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明不南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明不南渡-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由于李自成拿下了河南,直隶,山东一带的地盘。

    江南对京城的物资输出也处于断绝状态。

    京城现在也只能依靠往年的物资积累来苟延残喘。

    这当然无法持久。

    首先告急的物资,便是生铁。

    朱慈在听到范景文的诉苦之后,沉吟了片刻而后说道。“京营之中还有次等的铁质兵甲,以及户部内查抄的犯官家的铁质器物,再不济可以收购民间的铁器,回炉重铸,无论如何,务必要保证火器的铸造。”

    没有铁,朱慈是变不出来的,只能想出这种饮鸩止渴的办法。

    但此等无奈之计,范景文也不是没有想到,但很快就被他推倒……不可行。

    “回圣上,杂铁回炉倒也可以,然而铸刀铸剑或可为之,却不能用以铸造火器。”

    “为何?”

    “圣上有所不知,我朝以来,凡用于火器制造的生铁,必须是取自福建的闽铁,闽铁质坚而韧,亦于铸造,且经久不损,然若以杂铁铸之,膛口极易损坏,不可用于战事。”

    “往年之中,时有贪官以权谋私,以晋铁充闽铁,以至火器多不可用,而民间之铁,亦多为晋铁。”

    朱慈烺不禁沉默了,如果没有火器,靠着刀剑和数十万的李自成大军拼杀,想想就很不现实。

    目前手中的兵员不多,如果不打造一只合格的火枪部队。

    那是根本没有致胜点的,哪怕十天的时间,只能铸造出少量的火器也能好过一点。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铁的质量不合格,只要能解决这个问题,火器局才能全速开足马力的生产。

    然而朱慈上辈子虽然念过大学,最后却干的是销售……对于工业的知识……还真不擅长。

    但是……朱慈毕竟有着化学的基础,对于影响铁器质量的关键之处,还是能有一些独到的见解的。

    影响铁的质量的关键,绝非因为产地的原因。

    而是冶铁工艺的问题。

    没有闽铁就造不出火器?

    为什么啊?

    明明都是铁元素,凭什么闽铁比晋铁牛?

    显然……基本可以确定的是,晋铁的杂质含量要远大于闽铁的缘故。

    既然如此,剩下的其实也就是想办法踢出铁中的杂质,提高杂铁的质量。

    “目前火器局想要重新开工,只有生铁不足这个问题?”

    “然也。”范景文低头道。“圣上既然已许臣以便宜行事,但能解决生铁的问题,无论是火铳,还是红夷大炮,都可以开始浇铸,一月之内列装三千人,不成问题。”

    一月之内?

    根本没这个时间,满打满算,最多十一天,李自成就打过来了。

    京城能抗住李自成一天,都足以谢天谢地。

    知道时间紧迫的朱慈,立刻将火器局的问题摆在日程表的前排。

    即刻便对范景文吩咐道。“向全城招贴告示,尽可能得将京师内的铁器汇于火器局,然后召集全城的能工巧匠集思广益,但有人能解决杂铁难铸火器的人,赏银万两,授二等伯。”

    范景文见朱慈如此重视工部之事,领旨应允。

    除了此事之外,群臣所奏请的其他事情都让朱慈感到无足轻重。

    而在朱慈以雷霆手段辞退了那些别有心思的大臣后,剩下的大佬,明显乖了很多。

    越来越向朱慈希望的方向发展,在最后令倪元璐压一部分银两充做宫中的内帘后。

    关于这一天的政事朝议也宣告结束,百官们纷纷离去,按照朱慈的各项指示各司其职。

    而朱慈在散了百官后,则立刻召集朝中勋贵,京营大佬召开第一次军事会议。

    ……

    另一方面。

    京城之中张贴了布告。

    向全城百姓收购一切铁质器物,当然不是免费的,也并非强制性的,而是以原本市场价三倍的价格收购。

    以至于一些平民百姓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响应的。

    宁泓在城西未英胡同外摆的一个小摊位,靠替人捉刀为生,最近生意并不太好。

    由于京城和各地阻绝已久,百姓们也很少向外地去信,这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宁泓的生计。

    眼看着都快揭不开锅了。

    宁泓除了识字之外又别无所长,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

    女儿宁槿的确被选为太子妃了,但现在他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太子现在都成皇上了。

    接宁槿进宫大婚的事情仍然遥遥无期。

    就算不结婚,送点彩礼过来救救急总行吧……这个宁泓还真拉不下脸张口。

    并且因为宁槿一直没有被接进宫里的原因,周围的街坊邻居都开始说三道四。

    什么宁家被皇帝退婚了。

    什么宁槿不干不净的之类的闲言碎语。

    每次听到宁泓听到都想打人,但他自认为自己是个斯文人,最后都忍住了。

    不和粗俗之辈一般见识。

    然而宁泓实在是觉得压力挺大的,无论是来自于生活上的,还是颜面上的。

    今天依然早早的收了摊。

    正看到百姓们正围在一处新贴的告示处交头接耳。

    而告示前却有官府的人向不识字的百姓们简单扼要的宣读告示上的内容。

    “朝廷惟辛,旦缺铁耳,若有献者,必有重赏。”

    宁泓却是认识字的,站在人群的最后,用他那4。8的视力看向墙上的告示。

    唉……看不清。

    宁泓也不打算挤进去了,只得作罢离开。

    暗暗寻思家里可还有铁器?

    铁锅,铁铲,菜刀,铁锨?

    要不把铁掀拿给朝廷换些银子?

    想着想着便回到家,把小摊推进了里屋,便去厨房准备生火。

    然而刚进厨房……突然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感觉有什么东西少了。

    铁锅呢?铁铲呢?菜刀呢?

    怎么找都找不到,莫非是遭贼了,赶紧出门看,发现不但厨房里的铁器都没了,连外面的铁铲铁杵只要和铁沾边的东西,都不见鸟。

    大为惊悚的宁泓正准备去报馆,却见到宁槿从外面回来了。

    还抱着一匹布,笑盈盈的对着宁泓道。“爹……您好久都没新衣裳穿了,女儿想着给你裁件衣服……”

    竟然想着给爹做衣服穿,真是个体贴孝顺的女儿啊,宁泓大为感动。

    等等……她哪来的银子买的布?

 第五十八章 全力生产(二)

    宁泓此刻真是感觉就像是日了哈士奇一样透心凉。

    家里的铁器全都被宁槿献给了朝廷。

    还有比这更败家的么?

    “你把家里的铁都卖了?”

    “啊……嗯。”宁槿支支吾吾的点头,对着老爹歉意的笑着。

    从腰间取下了袋子,那里面装着一些官铸的银子,都是把家里的铁卖给朝廷后得来的。

    除了买布用去了一些外,剩下的都在这里,老实巴交的宁槿不敢私藏半分,全部交给了宁泓。

    然后局促的捏着衣服上的布角,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偷偷观察老爹那带着怒意的表情。

    银子是够多,朝廷的恩赏却也不是虚言。

    但这是问题的关键么。

    现在朝廷都开始向民间募铁了,市场上估计铁器肯定也没的卖了。

    家里的铁锅,菜刀都没了……还过个鸡毛的日子?

    宁泓气急败坏的想教训宁槿,但作为宁泓的独女,却又怎么也舍不得。

    女大不中留啊。

    宁泓真是深有体会。

    宁泓觉得,他的女儿已经彻底把自己当成皇上的人了,一门心思的为皇家分忧,奶奶的,谁能为他宁泓分忧啊。

    宁泓质问道。“朝廷募铁,你便把咱家铁都献了,要是朝廷要木材,你是不是要把咱家的梁都给拆了?!”

    宁槿摇了摇头,急忙否认。

    这让宁泓心情稍微舒坦了一点,做人么,总要有个下限的不是。

    “我……我一个人拆不动,得找虎妞来帮忙才行……”

    “……”

    ……

    军政分离,是朱慈昨天便实行的改革,政不涉军,军不干政。

    中止了后周以来,文人节制武将的历史。

    当然这么做肯定也有弊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可能出现武将娇纵,割据一方的局面。

    然而,现在不是考虑后果的时候,如何将手中的战力提升到最大才是最主要的。

    丢掉了文官的枷锁,无疑等于为军队解除了第一重封印。

    打起仗来,不要有任何顾虑,放开干就对了。

    朱慈从来不觉得自己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军事家,事实上,他连即时战略类的游戏都没玩过。

    但如今作为一个国家的领袖,却不得不承担这一切。

    一个团队的领袖,能做些什么?朱慈对自己的定位也很明确,就是打辅助。

    考量军队的综合战力,如果将李自成的军队当做lv10的野怪,朱慈认为他的京营顶多只有lv2

    等级差距肯定很大,而想要在短时间内让京营升到lv10,找代练也办不到。

    朱慈作为辅助,最大的作用便是奶好,加好buff。

    饷银给他们充足了,这是一层buff。

    发布军改令,让他们以从军为荣,并且没有后顾之忧。这是第二层buff。

    加了两层buff的京营,肯定比以往要强悍很多,甚至可以越级杀怪,恐怖如斯。

    但李自成军毕竟人多势众,并且是德胜之师士气旺盛,这不是简单的加几个buff就能搞定的事情。

    朱慈在战略上和战术上都必须重视这个对手,这将直接关系到大明的存亡。

    关于战略和战术,这些都要和其他的将领好好的商量一番才行。

    于是就有了这一次的军事会议。

    军政分离之后,只讨论军事的会议,自然要和只讨论政事的朝会分开。

    朱慈作为大明皇帝兼总督兵马大元帅,两次会议都当是由他亲自主持。

    第一次军事会议

    将京城中所有幸存的勋贵,以及大都督府内担任要职将领都集中了起来。

    包括王先通,谢芳,张庆臻,薛义成几个亲信将领。

    实际上,对于这么几个人,或者说是整个与会的将领们,朱慈都是完全不放心的。

    不放心的不是他们的忠诚,而是他们的能力问题。

    一个优秀的将领,对于整场战争有着多么大的影响?朱慈是再清楚不过了。

    一个军事天才,足以抗住整个王朝的大旗,这还真不是虚的。

    但这样的人才,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反正,朱慈并不觉得这群人中会有哪个人当的上军事天才的称号。

    朱慈真心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眼下已经是崇祯十七年。

    这个节点上,大明的名将,基本都凋零殆尽。

    孙传庭,曹文诏,卢象升,都战死了。

    洪承畴特么的降了清,西边观音寺里还供奉着这个**崽子的香火。

    还活着的有谁?

    郑成功算一个,李定国算一个。

    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他们这些牛人,肯定是帮不上忙。

    朱慈手中便只有目前的这些资源。

    军队孱弱,将校无能,想想就感觉很悲哀。

    该做的事情还是需要做的。

    至少他们还是忠诚的,能为国家蹈死以赴,这点还是很值得欣慰的。

    昨日的只是把军政分离,今日的第一次军会,则是开始讨论军制的革新。

    当然,所谓的讨论,只是后世史书上记载的而已,实际上一切的军制革新的方案都是由朱慈一拍脑瓜子就决定的事情。

    尤其是这些将领们在听说了朝会上,那些文官被朱慈整的很惨之后。

    连带着他们也受到了影响,没人敢忤逆这个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的年轻皇帝。

    大体的改革方案便是。

    改五军都督府为军阁,直接对总督兵马大元帅负责,也就是朱慈本人。

    军阁设军阁大学士,为元帅的咨询机构,以及最高军令的拟定机构。

    军阁下设四部。

    第一部,军需部。

    负责全军后勤保障,以及资源供给。

    负责与户部,工部的对接,军事资源的获取。

    负责军队的医疗保障。

    负责军户家属的安置抚恤。

    第二部,军训部。

    负责军事人才的培养。

    负责军队思想的建设。

    负责军队日常的训练的制定和实施。

    第三部,军事部。

    负责全国战略的规划和调整。

    负责制定军队建设的方案,军队建设安排。

    负责筹划整体战略方针。

    负责军队的考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