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乐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圣乐师-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1章 考不上乐徒,那就只有死!

    (全本小说网,。)

    这片广阔无比的大陆,名叫玄黄大地。

    玄黄大地上有九国二府一院,地理位置最中间最大这一块,名叫象国。

    没错,大象的象。

    几年前,幽国的啸天王子率三千乐师直逼王城、合音夺政之前,象国还是叫作豫国。啸天王子觉得豫国人口最多,地盘最大,但战力最弱,就像大象一样,人人可骑(欺)之。于是,改豫国为象国。

    没错,就是这么任性。

    ……

    太阳还没有出来,漫天的大雾,充塞在天地之间。

    十五岁的杨活,从门缝里探出头,飞快地瞧了一眼自家的院子,然后侧着身子悄悄从屋里出来,将一根长长的顶门棍小心地放在一旁,转身两只手握住铜锁,用力一捏,锁上了门。

    他轻轻拿起顶门棍杠在肩上,然后摒住呼吸,抬起脚跟,一步一步,轻手轻脚,往大门走去。他的双眼,紧张地盯着大门旁边一座低矮的草棚——狗窝。

    突然,一阵干草响动,一只大黄狗从乱草堆****出头来。

    它一双机灵的眼睛,疑惑地望着他的小主人,还以为他在和它玩什么游戏呢。

    “四眼呀,你真不愧是狗耳朵!”

    杨活无奈地笑了,放下了脚跟,浑身松懈下来,随手将肩上的顶门棍取下来。手臂粗细的木棍戳在地上,发出“嗵”地一声响。

    “呜——”

    “四眼”马上害怕似的呜咽了一声,往草堆里缩了缩,委屈地看着小主人。

    “噢……”杨活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连忙将顶门棍扔在地上,走到狗窝前,蹲下身子,用手抚摸着四眼的头,“对不起,我刚才忘了。”

    四眼见小主人不怪他,马上向前趴了趴,热情地舔主人的手。

    它的一条后腿,用黑布裹着两根木板,长长地拖在后面,不方便站起来。

    杨活看到那条后腿,心里就有点疼,眼神中暴出一丝恨意,轻声道:“只要我不死,有朝一日,必会让他们个个都尝一尝这断腿之苦。”

    听着四眼的呼哧声,他的眼神又恢复柔和,从怀里掏出一个窝头,掰了一半扔给四眼,另一半又塞回怀里。四眼将窝头噙在嘴里,使劲地嚼着,那感觉就像在吃嚼肉一样。

    看它吃得那开心,杨活也不由咽了下口水。

    “吃吧,吃完了乖乖在家养伤,我中午就回来了。”

    见小主人离开了自己,又捡了那根顶门棍,准备往外走。四眼三条腿撑着身体,艰难地站了起来,向前跳了两步,呜呜地叫了两声。

    杨活转身看看它,问道:“你想陪我去?算了吧,等过两天腿伤好了,我再带你出去。”

    四眼围着他走了两圈,虽然不是灵便,但勉强还能走路。

    好吧,最多今天不采药了。杨活寻思着,就点点头,道:“好,走吧。”

    一人一狗离开了小院,来到村路上。

    漫天的雾,还没有消散,只能看清身前十几米的路。

    “汪。”

    “雾挺大,看不清远处,是吧?没事,你跟着我就行了。”

    杨活家的小院,本来就在村边。他径直沿着村道,向田野里走去。

    走了十几分钟,看到一棵粗可环抱的柿子树。

    嗯,差不多到村边了,就在这里吧。

    他望了一眼四周的浓雾,听了一听寂静无声的原野,看了看灰蒙蒙的天空,柿子树的顶梢隐在雾里看不见,就像被人斩了头一样,看上去怪怪的。

    四眼走过去,抬起脚在树上撒了一泡尿。

    天快亮了,不会有狼的。

    杨活这样安慰着自己。把一米多长的顶门棍,竖靠在树身上。对四眼道:“你就卧在这里,机灵一点啊。”

    他站在树下,微闭双眼,气沉丹田,张开嘴巴,发出了一连串干涩的长音:“啊……啊……”

    四眼吓得“扑棱”一下抬起了头,警惕地四处张望,当发现这鬼哭的声音是小主人所发出的,低低地呜了一声,又趴了下去。

    这音质,唉,别提了,就像拿个破锣往黑板上蹭一样!

    该有多难听!

    “咦……咦……咦……”

    杨活专注地练着声。他知道自己现在是变声期,他知道这嗓子练得发炎了,他知道再练下去嗓子可能会坏掉,可是他必须继续练下去。

    就像从前一样。

    这是一个听声的世界。

    这不是他所熟悉的地球,不是他所知道的世界。

    ……

    这片广阔无边的大陆,名叫玄黄大陆。

    有两条很大的河流,从玄黄大陆中心流过,一条叫大水,一条叫长水。请别见怪,这个世界的人民,还处在看天吃饭、与兽争食的苦逼阶段,真没心情给河流取个更高雅的名。

    这个世界也有传说。

    盘古于混沌之中开出天地,身为天与地之间唯一之神灵,孤独无比的他,捏土为埙,吹出呜呜悲音,呵气为云,滴泪成海,百万年后,身死化为陆地。

    这个世界有人类,也有兽族。

    人类与兽族的第一次大战,发生在炎帝与黄帝争霸的时候。

    兽皇赤猷率领九十六兽族共计十万野兽军团,轰轰烈烈越过千里黑山,如摧枯拉朽一般吞并了工共的九大部落,马不停蹄向两河流域进发。

    面对强悍的妖族大军,黄帝与炎帝联合起来,共抗异类。

    双方会战于涿鹿之野。

    近七十万的人类将士,与十万野兽军团,杀得灰天暗地,血流成河,这一战打得非常艰难,非常残酷,非常粗暴。

    在胶着难下之际,兽皇赤猷站众山之巅,发怪异之声。

    顿时,天降黑雾,浓如乌云,遮天蔽日!

    兽军凶猛,如虎添翼。人类视线受阻,战力急骤下降,伤亡大半,逃兵无数。

    黄帝于混乱之中,斩杀百丈巨蟒,疱其兽皮,蒙鼓十面,小鼓过百。亲擂“正气”之音,声传五百里外,天地为之变色,风来,雨来,黑雾为之驱散,妖兽为之震慑。

    兽皇赤猷被黄帝以天犁斩分为成12块,分埋四面八方。

    经此一役,双方元气大伤,各自进入休养阶段。

    人类受此战的启发,开始研究声乐对天地力量的激发,称之为乐道。

    千年之后,大洪水时代,不期而至。

    两河地区洪水泛滥,人类伤亡惨重。一位名叫大禹的渔夫,走入历史视野。他是一个先生就领悟至高乐道之人,“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

    意思是说,他的声音就是标准的音律,他的身体就是标准的音器,凭着这两样就能唱出世间最标准的音乐!他唱“大风”歌,所到之处,洪水退,陆地出。

    大禹拯救了黎民和苍生,成为人类第一个帝王。

    人类与兽族的第二场大战,发生在三朝之末,商纣时期。

    商纣年轻时很强,文武双全,才思敏捷可辩群臣,身强力大可斗熊兽,政治上精明能干,勤于政务,发展农桑,壮大国家实力。然后举兵东夷,将东南沿海蛮族,一举统一。

    正事干完之后,商纣就开始享乐。他迷上了兽皇妲已,天天跟着她玩。在宫里建了个大游池,里面装满美酒;旁边架了几百头猪狗牛羊,架在炭火上烤。成百上千的美女,全都脱光光,陪他在池子里玩,渴了就喝酒,饿了就吃肉。

    这样败下去,很快国库亏空了。怎么办?征税呗!

    时间长了,全国的老百姓都受不了。边侯周武王举起义旗,率诸侯联军5万人,六天行军千里,在距朝歌70里的牧之野,举行誓师大会,给大家壮胆。纣王随便凑了10万守军以及兽皇带领的10万兽军,浩浩荡荡开赴牧之野。

    20万对5万。

    纣王轻松自在,亲奏兽族“边曲”,然而风不起,云不动,天地不应。军心动摇。

    武王大喜,奏“文王操”曲,雷声震震,山丘震动,天地应之,顿时军心大振,群情激荡,一鼓作气,大杀四方。

    商纣逃回朝歌,在凤台上纵火自杀。

    武王只有5万兵马,兽皇失去天地助力,双方都不敢妄动,遂在玉门达成“和解之盟”:兽族退回黑山之北;人族每年赠送兽族粮食百万石,肉类十万石,美酒五千坛。

    之后百年和平,人类发展迅速。

    诸侯国渐渐强大,东周政权名存实亡。最终形成了九国共存的事实。每年的对妖族的岁粮,由九国共同负担。由于农业技术的进步,百万石粮食对九国来说,九牛一腿。

    经济上强盛了,对于天道、乐道的研究也从未停止。

    在天道上,先有伯阳甫,发现天地之间阴阳二气的平衡;又有郑史伯,提出构成世界的五大元素,金、木、水、火、土。

    之后就有老子,悟出乐道与天地之间的联系,所谓:“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他写完《道经》那天下午,坐在院子里,高唱“梦”歌,化为胡蝶,翩翩飞去。

    《道经》乃启智之作,让后世无数人成为乐师,各地优秀的音乐作品也不断涌出。

    一个叫孔丘的乐师,学习乐理十五年,在七日悟透《文王操》后,离开乐校。他在齐国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于是决定周游列国,收集九国民间乐歌,编成《诗经》一书。

    有了理论指导《道经》,有了实践作品《诗经》,后世乐师在探索乐道这条未知之路上,就有了指路明灯,从此,乐道昌兴。

    九国的京城均设有乐部,郡里设有乐院,县里有乐校,乡里有乐塾。五音健全者,16岁之前可在乐塾学习,称之为乐生,成绩合格毕业者,称之为乐徒。

    ……

    杨活必须要考上乐徒。

    以前他不明白,现在他明白了:考不上乐徒,那就只有死!

    他已经死了一次,不能再死一次!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章 同一所乐塾的“好朋友”

    (全本小说网,。)

    杨活只知道这一种练声的方法。

    业余京剧爱好者,大清早站在小树林里,扯着喉咙就这么吆喝。

    “咦——咦——咦——”

    对于他这样的穷苦子弟,想从事乐道这一行业,脱离劳苦大众的苦海,没有别的方法,唯有“歌徒”一途。

    那些有钱人的孩子,纵然五音不全,但只要掌握一门乐器,想考上“乐徒”并不难;而像他这样连吃饭都成问题的穷苦孩子,哪里有钱买乐器,哪里有钱请乐师来教,又哪能天天不干活只学习乐道呢?

    成为“歌徒”并不难,凡是在乐塾学习的“乐生”,只要达到“正音”,就有资格参加乡试;在乡试考场,只要达到“幽扬”,就可以录为“歌徒”。

    “正音”就是五音标准。五音就是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中的1、2、3、5、6,说起来挺容易,不就是唱歌不走调吗?

    可是,在这个时代,能听到真正的音乐演奏都是非福即贵之人,普通老百姓也就是直着嗓子吼两句打油诗罢了,很多人还真不知道五音是哪五音。

    “正音”达标与否,并不是由乐塾的老师来认定的。

    有一种叫“正音瓶”的铜器,如果你的发音正确,就会引起它的共鸣。五音五瓶,五瓶俱响,即达到“正音”,获得乡试资格。

    为了达到正音,杨活不辞辛苦,天不亮就跑到野地里来练声。

    练了两刻钟,他的喉咙就开始发疼。

    这是炎症犯了。

    杨活在心里埋怨着:这傻孩子,根本不会练声,整天怀着一腔怒火,扯着嗓子喊“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声没练好,喉咙却喊坏了。

    他从怀里摸出一个小瓷瓶,打开小木塞,往嘴里滴了几滴。苦涩而清凉的液体,顿时滋润着发烫喉咙,一下子就觉得好多了。

    这是杨活死去的父母,传下来的方子。

    清凉退热,生肌养肤,外用可治疗琴师手指磨伤,内服可用以治疗歌者喉咙肿痛。

    父母死了一年,杨活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没有劳动赚钱的能力,就是靠着这个药方炼药汁卖给药店,才活到了现在。

    炼药并不容易。

    每天上午,他要漫山遍野寻找药草,下午他得去砍材,背到集市上卖,卖的钱要用来买晶糖、白梨,晚上熬制药水。

    卖药水赚的钱,得交一部分给乐塾当学费,维持着“乐生”的身份,一个月不交就会失去院试资格。剩余的钱,勉强够他糊口,几乎没有什么余钱。

    遇到下雨天气,他才有时间去乐塾学习。

    ……

    又练了两刻钟,杨活停了下来。

    每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