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帝- 第2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哪怕是看不起阉人,可伸手不打笑脸人,耶律仁先还是点了点头,便径直上了车马。这算不得奢华的马车,挂着都亭北驿字样的灯笼,随着车夫的一声“驾”,那拉车的马匹,缓缓地往北城光化门方向驶去。

    耶律仁先在马车上,努力地克制住自己激动的心情,认真地想了一下,6承启提得那个条件是不是有什么陷阱在里面。要是6承启知道后,肯定会喊冤:“天地良心,我可没想过要设置什么陷阱!”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里面是包含着陷阱的。只不过这不是阴谋,而是阳谋,哪怕是耶律仁先看破了其中陷阱,也对6承启无可奈何。这是因为6承启掐准了耶律仁先,或者说是辽国的七寸——穷!

    没错,就是穷。辽国相对大顺来说,太穷了,穷到顺文宗那会,明明可以打得辽国退居大漠的,可硬生生忍住了。没办法,辽国是一穷二白,即便是打败了他们,也没有什么可以掠取的。得不偿失,这一笔账,谁都会算。

    再一来,把国土阔大至辽阔的草原上,一路平坦,再无天险。汉人喜欢筑城防守,草原无险可守,不是汉人的作风。所以顺文宗很聪明,打回旧日汉时国土,便见好就收。

    这么多年过去了,契丹人还是一样骁勇,而汉人则在繁华的中原,逐渐丧失了斗志与体魄。然而,汉人还是这么富庶,辽国还是这么穷困潦倒,并没什么不同。

    6承启提出以金钱换取人口这个策略,完全是瞄准了辽国穷困的空档。哪怕耶律仁先知道,失去了人口,辽国便不再是辽国了。可他并没有办法拒绝,哪怕是换了再坚定的辽国官员,过惯了穷日子的契丹人,面对这样一座金山银山,又如何不会心动!

    掀开车窗,让寒风吹一下热的头脑,耶律仁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突然,他看见前方的青石板的街道上,居然有着长长的两条深坑。还没品味得出是什么,马车突然就是两下剧烈的摇晃。差点没把耶律仁先高大的身材,撞在马车顶端上。

    耶律仁先惊怒道:“生了什么事?”

    那车夫并没有多害怕他,哪怕知道他是契丹人的大官。皆因在《大顺民报》的宣传下,契丹人在汉人眼中,已经没有甚么秘密可言了。数以百计的监察司暗探,通过各种渠道,混进了辽国境内。源源不绝的消息,从辽国的各个聚居地传来,一如以往契丹人对大顺一样。只是在大顺认真起来后,已经把契丹人、高丽人、倭人的奸细清除了泰半,剩下的都是些漏网的小鱼小虾,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正是这种心态,那车夫嘴上说着抱歉,其实一丝歉意都奉欠:“这位官人,对不住了,这是皇上下旨修筑的驰道,厉害着呢!”

    耶律仁先一愣:“什么道?”

    那车夫得意洋洋地说道:“驰道!跟你说也不懂,你去城北看看,也就明白了。之前未下雪时,还有石匠在开凿的。自从入腊月以来,石匠们都回家了。这叫什么?对,叫放假,说是寒冬天气,让石匠们干这些个体力活,是不仁义的……”

    这车夫也是健谈,一路上滔滔不绝地说了很多。但他一个星斗小民,又知道什么!耶律仁先把他的话,都默默地记在心中,却没有说话。

    马车的度不算慢,仅仅两刻钟,便回到了都亭北驿。耶律仁先下车后,径直走进了都亭北驿,车夫见他阴沉着脸色,无所谓地哼着小曲,再套上车辕,往家中赶去。这时已然日头偏西,算算时日,已经是酉时过半了。冬日里天黑得早,早点收工也是好的。

    “大王!”

    都亭北驿里的契丹人,纷纷向耶律仁先行礼,耶律仁先只是淡淡地说道:“萧韩家奴,你且与我进来。”

    萧韩家奴是奚族人,曾在重元之乱中,收编了两千奚人猎夫,功不可没。他本是中书令安抟的孙子,从小好学,成年后入南山读书,博览经史,懂得契丹文和汉文。所以此次出使大顺,耶律洪基让他做副使。

    进入一间清幽的屋子后,耶律仁先立时把今日在崇德殿上,6承启的条件说了一番。萧韩家奴沉吟了一番,说道:“于越是怎么看的?”

    耶律仁先忧心忡忡地说道:“我契丹人,拢共加起来,不足一百五十万户。其余人口,不是汉人,便是室韦、奚人、女真……不错,大顺皇帝提出的价码很高。可一旦我们应承了,开了这个先河,就怕日后一不可收拾!”

    萧韩家奴虽是奚人出身,若是按学识排名,在辽国中也是能排得上号的。所以耶律仁先很尊重他的意见,迫不及待想听听他是怎么想的。

    萧韩家奴沉默了良久,方才叹息一声:“汉人果然计谋百出!”

    耶律仁先一愣,不自信地说道:“何出此言?”

    萧韩家奴把情况分析了一遍,耶律仁先原先也多多少少明白这一点,所以才犹豫不决。此刻一听,明了于胸,却没有任何办法破解。在不运用武力的情况下,想要迫使大顺服软,似乎成了一道无解的题目。

    耶律仁先呆呆地出神了好久,才无可奈何地说了句:“现如今如何是好?陛下令我等,必须拿到钱银。大顺皇帝以此为借口难住我等,难道是想不认账?”

    萧韩家奴无奈地点了点头,说道:“汉人是最会玩弄字眼的,既然大顺皇帝都是这样,其余人等更不用说。唉,虎落平阳被犬欺,若不是皇太叔突然叛乱,我大辽又怎么会堕落到与大顺委曲求全!如今唯有写封奏折送回辽国,让陛下进行判断了……”

    耶律仁先点了点头,赞同地说道:“把汉人的诡计写清楚,想必陛下会有应对的办法……”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耶律洪基身旁那些臣子是什么德行,他们是知道的。尤其是那个耶律乙辛,大奸似忠的模样,肯定会从中搅弄风云。要是这样,耶律洪基会做出什么决定,都不足为奇。

    两人都从各自的眼中看出了无奈的神色,几乎同时地深深一个叹息……(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九十三章:回京述职

    (全本小说网,。)

    腊月的时间过得很快,在接连几场的风雪中,不知不觉间来到了腊月廿十四。

    这一日,在大顺历法上,称之为“交年”,意味着这一日旧年和新年在这一天交接。从这一点的意义上说,这一日方才是民间的新年。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交年节上,长安城百姓皆焚钱纸,诵道佛经咒,以送故迎新。白日里,家家户户不论贫富,都要准备“蔬食饧豆”来祭灶,也就是敬灶王爷。民间传说灶神每年腊月二十三晚,上天汇报,除夕日返回人间,汉人百姓希望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家家户户都祭拜他,以求一年平安吉祥。这也就是传说而已,但实际上也证明了,百姓们都明白,火灶对一户人家的重要性,厨房不干净,人就容易生病,一年到头赚来的钱,都跑药铺去了。所以民间有句话,叫做“灶王爷大过神”,也就是说在神位纸的时候,灶神是要比神还要更高一些的。从中不难看出,这些朴实的百姓,祈祷一家平安的心愿。

    到了夜间“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送神便是送灶神了,晋代葛洪《抱朴子·微旨》里面有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一百日也”。也就是说,谁要是得罪了灶神,严重的要少活三百天,轻微的也要少活一百天。这原先是些虚无缥缈的传说,但民间愚夫愚妇皆信这个,便慢慢化成习俗。

    因为是“送神日”,所以白天街坊间市声鼎沸,到处都是叫卖五色米食、花果、胶牙饧、箕豆等祭灶用品的声音。市井中还有“迎傩”的祭神队伍,敲锣打鼓,向各户人家“乞求利市”。

    傩戏原本是古代祭祀仪式中的一种舞蹈,后来慢慢成了新年交接时演出的戏剧。此时长安城中,不论是勾栏还是瓦舍,在这些天都会上演傩戏。

    对于普通百姓,特别是长安城北的贫民区,租借官家房屋的百姓来说,添置年货,少不得要花销一大笔钱。这些钱银,大户人家自然是不成问题。但生活在官家公屋的贫穷家人家,则恐怕应付不了过年的开销。

    万物生长,自有其办法。正所谓蚁有蚁路,蛇有蛇道,穷人也有穷人的办法。进入腊月之后,街市上的穷苦人家,三五人为一队,装神鬼、判官、钟馗、小妹等型,敲锣击鼓,沿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也有驱傩的意思。其实“驱傩”只不过是这一习俗的表面形式而已,更重要的是,这个习俗给了城市贫民一个获得救济的机会,同时又不失体面。中国人最重面子,哪怕是穷,也要表面上过得光彩些,更别说是生活中京都的百姓了。

    6承启本来也不知有此事,直到高镐无意中说起,6承启才得知。他觉得这算是社会救济的一种,也就没有加以干涉。若是能减少一些贫困人口,6承启还乐得放手这么做。

    交年节最开心的,不是百姓,而是外出做官的人。因为按照大顺的习俗,自腊月廿十二起,各地州府的衙门都不办公了,外出任官的官员,都可以打包好行囊,回乡探亲去。中国人乡土观念很重,每年探亲是必不可少的。

    而一些京官奉旨出外办事,还需要回京述职,方能再回家,这已经成了惯例。

    于是,从腊月廿二十三起,6续有外出办差事的京官回京,包括各地的监察司监察使。

    正在长安城街道上热闹时,有一辆破旧的马车,自春明门缓缓驶来。因为快到新年,城防司的禁军士卒,也忙活起来。原本长安城的防卫,不算很严。但过年期间,却陡然变得紧张起来。不为别的,有几十个国家的使臣,都在长安城里面。要是他们出了事,上面追究下来,谁都不好过。

    所以城防司专门检查这样的马车,不管是哪一辆都要仔仔细细,从里到外检查一番,有没有携带些什么兵器进入长安城。

    这辆破旧的马车被拦了下来,为的一个城防司伙长对车夫行了个军礼,说道:“腊月期间,奉令严查,请诸位多些担待!”

    那车夫似乎也是见惯大场面的,对这样的事情并不陌生,点了点头,然后才转头说道:“老爷,是城防司例行检查。”

    马车里传出一个算是年轻的声音说道:“既然是公家办案,就让他们查吧!”

    那车夫下了马车,让开给城防司检查,同时小声说道:“这位军爷,我家老爷是当朝二品工部尚书,奉旨回京述职。眼看天色将黑,你就通融则个,意思意思便是了。要是耽搁了皇上的要事,怕你担待不起啊!”

    长安城中,随便撞着个人,都可能是个四品京官。这来来往往的人多了去,城防司什么大官没见过?当即淡淡地说道:“晓得了,我们不会为难的。”

    挥了挥手,让些城防司兵丁上前,里里外外都检查了一遍。这时,一个身着二品官服,年岁不过二十**的年青人下了马车,望了望高耸的长安城城门楼上,楷书写着的“春明门”三个大字,忽然有些感慨地说道:“黄河京都,竟是两处风景!”

    那城防司伙长也算是有眼力的,看到了这二品官员,知道车夫没有说谎,见手下已然检查完了,又行了一个军礼说道:“尚书请恕罪,有令在身,不能便宜行事。”

    那二品官员摆了摆手,说道:“这是你们的职责,有什么好怪罪的。李成,咱们走罢,赶在酉时前到皇宫,我要面圣。”

    车夫李成连忙应了一声,等他上了马车后,跳将上去,挥动马鞭,佯作击打的模样,那马便条件反射一般,缓缓迈开步子,驶入了长安城。

    穿过长长的拱形城门,眼前豁然开朗。之前下了些小雪,现如今停了,地上还有积雪的模样。那工部尚书掀开车窗的帘子,看着街道上嘻戏打闹的孩童,眼中有一股说不清的情愫……(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九十四章:黄河治水初见成效(上)

    (全本小说网,。)

    “终于又回到长安城了……”

    马车里,工部尚书李诫,幽幽地叹息了一声,然后放下了帘子。长安城的繁华,与黄河泛滥过的地区,有着天壤之别。重回长安,宛若隔世的李诫,竟生出些不真切的感觉来。

    春明门离皇宫还有一段路,沿街一路有人演着傩戏,看得李成有些目不暇接。倒不是说傩戏很好看,起码比勾栏瓦肆里面的戏曲,有点距离。但傩戏新奇在,唯有一年中这个时分才有,看的就是一个新鲜感。

    马车轱辘转动,总算离开了喧闹的街市,来到了御街之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