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科全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百科全书-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姆钦娌慷印L骄鹨搴螅谭岫辏1852)曾国藩在原乡勇基础上创建营哨之制,编练了一支有独特制度的正规军,称为湘勇,通称湘军。咸丰十一年(1861)李鸿章遵照湘军的营制、营规组建了淮军。随后其他各省也相继招募乡勇,仿照湘军营制编练部队,使勇营成为镇压太平军和捻军起义的主力军。太平军、捻军失败后,部分勇营改为防军,后又改为巡防队,直至清末被编为陆军。由乡兵到勇营,经历了一系列发展变化后,最终代替了经制的绿营兵,成为清代后期镇压反抗和维护统治的极为重要的武装力量。

  (俞炳坤) 
 


    
厢兵
    厢兵

  宋代承担各种杂役的军队。北宋初,将各地藩镇的精兵抽调中央,剩余的老弱残兵留在本地,另加新设供劳役的军队,组成厢兵。招募厢兵一般不讲求体质,还有部分厢兵来源于流放的罪犯,禁兵武技不合格或者犯法,也可降充厢兵。宋朝的厢兵从事各种劳役,诸如修建、运输、邮传等等,劳役极其沉重,军俸却很微薄,死亡和逃亡现象严重。厢兵在名义上按马兵和步兵,分别隶属侍卫马军司和步军司。各种番号的厢兵一般有都和指挥两级编制,并以指挥为单位,分驻于各州府,或直属某些机构,部分厢兵还有军一级的编制。各州府也往往设置厢兵的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和都虞候,以统辖本州府不同番号的厢兵若干指挥,宋仁宗赵祯时,设置“教阅厢军”,实际上是发放厢兵的低等军俸,而作禁兵使用。于是厢兵遂分“教阅”和“不教阅”两部分。宋神宗赵顼时,又将教阅厢兵升格为下等禁兵,于是厢兵又成清一色的役兵。南宋时,厢兵制度并无变化。

  广南路厢军澄海水军官印“澂海

  第六十九指挥第二都记”铜印拓片

  江西新建出土

  (王曾瑜) 
 


    
厢坊制
    厢坊制

  宋代城市的区划制度。唐代的城市制度是“坊市制”,居民区“坊”与商业区“市”是分开的,四周都筑有围墙,坊、市门按时启闭。随着商业的发展,到北宋初年,坊、市的围墙破坏了,居民区与工商业区不再有区别,凡是向街的地方都可以开设商店。10世纪末、11世纪初,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城市制度“厢坊制”代替了原先的“坊市制”。至道元年(995),开封城内设立了左第一厢、城东厢等八厢,这种基层厢代替了坊,成为附郭县直属的基层政权,每个基层厢下属有二至二十多个坊。熙宁三年(1070),开封城内东、西两部分,划分为两个区,称为“左厢”和“右厢”,办公处称为左、右厢公事所,地位相当县,主要职责为狱讼刑法。从此,附郭县只治理郊区,厢统治城内市区(有时城外市区也归厢统治)直属于州府,这种城乡分治的制度后来推及全部城市。厢坊制成为城市的一种新的行政区划制度。

  (陈振)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湖南省委,为反击国民党当权派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推进中国革命,在湖南和江西边界发动的武装起义。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中国共产党中央临时政治局决议在湘鄂粤赣四省发动农民举行秋收暴动。“八七”会议后,彭公达、毛泽东奉中央命令回湘改组省委,制定秋收暴动计划。8月18日,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召开首次会议,讨论暴动事宜。经19日和30日各次会议的讨论,省委采纳了毛泽东以下三项提议:①缩小暴动范围,改定以长沙为中心的湘中为暴动区;②没收包括小地主土地在内的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③不再打国民党左派的旗子,而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直接发动;并成立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作为暴动的领导机关。参加暴动的骨干力量,主要是分布在修水、铜鼓、安源等地的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平江、浏阳等县的农军和安源的工人武装,总计五千余人,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由卢德铭任总指挥,下辖三个团。

  9月8日,湖南省委发布夺取长沙命令,次日开始破坏武(汉)长(沙)和株(洲)萍(乡)铁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正式爆发。11日,暴动在安源、铜鼓、修水、醴陵等地全面展开,起初各路暴动队伍均取得一些胜利,但旋即受挫。14日,毛泽东在浏阳上坪果断命令停止进攻长沙。同时,湖南省委也放弃了长沙暴动的计划。19日,各路暴动队伍于浏阳文家市会合,毛译东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决议退兵湘南(参见彩图插页第133页)。29日,暴动队伍到达永新县三湾村,在毛泽东领导下进行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三湾改编,并开始酝酿进军井冈山。10月3日,由一个师缩编成一个团的工农革命军自三湾到达宁冈古城。当天,毛泽东主持召开前委扩大会议,总结暴动的经验教训,议决上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开始转入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这次起义是以革命的武装斗争推动农民土地革命的壮举,实现了革命力量转向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战略转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曾业英) 
 


    
湘军
    湘军

  晚清曾国藩创建的一支军队。1852年12月(咸丰二年十一月),太平军从湖南北出,攻克汉阳。曾国藩以礼部右侍郎丁忧在籍(湖南湘乡)守制,咸丰帝命他帮同该省巡抚办理团练。他复奏咸丰帝称,团练无济于事,正规军绿营已不堪作战,主张另建新军。于是,他以湘乡练勇为基础,在湖南编练成一支军队,称为“湘勇”,又称“湘军”。

  湘军将领主要是湘乡人,大多是封建儒生,士兵则招募湘乡一带农民。曾国藩与一些重要将领既是同乡,又有同学、师生、亲友的关系。湘军的士兵由营官自招,并只服从营官,上下层层隶属,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曾国藩治军重在思想纪律而不在技术性的教练。他为湘军写的军歌唱道:“规矩要肃静,有礼、有法、有号令。”他制定“辨等明威”的军礼,以儒家三纲五常的礼教、尊卑上下的等级制度与同乡共里的乡土观念维系官兵,使湘军成为一支有力地维护封建统治的军队。

  湘军分陆军、水师两种。其营制主要采用明代著名军事家戚继光《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中的”束伍”成法。陆军每营五百人(营官一员、哨官四员在外),十人为队,队有什长;八队为哨,哨有哨长,统以哨官;四哨为营,辖以营官;余为亲兵,直辖于营官。各队以抬枪、刀矛、小枪等长短兵器配合作战。水师每营五百人(营官一员、哨官三十员在外),有长龙八艘,每艘二十四人;舢板二十二只,各十四人。每船为一哨,设哨官;哨官之上,辖以营官。船只各有火炮,但仍配小枪刀矛,以备近战。湘军营以上设统领,统领辖数营至数十营不等。其后又在统领下增设分统,以便于指挥。在武器装备上,湘军不仅向外国采购洋枪洋炮,还自设船厂,仿造新式武器。

  湘军于1854年初在衡州(今衡阳市)编练建成时,计有陆军十三营六千五百人,水师十营五千人,另有夫役、工匠等,共一万七千余人。初战在靖港败于太平军,继在湘潭、岳州(今岳阳)获胜。是年夏,出省作战。以后几年间与太平军在湖北、江西的沿江地区争夺。1858年5月,攻占九江,其精锐李续宾部即深入皖中,气势很盛。至11月间,李续宾及所部六千余人在庐州(今安徽合肥)三河之役被太平军歼灭,锐气顿减。1860年,曾国藩任钦差大臣、两江总督后,掌握地方军政大权,号令统一,筹饷较易,湘军势力大为扩充,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清军主力。1861年9月,攻陷安庆。次年(同治元年)春,曾国藩再以曾国荃率湘军主力沿江进逼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江苏南京),以左宗棠部及李鸿章新募淮军进攻江浙其他地区。1864年7月,湘军攻破天京。

  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后,声势愈大。曾国藩为避免清廷的疑虑,又因湘军暮气日深,大量裁撤直系部队,其支系仍在安徽、湖北、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镇压捻军。湘军水师则守湘军旧制,取绿营规模,改建为长江水师。以后,左宗棠平定新疆虽也利用湘军,但湘军已不是国家的主要军队。

  湘军的兴起,使清代兵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湘军建立前,清朝常备军为绿营。绿营兵为土著世业,将由铨选调补,军饷由户部拨给,兵权握于兵部,归于中央。湘军既兴,兵必自招,将必亲选,饷由帅筹,其制正与绿营相反,故兵随将转,兵为将有。曾国藩对湘军拥有极大的指挥调度权力,自成派系。当湘军在实际上取代绿营时,将帅自招的募兵制度便代替了国家经制的世兵制度,近代北洋军阀的起源,实始自湘军的“兵为将有”。

  始于湘军的“兵为将有”对晚清政局也产生重大影响。湘军重要将领江忠源、胡林翼、左宗棠、杨载福(岳斌)、彭玉麟、刘长佑、李续宜、曾国荃、刘蓉、刘坤一、蒋益沣、刘帲д选⒘踅跆囊约昂罄闯晌淳琢斓睦詈枵碌龋怨僦磷芏健⒀哺У却笤薄8萸宕ㄖ疲芏健⒀哺孕惺〈笕ǎ湎律璩行颊顾竞吞嵝贪床焓顾荆止芤皇〉拿裾⒉普桶篡馈⑺痉ā5剿咎诹浚勺ㄕ圩嗍拢涫氯ǘ懒ⅲ┎砍际加泄芟降娜Γ健⒏Ф粤剿局皇蔷佑诩喽降匚弧9柿靠梢钥刂贫健⒏В杏谥醒搿5宕庵指窬值较婢УH味健⒏Ш螅头⑸烁谋洹J种杏斜薪亩礁О蚜剿窘滴艄伲惶砍贾噶睿⒁膊坏貌挥枨ň停蚨谕砬逍纬啥健⒏氯ü氐木置妗

  湘军士兵本是湘乡一带朴实的农民,当初受曾国藩欺骗性宣传加入营伍。湘军发展后,将领升官发财,多数士兵仍处境恶劣悲惨,于是有人加入反清的“哥老会”。攻陷天京后,这些士兵被解散回乡,就在湘乡起义反清。此后常在湖南起义,并从湖南迅速向长江流域发展。辛亥革命中,曾给同盟会以大力支持。

  参考书目

  王辏г说龋骸断婢尽贰ⅰ断婢酒揭椤贰ⅰ缎婢尽罚ㄏ婢纷ǹ唬缆词樯纾ど常1984。

  王安定:《湘军纪》(湘军史专刊之二),岳麓书社,长沙,1984。

  罗尔纲:《湘军兵志》,中华书局,北京,1984。

  (罗尔纲) 
 


    
襄樊之战
    襄樊之战

  宋元战争的一次重要战役。蒙古忽必烈汗(元世祖)采纳刘整建策,决定改变战略,先取襄阳,以灭南宋。宋咸淳四年(1268),忽必烈命刘整、阿术等率军围困襄阳和樊城(今湖北襄樊)。次年,又派丞相史天泽前往规划。蒙古军在襄、樊四周修城筑围,封锁汉水,控扼水陆要冲;造战船,练水军;并屡败南宋援军。咸淳六年,李庭芝任京湖制置大使,督师援襄,屡战不利。襄、樊长期被围断援,供饷困难,甚至撤屋为薪,缝纸币为衣。而宋度宗和权相贾似道却终日淫乐,无心援救。咸淳八年,李庭芝移驻郢州(今湖北钟祥),于襄阳西北清泥河修寨造船,募民兵,以张顺、张贵为都统制。五月,张顺、张贵率舟师顺流而下,转战一百二十里,冲破元军拦截,于二十五日黎明抵襄。城中闻讯,踊跃振奋。激战中,张顺身被四枪六箭牺牲。张贵入襄后,派人潜回郢州,郢将与之约定派军驻龙尾洲接应。至期,张贵率军突围,近龙尾洲,但郢军已撤,龙尾洲为元军所据。宋军仓卒接战,大败。张贵重伤被俘,至死不屈。元军烧断襄、樊浮桥,以回回炮等集中攻樊城。咸淳九年正月,樊城被元军攻破。宋守将范天顺力战不屈,自缢身死;牛富率百余人巷战,身被重伤,投火而亡。元军又攻襄阳。二月,宋将吕文焕以襄阳降元。襄阳和樊城的失守,决定了南宋灭亡的命运。

  参考书目

  黄宽重:《宋元襄樊之战》,《南宋史研究集》,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

  周宝珠:《南宋抗蒙的襄樊保卫战》,《史学月刊》1982年第6期。

  (胡昭曦) 
 


    
向达
    向达

  (1900~1966) 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梵语Buddhayas'as的对音,义为觉名,名与明通)。湖南溆浦人,土家族。早年靠寡母节衣缩食读完小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