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天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道天骄- 第13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爷子去世的消息,很快就在京城传开,大书记和秦首长先后到来,对张家子女进行安抚,慰问。秦首长握着张敬轩的手,“节哀顺变!”

    张敬轩一脸默然,伤感不已。老爷子离去,他就是张家的顶梁柱,张家以后的掌门人。

    二叔也站在张敬轩的旁边,象张一凡老妈和三姑,四姨这些女的,早就泣不成声。

    秦首长跟张一凡握手的时候,拍拍他的肩膀,大家安慰之意。

    张震南也站在那里,脸色戚然。

    大家心里都盼望着老爷子能熬过去,可这毕竟只是一个美丽的梦想。天下谁能不死?三皇五帝,秦皇汉武,天子尚且如此,更何况一介凡夫俗子?

    老人家再伟大,终究无法跟这些圣人相比。

    由于老爷子的名旺,在追悼会上,前来悼念的人特别多。象李虹,沈婉云她全都来了。大书记也参加了追悼会,并在追悼会上致词。

    根据老爷子生前的要求,一切从简。因为张家是大户,旗下包罗了象艾美嘉,杨氏等这样的大财团。真要论奢华,绝对无人能比。张敬轩一生谨慎,从来就不违背老爷子的任何意愿,因此,这个追悼会也照老爷子的吩咐,简单进行。

    老爷子的葬礼,在年前举行。

    与李虹的父亲相隔不远,八宝山公墓。

    那一刻,有一种心情叫沉重。

    张家子系,全部进京。连董正权等,也赶到京城参加了老爷子的葬礼。张系门人众多,所以当天的人把殡仪馆都挤满了。还有很多人在外面站着,根本没法进入。

    天,又下起了雪。

    寒风呼啸,冷冽之极。

    那一年,南方迎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冰灾,天寒地冻。

    有人说,这场冰灾,是为老爷子送行的。

    老天用这种方式,来祭奠这位抗战的英雄。老爷子在战场上纵横多年,终于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人世。或许,这是天意。

    硕果仅存元老驾鹤西去,让京城很多人嗟叹不已,也有些人暗自庆幸。毕竟象他这样的人物,震慑太大,他的离去,自然也少了一些心里压力。

    唐武,秦川,李治国,柳海,等人本来都要进京的,但是张一凡阻止了。不过这些家伙,还是悄悄地到京城打了个转,送了花圈之后又悄悄离去,没有惊动谁。

    象唐武他们这样的人很多,他们这么做的用意,只是吊念一下这位老人家。其实,湘省很多张一凡的旧部都到了,象苏如虹,叶亚萍,汪远洋等等,这些人很默契,很低调,来去匆匆,并没有惊扰张一凡。

    苏家老爷子从江淮赶来,居然在追悼会上痛哭流泪。

    想当年,两人情同手足,如今阴阳两隔,这不得不令人伤心。苏家老爷子与爷爷的关系,张一凡不太清楚,好象他们两个当年,还为了一个女孩子闹过矛盾。

    不过,这并不影响两人的情感,看到苏家老爷子哭得这么伤心,张一凡心里才感觉到,除了张家子嗣不说,苏老爷子这种才是真感情。

    除了苏家,慕容家的老爷子也赶到了现场,听说慕容老爷子自慕容家事件之后,诚心向佛,从他的神形来看,老爷子似乎放下了很多。

    老爷子的葬礼结束后,张一凡意外接到秦首长的邀请。

    刚好是周末的下午,秦首长的秘书开车子过来,叫张一凡去首长办公室。

    首长很热情,甚至主动跟张一凡握手,并让他坐下。

    秘书则端来了一杯热茶,张一凡看到秦首长如此礼遇,不由有些受宠若惊。一时也搞不明白,秦首长的真正用意。要不是发生了江淮之事,张一凡对他的印象还是很好的。

    而现在,他总打心里认为,秦首长此举必有深意。

    秦首长说,“老爷子的事情,大家都很难过,你们更要节哀顺变。”

    张一凡点头道:“感谢首长关心。”

    秦首长便跟他提起了工作上的事情,肯定了张一凡在江淮的成绩。现在江淮已经是全国首屈一指的经济大省,排名第一。秦首长夸道:“在这方面,很多人的确不如你。不过,我们做为一个党员和国家干部,更应该从更大一些范围,更高的层次去考虑,去看待中国发展。”

    张一凡在想,首长这样说是什么意思?

    首长说,要张一凡好好努力,争取在全国多建设几个象江淮这样的经济大省,为全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做出应有的贡献。张一凡就奇怪了,什么叫争取在全国多建设几个经济大省?

    难道秦首长想调动自己?有了这个想法,张一凡就多留了一个心眼。

    不过,从秦首长对自己的态度,让张一凡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秦首长跟以前相比,突然转变了许多?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都透着一种无比的亲切。

    马上就要过年了,在老爷子下葬后的第三天,张一凡立刻赶回了江淮。

    张家虽然没有了老爷子,但是这个新年,大家还得重聚。

    很多人都知道,老爷子对张家的重要性,他的离去,让这次换届又多了一些悬念。

    刘晓轩听到这个消息,也给张一凡打了电话。自从刘晓轩生了女儿之后,张一凡还一直没有去看望过她。不过,他决定让刘晓轩带着女儿离开湘省,到新加坡去住一阵时间。

    一代美女主持,为张一凡生下了第一个女儿,至今名字未取,刘晓轩一直叫她囡囡。

    跟刘晓轩聊了一阵,刘晓轩同意了张一凡的要求,决定春节过后,带着女儿去新加坡。

    ps:四更到!求鲜花!五更在晚上!

    不要这么悲彻,动一动,晚上就要换卷了!

    。。。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866章 西部雄鹰

    第1866章西部雄鹰

    春节刚过,张一凡就接到中组部的电话,让他立刻回京。

    一路上,张一凡总在心里回味,中组部这个时候打电话让自己回京,意欲为何?

    之前没有半点风声,难道真不成想调动自己?

    想到江淮的发展,所有的一切都步入正轨,自己要是在这个时候离开,还真有些不爽。猜疑归猜疑,他还是立刻赶回了京城。

    张一凡这次进京,没有惊动任何人,连李虹都不知道。他下了飞机,同样没有去中组部报到,而是回了家一趟。

    很巧的是,老姐带着女儿在家里。张蓓蓓还是过年的时候回京,到现在都没有回湘省。小外甥女已经睡觉了,母女俩正说着话。听说张一凡回来,两人立刻迎出来,。

    “老三,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张一凡进屋后问道:“姐,你也在啊,爸中午回来吃饭吗?”

    老妈应道:“最近这么忙,马上就要大选了,他哪有时间?”

    听说老爸没有时间,张一凡便哦了一声,也没有继续说什么。

    姐姐问道:“你回来开会吗?”

    张一凡随口应了句,“嗯!”看到姐姐和老妈站在那里,他说了句,我去楼上,拜拜爷爷!

    老爷子的灵位在二楼大厅前,张一凡走上去,给爷爷磕了几个头。

    随后,他又回了自己的房间。原本想跟老爸打听一下消息,没想到他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张一凡给沈婉云打了个电话,“我回来了,小云,你在哪?”

    沈婉云在新闻部,也一直很忙。

    要换届了,每个部分都忙成一团。不过看到是张一凡的电话,沈婉云还是抽空接了电话。听到张一凡突然回京的消息,沈婉云皱了皱眉,“这是什么意思?一凡,我看八成会调动的工作岗位。”

    张一凡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只是这个调动,该往哪里调?希望不要是发配就好。张一凡心里如此琢磨。沈婉云说,晚上有空吗?到时我帮你查查看,有没有什么消息。

    “晚上恐怕来不及了,我下午就要去报告。到时再说吧!”

    沈婉云嗯了一声,那就到时联系。

    张一凡本来想打电话给李虹,琢磨一下,还是算了。打听又有什么用?不如去了中组部,自然就明白了。

    下午三点,张一凡赶到中组部。接待他的是中组部的老大粟部长。

    粟部长六十多岁了,他的额头很高,留着大背头,头发一丝不苟,看起来特有精神。

    他见到张一凡时,笑呵呵地道:“一凡同志来了!”

    张一凡握着他的手,“粟部长好!”

    “坐,坐!”粟部长看看手表,估计时间还没到,他对张一凡道:“刚刚下飞机吧?吃了饭没有?”

    张一凡一一做了回答,目光望着粟部长,“不知领导这个时候召我回来,有什么安排?”

    粟部长笑笑道:“没有,没有,也就是叙叙旧,了解一下江淮的经济状况和班子干部的情况。”

    张一凡才不相信,他们会无缘无故做这个决定,就冲着刚才看表的神情,张一凡就料到肯定还有事情。粟部长跟张一凡聊了会,秘书匆匆而来,在粟部长耳边嘀咕了几句,粟部长嗯了声,站起来道:“一凡同志,我们走吧!”

    看来今天这事情还是比较非同一般,竟然连粟部长也只是个传信的,张一凡在心里越发肯定,今天的事情应该不是小事。

    两人来到中南海北院,进了办公楼的一个小会客室。

    粟部长道:“你稍等一会,我进去汇报一声。”

    这里是国务院的地盘,也就是张敬轩办公的地点之一。

    不过张一凡今天见的,肯定不是自己老爸,而是国院务另一个重要人物。也就是国务院二号人物。

    果然,没过多久,粟部长就回来了,对张一凡招招手。

    随着粟部长一起来到里面的办公室,张一凡见到了这位国务院的二号人物。

    对方看到张一凡,带着一丝微笑,“来了,坐!”

    粟部长看看两人,跟首长打了声招呼,便退了下去。办公室里就剩二人,连秘书都没有进来。

    对方看着张一凡,背着双手踱过来,“刚刚从江淮赶来?见到敬轩同志了吗?”

    张一凡摇摇头,心道:“到底有什么事情,需要搞这么神秘?直说就是,自己又不是承受不起!”

    听到张一凡的回答,首长道:“一凡同志,你可是我们队伍中,最优秀的人才。也是最年轻的省委一把手,放眼全国,仅此一人啊!”

    张一凡谦虚地回答,“首长过奖了。”

    首长摆摆手,“我这个人最喜欢实事求是,你在江淮的成绩,有目共睹,这是事实。短短二三年之间,能将江淮改革成这样,这说明了你的能力,也说明了组织的眼光。当初我们决定任命你的时候,可是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没想到你果然不负众望!”

    张一凡琢磨着首长这番话,他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首长给自己戴高帽子,绝对不是空穴来风。那到首长的真正用意又是什么?

    张一凡说,“我只是以一个党员的准则要求自己。”

    首长就笑了,“说得好,我们每一个干部,每一个党员,都应该时刻牢记这句话。看来一凡同志的觉悟还是挺不错的嘛!”

    不知为什么,看到首长这笑容,张一凡就心里发毛。

    绕了这么久的圈子,也不见他绕到主题上。

    不过他越是这样,越让张一凡心里不安。

    首长似乎蛮欣赏张一凡的工作作风,亲切地问,“把你在江淮工作的几个重点,侧重谈谈吧,我想了解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江淮在短短几时之内,迅速突破,冲到全国第一的经济大省。”

    张一凡越听,心里越糊涂,首长这到底想说什么?这个迷底迟迟不肯揭露。不过,他知道自己着急也没有用,首长是个钓鱼高手,因此,张一凡反而冷静下来。

    听到张一凡把自己在江淮的工作重点做了讲解,首长一边听,一边点头。

    “有人说,你是一把搞经济的好手,果然一点不假。”首长叹了口气,来到办公室墙壁的地图前面,对张一凡说,“一凡同志,我国一共有23个省、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个自治区,除了沿海几个经济大省,其他地方依然很穷,他们甚至只是停留在刚刚解决温饱的阶段。对于这些贫困大省,一凡同志有什么好的建议?”

    张一凡听到这句话,心里一凛,马上就在换届了,首长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看来给自己这顶高帽子只怕是别有用意。

    张一凡是个明白人,首长刚才一个劲地夸自己,现在又提到内地那些省的贫困,然后再问自己有没有什么好建议,他的心思自己基本上明白了。张一凡道:“江淮自有江淮特色,每个地方因为环境不同,方案不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