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天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道天骄- 第7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回城的路上,他打了个电话给沈婉云,得知是沈宏国的老妈听说是快不行了,正在医院抢救。

    张一凡这才释然,原来是这么回事,否则以沈宏国的性子,何至于这么急?

    沈婉云的奶奶重病,七十多岁的高龄,张一凡在心里想,估计这次这老奶奶恐怕是不行了。如果换了另外一个人,是沈家老爷子的话,睿君那边应该给自己消息才对,既然是沈婉云的奶奶,自然就不这么重要。

    回到家中,张一凡睡意全无,他在书记里对着全省政区图反复分析,怀州地处湘省之西部,在整个全省也属于比较贫困的一带,为何这次旱情如此严重?

    在湘省,历年如此,每到四五月的时候,涝灾不断,河水泛滥成灾。而到了八九月,又是旱情不断,四涝八旱已经成为了湘省的特征。

    其实,每年省里都有拨款,针对抗涝抗旱的问题,不知道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偏偏这旱情工作就是抓不好,年年救灾,却不见好转。

    张一凡就想到了当年在柳水镇的时候,那些人每年领了上面的款子,也不见落到实处,一层一层刮下来,到最后就所剩无几了。有些人也许还做做样子,有些人干脆就将这笔钱全部吃掉,连骨头都不让老百姓看到。

    这样的事情倒是屡见不鲜,张一凡在想的是,为什么沈宏国要自己去主持这救灾的工作。分管农业的副省长郭万年,是一个快六十岁的老头,这人脾气不怎么好,有些暴燥。

    当时分管工作的时候,沈宏国指名让他负责农业、农村、供销、移民、乡镇企业、扶贫、县域经济方面工作。

    分管省农村办、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供销社、省农科院、省移民局。

    他这个人不怎么好打交道,张一凡跟他也没什么交情。

    有时开会的时候,两人碰面,明显能感觉到郭万年对自己的不满,或者是说不屑。张一凡知道象他们这种老家伙,通常看不起年轻人。在他们的眼里,认为只有资格老的人才有能力。现在的年轻人,能爬到这个位置的,无非也就是靠了那点背景。

    他在张一凡面前拿架子,表示自己的清高,这次沈宏国离开,突然将这担子交给自己,张一凡就得在心里衡量了。

    本来两人分工不同,井水不犯河水,现在要是自己插手这事,恐怕要与这老家伙起冲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一直以为占了主导地位。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工业慢慢转弱为强,占据了重要的分量。现在全省的经济,均以工业为主,农业虽然看似占地广,人口众多,实际上已经没什么税收了。再加上国家正一步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取消了很多农业税收项目,象江浙一带,基本上不再收取农业税,因为他们的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某一程度上讲,张一凡在省政府领导班子里的排名,已经比郭万年靠前了。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才心里不痛快。

    再一个,他已经是黄昏的太阳,在仕途上没什么进展的可能,他也没想过自己还能进政治局的一天,因此,他用不着再攀谁的大树。

    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第二天,张一凡来到办公室不久,李天柱的秘书就打电话过来了,让他到李书记办公室去。张一凡赶到的时候,郭万年也在。

    看到老发斑白的郭万年,他一下子想到了昨天的事,这事自己还没来得及问李天柱,他倒是行动敏捷,抢先一步将自己叫过来了。

    张一凡与两人打了招呼,李天柱点点头,叫他坐。而郭万年呢,也只是点了下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李天柱道:“今天叫你们来,主要是怀州的事情,怀州的旱情已经到了很紧迫的时候,我们年年救灾年年灾,这事情总得想个办法。自从我来了湘省,总是听到有人说四涝八旱的事情,不是每年都有拨款吗,为什么这事情就做不好呢?万年同志,你是老同志了,这一届是二届连任了吧?农业的工作,历来是你在抓,你看看怎么拿个方案出来。我们不能老是治标不治本,做一些无用功。”

    郭万年就道:“这是老毛病,我们也只是在破锅上补疤,今年补了这里,明年坏了那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也不能怪下面的同志没有努力,他们是在抓,年年在抓,哪一年抗洪救灾,不是干部打先锋冲在前面?省里拨款的事,我看也是杯水车薪,这主要是底子太差,麻布袋上绣花的事情嘛。”

    李天柱是个激进的人,他自然不满意这番话,当年他当省长的时候,也曾听到很多人说这种话。但是他不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些人是没心嘛!

    哪有推不倒的山?哪有填不平的海?这只能说明,这些人没有努力,没有把工作做到点子上。但是李天柱没有将这番话说出来。

    年纪大的人,都没有什么上进心,但求无过,不求有功,这一点李天柱明白。他也是个一直主张大胆启用年轻干部的领导。

    听郭万年说完,他就道:“那万年同志的意思是,这事情还真没完没了了?”

    连张一凡都听出了李天柱话中的不悦,谁知道郭万年却是一副忠臣不怕死谏的架势,“除非省里加大力度,将那些破坏的水利设施全部完善,否则总是这样修修补补,用处不大。”

    李天柱道:“现在全省旱情最重的地方还在怀州,解决怀州的事情迫在眉睫,万年同志,这件你一定要落实下去。不能再出问题了。”

    郭万年瞟了眼张一凡,“本来好好的,可是一些工厂擅自排污,污染河道,严重影响了抗旱救灾的进程。怀州方圆几十里,就这一条河流,这抗旱救灾工作恐怕有难度。”

    听到这里,张一凡才明白沈宏国的意思,他要自己去怀州处理的事情,恐怕还是这工业污染的问题。他是分管工业的副省长,换在平时,这工业污水处理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可在这关键的时候,大家都缺水,竟然还有工业将这唯一的水源给污染了,这才是真正的大问题。不仅影响到了抗旱救灾,而且还影响到了居然饮水问题。

    在郭万年这么一说,就不是他的工作没抓好,而且张一凡没有管好下面,破坏了他工作的进程。真要论起过错,恐怕也是他张一凡的错,而错不在他。

    郭万年这就样轻描淡写,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张一凡身上。

    工业污水处理,对环境的污染,一直是个大问题,张一凡上任之后还没有来得及处理和着手去抓,一场非典风暴,就让众人晕头转向的,还没等他缓过神来,郭万年就将这个重磅炸弹扔过来了。

    接,还是不接?

    那是你张一凡的事,与他无关!

    ps:第二更到!今天二更!

    感谢funnysoul和pofi2001两位兄弟打赏,这两天整理一下思路,很快就会把更新拉上来的。

    。。。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973章 问鼎省府

    第973章问鼎省府怀州,是湘省西部一个相对发达的新兴城市。虽然说它在全省还排不上名次,但是在湘省之西,却也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发达城市之一。

    说它发达,其实还不如东临,仅仅是比永林好一点。

    它的崛起,主要是省里的扶持,在怀州设立了一个省级开发区。为此来带动怀州地区的经济。否则,怀州依然是一个很穷困潦倒的地方。

    开发区成立也有很多年了,起色不大,最近几年在李天柱的大力扶持下,总算有些成绩。因此,李天柱很关注怀州的发展。

    从某一程度上讲,李天柱绝对算得上了一个真心为民的好领导,他关注的不只是发达地区的发展,对一些贫困落后地区也十分重视,这种贫富兼顾的思想,让张一凡对他很佩服。

    有些人为了某种利益,总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为由,着力于发展富裕地区,让这些原本富裕的地区更加突出,做为他们的政绩来炫耀,而李天柱却能从大局观考虑。

    因此,他在当省长的时候,总是注意这种宏观调控,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当然,很大的程度上,也取决于投资商的决策。政府只能在最大可能的原则上稍有些政策上面的倾斜。

    看来这次,自己是非远去一趟怀州不可了。

    郭万年将救灾不利之罪,归于张一凡主管的工业部门,对他这种做法,李天柱也不以为然。他早就不把希望寄托在这种老头子身上了,只不过郭万年资历悠久,又是湘省的老农业,这次在分工上,依然没有对他做出调整。

    这么做的理由,无非是不希望一个久经考验的老同志晚节不保,好让他在这个位置上,风风光光退下来。

    推卸责任,这是很多人都会做的事,这也是人的一种本能。

    但这种人,往往不堪大用。

    所以,郭万年这番话说完,李天柱就道:“那一凡同志,你的问题你去解决。”

    在张一凡面前,李天柱不用客气,从感情上讲,他是张一凡的长辈,张一凡与李虹同一个级别的人。

    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李天柱的态度,不当张一凡是外人。只有在自己人面前,才不用想那么多弯弯道道,挖空心思地拐弯抹角说话。

    从省城到怀州,全程四百多公里,没有高速,开车得将近六七小时。

    张雪峰刚刚当张副省长的司机,就接到这个命令,下午赶往怀州。

    听说要跑长途,张雪峰就问腾飞,老板在车上,是不是喜欢吃东西?

    腾飞说了句,“你只要将水准备好就行了,其他的不用管。”

    张一凡在车上从来不吃零食,即使肚子饿了,他也会挺过去,赶到下一站吃点什么。吃的时候从不讲究。因为出门在外,讲究随乡入俗。

    张雪峰知道了,还是跑到超市买了烟和水。

    腾飞把早上的事情,早早结束了,在省委小餐厅里吃过午饭,三人这才准备出发。

    通往怀州的公路,时好时坏,张一凡坐在后面闭目养神,张雪峰怕影响老板的休息,不敢开得太快,尽量求稳。再加上有时路面巅波,很不好走。

    三小时后,才走了一半的路程,张一凡睁开眼睛,打了个呵欠。然后便去摸身上的烟。这才想起在办公室跟他们几个交待任务的时候,烟忘了拿。

    张雪峰从后视镜里注意到了这个细节,把身上早准备好的烟递过去。

    腾飞本来也要睡了,这车坐的时间一长,难免熬不住,刚刚眯了一会,没有看到老板这个动作。张雪峰递烟的时候,他马上接在手里,给老板递过去,并打上火。

    此刻,正是下午四点左右,这个时间不上不下。

    张一凡看着车外,此刻已经进入怀州地区。

    从这里看过旱情带来的影响实在不小,沿路的稻田已经干涸,到处是尘土飞扬,有些路边的田里,甚到能清楚地看到那些一条条龟裂的裂痕。

    放眼望去,车子开了这么远,也不见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水利设施。偶尔几口水塘,早干得见了底。

    倒是有一些早年解放初期修建的水渠,也破损不堪。车子途经一片宽阔之地,张一凡便叫司机停下。三人下了车,总算透口气。

    腾飞两人跟在后面,不知道老板心里在想什么。

    张雪峰开了这么久的车,趁这个机会出来抽支烟,腾飞就站在老板身后几步之外。

    张一凡看着这片稻田,还有远处几个正在担水的妇人和儿童,不禁暗自摇了摇头。

    这片田原之中,本有一条河道,河道之中偶尔有些方还能看到积水的痕迹。大部分河道早已经干涸见底。不过,张一凡发现这河道之中杂物垃圾成堆,有些地方已经被积压得只剩二三尺不到的地方。

    他就在想,象这样的河道,每到雨季还能防汛吗?这种现象普遍存在,雨季的时候没有地方蓄水,一旦到干旱的季节,自然就无水可用。

    看到这里,他不禁想到柳水镇的时候,这里比柳水镇有之过而无不及。

    现在自己身居高位,分管工业,这些却不是自己想管就能管的。他只是察看了一番,没有说半句话便回到了车上。

    此番来怀州的目的,就是全力解决怀州工业区污水处理的问题。

    回到车上,张一凡坐到后面的位置上独自思量,心里不免有些感慨,以前在下面的时候,当一把手,不论什么事情,自己想做就能做,现在当了副省长,有些事情反而还不方便管了。这就是当分管领导的局限性,如果自己在政府一把手的位置,情况自然又大不一样,没有必要顾及别人的想法。

    象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