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警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韩警官-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酒了?”

    来时从门口过,介绍过,所以他直接称呼名字。

    “没有。”韩博回头看看俏脸通红的女友,苦笑着摇摇头。

    可能与首都姑娘豪爽的性格及家庭遗传有关,李晓蕾有一点酒量。

    平时不喝,一个人不会喝,没酒瘾。可要是遇到心情特别好或非常不好的时候,别人根本用不着激将法,只要提议一下她就来者不拒。

    年产值上亿大集团的三位副总、男友的三位老领导请客,不像“韩总”韩妈一样把人当成儿媳,很热情很大方,好得不能再好,但太具目的性,让人一时半会难以接受。三位老总完全不一样,风趣幽默,平易近人,没一点架子,跟朋友一样平等交流。

    半开玩笑地说明年来思岗找工作,能不能到丝绸集团混口饭吃。人帮着一起分析一起研究,怎么才能发挥专业优势。

    最后一致认为集团应该搞个网站,应该跟大城市的大公司一样注册几个电子邮箱,需要一个既懂计算机又懂外语的大学生加盟。

    虚席以待,只要愿意来就能上班,就能享受部门副经理待遇。

    如果真能把电子商务这一块做起来,通过国际互联网拿到外商订单,同销售部的人一样有提成。

    到时候不仅有钱而且有地位,三位老总骗人,男友和杨主任不会。他们确认在丝绸集团只要能拿到订单,只要能帮集团创造效益就是“爷”!工资提成上不封顶,奖励轿车是小儿科,想出国玩玩费用给你全报。

    实习单位半死不活,继续在那儿干能有什么前途。

    bj人才济济,竞争激烈,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哪会有这样的机会。

    “木匠之家”有钱,嫁给“小木匠”不愁没钱花,真能做少奶奶、当阔太太,可是哪有花自己赚的钱来得痛快,更不用说干事业的那种成就感。

    在bj是根草,在这儿人家当宝。

    “小木匠”的选择是对的,小地方确实比大城市好混。

    高兴!

    一高兴就喝了,敬来敬去不知道敬了几杯,李晓蕾依偎在他肩上,晕乎乎地说:“没事,没喝多少,不过我怀疑晚上酒是假的,没酒味儿,是不是兑过水。”

    钱朋忍俊不禁笑问道:“韩所长,晚上喝的什么酒?丝绸宾馆不可能有假酒,就算有关经理也不可能拿出来给领导喝。”

    “不是假酒,是度数低。”

    韩博对自己的“未婚妻”太了解了,苦笑着说:“北方人喜欢喝高度酒,二锅头、老白干、小烧,一点能着。我们这一般喝32度,所以晓蕾感觉跟兑过水似的。”

    “原来32度,我说味道怎么不对劲!”

    “喝多了一样头疼。”

    “没事,不疼,一点不疼,真的。”

    他不能喝酒,居然找了个能喝酒的女朋友,钱朋感觉很是好笑,立马竖起大拇指:“晓蕾,你是女中豪杰,是巾帼英雄。”

    李晓蕾嘻嘻笑道:“钱干事,您家杨主任一样能喝,跟我一起喝好几杯。”

    这个世界怎么了,自己家“阴盛阳衰”,这几天晚上连续上思岗新闻的打拐英雄家一样“阴盛阳衰”。回头看看正忙着找拖线板插电暖器的妻子,钱朋悻悻地说:“她,她,她也就能喝几杯,多了不行。”

    在饭局上从来没吃饱过饭,肉串送进来,韩博发现肚子真有点饿,又让小古出去要了一份蛋炒饭。

    老同事老部下和老朋友工商管理员老沈聚在一起,说着口音一个比一个怪的思岗普通话,谈笑风生,好不热闹。

    “小古,开电视,思岗新闻马上重播。”

    老领导在公安战线干得有声有色,杨小梅跟着高兴,挽着她胳膊兴高采烈地说:“晓蕾,看你家韩所长抓人,打拐在行动之四。我们以前的分队指导员,现在的巡警队长高长兴也露脸了。”

    高长兴从来算不上自己人,小古抱着双臂冷不丁爆出句:“高长兴就露一面,电视台主要是拍韩科长。”

    韩博只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从来没看过《思岗新闻》,前几天忙焦头烂额,就算想看也没时间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忍不住笑了。

    为了给正在进行的打拐专项行动造势,电视台把出县解救及抓捕行动的录像剪辑成好几集。抓一个买媳妇的算一集,抓一个涉嫌非法拘禁、涉嫌虐待的算一集,搞了一个《打拐在行动》的专题节目。

    领导讲话,插播抓捕片段,然后领导再讲话。

    之一,之二,之三,之四……一天放一集,每天讲话的领导不一样,级别一个比一个高,语气一个比一个说得重。这些人知道早抓完了,犯罪嫌疑人全关在看守所里。老百姓不知道,以为打拐队天天在抓,在满世界抓。

    “韩博,你怎么跟他们说普通话?”

    男友一身正气,很拉风很威风,犯罪分子束手就擒,李晓蕾看得心花怒放。

    不是谁都有机会上电视的,虽然只是思岗新闻,韩博咧嘴笑道:“南港几个区县有十几种方言,说思岗话他们听不懂。”

    李晓蕾接过杨小梅递来的肉串,鬼使神差地问:“思岗话是不是很难学?”

    这个问题有意思,表示她准备嫁过来。

    韩博正准备开口,杨小梅煞有介事说:“晓蕾,思岗话好学!我们老家有个外地媳妇,跟你一样北方人,半年就学会了。现在说话口音跟我们一样,别人根本听不出她是外地人。”

    “要看悟性,晓蕾姑娘,你大学生,学东西快,很容易的,比学英语容易。”

    ……

    你一言我一语,说思岗话容易学,说思岗的各种好。跟招商引资的宣传一样,把思岗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全在很有默契的帮忙,全在很有默契的帮着做工作。

    不管需不需要,是人家的一片好意,并且确实能够让晓蕾感受到思岗的热情,能够让她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能与他们共事,能有他们这样的好朋友,韩博很高兴很欣慰很感动。

    真是个难忘的夜晚,李晓蕾一样高兴。

    回小区的路上,靠在他肩上,深情地说:“韩博,我确信我被拐了,心甘情愿被拐的。我喜欢思岗,喜欢你的领导、同事和朋友,在这儿不会寂寞。你别再胡思乱想了,我高兴我不委屈,我愿意过这种全新的生活。”

    ……………………

    ps:特别感谢“红泪摇曳”妹纸打赏,盟主,我们有盟主了!!

    再次感谢所有打赏、投月票、订阅、投推荐票的兄弟姐妹,第三章敬上,聊表谢意。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四十六章 童年(求订阅,求月票)

    ps:衷心感谢巡山老仙、我是一个兵01等书友的慷慨打赏,我们又有一位护法和一位舵主了!

    ……………………

    “韩队,韩所,对不起,当地公安局说当地政府不同意,说谁解救谁负责。要么把嫌疑人放了,要么连女的一起带回来。局长政委很帮忙,关键是县里……”

    能喝酒真是个优势。

    打拐吃力不讨好,归家豪刚到时兄弟公安部门态度冷淡,不太愿意提供协助。

    安小勇打电话说他呆在刑警大队不走,死皮赖脸请人吃饭。伸手不打笑脸人,很难说将来需不需要思岗公安局协助,刑警大队长和教导员勉为其难接受宴请。

    一顿饭吃下来,几瓶酒喝完,称兄道弟,成为勾肩搭背的好朋友。大队长去找局领导,帮着做局领导工作,局领导给乡领导打招呼,解救行动得以顺利进行。

    行动顺利,结果比较麻烦。

    人贩子交代拐卖过去时那个妇女很正常,可惜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又受到收买她的人虐待,被折磨成一个精神有问题的疯子。

    打拐,这种事避免不了。

    在江阳市遇到过一次,这次没上次的好运。兄弟公安部门不愿接手,地方政府嫌麻烦,并且按相关规定,确实是谁去解救谁负责。

    怎么办,难道把涉嫌收买、强奸和虐待被拐妇女的嫌疑人放了?

    不行,不能让犯罪嫌疑人逍遥法外,并且这跟县里的打拐不一样,“11。26”案属于特大案件,设立专案组,已上报市局和省厅。

    案件不破,专案不撤。

    这个案子是要经得起检验,经得起上级推敲的。

    韩博权衡了一番,将刚从百货大楼买的一堆营养品往车里一塞,咬牙道:“带回来,连嫌疑人一起带回来,路上注意安全。回来之后把那个妇女先送精神病院,费用所里先垫付,将来再想办法解决。”

    运气怎么总是这么差!

    别人打拐打出成绩,自己打拐打出这么大一麻烦,归家豪很不是滋味儿,紧握着招待所的电话,歉疚地说:“韩所,对不起。”

    “对不起什么,这不关你事,别放在心上。”

    “是,我让小勇他们先押解嫌犯,先送着受害人回去,我留下继续查。快过年了,两个人贩子肯定要回来,兄弟公安局会配合,抓捕完之后再让小勇他们过来押解。”

    正如谢书记向市领导汇报时所说,“11。26”案越查越大,涉案人员越来越多,他负责的这条线有好几个被拐妇女,解救、抓捕和取证工作压力很大。

    人一上任就让啃这么根硬骨头,人有家有小却要长期出差,韩博一样歉疚,诚恳地说:“老归,你幸苦一下,再查几天。等所里其它工作走上正轨,我们就能多抽调几个民警参与打拐。”

    “韩所,我不担心警力,不就是幸苦点么,我担心经费。”

    韩博拍拍“未婚妻”的胳膊,故作轻松笑道:“应急经费10万,你才支8000。上次在江阳遇到过这种事,回来之后我打听过。精神病院费用不是很高,包括吃饭一个月2000左右,她是受过刺激,以前精神没问题,估计两三月就能治疗好。经费不成问题,至少现阶段不成问题。”

    ……

    探望老人要买礼物,这趟堪称“衣锦还乡”,不光要为老人准备礼物,同样要给亲戚带点东西,要摆几桌酒,要把老家的左邻右舍和村干部一起请了。

    其实晓蕾来时带了许多首都特产,糕点和六必居酱菜之类的,只是亲戚群体太庞大,杯水车薪不够分。

    晓蕾听不懂思岗话,不知道他刚才在电话里说什么。

    小两口“度蜜月”,韩博不想谈工作。那些妇女很可怜,更不想因此影响到她心情。善意敷衍几句,上车直奔丝河。

    李晓蕾没在意,数着一串沉甸甸钥匙,忍不住笑道:“韩博,我感觉去你家跟探险、跟寻宝似的,跑一站又一站,都搞不清你到底有几个家。”

    村里的老家,镇上的家,县里的新家,再加上良庄派出所,东海的装潢公司和即将买的新房子,细想起来老韩家真算得上“家大业大”。

    平时没在意,她这么一提感觉是挺搞笑的。

    韩博打转向灯拐上思丝公路,感叹道:“有家人的地方才能算家,不过从这些没人住的房子上,能看到我父母拼搏的轨迹和历程。为过上好日子,为给我和我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条件,他们付出那么多却从未想过要从我们身上得到什么回报。”

    “可怜天下父母心。”

    “是啊,我感觉我很幸福,我为有这样的父母骄傲。”

    “我爸妈对我和我姐也很好,但他们没你父母厉害。我爸那人真是不求上进,说好听点是知遇而安,说难听点是得过且过。不光他,我们胡同里那些人跟他一样,一有时间就喝酒吹牛,天花乱坠,中南海的事都知道。别人发财了,他一点不急。”

    “不一样的,你家工人阶级,省吃俭用就能供你们两姐妹上学,生病能报销,老了有退休金。我家在农村,我爸妈是农民,丰产不丰收,种地不赚钱。光靠省吃俭用,别说供我上大学,恐怕连好点的日子都过不上,必须拼,只有拼。”

    也就剩下这么点小小的优越感了,李晓蕾很同情地问:“韩博,你小时候是不是很苦?”

    “到家你就知道了。”

    第一站镇上的家,两层小洋楼,一个带小花园的院子。

    铝合金门窗,窗户外用不锈钢管封住,外墙贴着很大气的深灰色面砖,客厅地面是大理石,楼上楼下七八个房间全实木地板,楼梯扶手是红木的,每个台阶上都镶嵌铜条,以防滑倒……

    不愧是“木匠之家”,秉承奢华装修风格。

    李晓蕾被震撼到了,看着仍贴有“双喜”字的一个房间,惊叹道:“韩博,你爸太厉害了,这哪是什么民房,这是别墅!”

    “别墅又怎么样,在农村,十栋这样的房子加起来也没你家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