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皇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皇戚-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越骑营皆是大汉精锐骑兵,营地驻扎自然是在城外,否则城内狭小之地,怎够成千上万的骑兵演练?

    伏完与伏泉骑马而行,前方自有黄忠与伏完的亲信卫士带路。

    黄忠自从黄叙病好后,经过伏泉一番“解衣衣之,推食食之”,又有宝马相赠,自此养于伏泉门下,毕竟其混得也落魄,即使回乡也不定有出路,得到不其侯府看重,有钱有粮供给,呆在伏泉门下不正好?

    “逆子,杀蝗有伤天和,若是蝗神显灵,吾必不饶你。”显然,没了刘华一边盯着,伏完无所顾忌,开始批判起来。

 第七十一章 灭蝗

    伏泉望着自己这傻伯父,此时与腐儒有何不同?不过伏完训话,他必须得受着,伏完乃是他血亲长辈,他敢反驳吗?

    天色渐渐变暗,冷风不时萧瑟吹过,带其阵阵破空之声,前方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吵闹之声,伏泉望之乃是一座小山。

    众人走进山口,便有一队哨骑前来,其皆束铁甲,马匹也是良马,此应是越骑营骑兵无疑,毕竟铁甲于汉代实属宝贵,能连哨骑都装备的只能是大汉骑兵精锐。

    “尔等何人?天色已晚,前方乃越骑营禁地,速速离去。”未几,哨骑中有一人大喝道。

    前方带路的伏完卫士随即喊道:“屯骑校尉在此,尔等速来接将军。”

    对面一阵骚乱,接着从中窜出一骑,待向伏完这边驶来,待见到伏完便行礼道:“赵信见过校尉。”

    伏完言语几声,便让赵信带路,一队人马向山谷内走去。

    别看山谷较小,但山谷内十分宽大,只见一排排土木结构的兵营,有序分布,无数骑兵来回在兵营空地穿梭。

    现在还未有大战,但空气里却凝固了一阵肃杀之气,让人不由颤抖,可见汉军强盛如斯,盖因东汉连连征战,不说汉羌百年战争刚刚结束未久,便是鲜卑也时常寇境,越骑营乃大汉骑兵精锐,时常与异族交手,故有此杀气。

    众人下马,随伏完走至帅帐,便听伏完谓帐前左右兵卒道:“擂鼓召将,孤有圣谕。”

    两兵卒道:“诺。”便随即离去。

    未几,便听一阵震耳欲聋的鼓声震破长空,隐隐带有肃杀之气,令人畏惧。

    接着一阵马蹄缭乱之声传来,不一会儿,便见一排排铁骑整装聚于帅帐前,为首几人,有一人伏泉识得,便是那潘俊。

    潘俊自江东平叛后,伏完上表其功,其因功封为秩比八百石的司马,统领越骑营骑兵千人,因其与伏泉的关系,很受伏完信任,引为心腹。而王越,则被赐了关内侯一爵,后又被刘宏留于宫中宿卫。

    稍后,伏完谓帐下兵将道:“陛下诏书,令孤率越骑营一部兵马,于雒阳城外捕杀蝗虫。”说完,伏完持节与诸兵将查看。

    汉室制度,对于调兵,非常严格。西汉时除了皇帝诏书外,还需要有虎符为信,后来调兵信物增加,到了东汉多以持节为主。

    换而言之,光有诏书,没有调兵信物,就算是皇帝亲临,普通大头兵们也不敢动一分一毫。

    这是汉室铁的纪律,充分保证了,没有人可以从皇帝那里盗走兵权。

    不过两汉数百年时光,外朝与中朝相斗,矫诏持节之事时有发生,像是窦武之死便是如此,故今已不像汉室调兵制度制定时的初衷那样完美。

    “请校尉下令!”伏完以下军官查验无误后皆行礼拜道,虽然他们之中也有人对皇帝要捕杀蝗虫感到害怕和迟疑,认为蝗虫乃神灵示警,但毕竟他们效忠的是大汉,是皇帝,是以一番思索很快领命。

    伏完朗声道:“蝗虫一事,无需太多人等,潘司马,汝率本部之兵随孤前去便可,其余诸将巡视诸营待命。”

    “诺。”众将齐齐礼拜道。

    夜幕缓缓降临,漆黑一片,偶有淡淡的月光洒下,雒阳城外一处蝗虫颇多的村庄里,潘俊正率领自己手下千余骑兵,布防村庄四周。

    本来雒阳乃大汉京都,不需如此,然而村民知晓来之汉军要捕杀蝗虫时,纷纷阻拦,言此乃蝗神,不宜捕杀,否则必遭天谴。

    为此,潘俊只能下令将村民老弱妇孺羁押一地看管,同时布防,防止极端村民生出异心,不过他倒是多想了。

    这些村民青年被官军征召,其余老弱妇孺见到官军明晃晃的刀刃,都是害怕不已,皆不敢闹事,只能疾声咒骂,然后跪下向天祷告,祈求神灵护佑。

    远处的村庄田野边,越骑营骑兵已经监督民夫将坑挖好,坑旁则就近从民户中取来杂草之类的易燃之物。

    伏完脸色铁青站于一旁,盖因其身旁有一位老者,其鬓发皆白,此时怒目而视,言语激烈,斥责伏完枉为汉臣。

    其人乃是乡中三老,西汉高祖刘邦诏曰: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徭戍,以十月赐酒肉,东汉以后又有郡三老,并间置国三老。

    莫看伏完被骂的脸色铁青,但其敢怒不敢言,盖因东汉重孝,尊重长辈。

    这老者乃是三老,年岁大不说,品行也是一等一的,伏完是一个忠于家传儒学的书呆子,对于孝义看得很重,怎么敢反驳呢?

    好在捕蝗事宜准备好,伏完一声令下,只见黑夜的田野之上,火光冲天,点亮了漫天光幕,伴随着一阵浓郁的烟味,不一会儿,便熏得人口鼻不适,泪水鼻涕纷纷涌现。

    没过多久,便见一群一群蝗虫像是着魔了一般向火焰中扑去,伴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烧焦之声,未几,他们便多数化为飞灰。

    这时,早已等候多时的民夫,在汉军的监督下,赶快蝗虫尸体掩埋。

    那乡中三老见此一幕,登时气急,双手又是一阵斥责,大喊道:“此皆乃神蝗,火烧不得,捕杀不得,尔等为之,必遭天谴……”

    言罢,可能是言语过于激烈,竟然就此昏死过去,倒是让其身边的越骑营兵慌乱不已,急忙将其扶住,送入就近屋舍。

    不过,这三老一人于此事已无足轻重,田间的民夫见到蝗虫真可轻易捕杀,已有不少人为之触动,不再如先前那般抗拒,反而越发卖力,不断把因火烧而散落于地的蝗虫就地掩埋。

    人都是自私的,他们知道灭蝗有利于自己今年的收成能保住多少,关乎于自己一家老小能否过活,还会管什么蝗虫是蝗神之类的话语?

    伏泉望这一幕,心有所感,不顾空气里弥漫的烟雾味,朗声咏道:“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

    未几,在场众人无论民夫、骑兵也顺势唱道:“既方既皂,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有湥螺拢擞昶砥怼S晡夜铮旒拔宜健1擞胁换裰桑擞胁涣卜},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其中不乏有人即兴就一边灭蝗虫,一边起舞,好不自在。

 第七十二章 食尔血肉以报天地圣人

    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此句出自《诗经·小雅·大田》,螟螣蟊贼皆是田间害虫,先秦之人于此早有言之以火捕杀,未想到了后世子民竟然不敢言杀,直到唐代姚崇治蝗,方才告终,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喜歌好舞是中国古代社会自古以来的习尚,此风在东汉仍盛行,使人们表达喜悦心情和爱憎情感的普遍形式。

    上自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都能即席而歌,即兴而舞。马融“外戚豪家,多列女倡歌舞于前”,汉军军队将士得胜而归,也经常“歌呼而还”,汉代歌舞盛行之风皆是如此。

    村民百姓虽未灭尽蝗虫,但所受成效甚大,田野之间蝗虫已余前几日少了不少,他们见之无不纷纷流泪,直言上天眷恋,大汉恩德无疆,这就是受舆论控制的百姓真实写照。

    蝗虫兴起之时,可谓是所过之处,野无遗孑,寸草不留,伏泉来时便见田边许多庄稼都被蝗虫祸害,这些都是百姓生存下去的希望,可见这场蝗灾对于普通以耕作而活的百姓而言有多大伤害。

    将至后半夜,被火焰映的发红的天幕映透雒阳上空,带着一股股熏人的浓烟,连河南尹都被惊动,派了掾属文吏前来探查,不过在见到伏完这位越骑校尉出示诏书,也只是打了招呼施施然回去了。

    空中亦无太多蝗虫,今夜看来可以就此结束捕蝗大业,参与此行动的青年村民无不欢呼,载歌载舞,到了后来原先不解的老弱妇孺得知蝗虫可杀后,也加入了欢呼的队列,至于他们会不会害怕神灵降罪,也只有时间能证明了。

    这时赵信带了几人走来,伏泉望向几人,似乎背着几个麻袋,里面鼓囊囊的,似有物件。因众人皆在田野,加之百姓庄稼已遭厄运,伏完不忍马匹践踏庄稼田野,便下令众人不可骑马,都皆步行。

    几人行礼后,把麻袋放于伏完等人面前,赵信道:“启禀将军,此乃适才焚埋蝗虫遗落之虫。村民捡了,无坑可埋,属下便拿来请将军发落。”

    伏完哪有注意,直接道:“汝等骑马去别处挖坑掩埋便是。”

    赵信刚要应承,未想那适才气晕的三老此时醒来,从屋舍中跑出,大喊道:“汝等贼子,竟敢擅杀神蝗,这些都是神蝗,杀不得!神蝗都记仇,越是杀,来年闹的越凶。”

    说完竟跑到麻袋处,跪下作祈求之状,口中念念有词,像是在祷告神灵求得原谅。

    伏泉见此,心中怒意渐生,迷信害人不浅,这些德高望重之人深得各地百姓信任,他们所言舆论令得百姓更加确认蝗虫为神灵,自己不就此纠正,即使今日捕杀蝗虫成功,日后各地或许依旧不听朝廷号令捕杀蝗虫,那自己一番努力岂不是白费?

    只见,伏泉大怒喊道:“蝗乃害虫,为害庄稼无数,百姓辛苦耕作,却不得收成,岂是神灵乎?”

    说罢,他走到那三老身边,当他面打开麻袋,此时里面许多蝗虫不是死了就是被火烧伤极重,在里面奄奄一息。

    伏泉随手抓了一只身上冒着黑灰的蝗虫,它个头不大不小,软弱无力的腿晃晃悠悠的乱蹬着,显然虽是挣扎却已无太多气力。

    伏泉瞪眼看着这只蝗虫足有几呼吸间,然后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做了一件惊人的举动。

    只见他猛地将蝗虫的头拔去,又把其身体灰烬用手抹去除了干净,接着就此将简单处理的蝗虫扔到嘴里吞吃起来。

    只听伏泉嘴里一阵咀嚼之声,这声音本来应该不大,但此时却在在场众人的耳里格外响亮。吃完后,伏泉面露怒容,双眼赤红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尔食大汉百姓五谷,如食大汉百姓肺腑,余为大汉皇戚,空享百姓民膏,今食尔血肉以报天地圣人!”

    怒语说罢,在场众人纷纷侧目,一时间,场面霎时安静下来,就连那一直祈祷的三老,看了伏泉所为,也是呆滞不已,愣了半响。

    吃蝗虫放之后世十分平常,毕竟蝗虫体内含有不少营养物质,不但可以做成美味佳肴,而且还有不错的药用价值,然而在汉代却未免显得有些太过惊悚。

    夜幕低沉,雒阳有禁令,城门已关,肯定是不能回去了,伏完只能下令越骑营就地扎营。

    劳累一天的越骑营将士们皆昏昏睡下,伏泉坐于自己军帐之内细细沉思,思索应对下面之事。

    今日之事他做得有些冒险了,若是捕杀蝗虫倒也算了,有了成效总有人会理解,但他生吞蝗虫真的太惊世骇俗了。

    此事传到朝中,定会引起朝野非议,以这时候人的思想局限认知来看,一定会十分不解,说不定会有人以此中伤自己,于自己不利,得像个办法才是。

    一瞬间,伏泉想到了华佗和张仲景。蝗虫能不能吃,医生之言是最有权威的,而华佗和张仲景,自雒阳瘟疫之后,两人可谓是名动天下,是连瘟疫这等天灾都能治理的神医。

    若是他们都言蝗虫可食用,还可做药的话,那岂不是为自己提出的“蝗虫可除,蝗虫可食,蝗虫可医”的观点而正名?

    张仲景去年已被外放长沙太守,果然历史惯性总会和原有有所交集,张仲景还是如历史一样,去了长沙为官。

    不过与原本不同的是,历史上不惑之年的他在官场蹉跎良久,才得任长沙太守,而如今,因为刘宏念其治理瘟疫之故,早早便将其外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