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天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道天骄- 第15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2177章 部长来访

    第2177章部长来访

    兄弟们,同志们,各位童鞋们,最近一直忙于那事,大家知道的。所以呢,我只能抽时间码字,没办法嘛。兄弟们也看到了,我一直在尽力兑现自己的承诺,保证三更。

    没办法啦,鲜花嘛,大家喜欢就投,我只能把心态放平,呵呵……再次感激大家的关心与支持!

    正文:秦川和唐武的说法不错,张一凡最近这段时间,打电话的人不少。而这些人大都是自己以前的旧部。张一凡当然知道他们的心情,象这种情况,他们理当打个电话,甚至亲自跑一趟。我国不是例来都喜欢搞庆祝嘛。象张一凡这种情况,换了平时,他若还在下面当地方干部的时候,肯定要搓几桌。

    这其实是一种风俗习惯,但进入体制,官职越大的,反而不喜欢搞这种活动,只有那种官场不大不小,要说有权力,又办不了什么具体的事,要说没权力,他又能坏事的那种人,最喜欢折腾。

    说得过份一点,他们恨不得连老母鸡下蛋也要庆祝一下。要不蚊叮虫咬的,也要住个院。为什么呀?红色,现在这社会,到哪里都要收红色。人家办酒也好,住院也好,你总不能空着手去。

    据说曾经有这么一个笑话,这笑话是胡雷说的。说有个地方小官员,总是寻思着变着法子捞钱,今天老婆生日,明天儿子上学,后天父母生病。一年到头,凡是能沾上边的,通通搞了一轮。最后没什么可折腾的了,眼看要过年了,把二奶拉出来溜一圈。

    张一凡越来越不喜欢这种庆祝,但有时不得不应酬。

    人情人情,有人的地方就有情份,哪怕官当得再大,位置爬得再高,根还在下面嘛。所以,有些东西注定跑不掉的。

    不过张一凡连自己的生日都很少过,以前在下面任职,顶多和几个知心的朋友吃个饭,喝几杯酒。

    所以张一凡有时感叹,人越爬得高越复杂,越虚伪,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到了京城,身居高位,腾飞还是他的秘书,张雪峰还是他的司机。他不可能把腾飞和张雪峰扔在那西部,再说,他还有自己的兼职,西部省依然是他说了算。

    虽然以后他在京城的时间或许多一些,但至少每次有什么重要会议和重大事件,张一凡都将亲临西部。李天柱关照过了,要时刻关注西部动静,发展西部经济。

    国防部的老朋友郑剑峰来访,张一凡跟郑剑峰是老交情了,他还在湘省的时候,郑剑峰就与张一凡相识,并且完成了乌克兰之行。

    正是由于郑剑峰的安排,张一凡才有了乌克兰的壮举。

    见郑剑峰一脸微笑,张一凡站起来迎上去跟他握手。虽然目前张一凡的级别比郑剑峰高,可他还是以叔叔之礼相待。

    换了别人也许心里不这么想,郑剑峰却不一样,胸怀坦荡。跟张一凡握手的时候,他开玩笑道:“我应该称为你张总理呢?还是依然称贤侄?”

    张一凡道:“郑叔言重了。不管我坐在哪个位置,您还不照样是我的叔叔?”

    郑剑峰与张敬轩私交甚好,郑剑峰这才在私人场合下开玩笑,否则办公室里也是非常严谨的。

    张一凡还小的时候,郑剑峰就去过湘省,当年,在这种场合下,他可不能说张总理啊,以前你小的时候我还抱过你。哈哈,说这种话会笑掉大牙的。

    郑剑峰摆摆手坐下,张一凡问他,“喝茶还是咖啡?”

    郑剑峰道:“还是来点国产的吧,洋玩艺就算了。”

    张一凡办公室里原本有一套茶具,他觉得在办公室里喝茶还浪费时间。既然上班就得有个上班的样,你摆一付茶具算什么事?要知道一壶喝下来,得多少时间?

    对于机关干部上班的态度,张一凡还是比较欣赏那些企业上班制度。这个企业说的不是国企,而且外资企业,你随便走进一家外资企业,人家那上班绝对是工工整整。

    张一凡曾想过,几曾何时,体制内上班制度也变成如此,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不过有人跟张一凡说,真要把体制内部搞成跟企业上班制度一样的话,麻烦问题又出来了。什么问题啊?办公效率提高了,那大家不是没事做了?本来安排三五个人的事,你一个人就做完了,那剩下的人干什么去?

    人家企业招工的时候,考虑到了人工成本,管理成本,政府机关可没考虑这些。只要能塞进去的,都塞进去,实在塞不进去的,想办法成立一个部门。反正他们根本不用考虑运作成本,工资都是国家发嘛。

    张一凡反感这些,他所以他连茶具都搬走了。

    郑剑峰倒是深知其中三味,看到张一凡这布局,比以前简单了许多。

    前任副总理办公室里,可摆了很多东西,有书法作品,也有几件简单的古玩,还有很多书籍。张一凡陪他坐下,“郑叔今天特意过来,应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

    郑剑峰说,“你不要这么看着,我就是过来看看你。”

    张一凡喊道:“腾飞,上茶!”

    郑剑峰道:“你这句话可让我想起了一个笑话。”

    张一凡便笑了起来,“是茶,上茶,上香茶吧?”

    郑剑峰也笑了起来,“还有坐,请坐,请上坐。”

    看来两人心照不宣,这个故事好象是说苏东坡去一坐寺庙的时候,跟寺庙主持之间发生的故事。张一凡说道:“郑叔这是在批评我。”

    郑剑峰道:“一凡同志,你这话可是把我推向了风口浪尖上,现在你是堂堂的国务部首长,我还真能在你面前拿架子吗?”

    两人就笑了起来,张一凡给郑剑峰递上了一支烟,“话可不能这么说,我毕竟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你们指点的,这工作刚刚上手,需要一个过程。”

    郑剑峰道:“其实天下万物,皆大同小异,不管坐在什么位置,只有这里有群众,国家,他就是一个不错的干部。”郑剑锋指了指心脏的位置。

    张一凡端起杯子喝茶,郑剑峰是国防部长,谈的话题自然就转到了国防建设上,他也谈到了国际形势,更说到了朝鲜问题。说朝鲜政府老是受到西方某些国家的干涉,动不动借核问题要制裁他们,你说这根本问题在哪里?

    张一凡道:“国之大计,利器为先。”

    这是对外而言,总结出来八个字。

    郑剑峰望着他笑了,满意地点点头,“国之大计,利器为先。”

    吟哦了一会,他这才叹了口气,“对啊,一个国家要想在列强面前抬起头来,首先必先利其兵器。其实朝鲜政府早就意识到这一点,这才决意朝核问题这方面发展。可是,我们国家何尝又不是?”

    做为国防部长,郑剑锋总是认为,国家某些方面不够强势,有时过于温和,这让郑剑锋感觉到空有一身力气也不够使。

    他找张一凡并不是完全没事,却是想试探一下张一凡的心中所想。有人说,年轻人朝气蓬勃,锐不可当,张一凡是国家高层之中,最年轻的副国级首长了,郑剑锋这番试探,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张一凡说,“郑叔是不是有新的计划?”

    郑剑锋道:“纸上谈兵,华而不实。我从来都不做泛泛而谈。”

    喝完了茶,他就站起来,“一凡啊,有空的时候我想见见敬轩同志。”

    张一凡道:“好的,到时我给你电话。”

    郑剑峰这才跟张一凡挥手告辞。

    。。。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2178章 部长来访

    第2178章部长来访

    郑剑锋走后,张一凡就在心里琢磨,他绝对不会无缘无故来看自己,估计他有什么话要说。从郑剑锋的性情来看,他属于那种激进派。

    在处事风格上,可能与张一凡类似,李天柱也是这一类人。同样,当初做为湘省党政两大一把手,沈宏国的性格,就温顺得许多。沈宏国这种人,不管说话还是做事,都是温文尔雅,不象李天柱那般雷厉风行。

    当然,温文尔雅的领导,你也不能小看他,更不能轻视,沈宏国虽然看上去一团和气,但谁要是得罪了他,这果子肯定也不会太好吃。这就是一个人的性格问题。

    当初张一凡夹在沈宏国和李天柱之间,虽然说沈家与张家走得近,但张一凡从心里更倾向李天柱。

    张一凡还得知,郑剑峰在来自己这里之前,见过李天柱,至于他们之间说什么,张一凡当然不得而知。下了班后,张雪峰开着车子在门口等。

    关于这个公车改革制度,下面一些省已经在行动了,但京城这边还是用原来的红旗车。国务部办公厅已经提了这事,准备给张一凡配辆新车。张敬轩把自己那辆车让了出来,本来这辆车是常务副首长坐的,但新上任的首长又不好意思要张敬轩这车,有人就说把这辆给张一凡算了。

    张一凡想也不合适,以前老爸是政治局常委,常务副首长,要是自己坐了这车,虽然他们不说,心里肯定有想法,最后办公厅的人想了办法,把车牌给换了下。

    换了车牌,张一凡就坐上了老爸以前的车子。有人私下里开玩笑,他们张家是父子两总理。

    回到家里,张敬轩正在院子里走动,他不跟老爷子一样,没事的时候总在书房练毛笔。张敬轩最近身体有些不适,医生说宜常走动,所以他没事的时候,经常出去走动。

    张雪峰把车停在门口,张一凡下车步行。

    这是张家不成文的规矩,不管什么人来了,总在大门口下车步行,车子从另一个入口直接进车库。张一凡喊了句爸。张敬轩朝他点点头,老妈从房间里出来,说今天怎么这么早?

    张一凡道:“没有吧?每天都差不多的。”

    张家三兄妹,老妈一向比较心疼老三,却没想到十几年以后,老三居然成就最大,成了中央首长。不过对张敬轩夫妇来说,三个儿女,手心手背都是肉,现在混得差点的,也就是女儿张蓓蓓了。

    张敬轩并不指望女儿能象两个儿子一样,能大展宏图,做为女人来说,只要她们开心就行。因此张家对女子的要求相对就低了许多。

    张一凡刚开始进入仕途,就在柳水镇这种最艰苦的地方,然后又是永林,西部,老妈很心痛儿子,常常含叨。如今张一凡回京城了,老妈心里掂记的,就是每天晚上吃什么?

    为了把生活抓好,老妈有时会亲自去买菜,她知道儿子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这些从小养成的习惯,老妈都记在心里。

    张一凡跟老妈打了声招呼,老妈说你们父子先聊,我去厨房看看。

    张家大院是老爷子时候留下的,算算也有些年代了,一直保持着这种古老朴实的风格不变。张敬轩问道:“你刚刚进入国务部,感觉如何?”

    张一凡诚恳地道:“做人做事,关键是心态,我们虽然不能让五个指头一样长短,但是只要做到知人善用,根据每个地方的具体情况不同,做出具体分析,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以民为本就是了。”

    张敬轩没有说话,来到一条石凳坐下来。

    京城的四月依然很冷,张一凡忙走过去,拿了一条垫子放好,“坐这上面吧,石凳有些冰凉。”

    张敬轩道:“连你也认为我老不中用了?”

    张一凡马上谦逊地道:“爸哪能这么说,您这才多大。爷爷八十岁的时候还很硬朗。”

    张敬轩接过话题,“明天你陪我去八宝山拜拜你爷爷,过几天我就要去南方了。”

    张一凡惊讶地问,“你们要回湘省吗?”

    张敬轩说不一定,湘省熟人太多,恐怕无法清静。

    张一凡便起到了香港,“要不你们去香港,我让小凡来接你们。”

    老妈从房间里出来,“老三,我和你爸这么大人,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再说还有警卫员呢?我们去走走,你别管。”

    张一凡只得说,“那好吧!”

    两人进屋的时候,张一凡说起郑剑峰的事,郑剑峰想来拜访张敬轩,张敬轩便笑道:“这个郑剑峰,他用得着这么转弯抹角吗?”

    两人都是老关系了,来拜访老朋友,虽然张一凡转告?

    张一凡心想,难道郑剑峰又在算计自己?

    当年乌克兰之事,都是郑剑峰安排的,当然,他也是受人所托。估计这么大的事情,应该有上面的首长点头。

    当年为了保护这航母安全归国,可是几经艰难。

    一些西方国家纷纷出面阻拦,最终害得利加号只得远走非洲,多花费了不少时间和心血。还好,总算是平安归国。张一凡听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