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锦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庆锦年-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意了。

    当然,皇帝依然是以江山为重,虽然对美人格外开恩,却免去了姚铮代将军的职位。

    但群龙不可无首,何况是战火纷飞的泉州,便有人举荐了叶老爷子。

    “其祖父是太、祖亲封的四品威烈将军,对陛下忠心自是不用说的,其妹更是先帝亲封的安国夫人,文武双全、机智过人,不然钱将军也不可能这么信任叶千户,虽然现在已经免去千户之职,但说到底是遭了儿子的拖累。虽然他本人有治家不严的嫌疑,但有句老话叫‘好竹出歹笋’……”

    单安国夫人的事迹,皇帝早已经听得不下百遍,已有些意动,再说到是受儿子的拖累,这位便难免想起自己那些不成器的儿子,心里又松动了几分。

    现在再派人过去,一来时间来不及,二来对本地的环境不熟,终是不如用老将放心。

    一封八百加急的起复委任书由汴梁发出,不日就到了闽地。

    叶老爷子接到委任,也很头痛。

    没有粮食,这仗根本打不下去,况且陆将军去得蹊跷,叶老爷子同样怀疑城内有倭人的内应,但他已经很久不在军中,虽然几个千户仍旧会帮他说话,但姚铮上任仍旧安插了不少自己人,况且每年都有新兵入伍,这么多人中间去找一两个内应,无疑于大海捞针。

    叶老爷子正愁眉不展,却有手下来报,“楚四公子求见。”

    “快请!”叶老爷子大喜。

    楚璃却开门见山地道:“老爷子可是在为粮食发愁?”

    叶老爷子点头,“莫非你带了粮食过来?”

    “正是。”

    楚璃在闽地,本就做得是军中粮食和草药的生意,他能带来粮食,叶老爷子丝毫不觉得意外。

    “不过丑话说在前头,等这一仗打赢,我们要多加两成的供应。”

    粮草这么重要的事,无论谁在任上,都不会全部交给一家,姚铮也好,钱将军也好无不如此,就是楚家,之前也只能占两成。

    如今楚璃直接提出要加两成,叶老爷子也爽快地应了,“行,若真能赢了这一场,四成也不算多。”这种环境下,肯信任他能打胜这一仗,把粮食运过来,本就是一件很不容易事。“若是能再卖我们一些兵器,那就更好了。”

    楚璃却摇头道:“云贵这两年风调雨顺,粮草不缺,若是要兵器可就难了。”说完又笑起来,“老爷子又何必为难我,你找曾家买不是更容易?”

    叶老爷子却摇头道:“自上次之后,曾胖子已经许久没出现了,这事出得太急,现在派人都来不及。”

    楚璃却道:“有个朋友刚好托我买了一批铁器,正好放在泉州城里还未取走。”

    叶老爷子暗道:铁器这种供不应求的东西,怎么会现在还留在城里没取,必定是楚璃预先买好,等着这一天来临,好发些横财罢了。”

    可这种财,也就只有他敢发了。

    一来铁器的卖主不好找,二来需要很多资金投入,三来还要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买家。当然,还需一个秘密的地方来存放这些兵器。

    “你倒是会神机妙算,知道倭人要来攻打泉州!”叶老爷子的瞳孔猛然缩了起来。

    若倭人那内应真是楚家人,就算楚璃曾帮过他,他也不准备放过他。

    楚璃却仿佛知道叶老爷子在想什么一般,哈哈笑了起来,“老爷子,联合外人欺负同族的事楚某还做不出来。那些铁器,是江西董家那边要的,年前才送过来,结果我还没过来,已经开战了,我们还没机会运走。若是姚铮做这指挥使,我说不定会多加一倍的钱,至于你,咱们已经多次合做,就按买价的一倍来,您老觉得如何?”

    楚璃的母亲本是巫族圣女,世道这么乱,他们会买铁也能说通,但加一倍的钱,这太让叶老爷子肉痛了,但他还是咬着牙应了下来。

    没有武器,有人也没用。

    “老爷子准备怎么打这一仗?”

    叶老爷拒绝谈这件事,“既然习了你那么贵的东西,我总要先拿过来才成。”

    楚璃倒也爽快,“行,世道不太平,放在我这里,我也嫌烫手。”

    等东西拿回来,叶老爷子才知道,东西原来就放在楚璃新开酒楼下面的地窖里在。

    “后生可畏,没想到这小子这么大胆。”叶老爷子叹道。(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九十三章 得封

    (全本小说网,。)

    叶老爷子将兵器运到军中,心里这才稍稍踏实了一些。

    “姚总旗现在只怕比老爷子还想赢了这一仗呢。”楚璃心情很好地说道。

    皇帝准充姚铮戴罪立功的事,叶老爷子已经知晓,但却明白楚璃并不是一个多话的人,想了一下才道:“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自然要为陛下分忧,有机会我定先给他,但却不会拿着手下兄弟的性命开玩笑。”

    言下之意,是觉得姚铮能力不够,很可能会害得手下跟着他送死。

    但皇命又岂是他能违抗的?

    姚铮一见到叶老爷子,便道:“也不知道是哪个王八糕子,敢诬陷老子杀良冒功,等被老子查出来再给他算帐!好在皇上圣明,给了我戴罪立功的机会,还请世伯多多成全。”

    叶老爷子哈哈大笑起来,“世侄真会说话,若我不让你出战,岂不等于耽误了你立功的机会?”

    姚铮皮笑肉不笑地抱拳道:“我与世伯同袍多年,自然明白世伯不是这样的人。”

    叶老爷子脸色一下子严肃了下来,“可怜陆将军,连东南西北都没摸清,已经成了亡魂,他死得这么突然,姚总旗可有什么看法?”

    姚铮心里一直觉得是叶老爷子抢了他代指挥使的位置,又听叶老爷子称呼他为“总旗”,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正想发火,却听叶老爷子道:“姚总旗之前曾为泉州卫所代指挥使,对军中的情况比我还熟,如今我就把找出奸细的任务交给你如何?”

    姚铮听了这话,心里越发不舒服,“陆将军为国捐躯的时候,我正身陷牢狱之中,若是没有皇上额外开恩,这会儿只怕还见不到世伯,又如何得知军中的情况?”

    很是不愿意的样子。

    叶老爷子眉头皱了一会儿,才道:“那姚总旗准备如何戴罪之功呢?”

    姚铮故作思索片刻,道:“老爷子若肯给我五千人马,我定取了那倭人头子的首级,对方群龙无首,只怕很快就会散了。”

    叶老爷子击掌叹道:“此计妙极,可泉州卫所一共也不过五多人,你带走五千,我用什么守住城?”

    姚铮这才听出叶老爷子话里的讽刺之意,脸色一下子难看起来,冷声道:“就算我带走五千人,城里还有这么多民从,倭人不过两三千人罢了,如何抵挡不住?”

    叶老爷子瞳孔猛地一缩,声音也变得锐厉起来,“就算对方只有两千人,你又如何分辩哪个是他们的大头目?”

    姚铮却不肯再透露更多的信息了,而是强硬地开口道:“我也是花了不少代价才得到了这个消息,若代将军不肯信任于我,延误了战机,我只能对不住代将军,写折子给陛下讲明此事了。”

    叶老爷子:“你若真是这么有把握,我就相信你一次吧。”

    姚铮勾起嘴角,诡异地笑了。

    叶老爷子却故做没有看到,爽快地道:“那就让金千户和李千户那边各出一千五百人协助你吧。”

    姚铮大喜,哪想出发前才看到金千户和李千户也跟着,他的神情虽有些阴冷,但却没说什么,直接带着人马悄悄出了卫所。

    结果,姚铮才离开不过两个时辰,泉州城就遭到了近五千敌人的疯狂攻击。

    叶老爷子难免和余下的千户叹气道:“倭人来犯,一般都是百儿千把人,像这么多人攻城,我还是头一次看到。”

    “老大人又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这些人中,有三成是倭人就不错了,其他的到底是些什么人,只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况且他们围城的时间也太巧了些。”

    叶老爷子这才慢悠悠地和大家摊牌姚铮带走三千人的事。“这件事,除了姚铮本人和另外两个千户,并没有其他人知道。”叶老爷子沉声道。

    这只表明一种结果,那就是他们三人之中肯定有人给倭人通风报信了。

    气氛立刻变得压抑起来。

    倭人不仅凶残善战,而且不怕死,而泉州卫这两年根本没怎么练兵,如何是倭人的对手?

    况且泉州指挥使司这边得到的消息,倭人一共也就只有三千人。

    对方人数不多,非常方便隐匿,一般都是在晚上才会进行杀烧抢掠,凭空一下子冒出这么多来攻城,大家都觉得有些发慌。

    “老夫守泉州这么四十余年,真正遇到倭人攻城也不过一次,就是那一次我活捉了他们的大名至田信。”叶老爷子傲然说道,“与其在这里死守,不如直接打开城门,杀他个落花流水!别看他们人多,都是些杂毛,狗屁不懂,老子杀他们就像切西瓜。”

    叶老爷子声如洪钟,几句话说得众人热血沸腾起来,纷纷扬言要出城杀敌。

    叶老爷子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他在马上挥舞着大刀,切人真如切瓜一般,手起,刀落,人倒。

    对方一下子被这种阵势吓到了,纷纷往四周躲,竟无一人敢上前围攻。

    跟着叶老爷子一起出来的人看到这种情况,大受鼓舞,纷纷效仿。

    不过数息的攻夫,地上横七竖八的到处都是尸体。

    叶老爷子这边本就是大刀,而敌人手里的武器却是什么都有,甚至有人手里还拿着船浆、鱼篓之类。

    敌人且战且退,守方越战越勇,不多久对方就退了下去。

    “老爷子当真英勇!”众人纷纷夸赞。

    叶老爷子摇头,“这些不过是杂牌军罢了,只怕那些武士和浪人根本还未出现,他们不过是暂时退了。”

    有少年乐观地开口,“说不定他们被老爷子吓破胆,根本不敢再来了。”

    叶老爷子摇头:“既然他们敢来攻城,只怕真实人数比现在还要多,不过我们也不用怕,只要能坚持三天,援军就到了。”

    说着命人关了城门,严加防守。

    果不出叶老爷子所料,当晚敌军的人数就增加了一倍,开始疯狂的攻击城门。

    好在金千户和李千户又带着人马杀了个回马枪,倭人攻不下城门,自然狠命的追击城外的三千人,大家且战且退,等到天亮,人数递减到原来的一成,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白天攻城的是杂牌军,但是晚上追赶他们的人却是对方的精锐,一路战下来,双方均有死伤,但守方的人数要少上数倍,自然不是对方的对手。

    前方已经是密林,荆棘从生,退无可退。

    哪想密林里忽然射出无数竹箭,支支直中敌人心脏,而叶老爷子带的追兵又赶了过来。

    密林里人数虽然只有二十余人,但箭法十分精良,竟然是安国夫人亲自带着一队人马。

    双方在密林边展开一场恶战。

    至旭日东升,战火终得平息,共生擒贼酋两人,杀死贼人上千,又有数人乘船逃走时遇阻,落水而亡者不计其数。

    惨胜。

    姚铮在这一战中光荣牺牲,而在水上阻拦倭人的除了叶老爷子的人,另一半却是由姚崐带领的姚铮的亲信。

    姚崐年纪虽小,却连斩敌方三人。

    叶老爷子虽然怀疑姚铮有通敌之嫌,但却没有任何证据,便大大方方将姚崐的军功报了上去。

    皇帝为了安抚姚家,亲封年仅十岁的姚崐为百户。(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九十四章 决定

    (全本小说网,。)

    叶老爷子虽在和倭人的战争中得到了泉州卫指挥使的位置,但是叶家并非人人高兴,叶思明甚至喝得酩酊大醉,痛哭流涕地开始捶自己断掉的那条腿,“我叶某人果真是生不逢时啊!”

    有那急于巴结叶家的人不免凑过来叹息道:“大公子这条腿若是好好得,只怕早已经建功立业了!”杀死那么多倭寇,叶指挥使报一两个名额给自己的长子又有何难?

    这话显然说到了叶思明的心坎里,“嘭嘭嘭”地拍着胸脯,“醉卧沙场君莫笑,可惜,此事永远只能出现在我叶某人的梦中了。”

    有人拍马道:“可不是,若是叶大爷这条腿还好好的,拜将封侯是早晚的事情。”

    又有人小声道:“可不是,若叶老爷子再立下战功,必定会封爵位,可叶大爷这条腿,只怕就是世袭也落不到他身上了。”

    此话一出,许多人难免盯着叶思明的腿露出可惜之色。

    叶思明虽捧着酒杯,但却一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