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明不南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明不南渡-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圣上这提起孔兴燮,莫不是想要在科举改制后,更进一步的动作是去干孔家?

    那可真是心大。

    如果改革科举,只是让那些熟读了四书五经的儒生们不爽的话,那么去搞孔家,则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孔家是儒生的精神图腾,若是朝廷敢动孔家,那就不仅仅是士子们聚集在京城中闹事。

    甚至会有人,直接因为这个理由,揭竿而起,那就完全失控了。

    “这……”

    王家彦有些犯难,他还是冷静的。

    “或可以他人替之。”也只能找个替罪羔羊来平定此事,将孔兴燮训诫一番送回曲阜便是了。

    但朱慈显然不喜欢这种搞阴谋的事情,看谁不爽,就干谁才是王道。

    “为什么不能动孔家人?”

    “毕竟是圣人之后,若是妄动,天下人恐不心服。”

    “真的不能动?”

    “为了江山稳固,也只能如此。”王家彦确实在为大明江山着想。

    不过朱慈干孔家的心也起来的,当然不会怂。

    “看看这个吧。”朱慈让胡丰主把御案上的世祖起注交到王家彦的手中。

    书上,有尺压住中间一页,显然是着重其要的告诉王家彦,该看哪里。

    “这……”王家彦起初还没什么想法,本本分分的阅读此页内容,而在看过之后,脸色也变化的十分明显,甚至还有怒色。“若是如书中所言,还请圣上出兵即刻夷平曲阜,剥去孔衍植封号,满门抄斩!”

    看书前与看书后的王家彦判若两人。

 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家彦的家务事

    朱慈也只是试探性的将世祖起注交让王家彦看,来观察他的反应。

    而王家彦的反应也正是朱慈所需要的反应,甚至于说,这种反应超过了朱慈的预期。

    那种断然和决然的态度,无疑表现出了再得知真相后,王家彦对曲阜孔家的憎恶。

    原本心平气和的王家彦,突然突然间暴怒,也足以见得真相对于孔家又何等的杀伤力。

    “敢问圣上,此书何处所得,为何几百年来未曾有闻?”王家彦终究是平静了下来,刚才脱口而出的话,乃是被突兀的真相刺激到了。

    现在也冷静了下来。

    所谓的世祖起注,乃是前元宫廷的内史,也有些年头了,记录的是忽必烈的内传行为,等等。

    外人哪怕是宰相都无权查看。

    如果按照世祖起注上关于忽必烈和孔家的某些见不得人的事情,王家彦确信,不仅仅是他,天下的儒生都会联合起来将孔家生吞活剥了。

    现在问题是,这本书是真是假?

    这就需要一定的古物鉴别能力了。

    而王家彦作为大官僚,和大多数官员一样,都有一定的古物鉴别的技能,哪怕是没有收藏古董的癖好,但在收藏成风了官场上,也会耳濡目染一些鉴别知识。

    首先,纸张泛黄,肯定有年头了,做旧的话,纸张会不平,很容易出现瑕疵。

    白麻纸是元时用纸的基本特征,大明立国至今,白锦纸是主要用纸,虽然大明也能造出来白麻纸,但在纹理上是无法达到元时的细腻程度,这是伪造不出的。

    剩下的便是书籍的排版,文字用的蒙文,字侧旁的翻译汉文应当是后来加上的。

    至于翻译有没有谬误,似乎没有必要怀疑,懂蒙文的人很多,若是在译文做手脚,显然会贻笑大方。

    王家彦在仔细端详手中的书籍之后,并没有发现任何做假的迹象。

    况且是圣上拿出来的东西,更加没有怀疑的理由。

    只是王家彦疑惑的是,这元宫的内史到底哪来了,如果是当初大明驱逐前元后在北京缴获得到也能说的过去,但为何这么长时间,都没有拿出来,实锤孔家?

    “太祖所留之物,一直封存于文渊阁之中,近日偶然所得罢了。”朱慈随意的答道。“二百多年了,或许这件事情,也只有历代的先祖才能知晓,而世人蒙蔽其中。”

    朱慈起了身,从王家彦身边走过,书籍仍然留在王家彦手中。“先祖们或是出于仁慈,或是知而不言,一直没有将其公诸于世。”

    “但现在,曲阜的孔家是该到头了。”

    “你觉得呢?”

    “微臣但凭圣上吩咐。”

    “那好,待会当着所有儒生的面,将真相公布世人,你可愿意?”

    朱慈背着手问道。

    “家国之道,自在伦序,伦序不存,家国难安,微臣不才,若是为了江山社稷,不敢辞之。”

    王家彦卑身道。

    ……

    交代完之后,朱慈步出皇极殿,王家彦和其他侍从跟随。

    将椅坐立于台前,朱慈坐于正中,而在面对着偌大的广场,已经有几个儒生被押了过来。

    当然这只不过是开始而已。

    当全国各地的大量儒生因为科举改制政策的推行,而汇聚于京城之后。

    将他们集中到一起,在实锤孔家,才是最重要的一环。

    京城之乱,实在不足挂齿,那些不过是战五渣的儒生。

    一百皇卫营的将士,足以将其击溃,一千皇卫营的将士足以将其屠杀,不过朱慈的命令是俘虏为首,绞杀为辅。

    皇卫营还是出动了上万人用以平定京中局面。

    同时,还有一些胆子小的读书人,没参与暴乱,但王德化在得到指示后也将其陆陆续续的请到宫中,等候朱慈训话。

    殿外,不仅仅是那些儒生,还有因为担心受害,而被护送至宫城内避难的王家彦的老婆和女儿。

    在朱慈出来后,赶紧叩首呼万岁。

    “这是,微臣内子王梅氏和小女。”王家彦在一旁介绍道。

    圣上在乱局之中,能顾虑到他家,王家彦还是很感动的。

    王家彦也是正二品大员,而他的家人,王梅氏母女两人,都穿着朴素,一如百姓,当然王家彦自己的官袍上也有一些补子。

    朱慈看着一家人的行头,还是颇为心酸,当初老爹虽然没什么能力,但也是极为节俭。

    那时候朱慈他自己的玄衣,都不知道修了多少次。

    “听说令媛至今未曾许人?”

    那些儒生还没聚集齐活,朱慈也随意的问起了王家彦的家事。

    姑娘家,如果不考虑穿着很贫寒,小脸袋倒是很白皙,视线只是和朱慈一接触,就躲躲闪闪的低下头,极为害羞。

    已经是二八年华,一般清白人家的女儿也早该出嫁,超过十五没嫁人,甚至还没订亲,就已经算剩女了,再过两年。“老女人”更难寻得人家。

    王家彦听了朱慈的聊家常,有一种怪怪的感觉,莫不是您老人家看上他闺女了。

    那您可省省吧。

    您看上谁都没问题,但看上大臣的女儿,那就是不行的,太祖可是定下的规矩,宫中的妃子必须从民间选择。

    当朝大员的女儿,绝对是不允许入宫为妃的。

    朱慈表示,祖制在他这里不好使,只要他想,他觉得应该,能找一万个理由破掉祖制。

    不过王家彦还是误解了朱慈,虽然朱慈并没有效仿明孝宗的想法,但是对于后宫妃子的增加还是很谨慎的。

    仅仅是长相的话,还不足以让朱慈有收入宫中的想法,除非感觉娶了某个女子能带来更重要的意义。

    不然,农田太多,老牛会耕不动的。

    “让圣上见笑了。”

    “家无余财,以至于此吧。”朱慈对王家彦的情况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王家彦也只能陪笑,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回头你们去内务府支取一百两,也好给令媛置办好嫁妆。”

    朱慈实在不忍心王家彦穷成这副鸟样,你不贪那是值得鼓励,但这样遭罪家人,也真亏了这个时代女人们比较恭顺,比较服从。

    换做现代,早就和你分道扬镳了。

 第三百二十三章 为孔家“正名”

    “谢圣上……谢圣上!”王家彦没动,王梅氏却已经感恩戴德的拉着自己的女儿,连连叩首。

    老王这家伙,实在坑的很,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都还一直往外面送钱,过的穷一些也就罢了。

    但这女儿的大事都给耽误了,王梅氏心里有不满,但却没法劝王家彦。

    一百两,只相当于王家彦大半年的工资,但已经足以解决燃眉之急,至少给女儿能置办好一份看的上眼的嫁妆,托个媒人也就解决了终身大事。

    以后仍然过穷日子也就认了。

    另一方面,王家彦却放下心来,圣上果然并非贪色之徒。只是纯粹的关心他的家事而已。

    不好色的皇帝,在王家彦心中添了几分。只要惦记着他女儿,那就好。

    但是说到这赏赐的事情,王家彦还是秉承着为公的心思,婉言拒绝。

    “圣上隆恩,然微臣惶恐无功,不敢轻受。”

    他似乎铁了心要两袖清风,瘦私肥公,拉都拉不住。

    气的王梅氏想要掐王家彦的腰肉。

    “你啊你。”朱慈对王家彦的固执还是很无奈的。

    这样的忠臣加清官实在是不可多得的良臣,有心疼爱他一番,却不给面子。

    但这还不足以让朱慈觉得恼火。

    “那就将令媛择日送入宫中,册封为妃吧。”此等忠臣,实在不知道如何疼爱,那就只能疼爱他的女儿好了。

    此言一出,王家彦一家人都被吓了一跳,王梅氏脸有喜色,却不好说什么。

    王家彦的闺女则低下头,缩着身子。

    然而王家彦的脸却绿了。

    绕了一大圈子,你还是在惦记俺闺女,呸。

    王家彦没感觉到任何荣幸,做国丈,意味着从文臣的属性,变成了勋戚。

    这对于高傲的文官来说,是掉面子的事情。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作为二品大员,若是又成了国丈,那等于权势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地步。

    这和大明的统续祖制是不符合的。

    钱可以不要,但圣上要睡你女儿,却无法拒绝。

    王家彦退了一步道。“那微臣只能致仕以避嫌了。”

    这并不是威胁,而是如果圣上执意要睡他女儿,为了不破太祖定下的规矩,王家彦也只能如此。

    “也好。”朱慈喝着茶,点了点头。“那就平调到军部为职。”

    朱慈顺势道。

    王家彦的忠心可以保证,且有一定的军事素养,安置在军部之中朱慈十分放心。

    况且军部都是勋贵,平调军部,基本上避开了祖制的限制,保证了王家彦能够在为国出力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朱慈的皇恩浩荡。

    恩,纯粹是皇恩浩荡,纯粹是对于忠臣的亲近!

    绝对不是因为宁瑾和毛龙儿有孕在身。

    ……

    当然,和王家彦的聊天,也只是小事而已。

    正事还是要以干翻孔家为紧。

    儒生们被巩永固和王德化的人陆陆续续的押到了朱慈的面前。

    犯了事的儒生被按着跪于地上,没犯事胆小的儒生则在后排怵着。

    他们还不知道迎接他们的命运将会怎么样,有些人颤颤巍巍的甚至尿了出来。

    “圣上,我等皆是为国着想,才聚集于此,表露心迹,为的是想让圣上看到那些奸臣们的真面目!绝非想着造反!”

    儒生们有的开始哭了起来,他们纷纷开口为自己辩解,嘈杂的惹人清净。

    “是啊!圣上!”

    “奸臣当道,学生们也不得不如此!”

    “完全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

    “圣上!你要看清那些奸臣的真面目啊。”

    “科举改制,实乃害民之策,民不闻教化,又如何能兴邦定国!”

    七嘴八舌的,实际上朱慈并没有听进去多少,不用听也知道他们想说的是什么。

    “让他们闭嘴!”朱慈向已经来到此地看守儒生们的军部将领戚宗明吩咐道。

    对朱慈还是比较了解的戚宗明,立刻拖出来一个叫的最凶的儒生,几刀下去,惨叫之声,顿时压制了人群的嘈杂。

    乱糟糟的儒生们顿时安静了下来。

    人越来越多,一千,两千,三千。

    还在不断增加。

    加上负责秩序的皇卫营将士,广场都有些不够用。

    人被密密麻麻的堆在一起。

    但再没人乱说话。

    敢叽叽歪歪的人,全部被拉出来弄死。

    人命之贱,在暴君眼中根本不值一提。

    文臣们,也在京城局面被安定之后,一个接着一个的进入皇城,见证着这足以影响大明未来的特殊事件。

    而当巩永固和王德化在办事回归之后,京城之中,能被请来的儒生们,基本都被集中在了此地。

    京城基本又被大清洗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