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丘吉尔是一个头脑僵化的人,他一心沉醉在巴尔干战略幻想中,于2月12日又严令韦维尔只准留下最低限度的兵力据守昔兰尼加,而把其他的部队尽量送往希腊,这样也就断送了英军在北非的初期胜利。假使不是这样,则英军就可以一了百了,进占的黎波里而把意大利人完全逐出非洲。这也告诉我们“机不可失”的真理,战略家的心灵必须要有充分的弹性,否则就会坐失良机,从而引起无穷的后悔。
隆美尔登场
2月6日,即格拉齐亚尼全军覆没之日,希特勒召见隆美尔(ErwinRommel),指派他前往非洲去援救意大利人。此时我们又必须首先追述希特勒对于地中海战略的看法。自从西线战役结束之后,关于德国进一步的行动在纳粹帝国的高层中曾引起相当激烈的争论。德高望重的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既不赞成侵英又不赞成侵俄,他一直主张应以地中海及邻近地区(北非及中东)为战略重心,因为这是大英帝国最脆弱的一环。雷德尔在1940年9月曾两次向希特勒进言,一方面指出这个地区的经济重要性,另一方面又警告英国人甚或美国人,德方有在法属西非洲登陆的可能。
雷德尔遂提出下述三点具体建议:(1)确保大西洋方面的岛屿和直布罗陀;(2)与维希法国合作以确保西北非洲;(3)与意大利合作,对埃及和苏伊士发动攻击,并企图由此经过巴勒斯坦和叙利亚以达土耳其。他认为地中海战略若能成功,而大英帝国就将自然崩溃,于是苏俄也将不敢轻举妄动,德国就似乎无再向东面发动攻击之必要。
雷德尔之言自然是代表海权论者的传统思想,虽言之成理,但不一定正确,尤其是相信丧失了中东即能令大英帝国崩溃,实未免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至少他的意见对陆权主义者的希特勒并不能产生太多的说服作用。希特勒深知除非能渡海攻英,否则绝难使英国屈服,甚至丧失了不列颠,英国也不一定就会投降,丘吉尔也许真会迁都加拿大再继续打下去,不过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无力牵制德国在欧洲的任何行动。如果不能渡海攻英,则留给希特勒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就会变得更有限,所以他必须乘英国喘息未定的机会先去解决俄国,否则终将难免腹背受敌。
平心而论,希特勒的战略观念实在比较正确。他对地中海及非洲所作的考虑都是只具有限性的目标:(1)封锁地中海以增加英国的困难;(2)确保西北非洲及大西洋岛屿以防联军日后登陆。希特勒绝对无意向南发动任何大规模攻击,他的兵力也早已开始向东欧集中。
到此时(1941年初)为止,希特勒的军事战略可以说是相当成功,但他的外交战略,尤其是同盟战略,却是一无是处。德意两国虽号称“钢铁同盟”,但在大战略上几毫无协调可言。希特勒这个人的确很古怪,其心理是颇难了解,他对墨索里尼的态度即为一例。他好像有一点自卑,多少是视墨索里尼为前辈,对后者的确相当尊敬,甚至墨索里尼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时,希特勒对他的忠忱仍不改变,就做人的立场来看,希特勒的“义气”似乎颇堪嘉许,但就战略而言,这种感情就成了沉重的包袱。
在德国人看来,意大利保持善意中立实在远比投入战争更为有利,尤其在法国已经崩溃之后更是如此。但希特勒既不能阻止墨索里尼参战,更不能阻止他一再闯祸,而且等到他无法收场时,又不能坐视不救。这对希特勒来说,真是一种极大的痛苦,但他还是一点办法没有,以至于吃了不少的亏。除了对足以直接影响征俄之役的巴尔干战役不拟在此论述以外,整个北非战役也都是墨索里尼的轻举妄动所引起。若非如此,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也许就完全不同了。
墨索里尼的狂妄无知固然应该责备,而尤其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意大利的民族性。意大利人是样样事都不认真,他们从无紧急之感,说出口的话也可以不算数,对任何工作都不讲求效率。诚如德国凯赛林元帅所云:墨索里尼应了解战争并非儿戏,如果他不能激起其人民的战斗精神,则他根本不应轻率地投入此种决斗。
很明显,北非战争是意大利人的战争,希特勒当初也以为凭着十比一的人力优势,意军至少应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可以让他们在沙漠中去打他们自己的仗,而不必多加干涉。哪知道意大利人会无能至此,于是希特勒只好插手了。其原因很简单:(1)希特勒不能让北非落入英国人的手中而引起无穷的后患;(2)希特勒也不能让意大利被人赶出非洲,那对于轴心的威望将是重大的损失。但希特勒所要求的只不过是稳住北非的局势而已,他从未想到以此为基地而再作进一步的攻击,尤其是征俄战役即将发动,希特勒实无闲情逸致来考虑此种不急之务。
所以他选择派往北非的人只是刚刚升中将的隆美尔,其准备使用的兵力则更少得可怜,所谓“非洲军”(AfrikaKorps)只有两个师。由此可知希特勒对于这件事并不曾给予太多的重视。以后隆美尔的战绩也可以说是出乎-般人(包括希特勒本人)的意料。隆美尔算是一位传奇人物,比起其他的德国名将,算是非常幸运。他在非洲几乎享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因为非洲只是一个次要的战场,希特勒一心忙于应付东线的战事,所以至少在最初一年内对他是完全不加干涉,这样才使他有机会一展所长——此即孙子所云“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的道理。为了顾全意大利人的面子,表面上隆美尔是受意大利北非军总司令的节制,实际上,在前线上的一切兵力,包括意大利部队在内,都是由他统一指挥。
隆美尔牛刀小试
非洲军的两个师需要相当时间始能完全运到北非,但隆美尔本人却于2月12日即已飞到的黎波里,两天之后第一批德军(共两个营)才到达。由于情况紧急,隆美尔命令部队立即开往前线。为了虚张声势,他又把普通汽车伪装成假战车,直到3月21日,才有第一个德军战车团运到非洲。
由于英军已停止不动,隆美尔遂于3月底发动攻击。对于他来说算是太幸运了。英国能战之兵不是送往希腊就是已调后方整补,所以隆美尔也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尽管他的主力一共只有50辆战车。
4月11日,英军已被逐出昔兰尼加,只有一部分兵力在托卜鲁克闭关自守。隆美尔的收复昔兰尼加比英军的征服该地更较轻松。英国人在2月初坐失良机,现在由于隆美尔的登场,他们开始遇到劲敌,若再想肃清北非之敌,则必须付出极高的成本。此项责任应由丘吉尔负起。
不到一星期,英军就退回了320公里,在两个星期内,共退回了640公里,而到达埃及的边界。不过托卜鲁克仍在英军坚守中。这个有要塞保护的小港遂成为轴心军背上的一根芒刺。英国人这一决定对此后一年内的战役发展具有极深远的影响。隆美尔从4月11日开始进攻托卜鲁克,但他的兵力实在太少,不足以攻坚。另一方面,韦维尔也不能赶走隆美尔以解守军之围,于是便形成僵持之局。
当隆美尔长驱直入之际,在罗马的意大利当局对于他的“孤军深入”早已感到惴惴不安,他们要求德国统帅部制止其“轻举妄动”。德国陆军参谋总长哈尔德一向反对任何海外的军事行动,他曾亲口告诉隆美尔:“陆军总部认为在北非开辟战场实为一种错误,德军在那里的任务不过是使意大利苟延残喘而已。”同时他对隆美尔也有很大的成见,认为其作风是违反伟大的普鲁士参谋部传统的。
希特勒对于充满活力、尤其不是贵族出身的隆美尔比较宠信,但此时他一心只想打倒俄国,所以也把非洲和地中海视为次要。1941年10月,托马(VonThoma)将军曾奉命前往北非视察,他回来报告:只要4个装甲师即可保证攻占埃及。但此时东线战况正当紧急,希特勒不愿提供这样多的增援兵力,以免影响主战场上的实力。同时墨索里尼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也不愿接受较大的德国援助。其结果遂使隆美尔的兵力始终不足以征服埃及和把英国人逐出地中海。
假使希特勒始终不重视北非和地中海,则丘吉尔现在想法就和他完全不一样。自从希腊沦陷、隆美尔每战皆捷之后,丘吉尔的眼光遂又回到埃及方面。他现在所考虑的问题即为不惜一切以确保英国在地中海和中东的地位。从1941年4月底起,英国的增援即不断地向埃及涌入。而韦维尔又不等增援全部到达,即开始集结手里现有兵力发动反攻,也就是5月中旬的“简短作战”(OperationBrief)和6月中旬规模较大的“战斧作战”(OperationBattleaxe)。
结果两次都是劳而无功,而战车的损失则比德军远较重大。尤其战场是在德军控制之下,其所损毁的战车大部分可修复再用;而英军在匆匆撤退时,受损的战车只能被弃置在战场上不能带走。此种不成比例的战车损失即可证明英军已经战败。
为何隆美尔以劣势兵力却几乎能每战必胜?主要原因是他能认清沙漠战争的特殊性质。北非是装甲兵的理想战场,诚如隆美尔自云:“在一望无涯的沙漠上,摩托化部队能发挥其最大威力。”英国人则深受所谓“步兵心灵”的影响,所以虽享有数量优势但还是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隆美尔本人又是一位著名的步兵战术专家,其所著《步兵攻击》一书早已成为权威名著,但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却一跃成为装甲名将,所以其心灵的弹性实不可及。事实上,他不仅善于运用装甲兵,而且更善于运用步兵来配合装甲兵。诚如其自云:“装甲部队为摩托化军团的核心,其他部队都是辅助性的,应绕着核心旋转。应尽量用战防武器来消耗敌方装甲,而把自己的装甲兵保留供决定性打击之用。”这也正是孙膑以下驷当上驷的办法。
英军两次攻击的失败又暗示战术趋势已有新改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防御相对攻击居于优势,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此种趋势完全倒转过来。装甲兵的闪击几乎势如破竹,令人以为攻击必然能够压倒防御。但隆美尔却证明,即令在北非沙漠那样开阔地区中,对于防御战术若能作巧妙运用,也仍能击退优势敌军的猛烈攻击。这也正是所谓“机动防御”观念的萌芽。事实上,攻击与防御是一体的两面,善战者必须同时运用而不可偏废。一般人还有一种误解,以为沙漠地区是无险可守,实际并非如此。尽管是沙漠,其中还是有若干要点,例如隘道、山脊、要塞等,可用作防御的基础,尤其正因为可守之地甚少,遂更增加这些要害的战略价值。整个北非战役几乎都是以这种据点来作为发展的基础。
第一阶段结束
丘吉尔是英国民族的典型代表,只要牛性一发就再无任何东西可以改变其决心,于是他尽量向埃及增援而不计一切后果。他的军事顾问提醒他远东的防御可能更重要,尤其是新加坡,但丘吉尔置之不理。尽管远东大战已有一触即发之势,丘吉尔的眼光却只钉在隆美尔的身上。如果说隆美尔间接造成新加坡的沦陷,似乎并非过甚其词。
隆美尔此时虽然官升上将,非洲军也扩大为装甲兵团(PanzerGroup),但其所获得的增援却极为有限。空军方面,英国人有飞机700架,而隆美尔只有320架;装甲方面,英军有战车710辆,德军只有174辆,至于意军虽有146辆,但根本无太多价值。英军还有预备战车500辆,而隆美尔则毫无预备队可言。
“战斧作战”失败后,韦维尔即被免职,遗缺由奥金莱克(Gen。Auchinleck)继任。又经过了5个月,直到11月中旬,英军三度发动攻势,其代号为“十字军作战”(OperationCrusader)。这次英军享有压倒优势,照理说,其能击败隆美尔应无疑问。但英军行动迟缓,各单位之间又缺乏协调,遂屡为隆美尔钻空子,一再受到战术奇袭,损失惨重。11月24日,隆美尔利用英军的分裂状况,突然率领机动兵冲向其后方。其目的不仅为切断敌军交通线,而且也在打击其指挥官心理。果然英军大感惊惧,几乎全面崩溃。幸亏奥金莱克为英国不可多得的将才,能够临危不乱,他亲自督战,拼命反击,才稳住了阵脚。
隆美尔的锐气逐渐丧失,尤其深感燃料缺乏,遂不得不自动撤退。此时英军又已获得增援,在战车总数上占有5:1的优势,但隆美尔仍能且战且走,到12月27日安全退到阿格达比亚(Agedabia),也就是他年初发动攻击的起点,英军也自动收兵,结束了1941年的战役。
1941年的北非战役真是一场拉锯战,隆美尔虽已达到埃及边界,但结果还是退回原有起点。隆美尔在那样的劣势之下,仍能有如此杰出的表现,其被称为名将,享誉千秋是毫不过分。实际上,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