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天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道天骄- 第7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半月后,段振林从双江传来消息,一切均按张省长当初的指示,把工作落实下去。要张省长抽个时间到双江视察工作。

    张一凡听了,立刻抽时间赶往双江。

    省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对此刻视察做了跟踪采访。省日报社,还是由杨咪带队。杨咪还是那种俏女人的模样,打扮得花技招展的,似乎不把那些男人迷死誓不罢休。

    因为张一凡要把双江做为一个典型,一个标兵来宣传,因此特别重视这次视察,他也跟省电视台和报社打了招呼,要把这次宣传工作做好。

    双江不止一个工业区,这一次段振林花了工夫,完全是亲自指挥,不敢有丝毫怠慢。因此,这几个工业区的污水集中管理做很好。

    在市长段振林的陪同下,张一凡视察了三个工业区。双江目前是全省最大的工业城市,段振林完全是按照张一凡当初的指示,将污水集中管理,达标排放,所以双江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得非常好。

    而且在人员上,没有增加一个编制,所有的工作,都由以前单位科室兼职。工作的时候,他们都是有条不紊地进行。

    当然,张省长来的时候,是打过招呼的,在这种前提通知的情况下,下面的工作自然早就排演得井然有序。

    因此,整个环节,没有半点批漏。

    看到这些,张一凡就在心里感叹,自己有时也*不得已做秀,今天这视察就有点象作秀。不过,总体来说,双江在这方面,取得不了错的成绩。

    张一凡提出的污水集中管理,的确给当地企业减轻了很多负担,至少他们不会再因为排放不太标,而被环保部门找各种借口和理由罚款。这对他们来说,完全就是一个服务机构。

    因此,很多的企业和单位,纷纷送上锦旗和牌匾,写着人民公仆单位,为人民服务等等赞美的词语。

    这个污水处理工程仪式上,张一凡发表了重要讲话。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下午,张一凡继续在双江视察,这是另一个项目,段振林也提前完成了。

    那就是一体化服务窗口的办证大楼,将国土,地税,工商,等等大大小小的单位,都集中在这里开了个窗口,方便企业办证咨询。

    以前的时候,注册一个企业最少要两、三个月或甚至花半年时间跑手续。现在最快只需要半个月,而且可以代办,简化了办证流程,缩短了办证时间。

    同时,双江市政府还有针对这种一体化办公方式,进行每个月评比。根据客户对工作人员的好评差评进行奖罚制度。

    这种方式,大大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办公热情,也改变了以前的工作方式。以前那种拖拖拉拉,懒散的作风将彻底极除。

    这些,都是张一凡当初指点过的,段振林在这方面,落实得十分完善。

    当天晚上,市电台和省电台以及各大报社,针对张副省长双江视察一事,进行了报道。双江市在这一次可谓是出足了风头。

    他们不仅落实了张一凡当初制定的污水处理方案,而且还走在别人前面,将办证大楼做得如此完善,此举,不但得到了沈省长的好评,也得到了李天柱书记的表扬。

    段振林立刻就打了给刚刚回省城的张一凡,说了这些事情,他不想对张一凡有任何保留。“张省长,我可是冒名顶替,名不符实啊!惭愧惭愧。”

    张一凡微笑了,“你这次做得不错,继续发扬吧!既然沈省长和李书记都亲自表扬了你,你更应该再接再励,不要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

    段振林听到张一凡的话里,倒也是十分中肯,他才放下心来。

    不过,段振林更加对张一凡敬佩有加了,此举完全是张一凡的功劳,只不过借自己的手来实现他的梦想。但是张一凡却不抢功,完全将这个光环罩在自己头上。

    如果没有张一凡的支持,他的事情恐怕没这么顺利。尤其是这办证大楼的事,当初很多人反对,因为他们害怕把自己乱收费,多收费还有很多小动作的事情暴光了。

    而且他们更担心,上面会将他们办证所得的费用,纳入政府收入,他们就得不偿失了。段振林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才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终于将这事情办妥。

    双江市污水处理工程以及办证大楼的事情报道出来之后,很多人的开始担心,张省长会用双江市的做法,针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做出批评。

    以前他们还可以以各种理由,各种借口为自己找理由,现在双江市是全省第二大城市,为什么他们能做到,自己就不能做到呢?

    在二个月后的大会上,沈宏国省长,针对这个问题做了报告,他在会上,高度赞扬了双江市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对双江市的表扬,就是对其他人的批评。虽然不用直接说明,大家心里也有数了。

    然后张副省长讲话,张一凡的话说得比较重,“这是一种态度,一种观念的问题,现在我们在坐的各位,每个人心里有没有人民公仆的责任感,你们自己心里清楚。等下我有一份小礼物送给大家,到时你们自己回去看一下。”

    “双江市在没有增加任何人手和编制的基础上,将工业做到了实处,为企业和投资者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为什么双江市会成为全省第一大工业城市的原因。我们不能因为每做一件事就希望得到报酬,每做一件事,就希望获得多少拨款,获得多少奖金。你们是国家干部,人民的公仆,这是你们的责任和义务。这一次,我们没有给双江任何拨款,但他们做到了。有句话大家听得很熟悉,发展才是硬道理,一个地区一个城市要想发展,首先我们就必须为投资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只有这样,才可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我们也有权利和义务让他们在这里创造财富,获得利润,我们不只能一味地索取,还要懂得付出。”

    接下来,他让秘书腾飞,给在坐的每个一把手发放了一个信封。这就是张一凡说的,送给他们的小礼物。有人打开看了,里面是二张光碟。

    光碟里到底是什么,他们心里都在打鼓,难道是双江这次视察之后,专门为大家做的学习光碟?

    对了,他们猜对了一半,可是还有一半没有猜到。其中一张光碟,正是在张一凡领导下,一手打造的双江典型。

    开完会,有人回到酒店里,立刻就将这张碟放在vcd里,当他们看到光碟上的内容时,一个个就傻眼了,难怪张省长要大家回去再看,原来是有这层意思。

    这只是张省长给自己这些人一个警告的信号,光碟的内容,正是他们下属那些单位,在平时办公时候的态度和表现。

    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办公室里拍摄到的,没有涉及到个人稳私和生活作风问题。办公室是用来办公的地方,可是这些人都做了什么?他们还居然口口声声说工作太忙,动不动就要求增加人手,扩编,碟里的证据,就是给他们这些人一记狠狠的耳光。

    虽然平时他们看在眼里,早见怪不怪,但是今天被张省长派人拍下来,他们就感到一阵凉嗖嗖地寒意。

    看来,平时的时候为人还是不要太嚣张为好,否则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这些是什么时候拍下来的?每个人心里都没底。只是觉得张省长这一手,太狠了!

    现在,就有些人开始后悔,不该听了某些人的怂恿,欺负张省长太年轻,没有魄力,居然跟他唱反调。今天张副省长只是给大家一个警告,要是张副省长真要拿下自己的话,也未必不可能。

    想到这里,有人在心里暗暗后悔,做人还是要本分,不要太自作聪明!

    ps:感谢大家,我们暂时进前三了,为了实现这承诺,看来我得朝四十万的目标奋进!

    来吧,一把努力,不要再让人看扁了!

    。。。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994章 问鼎省府

    第994章问鼎省府张一凡这一招,让很多人意识到了,不要把别人的忍让与宽容,看作是一种懦弱,这是一种很无知的表现。

    很多地区纷纷被勒令整改,双江就是他们最好的参照。有了这个样本,彻底断了他们有其他想法的念头。

    沈宏国夜访李天柱,两人在客厅里喝着茶,李天柱就道:“老沈啊,咱们下般棋如何?”

    沈宏国道:“棋就不下了,我下不过你。”

    他端着杯子,“这茶倒是不错!谁送的?”

    李天柱就哈哈地笑了,“到底是做纪委的,连这个你都查我?现在当了省长,还在回味以前的事,你这人真是……”

    沈宏国道:“李虹在这方面比我做得好,长江后浪推前浪啊!有他们这些年轻人在,我真感觉到自己老了。”

    李天柱怔了一下,“小心你这话让老爷子听到,饶不了你!”

    两人就笑了起来,对于李虹最近的动向,他们都心知肚明,不过李虹做事光明磊落,也不怕别人说什么闲话。

    对于李虹出任省纪委书记一职,是李天柱推荐的,他最清楚李虹的性格和能力了。李虹在怀州这一折腾,查处了这么多名干部,自然也是李天柱默认的结果。

    沈宏国就说起,“李虹书记提到的那个林东海,他的档案我看了,你觉得此人怎么样?”

    李天柱对林东海并不是太有印象,前几天听到李虹提起,他才特意留意了下。据李天柱了解到的情况,林东海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干部。

    在他的任职期间,几乎找不到任何的污点。象这样的干部,是不是更应该多多提携?让他更好地发挥余热。

    李天柱当初没有一口答应,后来他又派人查了一阵,对林东海的了解有了七八分的时候,他才松了口,让李虹自己去决定。

    李虹提议让林东海进入省纪委任副书记,兼监察厅厅长一职,而以前的钱学礼,则另有任命。虽然级别上不变,但是这个纪委副书记,兼监察厅厅一职非同小可。

    李虹不明白张一凡的全盘计划,他只是想让林东海出任副书记,再跳到副省长这个位置。要完成这二级跳,没有李虹的帮忙,恐怕是有些困难。

    但李虹却真心想让林东海留在纪委工作,她认为林东海是一个很好的纪委干部。因此,她多次与李天柱谈起此事。

    李天柱当时问了一句,“那个林东海不是你秘书的老爸吗?这样提拨,你就不怕有人说闲话?”

    李虹以一句举贤不避亲回答了李天柱的问题。

    沈宏国倒是对林东海有些了解,他说林东海此人不错,象这样的干部,的确不应该退得太早。

    此言正合李天柱的意,不想让他退得太早,那就把他提上来吧!

    两人似乎达成了协议,喝了口茶,便谈到了张一凡的问题上。

    此刻,两人就象多年的朋友,李天柱正视着沈宏国,湘省这步棋,关系到两人以后的仕途,这也是他们进入党中央核心的关键。这是两人心知肝明的事。

    他们走后,自然要确定后以后的接班人。

    沈宏国这次离开湘省回京,李天柱比较了解最近的情况,当初他找郭万年的时候,郭万年这个老家伙将所有责任一推二百五,尽数推到了张一凡身上。

    李天柱只是在心里觉得郭万年这人没有担当,十足的官油子,不过念在他这把年纪的份上,就算了吧,免得他晚节不保。

    其实,他这也是给郭万年一个机会。张一凡在怀州解决了许多事端,连李天柱也没想到,这个经自己同意的方案,居然闹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如果不是张一凡巧妙地四两拨千斤,利用双江这个典范来压制这些人,估计就要闹出一个笑话。

    不过,李天柱听说张一凡暗中派人,在下面拍了些照片,反映他们平时工作的状态,这一点,让李天柱觉得有点过了。

    张一凡此举,会导致犯众怒啊!

    当时李天柱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暗骂这小子行事,也太不按理出牌了,下手太狠。还好,他给这些人留了些面子,没有在会议上公布,而且留了给他们反省的空间。

    张一凡这么做,他把握得也很到位,如果在会议上公布,恐怕大多数人心里都有一种怨言。这不是震慑,而且激怒。

    现在,他叫大家回去看看,他们下面管的这些单位,都做了什么?这些人拿着碟子回去一看,自然就知道了。

    张一凡成功地向他们传达了一个信号,不要以为你们在下面做了什么事情,会没有人知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他还真达到了震慑的效果,很多人回去之后立刻展开整顿工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