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通史 第三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思想通史 第三卷-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术为征。
当然,浮屠之祠与中土的各种鬼神祭祀,并非尽合,但作为神人仙鬼之
祠来说,在时人心目中,其性质是可以当作同类的东西看待的;外来僧徒的
方术,未必就是图谶纬候之学,但作为方技数术来说,在时人心目中,其性
质也可以当作同类的东西看待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汉代传习已久的
鬼神方术,实为佛法在中国的最初流布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佛教输入之初, 
实以鬼神方术而见合于世俗。
在宗教形式上,佛教传入之初既列于鬼神方术,那么在教义上,也就容
易被当时人理解为与黄老图谶不相出入的神道,后汉纪中说: 
“浮屠者,佛也,西域天竺,有佛道焉。佛者,汉言觉,其教从修
慈悲心为主,不杀生,专务清净,其精者号为沙门,沙门者,汉言息心, 
盖息意去欲,而欲归于无为也。又以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所
行善恶,皆有报应,故所贵行善修道,以炼精神而不已,以至无为而得

为佛也。佛身长一丈六尺,黄金色,项中佩日月光,变化无方,无所不
入,故能通百物而大济群生,。。有经数十万,以虚无为宗,苞罗精粗, 
无所不统,善为宏阔胜大之言,所求在一体之内,而所明在视听之外, 
世俗之人以为虚诞,然归于玄微深远,难得而测,故王公大人,观死生
报应之际,莫不瞿然自失。”(孝明皇帝纪) 
后汉书中说: 
“至于佛道神化,兴自身毒,而两汉方志,莫有称焉。。。汉自楚
英始盛斋戒之祀,桓帝又修华盖之饰,将微义未译,而但神明之邪,详
其清心释累之训,空有兼遣之宗,道书之流也。且好仁恶杀,蠲敝崇善, 
所以贤达君子,多爱其法焉。然好大不经,奇谲无已,虽驺衍谈天之辩, 
庄周蜗角之论,尚未足以概其万一。又精灵起灭,因报相寻,若晓而昧
者,故通人多惑焉。”(西域传论) 
按此处所论,似即为汉魏之际安世高系统的禅学。此派人物可考者为南
阳翰林、颍川皮业、会稽陈慧,曾向三人请问者为康僧会。这派的主要经典
为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六度集经等。从这些经典的译文中,可以按证后
汉纪及范书所论佛教的输廓及其与中土道术的离合。
世高系统的禅学主旨在于修练精神,在于守意而明心。此派认为,“心” 
是极端微妙的,康僧会安般守意经序中说: 
“心之溢荡,无微不浃,恍惚仿佛,出入无间,视之无形,听之无
声,逆之无前,寻之无后,深微细妙,形无丝发。”(大正藏卷一五, 
页一六三) 
这种对“心”的描述,和中国道家对“道”的描述是相通的。然而据此派讲
来,这样神妙的“心”,因了诸“阴”的积聚,便从“心”之转而孳生亿万
“意”念,“弹指之间,心九百六十转,一日一夕,十三亿意”,同时,“意
有一身,心不自知”,即无数纷繁意念之生灭,为“心”之本然所不知,且
此“心”之为意欲所蔽,犹如明镜处于泥秽垢污,只有澄清一切意欲,才能
使“心”复明。这时,人就成为神,并且由于修练这一神妙的“心”而可能
达到一切神通。
这种精神修练,便是“摄心还念”,使“诸阴皆灭”,便是“安般守意”, 
便是行禅观,它的最高境界是: 
“得安般行者,厥心即明,举明所观,无幽不睹,往无数劫方来之
事,人物所更,现在诸刹,其中所有世尊法化弟子诵习,无遐不见,无
声不闻,恍惚仿佛,存亡自由,大弥八极,细贯毛厘,制天地,住寿命, 
猛神德,坏天兵,动三千,移诸刹,八不思议,非梵所测,神德无限, 
六行之由也。”(同上) 
康僧会所论“安般”的最高境界实本于所译六度集经中的“四禅”,禅
度无极章中说: 
“菩萨心净,得彼四禅,在意所由,轻举腾飞,履水而行,分身散
体,变化万端,出入无间,存亡自由,摸日月,动天地,洞视彻听,靡
不闻见。心净观明,得一切智,未有天地众生所更,十方现在亦心所念, 
未萌之事,亦生魂灵为天为人,入太山、饿鬼、畜生道中,福尽受罪, 
殃讫受福,无远不如。”(大正藏卷三,页三九) 
这一最高的神境,也就是“佛”的境界。汉末牟子理惑论便是这样来理
解“佛”的:

“佛之言觉也,恍惚变化,分散身体,或存或亡,能小能大,能圆
能方,能老能少,能隐能彰,蹈火不烧,履刃不伤,在污不染,在祸无
殃,欲行则飞,坐则扬光,故号为佛也。”(弘明集卷一) 
在中国人看来,这样宗教的“佛”,从神学意义上解释也就是“道”, 
因此,理惑论中便把“安般”的最高境界当作“道”,当作“无为”,在汉
魏佛经的译文中,也是如此,牟子说: 
“道之言导也,导人致于无为,牵之无前,引之无后,举之无上, 
抑之无下,视之无形,听之无声,四表为大,綩綖其外,毫厘为细,间
关其内,故谓之道。”(同上) 
在这里,“佛”与“道”合,“道”与“心”合,由“安般守意”的精
神修练言,可以由人而成神,由心而合道。
在安世高系统的佛学中,这一微妙的“心”的修练,即所谓“安般守意”, 
不论在理论上或宗教实践上都有详细的说明,特别是现存的安般守意经一
书,言之尤悉。这一经籍,由康僧会作序,而经文与注文错综不分,宫本在
经末注云:“此经按经首序及见经文,似是书之错经注不分而连书者也,义
当节而注之,然往往多有不可分处,故不敢擅节,以遗后贤焉。”(大正藏
卷一五,页一七三)在这一经注不分的译本中,往往用中国固有的概念,特
别是道家的术语传译或注释经文,当然,我们要判别何者为佛学的本然思想, 
何者为佛道融合思想,还需要经过一番说明,但这种混合中印思想的传译注
释,已是表见汉魏时期佛学风貌的重要史料。
在这一译本中,“安般守意”的涵意是这样表述的: 
“安为身,般为息,守意为道,守者为禁,亦谓不犯戒,禁者亦为
护,护者遍护一切无所犯,意者息意亦为道也。安为生,般为灭,意为
因缘,守者为道也。安为数,般为相随,守意为止也。安为念道,般为
解结,守意为不堕罪也。安为避罪,般为不入罪,守意为道也。安为定, 
般为莫使动摇,守意莫乱意也;安般守意,名为御意,至得无为也。安
为有,般为无,意念有不得道,意念无不得道,亦不念有,亦不念无, 
是应空定意随道行。有者谓万物,无者谓疑,亦为空也。安为本因缘, 
般为无处所,道人知本无所从来,亦知灭无处所,是为守意也。
安为清,般为净,守为无,意名为,是清净无为也。无者谓活,为
者谓生,不复得苦,故为活也。安为未,般为起,已未起便为守意,若
已意起,便为守意,若已起意,便走为不守,当为还,故佛说安般守意
也。安为受五阴,般为除五阴,守意为觉因缘,不随身口意也。守意者
无所著为守意,有所著不为守意,何以故?意起复灭故。意不复起为道, 
是为守意。守意莫令意生,生因有死为不守意,莫令意死,有死因有生
意亦不死,是为道也。”(大正藏卷一五,页一六三——一六四) 
显然,从哲学的涵义言,“安”“般”是对立的两个范畴,“安”“般” 
为“生”“灭”,为“有”“无”,“生”、“有”则为有万物,“灭”、
“无”则为空万物,“守意”则为“生”“灭”、“有”“无”的统一,亦
即为“道”,亦即为“无为”;这种统一,意味着不生不灭、非有非无、无
为而无不为。这里所表现的世界观,正是以万物之“有”为心意之外化,因
之可以通过“安般守意”而使之“无”,但这种“无”并不是绝对的虚无, 
“意不复起为道”,固已摒去意念,但摒去意念,仍是“守意”,仍是有意
可守,这就是一方面既主张“莫令意生”,另一方面又主张“莫令意死”。

可以想见,这种“有”虽然客观上好像是指万物之总体,或宇宙之大全,但
它却是各种意念生起之总和。这一总体与大全,就其排斥个别性与特殊性而
言,与“无”没有差异,因此,“安般守意”的最高境界乃是心灵上的万有
总体的混沌观,而反对执着任何个体或殊相;就其不执着任何个体而言,所
直观到的便是“无”,即与“有”相统一的“无”。因此,“安般守意”的
最高境界,又是超脱一切个别的、特殊的、无数意念的生灭而直观出一个作
为绝对的、统一的意念——“心”。就此种超脱而言,即为“止”、“寂”, 
就此种直观而言,即为“观”。在早期禅学中,虽没有像后来的天台宗那样
侈言止观寂照,但对“止”“观”已连类并提,如说:“止与观同”,“佛
有六洁意,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安般守意经),“何等为九(指九绝
处),一止,二观,。。”,“二法为行,一为止,二为观”(阴持入经)。
世界万物的本体或总体,就全体言,是“有”,亦是“无”,就个体言,乃
是有生有灭的各个意念,当直观到这种“有”“无”的统一时,即入神境, 
好像安般守意的结果,并不是槁木死灰的空虚,而是得大自在,得大神通, 
无所不入,神与道合,即这一神秘的“心”与“心”通过意念而外化的宇宙
万物的合一,以及“心”在这种合一中所获得的绝对自由;因此,就可以“别
天地,住寿命”等等,即回复于“心”之本然,世间的一切苦难也均由此解
脱。
“安般守意”的主旨即在于此,在这里,有些问题,我们还需作补充的
论证与考察。
(一)心意外化而为万物,在此派禅学中并未如后世所传译的唯识宗经
论那样详加论述,但亦不无痕迹可循。安般守意经释“无身”说: 
“有身亦无身,何以故,有意有身,无意无身。”(大正藏卷一五, 
页一六七) 
“无有故者,谓人意及万物,意起已灭,物生复死,是为无有故也。” 
(同上) 
“视上头无所从来者,谓人无所从来,意起为人,亦谓人不自作来
者,为有所从来,人自作自得,是为无所从来也。”(同上) 
“知起何所,灭何所?谓善恶因缘起便复灭,亦谓身亦谓气生灭, 
念便生,不念便死,意与身同等。”(同上) 
据此,则身之有无,可归结为意之有无,意与身同等;推身以至万物, 
则物之生死,可归结为意之起灭。这就露骨地暴白出唯我论的世界观。
又“心”之溢荡为“阴”(见前引安般序),“阴”积聚于“心”(参
看阴持入经注),“阴”有五阴,即色、痛、想、行、识。今大藏经中标名
为陈慧注的阴持入经注中说: 
“四大可见谓之色。
志所存愿,惨怛惧失之情为情劳,谓之痛也。
想,像也,默念日思在所志,若睹其像之处已则前,故曰思想矣。
■,行也,已处于此,心驰无极,思善存恶,周旋十方,靡不迊也, 
故曰■也。
识,知也,至睹所■,心即知之,故曰识也。”(大正藏卷三三, 
页九下) 
由此可见,“阴”是主观的感觉思维,此种主观的感觉思维被认为不依
存于客观物质世界而直接由“心”所起,而客观物质世界复被认为是五阴所

外化的“五阴相”,从下列的例子中可以窥见: 
“何等为五阴相?譬喻火为阴,薪为相也。”(安般守意经,大正
藏卷一五,页一六七) 
这样看来,此派实认为不是由薪生火,而是由火外化为薪,同理,不是
由外物引起人的感觉思维,而是由人的感觉思维外化为外物。从这样颠倒的
世界观出发,“安般守意”便可以从物质世界中获得绝对自由。
(二)应该指出,在安世高系统的禅学中也援引了一些中国本有的概念。
在下列的译文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理家又曰:‘夫身,地水火风矣,强为地,软为水,热为火,息
为风,命尽神去,四大各离,无能保全,故云非身矣。’王曰:‘善哉! 
佛说非身,吾心信哉!’”(六度集经卷三,布施度无极经,见大正藏
卷三,页十六) 
此假合为“身”的“四大”复按中国“气”的概念而指为“气”的化现。
“深睹人原始,自本无生。元气强者为地,软者为水,暖者为火, 
动者为风,四者和焉,识神生焉。。。神依四立,大仁为天,小仁为人, 
众秽杂行,为蜎飞蚑行蠕动之类。由行受生,厥形万端。识与元气,微
妙难睹,形无系发,熟能获把,然其释故禀现新,终始无穷矣。”(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