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天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道天骄- 第15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写什么?”

    “就写通济渠吧1!”

    张一凡笑笑,这件事情已经闹了很多次了,上次居然有人跑到京城来求字,唉,看来这些人不达目的不死心。张一凡抓起毛笔,蘸饱了墨水。

    通济渠!

    三个大字,写的是行楷。

    张一凡的字,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

    他就是普通水准。

    梁正和在旁边一个劲地赞,好字,好字,果然气度非凡,一气呵成。

    首长的字很有个性,非常符合您的身份和气质。

    张一凡放下笔,“好了,你可以回去交差。”

    梁正和说,“首长,您是不是忘了落款?”

    张一凡道:“怎么?他们还能怀疑不成?要是怀疑,就说明你本身有问题,别人不相信你!”

    梁正和暗暗叫苦,不落款的话,谁知道这是谁写的字啊。

    看到张一凡放下笔,他也只好作罢。

    走出首长房间,梁正和就想了一个妙计,叫了服务员过来,“拍个照,拍个照。”

    他把张一凡写的字放在旁边,说要跟腾飞合个影。

    腾飞倒是随和,就陪他照了一张。

    看到手机上的照片,梁正和嘿嘿地笑了,因为两人的旁边,就是张一凡写的三个大字,通济渠。

    晚上,张一凡纪委小招里,见到了林东海和段振林。这里也没有别人,段振林从双江上来,接任林东第。

    两人见张一凡来了,立刻起身相迎。

    张一凡道:“林书记,搞这么神秘到底有什么事?”

    林东海道:“也没什么,就是叫怕两个人太烦闷,叫了振林同志。”

    张一凡说,“今天晚上就不喝酒了。”

    林东海知道他的意思,也不强求。只是叫服务员上菜。

    菜上来后,林东海看了段振林一眼。段振林会意,对张一凡道:“首长,其实今天晚上,我们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汇报。”

    张一凡道:“你直接说吧。”

    看来此事影响很大,否则段振林怎么会拉上林东海,两人一起出来说话?难道这中间发生什么事情了/?

    段振林道:“东临市那边出了问题,市纪委的同志反应情况后,省委压下来不许查。”

    张一凡听说此事,心里就明白,段振林说的省委,当然是沈宏国同志。他是一把手,如果他阻止的话,别人当然不敢去查。看来这件事情问题不小,否则段振林也不会拉着林东海一起上。

    这可是同退进,共荣辱的大事。

    张一凡把眉头一沉,“说!”

    段振林道:“有人举报,东临市财政局副局长梁正和有严重的经济问题,我们也多次接到举报信,但关键的问题是,调查无法开展。”

    怎么是梁正和?

    张一凡马上就想到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找自己求字,八成是有原因的。糟了!

    他肯定会拿自己的字做挡箭牌,试想一下,连首长张一凡都赠字了,下面的人谁还敢动他?幸好自己没有落款。这个梁正和,胆子不小。

    不说别的,如果有人知道他跟自己走得近,市里,省纪委的工作组,他们的工作就没法开展。张一凡脸色沉下来,对段振林道:“不要有什么顾忌,该怎么查就怎么查?”

    得到张一凡的首恳,段振林点点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谢谢首长支持与理解。”

    张一凡却有些不爽了,这个梁正和浑蛋!

    。。。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2304章 首长往事

    第2304章首长往事

    市纪委之所以不敢动梁正和,是因为顾忌张一凡的面子。梁正和三番五次见首长,当然会有人看到,要梁正和就是动张一凡的面子。

    张一凡当然不会想到梁正和在这个关键时候求见自己,他只是念在当初一点交情上,才见了梁正和的。而沈宏国之所以现在不愿意动,完全是因为张一凡要过来视察,他不希望在这个节骨眼上大张旗鼓查处下面的干部。

    本来这也没多大的事情,掀起风波可不好。这让上面看来,是下面班子存在问题。

    做为一方大员,谁希望内部的事情张扬出去?真有什么事情,他会自己内部处理。

    要查,当然也是张一凡走后再查。

    所以张一凡问段振林,梁正和背后还有多深?

    段振林说,暂时没有接到举报,至于梁正和落网之后,会扯出谁这就难说了。

    张一凡道:“这事你们还得跟沈宏国同志请示一下。”

    这就是张一凡的答复,两人心领神会,也不再提。

    第二天张一凡回京了,湘省纪委批示了东临市纪委的方案,对梁正和采取行动。

    本来市纪委查处一个副处级干部,根本不容惊动省委,但是他们念及到方方面面,便有所顾虑。

    梁正和刚到东临市,就被传唤过去。当市纪委宣布对他进行双规的时候,梁正和说不可能,不可能。然后他拿出手机里的照片,“你们真的要动我?我可是跟首长和腾秘书都有交情。”

    纪委的同志笑笑,“好吧,等你把问题交代清楚,我们再谈交情!”

    按理说,梁正和是林东海的老班底,当年林东海在通城当县长,梁正和就是财政局长。只不过,他那个财政局长,大都听丰国富的。

    在梁正和被控制起来后,他一再强调自己和纪委林书记,首长都有交情。纪委的同志郑重地警告他,不要抹黑了林书记和首长,现在我们是依法办事,把你的问题交代清楚,我们再谈其他。

    张一凡听到这个消息,暗自摇头。

    肯定有不少人打着自己的旗号干坏事,这样一来,自己就成了他们的保护伞。这种事情注定避免不了,张一凡还是产生了警惕。

    湘省的农业考察,让张一凡还是觉得挺有成就感的,当然,这其中有双江班子的功劳。双江班子成功打造了经济重镇的品牌,创造了第二大城市,他们的做法令人相当满意。

    最大的亮点,就是沿袭自己当初的规划,四套班子,能沿袭一个规划方案,锲而不舍做下去,这的确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这种持之以恒,更让人钦佩。

    当初张一凡在湘省的时候,就曾提出这种方案。要求每个城市发展,制定一个长远的计划。不要东一锒头,西一棒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只要把城市方案做好了,五年,十年,都照这个方案执行下去,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

    这个城市肯定会更好,发展起来也十分顺利。

    怕就怕有些班子领导人,喜欢搞浮夸,好大喜功,最后落得一事无成。

    象此类事件,谁也不能保证说什么一定可以杜绝,毕竟这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

    关键还得从干部思想教育抓起,象我国现在的教育,那些老官油子估计是改不过来了,只有在新升的班子里,加强他们的观念更新。

    回京之后,张一凡加快了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决心打造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

    现在时机基本成熟,江淮沿海城市基本发展起来,农村经济在这段时间里,得到飞跃性的发展。

    张一凡的梦想是,要实现农村城镇化,打造全新的农村经济。

    其实这个梦想并不是太难,只要全国实现大联盟,这种日子指日可待。

    象江淮之地,就有很多农村实现了城镇化。

    大多数农民把自己的地租给花木公司,或者给个人整体承包,其他的人都进工厂上班。除了外资企业,也有村办企业。

    由于企业奇多,劳动力短缺,因此连六七十岁的老人家,都可以从工厂接到一定的货源,在家里慢慢制作。象这种情况,农村与工人已经没多大差别了。

    而且还有很多农村,把集体的土地拿出来建住房,实行整体搬迁,这样更加可以闲置出大片土地搞开发。当然,这只是江淮沿海以及内地一些富裕的地方,象大西北以及其他贫困地区,尚不能与之比肩。这就突出了伟大的邓小平同志所说的,让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的原则。

    毕竟谁也不可能让十根手指一样齐,起步有先后,致富也有快慢。

    在回京的几次会议上,张一凡多次提出,要再进一步加大农村经济改革力度,推广农村医疗改革,我们要真正实现幼有所养,老有所依,壮有所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要把农业经济搞上来,我们才能快人一步,实现富国强兵的愿望。

    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我们先是实现了招商引资,致富了沿海众多省份。有了外资的流入,使其入流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于是诞生了很多民营企业。

    这些民营企业大都是配套工厂,为外资企业提供各种材料。

    这算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步。

    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加快了城市发展步骤,引发了全国打工热潮。这种大迁移的打工模式,让部分打工者因此发家致富,也让一些城市精英奠定了创业的基础。

    而人口的流动,更让交通事业得到了飞快的发展。有了流动人口,住房问题随之发生改变。各项经济指数随之上涨。

    第二阶段,就是我国民营企业的大转变。一些配套工厂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变大变强,渐渐有了自己的品牌,从当初的供应商,变成了现在的出口商。

    这是企业的变革,也是时代的进步。

    由一种产业,带动另外一种产业,整个社会都连贯性地发展起来。

    我国民营企业的壮大,有的甚至已经替代了这些外资企业。有了他们的自主品牌之后,他们又进一步培植了自己的供应链,随着他们的壮大,供应链也随之壮大,如此循环往复,工业发展就这样起来了。

    正因为工厂企业的增多,带来了大批的流动人口。市场经济促使了房产地业的发展。这些人要买房,要租房,换房,一环接一环,整个社会就象巨大的轮子,在飞速前进。

    并且从沿海向内陆推进,将影响力已经扩散到了全国,中央在提出开放大西北的时候,东西呼应,祖经济蒸蒸日上。

    。。。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2305章 喇叭之乱

    第2305章喇叭之乱

    喇叭之所以叫喇叭,大家明白的,我就不点明了。**泡!书。吧*

    同年八月,在我国的藏区,发生了一件很不幸的事情。一些破坏分子在藏区闹事,这些破坏分子进行了烧杀抢掠等破坏活动,让整个藏区一片狼籍。针对此事,党中央高度重视,决定一劳永逸解决此类问题。

    对于破坏祖国分裂的极端主义份子,李天柱的意思是,决不辜息,要重拳出击,狠狠打击这种犯罪活动。张天柱强调,为了祖国的和谐稳定,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哪怕是付出我们毕生的努力,也要解决这个问题。

    为此,李天柱命令张一凡前往天竺访问,希望能通过磋商达成协议。

    对于藏区破坏份子的阴谋,我们必须粉碎。

    张一凡做为国务部副首长兼外交部长,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此次事件正是由藏区大喇叭组织的流亡政府暗中指使,散布谣言,在社会上进行破坏活动,而李天柱希望能和天竺政府以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

    当然,张一凡知道这条路必定充满了艰难辛苦,充满了各种危险,但是他责无旁贷。

    在此之前,张一凡命令正在京城的睿君,从各种渠道调查喇叭的情况,这是一场非常艰苦的斗争,我们绝不容失。

    为此,他又让腾飞从国安部调来了资料,同时也接见了国安二处的处长老丁。

    这是张一凡第一次动用首长之名召见老丁,他对老丁说,我要喇叭的详细资料。

    老丁说,“给我半天时间,我把收集到的资料都送过来。”

    张一凡说好,晚上你送到我家里来。

    就这样,老丁花了整整一下午的时间,来搜索整理喇叭的所有资料。

    张一凡回到家里,对柳红说,“三天之后,我将前往天竺。”

    前段时间藏区闹得轰轰烈烈,那些暴徒在藏区闹事,各大媒体上都已经报道出来了。现在藏区之乱基本平息,公安机关和武警出动,抓获了不少暴徒,但他们真正的幕后主使远在天竺国内,并且还设立了流亡政府。而天竺国居然默认了他们的存在,这让党中央非常不满意。

    柳红当然知道这些消息,但是此去天竺,实在凶险万分,柳红不由有些担忧。

    晚上七点多,老丁带着一名助理来到张家,张一凡在自己的客厅里接见了老丁。这时,腾飞也在张一凡身边。老丁拿出材料和一个u盘,“这里是书面材料,u盘里是电子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