但却懒得去锻炼。

  工作的压力和透支身体健康是导致部分科学家英年早逝的另一个原因。现在,科学家的工作压力不断地增加。他们一心埋头于工作、埋头于科研,但也因此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即一些科学家靠透支身体健康来做工作,从而严重影响了健康。有的科学家已发现自己身体有病,因放不下工作而不去治疗,导致疾病进一步加重,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

  第三是心理上的压力。生理疾患可以恶化心理状态,心理疾患也可以导致癌症、高血压、胃溃疡等一系列病变。因此说,心理健康对人的整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关键的作用。科研组织家一般不会对个人心理健康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致使部分科学家因心理疾患而导致生理疾患。部分科研人员在考虑问题时,往往爱钻牛角尖,遇到问题想不开,而又得不到正常的心理治疗,心理疾患由此产生。

  第四是工作环境的因素。如对某些研究岗位没有采取足够的劳动保护措施,比如辐射、粉尘超标等。

  一个令人奇怪的现象时,数学家中早逝的人似乎比较多。如挪威数学家阿贝尔(N。H;Abel;1802…1829)27岁时、德国数学家黎曼40岁时患肺结核而死,印度数学家拉马努金(S。A。Ramannujin;1887…1920)33岁时病死,伽罗华21岁时死于决斗。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与其他领域的科学家相比,数学家更容易处于极度的独处状态,对数学之外的事接触更少,思维随时处于紧张状态,更容易在年轻时出成果而被历史纪录。

  6、科学家进入中老年后的角色选择

  一个科学家的职业生涯可以分为学习期、贡献期、指导期和老化期。科学家在成长期主要是通过大学阶段、硕士研究生阶段、博士研究生阶段掌握成熟的科学规范、锻炼智力、获得自我社会化的能力,这个时期他们接受其他资深科学家的指导。科学家在贡献期主要通过不同的职业角色和职业任务(如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员从事基础研究、工程师从事创新开发等等)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去实现自我的或者组织的目标,服务于社会。科学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