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汉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东汉末年-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这样的人,郭斌就算是不会巴巴地去狱中探问,积极营救,若是遇到了,肯定也会伸一把手的。更何况,非但杨赐曾探问过郭斌对此事的态度,袁绍更是几次与郭斌商量此事,其目的很明确,便是为了让郭斌也参与救援一事罢了。

    然而,郭斌仿佛完全没有意识到似的,每当有人提到王允的事,他总是顾左右而言他,闭口不言营救的问题;私底下却又命令情报部门搜集京中与其有关的信息,对这件事显然也是极关心的。

    按说,像这样的事情,作为一个心思敏感的官场中人,那肯定是挤破了头的想要参与进来的。无他,名利耳。

    袁绍为什么积极参与此事?他虽然对外宣称隐居洛阳,如今却是上蹿下跳,每日里出入名士高官府邸,袁隗府邸自不必说,那是他的叔父。像是大将军何进以及杨赐的府邸,如今也是每日里必到的,所为何事,自是无需赘言。

    他为什么对这件事如此上心?袁绍真的是因为隐居生活太过平淡无味吗?还不是因为看到了其中的好处?

    王允这件案子,明眼人一看便知其端的,若是能参与其中,里面的利益自然也不需要过多揣摩。首先,王允乃太原祁人,王氏家族是并州的名门望族,其家中长辈世代担任州郡要职,在当地影响极大,人脉自然也极是宽广,威望很高。

    并州是什么地方?这里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北依长城,乃春秋战国时候三晋之地。境内大山大河纵横、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表里山河之称。

    从其地理位置来说,南面紧邻司州,深入京师腹地,一旦京中有事,并州的精锐进京勤王恐怕较之颍川还要顺畅。而其北面是鲜卑人,西面是羌胡,境内又多有内附的匈奴人。因此,并州民风之剽悍,不下凉州,而并州所屯军兵之重,与凉州也只在锱铢之间。

    这种地理位置和政治现状,使得并州与凉州相似,许多豪族与军中也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么看来,王允这个小小的八百石的刺史,之所以为朝中诸公所看重,便不是那么令人匪夷所思了。因为这非但是单纯地救助王允,更是结好并州豪族的好机会。想到这里,戏志才悚然而惊,就连看向郭斌的眼神都变了,震惊之中充满了崇拜。

    郭斌被戏志才频送秋波的眼神看得有些发毛,遂开口道:“志才,怎么了?”

    戏志才这才回复常态,喝了口茶以掩饰自己的方才的失态,略带尴尬地道:“适才想到了一些事,”随即正色道:“主公所虑甚是,王允一案,实在不宜贸然插手。”

    关羽急道:“军师,这是为何?王子师为官清正,爱民如子,这样的好官为何不能救?”

    戏志才道:“云长可知道,这个王允的背景?”

    关羽道:“前几日军师不是已经说过了吗?太原祁县的王氏嘛,豪门大族。”

    戏志才道:“那云长可知道,王允在士林中的声望?”

    这时,郭全插口道:“我知道,此人本以为官清正而声动并州,如今更是以直言进谏,因弹劾中常侍张让而愈发名闻天下!”

    戏志才道:“不错,那么王氏一族在军中的声望呢?”

    张飞道:“王氏家族在并州军中声望一贯好得很,王允又是自幼习武,年轻时行侠仗义,俺在涿郡都听过他的名声。”

    戏志才点点头,道:“不错,不错。”随即端起茶杯,一句话也不说了。

    关羽急得满头大汗,道:“如此,主公若是于此时帮了他一把,岂不是好处多多?所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郭斌听了,心中很是满意,关羽也开始从政治层面思考问题了。

    郭嘉此时却道:“要说关大哥此言,也极是在理。”

    关羽听了,心中高兴,一脸希冀地盯着郭斌。

    哪知,郭嘉突然来了个转折,道:“可是便是因为太原王家声势如此之大,救援王允好处如此之多,我们更不可轻举妄动。否则,非但救不了王子师,怕是自己便是不死也要脱层皮。”

    张飞迷惘了,瞪圆了铜铃般的双眼,道:“你这小子,有好处的事儿不去做,难道要专捡着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做不成?”

    郭嘉一笑,道:“张大哥,你说我们在颍川的实力如何?”

    张飞登时一挺胸膛,竖着大拇指道:“主公文武双全,声明震于四海,颍川各地豪族,无不俯首拜服,我们在颍川的实力,那还用说吗?”

    郭全使了使劲儿,拼尽全力方将肥脸上的小眼瞪开,恍然大悟道:“你的意思是,救王允便是要结好并州豪族。正是因为我们在颍川的实力毋庸置疑,颍川豪族对大哥又是如此俯首帖耳,我们便更不能随意出手了?”

    郭嘉点点头,笑道:“终于舍得动动你那肥脑袋了。”

    此时,只听关羽道:“你的意思是,若要救援王子师,便是蓄意结好并州豪族,并州在北面,深入京师,而颍川则是在南面。兼且主公麾下部曲之能征惯战又是名扬天下,若真的与并州豪族交好,便可能被天子怀疑,心怀不轨?”

    戏志才道:“正是如此!”

    郭斌看着众人商议,虽然一句话都没说,心中却是极欢畅的。他很乐意看到自己手下众文武以如此方式互相交换意见,因为只有这样,自己才能综合考量各方意见,最终做出正确的决定。

    喝了口茶,见众人都盯着自己,显然是想要自己给个解释,郭斌方缓缓地道:“志才和小弟的忧虑,的确极有道理。”

    关羽听了,神色一黯。戏志才与郭嘉听了,心中却是莫名地一阵紧张,他们太了解郭斌了,既然这么说,后面肯定有转折。

    果然,只听郭斌继续道:“不过,大丈夫生于世间,为人行事光明磊落,岂能事事左顾右盼,踌躇不前?”一句话,关张二人听了,却极是顺耳,关羽更是听得血脉贲张,手抚长髯,显是畅快非常。

    看着面露不解之色的戏志才与郭嘉、郭全诸人,郭斌道:“你们适才所虑,与我之前所想不谋而合。然而,太原王氏,毕竟是以诗书传家的士大夫,王允年轻时便是行侠仗义的少年侠客,也只是在江湖中的名声。要说其在军中的影响力,不过限于一郡一县之地,尚看不在当今天子的眼中。因此,我们此时帮助王允,并不会犯到天子的忌讳。”

    “因此,唯一可虑者,只是其在士林中的声望罢了。”郭斌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继续道,“不谦虚地说,如今我在士林之中的声望,怕是并不在王允之下,哪里还要借到他的力了?因此,怕我等势力过大而遭人侧目的担心,可以放在一旁了。”

    戏志才边听边缓缓点头,待郭斌语毕,便开口道:“那么,主公之前为何没有出手呢?”

    郭斌略带尴尬地道:“要忙着南宫重建的事儿,哪里有功夫想这么些乱七八糟的?况且,有杨老、大将军和袁太傅出手,哪里还用得着我们?就算现在想要出手救人,也只可在暗地里运作,否则便容易让天子认为我们是因南宫的事儿邀功呢。”

 第一百八十九章 管中窥豹

    果然,过了三两日,郭斌便得到消息,道是大将军何进、太傅袁隗和帝师杨赐三人,纷纷上书天子,为王允说情。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袁隗虽位高名盛,却并非材质超卓之人。然而他是目前汝南袁家在朝中的话事人,本身也是诗书传家的儒门子弟,门生故吏遍天下,在朝中说话分量很是不轻。汝南袁家与太原王家颇有故交,因此他为保全王允而上书天子,正在众人意料之中。

    而杨赐虽然已经赋闲在家,较之袁隗这个挂职的太傅在朝中的地位却更加无可替代。盖因他是从刘宏初一登基便是太傅,手把手地教育刘宏如何做皇帝,乃是真正现实意义上的帝师。刘宏能一步一步安稳地走到如今,其中杨赐的功劳之大,当世无人能及。况且,即便是赋闲在家,天子对他的恭敬依旧丝毫不减,非但在其做寿时亲自题写了一幅中堂赐给他,更是将他的长子杨彪提到了卫尉的位子上。

    卫尉一职,始于秦朝,九卿之一。汉沿置,秩中二千石,景帝初改名为中大夫令。后元年复原名,它的职责是掌率卫士守卫宫禁。

    这个官职,统领着护卫宫禁的所有卫士,他手下的士兵,毫无疑问都是大汉王朝最为精锐的王牌部队,若换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官名的话,便相当于清朝时候的大内侍卫总管,负责护卫宫中安全。

    可以说,卫尉这个官职,既要有威望,又要有崇高的身份,更必须要是天子最为信得过的人。所以需要威望重、身份高,是因为他手下的这些个眼睛长在天上的老爷兵,大多是很有背景的。他们有的出身宗室,有的是功臣之后,自武帝时起,使郡国每年保荐孝廉为郎中,所以有许多郎官也是地方豪族的后生晚辈。

    郎官被认为是升迁最快的为官之路,并非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郎官平日里在宫中当值,非但可以学习韬略、文采、机枢,更能够习得官场中博弈的手段,极是锻炼人。

    其次,护卫天子,在名义上以及实际上会与天子结成直接的隶属关系,他们大多数人可能并不为天子所熟悉,却毫无疑问是护卫天子最后的力量,而在某种意义上,天子也是他们背后的“举主”,这就形成了类似于官场上的门生故吏的关系。

    第三,宿值宫掖,可以使得郎官更加有机会接近天子,使得他们更易成为天子的亲信,使天子可以准确掌握他们各自的才能品性,以减少任用人才时的失误,有利于减少因君臣之间的不信任而导致的行政损耗。

    第四,郎官们与天子关系较亲近,便会对天子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情。所以,郎官外放之后,在外出任公卿大臣或是地方长吏,可以加强天子对地方的掌控,使得整个帝国形成以天子为核心的极大向心力和凝聚力,可以加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巩固中央集权和皇帝的权威。

    可以说,汉朝的郎官,在某种意义上被称为人才的储备和培训基地并非虚言。

    因此,只有身份极高,又极得天子信重之人方能压得住这些郎官,因为许多郎官出身地方豪族,这个卫尉许多时候还要在士林之中有相当的声望方能胜任。至于为何要是天子最为信得过之人,自然是因为卫尉是负责天子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卡,没有人会将自己的安全交给不熟悉的人。

    天威难测,当初杨赐因为黄巾之乱被罢官,就使得朝中一群人心中狐疑难测。就在他们以为弘农杨氏已然不得天子待见,准备落井下石的时候,杨赐的长子,时任太仆的杨彪便被天子提拔为卫尉,而杨赐本人更是在生辰当日得到了一幅由太子亲自奉上的御笔亲书的中堂。因此,一干准备了许久,想要弹劾杨赐的小人便都没了声息。

    其实看看杨彪的升迁之路便清楚,弘农杨家始终是天子的亲信之家,天子也从来没有将杨家当做外人。

    从侍中(少府属下宫官群中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职官,太子近臣),到比二千石的五官中郎将,再到地方实权派的颍川太守、南阳太守,掌管天子私府的永乐少府。这一路升迁,一步一步,稳稳当当。从天子近臣做起,既有军中的资历,也有掌控地方大政的经验,再升迁到中央,担任永乐少府,可见是极得天子信重的。

    后来接任太仆,虽然不再掌管除车府、未央以及天子车马之外的马政,却接管了西汉时少府所属的考工。其职务是制作弓弩刀甲等兵器,还主织绶及诸杂工。可以看出来,杨彪圣眷之优渥,简直到了让人眼红的地步。

    都说郭斌圣眷优容,是天子跟前的红人,可跟杨彪比起来却是差得远了。若是很难理解天子为何对于杨彪如此信任,可以与后世众人都熟悉的人物做对比。鉴于清朝的电视剧传播极广,广受人们喜爱,便可以将刘宏与杨彪的关系代入进康熙与魏东亭的关系。

    刘宏、杨赐、杨彪与康熙、魏东亭、魏承谟甚至可以一一对应。若说魏东亭与魏承谟是虚构人物,那么看下其原型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经历,或者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读这种关系。

    故,在这么个紧要当口,弘农杨氏的族长杨赐上书天子,为求赦免王允,便很是激起了朝中的一番热议。

    除了杨赐,大将军何进同时上书,便多了点儿意味深长。

    大将军何进出身屠户,先丧母,其父何真再娶,生有一子二女,后来,何真也去世了,何进养育一家五口人。因同父异母之妹被选入宫中,成为贵人,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