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皇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皇戚-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倒是余孟浪了。”那人也意识到自己失态,随即自嘲道,他叫王谋,字元泰,乃是蜀郡属国汉嘉县人,如今是蜀郡一名郡吏,此次负责输送蜀郡供应的钱粮兵马。

 第一百九十九章 何不直入阆中

    两日后,天气秋高气爽,十分舒坦,汉军大营里嘈杂呼喝声不断,一队队汉军士卒大战之后,便已休整完毕,随时可以再次出兵迎战叛逆。只是,兵卒想要立功,而中军大帐里的将领文士们,此刻却是吵翻了天。

    “北上葭萌,先平蛮乱,再东进巴郡,巴郡大江西部已为贼有,蛮人兵少,四处攻城所需兵马什七八,余者老弱多分布所占九县驻守,此诚用兵良机也。又先前溃逃蛮兵北逃者甚多,一部已入梓潼,此时进军,亦可援梓潼,中郎若为益州事,当速北上,以救父老。”

    “如今巴郡告急,江州被破旦夕之间,此危亡之秋也。中郎理应带兵南下,先破德阳蛮兵,再入巴郡,直奔江州,保得江州,则巴郡安也,江州若失,巴郡不保,恐朝廷治罪,中郎危矣。”

    “非也,吾军数万之众,非蛮军可比。蛮兵屯驻两县,每县唯数千人也,今选良将分兵平之,一战而定,何需辛劳?”

    ……

    中军大帐里,伏泉手下将帅谋士说得不可开交,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自己的战略构思,以及进军方案,总体上来说可取的也就是两个策略,无外乎是北上葭萌和南下德阳。

    如果先打葭萌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既可以在梓潼继续收拾北逃的蛮族败军,又能平定葭萌,随后入巴郡蛮兵后方。根据所得情报,蛮人此次叛乱大概有兵五万余人,寇广汉郡有近两万人,寇巴郡有近三万人,其余老弱之人都分布在巴郡西部九县驻守,蛮人可谓是后方空虚极了,所以北上的话,收复巴郡失地很有必要。

    但是,如果北上,那么就面临一个问题,巴郡郡治江州的话,汉军就不能救援了。倘若在汉军攻打蛮人后方时,江州被破,巴郡局势会更加败坏,到时候一向只问成绩结果,不在乎过程的天子以及朝堂衮衮诸公,会不治罪伏泉吗?

    好的结果可能是功过相抵,令自己继续平叛,而坏的结果就是槛车征诣廷尉,治罪下狱,毕竟天子和朝堂诸公连萧瑗不能战胜板楯蛮都不能容忍,能容忍你坐失一郡郡治之地?

    注重结果,不问过程如何,这一直是历朝历代统治者的治理朝政的方向,就像后世天朝各种唯结果论一样,自古至今,从未改变。当然,以伏泉外戚的身份,即使治罪,也不会太重,最多也就是罚金或者削职赋闲,但无疑这会对他以后的仕途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政治仕途,从你步入朝堂开始,就绝对不容许出错,站错队,治政错误,一旦在当权者眼里留下不好印象,最终的结果只有政治生涯的终结,除非当权者后来想起你,需要你,仅此而已,所以这条计策,平蛮先期容易,但后果太过凶险,祸福难料。

    而如果南下的话,平定德阳蛮乱,再救援江州的话的确是是不错,伏泉本身也是如此考虑的,但是这次广汉与板楯蛮交手,却让他不敢如此。自己近三万人,竟然差点被蛮人逆推,板楯蛮的战力有多强悍可想而知,而围着江州的可是数量与自己差不多的蛮军,自己有把握能战胜他们吗?

    说实话,伏泉心里感觉很悬,若是自己手中有大汉三边幽、并、凉三州的精锐在手,肯定不惧,但是蜀地这承平日久的郡兵,他真的没有把握。这也是自己就没有考虑过帐内部分人提议的分兵策略的原因。

    的确,他们都是智谋之士不假,但是打仗靠的不仅仅是智谋,而是综合自己军队各方面的问题,一一考量,才能定下每一步的作战策略。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便是这个意思,战争不是无脑的强行命令士兵,就像你命令一群陆地的旱鸭子部队,去水上和人家水军肉搏,还未战斗你便失去了先机了,且不说旱鸭子部队有没有水战的战术经验,便是士兵的身体素质,到了水上,十成战力估计首先便失去三、四成了。

    正在伏泉脑中繁杂,为接下来行军之事烦扰的时候,帐外突然跑来一名小卒,进来后立即道伏泉面前行礼道:“禀报中郎,田、易二位将军回营,现正于帐外求见。”

    恩?

    田猛和易固?

    伏泉想着事情,愣神了一会儿才想起兵卒说的是谁,随后道:“令二人入帐。”

    “诺!”小卒行礼后,立即出了大帐。

    未几,田猛和易固便同行入帐,他们身后还跟着一个青年文士,看着有些弱不禁风,倒是令伏泉颇为疑惑。

    “见过中郎。”田猛三人走近伏泉身前,一同行礼道。

    伏泉颔首,随后问道:“所运兵马粮秣几何?”然后看了眼那青年文士,问道:“这位是?”

    田猛上前回道:“回禀中郎,此番运粮十万石,另调蜀郡郡兵三千人入军助战。这位是蜀郡太守掾吏王元泰,此番奉命押运交接粮秣兵马。”

    等到田猛话语说完,那王谋便随即上前行礼道:“回禀中郎,此乃蜀郡应征兵马粮秣账簿,请中郎查验。”言罢,王谋上前将账簿放于伏泉案前。

    取来账簿查阅,伏泉颔首,这次出征他就让益州诸郡准备钱粮人马助战,因为前番萧瑗败北,不止损失兵马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广汉几郡的粮草被他丢得一干二净,损失惨重,府库余粮不多。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最基本的就是后勤,而粮秣更是重中之重,兵卒没了粮食会饿着没力气,马骡没草料掉了骠不能战斗运输,若如此,未战便已输了五成。

    这次出兵平乱,伏泉也只带了半月粮草,他眼看平乱的四郡国府库中粮秣不足大军数月之需,为了后续需要,便下令摊派周边郡县备好一应兵马物资,送往大军。易固和田猛便是他安排主持大军后勤,征集押运粮草的运粮官,而这王谋便是蜀郡主持运送的官吏。

    他们送来的十万石粮食对于伏泉十分重要,十万石粮食相当于十万斛粮食,通常情况,千人一日所费也不过六十斛,这十万石粮食可以够自己吃五、六十天了,接下来大军后勤可以无忧了。伏泉不得不感叹蜀地之富庶,天府之国真不是吹的,仅仅几日便可调拨如此多粮秣。查验钱粮账簿无误后,伏泉便挥手令二人入列,帐内在恢复一段时间平静后,又吵闹了起来,还是关于如何进军的问题。

    不过,约莫过了半晌,正当伏泉考虑要不要遣散众人,结束这无休止的话题时,刚刚来军里的王谋突然出列道:“中郎何不直入阆中?”

 第二百章 平蛮夷计策初定

    中郎何不直入阆中?

    一语说完,众人皆是为之一震,随即面露惊色,纷纷转头望向王谋,暗道这人意欲何为。

    伏泉也是一愣,目光流转在王谋身上,问道:“元泰有何高见?”

    王谋回道:“阆中、巴中等乃板楯蛮人聚集之地,如今蛮兵四处作乱,腹地空虚,将军若是进军阆中,何愁蛮兵破江州?便是德阳、葭萌等地蛮兵,亦不愁也。”

    四周空气一瞬间冰冷下来,众人纷纷看向王谋,暗道他这计策真是阳谋,蛮人想攻江州也能去攻。因为阆中、巴中等地方,都是板楯蛮兵世居最多的地方,可以说就是他们老巢。若是汉军不管蛮兵如何寇掠四方,一意向他们老巢进发,这些蛮兵家中亲人都在后方,知道汉军动向哪还有心情攻城,肯定撤回老巢,与汉军决战保护家乡。

    什么是阳谋?这就是阳谋,无解之谋、谋中之王,其造势、借势、用势,随势而动,暗合天地至理,毫无轨迹可循,如洪涛决堤,人人能见却毫无办法,唯有束手待毙,无懈可击。

    若是汉军进攻他们老巢,板楯蛮人无论如何都要回军,与汉军决战,这样汉军根本就不需要一一平定各郡叛乱了,只需要在蛮兵老巢守株待兔便可。只是这样一来,汉军就将面临一个他们始终避免不了的难题,这个难题不解决这一策略就行不通,那便是他们手中的郡兵能是蛮军的对手吗?

    帐内的气氛十分安静,众人目光向伏泉聚集,等候命令。未几,伏泉挥手让众人退去,单单留下了王谋,众人心思各异,告辞行礼离去。

    不一会儿,帐内就只剩下伏泉和他新认识这位蜀郡郡吏,王谋王元泰,一个只因为一句话就让伏泉对他产生兴趣的人。

    伏泉起身向王谋行了一礼后问道:“适才先生所言,余亦认同,然吾军兵士不如蛮兵悍勇,若依先生之计,攻蛮人老巢易也,倘若蛮军一到,恐吾军难克之,先生大才,可有良策教于泉?”

    古人看待人才很奇妙,看名声,看能力,要不然就是看对眼,就像伏泉这次一样,他认为王谋一定有才学。为何?因为王谋能在刚刚入了自己大帐不久,仅仅靠着自己手下只言片语的进言,就能分析出自己所遇到的难题,而且能在刚刚入营,自己人微言轻时候,提出众人都不敢想的建议,这份胆魄即使才学肯能平庸,但也是个人才。

    王谋脸色一变,未想仅因为自己一时口舌之快,就引起了伏泉的注意,竟然求教自己,不过对方毕竟是自己上官,王谋自然不可能不回话,只看到王谋连忙阻止伏泉动作,然后立即还了一礼道:“中郎不需如此,快快请起,谋乃蜀郡一无名小吏,岂可受中郎如此礼遇?”

    “先生有才,泉自当如此,请先生求教。”伏泉当然不会顺着这人话语,真以为他是无名之人,王谋即使不是大才,也不会是无名小吏那么简单,起码也是蜀郡太守亲信心腹之人,在当地有些名声,不然太守可不会将蜀郡三千兵马以及十万石粮食尽数托付于他运输。

    “中郎抬爱,大才之名过誉了,依谋观之,大军可不必与蛮军决战,便可一定巴郡蛮乱。”王谋见伏泉如此,无法,只能将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伏泉脸色一喜,忙问曰:“先生有何良策?”

    “自古平乱,若不得剿,当抚之,如今亦然。谋乃蜀人,久居蜀地,深知板楯蛮人此番谋乱乃非本意,自威宗孝桓皇帝以来,地方吏治败坏,赋税至重,又遭仆役箠楚。过于奴虏。板楯蛮人为求活,嫁妻卖子者无数,甚至自残躯体以逃赋税,被迫邑落相聚以抗地方剥削,中郎若攻其后方,得蛮人亲属家眷,应善加优待,到时蛮军一至,归还其亲眷家属,则蛮军必当感恩。”顿了一顿,王谋突然似乎想到什么,行礼问伏泉道:“敢问中郎,若得蛮人俘虏,中郎当如何处置?”

    “恩?”伏泉疑惑,他正听王谋计策出神,被他这番打断,颇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看了眼王谋,见他不似与自己开玩笑故意停下来问此问题,一番细细思索,随即便明白了他为何有此疑问,便笑道:“先生多虑,余之名声蜀地皆谣言也,‘戾龙’当屠边境异胡,今板楯蛮人与吾大汉子民同言同语,其实和汉民无异。余若擒得蛮人俘虏,自当做择其大恶者斩之,其余众人,无过错者自当遣其归乡,选贤达之人教化,以绝叛乱再生。”

    很明显,这位益州蜀郡人应是受到外界舆论谣言的影响,以为自己是个嗜杀成性的人,害怕自己抓了蛮族俘虏就地革杀,所以才有此一问。只是,王谋的想法真是多疑多心了。

    王谋见伏泉言语不似作假,心中担心却是少了几成,随即道:“中郎勿怪,‘戾龙’之名天下皆惊,下官恐中郎开下杀戒,否则余之计策难成也。”顿了一顿,他继续道:“中郎若善待蛮军亲属家眷,送其回军,则蛮人感恩,到时遣一善辩之士,多加说服,板楯蛮人世受汉恩久矣,必率众归降,到时巴郡一郡不战而降,岂不快哉?”

    伏泉听后眼前一亮,这王谋的提议倒是非常可行的,板楯蛮人本身多数就不是真正要叛汉的,他们之所以从贼反叛,还不是对抗地方那苛捐杂税,自己只要送出自己的诚意,对面蛮人没有理由不降的,毕竟有了朝廷的赦免,他们有了活路,哪会有理由拒绝朝廷的招安呢?

    只是,这样一来,伏泉必须要有所取舍了。若是如此,使得蛮人投降,他必须要保证蛮人不再叛乱,不然若是如此的话,他就要重新安排地方的官吏了,如果没有官吏剥削的话,蛮人也不会反抗。

    对于蜀地官吏喜欢强行摊派,压榨百姓钱财等情况,伏泉也无法多说什么,这些人都是奉了上官的命令,前来捞钱,捞不到钱则肯定不受上官欢迎。毕竟这些人的上官,买官时都是花了不少钱的,除了不差钱的,其他人如今成为一方封疆大吏,当然要好好捞钱,以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