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明不南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明不南渡- 第2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对于速度的需求,却不能没有马匹。

    好在,只要当过几年的兵,即使不是合格的骑兵,骑马的技术骑马是具备的。

    亲征的核心便是两千步兵,和一千燧发枪兵。

    临时的点将台下。

    文武官员,皇卫营士兵,已经等候在了此地。

    甚至于路过的百姓,不敢靠近,也在远远的窥望朝廷的这一大动作。

    “听说,圣上要御驾亲征了。”

    “征谁啊?”

    “还能谁啊,四川那个称帝的张献忠呗。”

    “那家伙是该死。”

    军阵烈烈,军旗舞动,远处的圣驾,在无数的亲军拥簇之下,出现在了永定门外。

    文武官员,迎而跪之,山呼万岁。

    在无数人的臣服之下,朱慈整理了自己的铠甲,按住配剑,一步一步的踏上点将台上。

 第四百零六章 孤注一掷的张献忠

    从去年三月登基,到现在已经是一年多了。

    朱慈的统治越发稳固,威望从京城,逐渐向全国蔓延。

    在军事上连战连胜,在政治上,又给京营的军户和百姓带来实质性的好处。

    在许多人眼里。

    如果说这个世界还有神,那也只能是眼前的这位。

    如果是经历过三朝的老人,也能感觉到,新皇存在对于他们来说是又怎么样的意义。

    再一次御驾亲征,下面的皇卫营将士都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

    朱慈暗住配剑,发表着出征前的讲话。

    “自朕登极以来,灾祸频至,盗贼猖獗,百姓罹难,外有胡虏屡犯疆土,内有叛逆戕害良民,朕每自思之,兀自心痛。”

    “然,国有危难,必出良将,社稷动荡,必有忠直,大明至今延存统续,皆仰赖诸位,舍身杀敌,精忠报国之功也。”

    “今海内承平,唯四川遭难,前线将士奋勇杀敌,流血牺牲。”

    “朕怎可久居京城,独享安宁!”

    “朕欲亲率众军,南征张贼!”

    ……

    “上有军命!”

    “下必信从!”

    口号练还是不错的,这说明,对皇卫营将士的洗脑工作做的还是不错。

    前一句是朱慈的问话,后一句是众将士的回答,声音阵阵,听着难免心潮澎湃,热血上涌。

    “前有强敌!”

    “绝路而攻!”

    果然还是自己的皇卫营,最值得信任,一个个在政策的洗礼下,在不断的训练下,士气保持着绝对旺盛的状态。

    若是皇卫营可以扩编到百万人的规模,火器装备跟的上,在点几个必要的科技树。

    哪怕是整个世界,都足以平推掉了。

    “那么,献出你们的性命,随朕出征!”

    朱慈振臂而呼,三千精兵,狂热的呼喊着万岁,万岁的言语。

    这样的军容,恐怕只有辽宁一朝中的明军才是这样的。

    在一旁陪同的文武官员,都不觉得间擦着冷汗。

    高杰和戚宗明带队出征的时候,同样的部曲,也没有这样的表现。

    圣上……很会调动士气,掌握人心,那一个个皇卫营的士兵,已经被打了鸡血般,真有些吓人的样子。

    他们似乎恨不得直接飞到战场上,抛撒自己的青春。

    必要的集结仪式,和出征仪式,都从简而行,在简短有力的讲话后。

    朱慈终究是踏上了战马,带着不多的三千人,没有任何犹豫和停留的,直接向着西南奔袭而去。

    紧抓着时间,务必在张献忠孤注一掷的屠杀石柱百姓前抵达前线。

    如果剿灭张献忠的代价,是以秦良玉和石柱的牺牲,那绝对不是朱慈想要看到的。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尽最大可能得保证石柱不失守。

    朱慈也顾不得许多,直接派使者先行一步,向石柱周围各处传达他的中旨。

    措辞十分严厉。

    严令酋阳,务川,湘西,沿河,秀山各地宣慰使,以及重庆,万州,忠州各地卫所,必以兵助之,阻绝张献忠东进之路,凡不遵调令者,以谋逆罪论处!

    朱慈只带三千人,人少的好处是行进速度相当的快,并且沿途都是大明腹地,即使出现了伤员,也能直接安排在周围的地界休养。

    行进大过程中,早已和路过的当地官员知会过了。

    凡是得知了圣上亲自率军出征地方官,无不出城相迎,备好酒食。

    这是一次露脸的机会,谁也不想在地方呆一辈子,不想做京官的地方官都是咸鱼。

    最起码,让圣上知道他们这个人,当吏部人事升迁的时候,报送给圣上的不是一个冰冷的名字罢了。

    “微臣保定总督王化隆恭迎圣驾。”

    “微臣定州知府宋行知……”

    “微臣真定……”

    这一路上,面对一个个官员的出迎早已习以为常,朱慈行军很快,根本没时间和这些献媚的官员过多的交流。

    基本上是享受完地方的供奉后,就拍拍屁股走人,好一个拔吊无情的存在,那些官员也只能幽怨的看着圣上的大军匆匆的离开。

    这也并非是坏事,至少军队停留的时间不长,对于本地的财政造成的负担不大。

    北边多平原。

    一人双马,又在沿途有良马的县府替换劳累的马匹,保证皇卫营以最高速的状态,向四川方向奔袭。

    道路平坦的时候,最快可以达到每日行进一百八十里的速度,而在常时的平均速度在一日一百二十里左右。

    朱慈有些无法想象,兔军是怎么做到一日二百四十里的步行速度。

    他们全部骑兵,都有些难以做到。

    那似乎也只能是靠着绝对的信仰,和毅力才完成如此的奇迹。

    不过和北京到重庆的距离,足足有着四千里,这还不算道路的曲折,还有中间需要度过的河流。

    那么……以目前的速度,想要尽快抵达石柱,需要多久?

    ……

    此时的四川,战火弥漫。

    在打入四川之后,北线的明军连战连克。

    江油,梓潼,绵阳,相继投降。

    西军完全形成不了对于北线明军的有效抵抗。

    这样的局面,张献忠简直怒不可遏,之前四川安稳的好好的,以剑阁的险关,哪怕是明军战斗力很强,也很难拿下。

    剑阁不下,他就可以安心的在成都和四川的小姐姐们,做一些羞羞的事情。

    但是……现在,全他妈的完了!

    张献忠对于目前的形式看的还是明白的,四川已经绝逼守不住了。

    但是他并不觉得自己已经到了绝境。

    四川失守,没的只是他那吃饭可以吃一半,扔一半的奢侈生活。

    没的只是他那好不容易凑起来的军队。

    他还可以继续做流贼,从四川跑到湖北,湖南,贵州,天下这么大,他就真不相信没他活命的地方。

    张献忠已经准备转移了。

    突破的方向有两个。

    东边,和南边。

    斟酌了片刻后,便确定选择了东边。

    毫无疑问,如果不是秦良玉那个明廷的走狗,和他们打的那场普州之战,他们大西的局面绝对不会演变到这种地步。

    张献忠把所有的怨恨都埋在秦良玉身上,这仇必须报!就算是跑,也要先把秦良玉给灭门,石柱屠尽,才能解他心头之恨。

 第四百零七章 生死存亡的石柱

    秦良玉的情况已经不容乐观。

    七十岁的年纪,加上在普州战役中受的伤,已经无法站立起来。

    彭水等地来援的苗兵,只有一万多人,虽然在出其不意间打退了张献忠的攻势,从普州把坚守的秦良玉救了出来。

    但要想真正的依靠他们的一腔热血,击败西军,那是绝对不可能。

    据说,张献忠已经调动了防守剑阁的李定国部等主力前来普州加强对于他们的攻势,到了那个时候,如果继续坚持下去,基本只有全军覆没的命运。

    “祖母,孙儿来了。”

    秦良玉被人抬着,情况已经极度虚弱,马万里泪目的看着自己的奶奶,前来普州的石柱兵大多已经没了。

    但祖母还活着,或许是这悲伤结果中唯一值得庆幸的地方。

    秦良玉再次看到自己的孙子,像是做梦一样,但那接触着孙子脸颊传来的触感,却告诉她这一切都是真的。

    和马万里一起过来的还有无数的苗人,他们还喘着粗气,似乎刚刚经历过大幅度的运动。

    有些人脸上带着鲜红,显然也和西贼战斗过。

    秦良玉镇守石柱几十年,对于周围的土司还是很了解的,很快就意识到这些人,都是彭水,道真附近的苗兵。

    而这些苗兵全部都是自己的孙子马万里带来的。

    秦良玉虽然对马万里颇为严厉,但也并不希望看着他就那么跟着自己死去,所以让他求援为借口,支他返回石柱。

    却没想到自己的孙子当了真,果然带人来救援了。

    这让秦良玉不知道该感动,还是该欣慰。

    一直以来,马万里都在她的呵护之下,每每都觉得他还无法做到像他父亲,像他舅舅舅爷那般能够独当一面。

    而这个时候的马万里,能够借来苗兵,似乎也说明他成长了许多。

    “多谢杨宣慰使,前来助战之恩。”秦良玉嘴唇发白,还是用虚弱的力气,向杨秀明表达谢意。

    后者似乎并不怎么领情。“什么助战不助战,咱们是来跟你算账的,彭水和石柱可还没好到这种地步,只不过来的时候看到那些汉人贼寇,在攻打你们,气不过就上了罢了,弟兄们说是不是。”

    身后的苗兵,也开始鼓噪着。

    “对,再大的仇,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被汉家贼寇欺负。”

    “土家只能被咱们苗家欺负,谁也不行。”

    “不是吧,以前都是他们石柱欺负咱们哪。”

    “那以后再欺负回来就是了。”

    秦良玉和马万里,是又想哭又想笑,他们苗人总是那种死要面子的性子,就连救人都要找到顾全颜面的理由。

    哪怕这种理由很奇葩很跛脚。

    包括那些留给秦良玉的一些苗家伤药,也是很闪烁其词的忘在秦良玉的房中。

    秦良玉和那些苗人,以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相处着。

    在普州停留了几日后,和张献忠的部曲小规模的接触几次后,杨秀明的苗兵便准备回家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秦良玉虽然很不甘,但理论上苗兵不归她统属,所以不可能命令他们冒险固守普州陪她送死。

    而在经历过一连串的战斗后,原本带过来的一万左右的石柱兵,算上没死的伤员,也只剩下七八百人的样子。

    留在普州城的石柱兵尸体,也只能拜托杨秀明的苗人,带回石柱,落叶归根。

    太阳,一点一点的西去。

    秦良玉被两个人抬着,望着垂下的余晖,最终并没能殉国,这是诅咒,还是上天对她的眷顾?

    这一切有没有意义,北线的明军是否会意了她的军事行动,从而拿下剑阁?

    秦良玉躺着,思索的也是这些涉及到家国的问题。

    “祖母,刚才从几个逃难的百姓那边得知,张献忠已经让调集剑阁的贼军过来了。”

    这是好事……至少秦良玉这么觉得,从别的地方调来的人越多,北线便更容易突破,只要破了剑阁,以张献忠的力量根本无法阻挡,只有被灭亡的命运。

    听到这个消息,秦良玉终究是笑了起来。

    而一旁骑着矮脚马的杨秀明,抽了口土烟,皱着眉头。“张献忠那娃娃,可是放了话的,那些调来的贼兵,可不会因为咱们撤退而放过咱们。”

    “那瓜娃子可是对你痛恨的很,要灭你秦家满门,屠便石柱之民。”

    此话一出,被人抬着的秦良玉干枯的手背鼓起了青筋,狠狠地抓着身上的被单,又旋尔松了开来。

    “我秦家,又何来满门,男女老幼,大多死于国难。”

    是啊,杨秀明也实在不理解,掌控着石柱的秦家和马家怎么能这么爱国。

    爱国的有些过分,为了大明真的可是掏心挖肺了。

    “只是可惜石柱的百姓了。”

    “要不你们回石柱后,就赶紧逃到湖北吧,那边还是朝廷的地儿,那瓜娃子就算再狂妄,也不可能追到那里。”

    秦良玉没有说话,或许是根本说不出来。

    一旁的马万里对秦良玉的个性很了解,这个时候替秦良玉应道。“无论如何,秦家马家都不会逃跑,必与石柱共存亡!”

    六天的时间,秦良玉和马万里撤回了石柱。

    曾经强大的石柱,兵源最充足的时候,可有白杆兵三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