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汉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东汉末年-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胍沟墓Ψ颍曰旒=嗄炅烦傻那嵘砉Ψ颍奚尴⒌厍比牖平泶笥小;簧掀凭傻囊律溃饺艘蛔椋诨平泶笥辛锎铮讲榈匦巍

    黄巾大营中人数达到二十几万,非但有颍川本地的黄巾军,还有从荆州、扬州赶来的太平道信徒,因此见到几个面生之人,也不是稀奇事。再加上黄巾军中的管理松散得很,连夜中不得乱窜营帐的规矩都没有。也是黄巾军一切草创,又都是常年混迹江湖的豪客,哪里懂得军营里的规矩?只有一步一步慢慢摸索罢了。而不知军,也是首倡起义的农民军,往往会以惨败收场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待黄巾大营中传来几声奇特的雀鸣声,郭斌知道特种士兵已然得手,长枪一摆,下令击鼓。

    “通!通!通!通!”

    鼓声在黎明前的黑夜里传得极远,非但黄巾大营中的波才听得惊心动魄,便是正在长社城头焦急等待的皇甫嵩也是听得一清二楚。听到黄巾大营北面约定好的鼓声响起,长社城头上的战鼓也“通!通!通!”地响了起来。

    一时间黄巾大营之中的波才只听得四面全是“通!通!”地战鼓声,惊惶坐起。不由得暗道:“四面都是官军?难道朝廷支援的大军竟已经到了长社?难道卢植已然将大贤良师战败了?”

    越想越是惊慌失措,来不及披挂战甲,波才提了铁扁担便往帐外奔去。

    郭斌待鼓声响起,便一挥玄龙枪,率领关张二人并六百铁骑,往黄巾大营中冲去。一通鼓罢,潜伏在各处的特种士兵一齐点火。霎时间,黄巾大营内近百处火头同时起火,烟炎张天,将黎明前的黄巾军大营照得亮如白昼。

    黄巾军士兵一个个甲不及身,多数人之匆忙间拿了枕边的兵刃便冲了出来。却听见轰隆隆的马蹄声呼啸而来,连日来的噩梦再一次笼上心头。

    郭斌在沿途的特种士兵指示下,率领二百骑兵直奔黄巾军大帐而来,正碰到赤~裸~着上身,提着铁扁担奔出大帐的黄巾军统领波才。波才见了郭斌,自然是恨得咬牙切齿,也顾不得指挥众军救火,提了铁扁担,便往郭斌冲去。

    郭斌并不打话,策马加速,往波才冲奔而来。

    波才知道,自己力量本来便不及郭斌,再加上此时郭斌借了马势,这一枪的力道何止千钧?当下不敢硬接,只得退后两步,用铁扁担格挡住郭斌挥舞而来的玄龙枪。他也是多年混迹江湖的老油条了,自己又是使杖的高手,自然也知道枪、棍、杖这些长兵器使将开来,其实并不能完全区分开。对于武学高手来说,用弹~性上佳的长枪使出棍法的招数,并不为难,而对于郭斌这种使枪的高手来说,更是信手拈来。

    波才怕自己一格挡的话,正好中了郭斌的诡计,届时郭斌长枪借上格挡的力道,枪头乱跳,猛钻而来,便是神仙也救不了自己。因此,波才格挡的位置也很是刁钻,他用扁担的中心格往玄龙枪的枪头处,这样郭斌便借不上力,无法借着枪头乱转的机会中宫直入了。然后借着自己在陆地上移动更加灵活的优势,再回手将郭斌打下马来。

    算盘打得好,可是波才毕竟只是久居江湖,与江湖中人交手不少,却从未上过战阵,也没有机会与朝中的战将交手训练。因此,他错误地计算了郭斌这一击的力道,便导致了原本做好的战术计划完全失效。

    郭斌久与关、张、赵云于马上切磋,长时期刻意地训练自己的骑术,可以说,他如今的马上功夫,比之关、张、赵云这种自幼习武,努力练习骑术的猛人虽略逊一筹,可较之一般的武将却是超出甚多,只因他这一身天生的蛮力。

    为什么呢?因为此时的马具尚未完备,马具上缺少了一件重要的道具,便是马镫。

    要说此时也不是完全没有马镫,任何一件物件的产生都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如今汉朝的贵族和高官所骑乘的马匹便都是有马镫的。然而这种~马镫与后世实际意义上的马镫非但形制不同,其在骑乘时所发挥的作用也是相去甚远。

    此时所谓的马镫,其实是单镫。所谓单镫,是只在马鞍的一侧悬挂,只是用来辅助上马的道具。在人骑上战马后,脚则会从单镫中抽~出来,而用双~腿夹紧马腹骑乘。这种骑乘的方式,要求具有极强的腿部力量和耐力,故此时的骑兵并不适合长距离奔驰,且极易在作战时从马上摔下来。

    而郭斌则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了,以他一身的蛮力,夹紧马腹自然是轻而易举的,因此他天生便比别人更有马上作战的优势。

    郭斌策动战马加速往波才冲去,初一交击,只听金铁交击生响彻夜空,郭斌的玄龙枪竟真的被波才荡了开来。只见郭斌胸前空门大开,若是陆地上对战,怕是早给人一枪从空门直入,性命不保了。

    可是郭斌借着波才这一格挡的力道,绕着自己的腰部将玄龙枪划了一个大圆,在战马交错而过之际,枪尖竟正正点在波才的脖子上。玄龙枪是何等锋锐?再加上郭斌双臂的神力,又借了马力和波才格挡之力,相当于三方合力的一击。

    顿时,波才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便看到了自己那缺了头颅的身体颤颤悠悠地瘫倒在地上。

    就这样,曾经大败朱儁,将朝廷南路四万大军围堵在长社城的黄巾军大将,大贤良师张角的八大弟子之一的波才,与郭斌交战只一合,便被悄无声息地斩首在当场。

 第一百三十三章 长社之战(三)

    就连郭斌亦没有想到,他竟能一个回合便将波才斩首,这一战果实在也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全本小说网/https://。/波才本为大贤良师张角的八大弟子之一,武功造诣虽谈不上登临绝顶,却也是江湖上成名多年的人物了。而且当初郭斌与其交过手,知道波才虽然在力道上稍逊自己一筹,可是在江湖上行走多年,临敌经验是郭斌无论如何望尘莫及的。

    郭斌定了定神,回想了一遍,方将一切想通:波才之所以提了铁扁担奋不顾身地迎战郭斌,恐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近半个月来,郭斌率领七百军士滋扰黄巾军大营,虽然多是在营外擂鼓呐喊,或者做一些撒尿、大便之类侮辱性的行为,却给一众黄巾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因为郭斌他们行踪不定,你不知道他们会从哪里冒出来,也不知道他这次是来撒尿还是大便,又或者是冲进营中冲杀一番。因此,被郭斌首次冲击大营吓破了胆的二十万黄巾军,每天夜里都是提心吊胆,处处防备,以防给郭斌钻了空子。每天夜里,二十万黄巾军总要等郭斌前来闹完了,方能安心睡觉。

    故此,波才对郭斌那是咬牙切齿地恨啊,他恨不得将郭斌抓起来,绑在柱子上,用小拳拳锤他胸口,再用小皮鞭打得他皮开肉绽,满地找牙。便是如此,也难消他心头之恨。然而由于他缺乏战场作战的经验,对于情况判断错误,硬接了郭斌的一枪,导致被震退了两步,空门大露,让郭斌借着他底盘不稳、身不由己的空档,借上了力,方在一招之内将波才斩杀当场。

    波才一死,众人俱是大惊。郭斌手下自然是兴奋喜悦,而一众黄巾军则是如丧考妣,军心大散。

    当下,郭斌下马提了波才的头颅,将其挂在黄巾中军大帐前的帅旗上,让随行的军士大声叫喊:“贼首波才,已然授首,尔等速速投降,可免一死!”

    郭斌一行都骑着快马,此番一通喊叫,又命人扛着挂有波才首级的帅旗在营中一番奔驰,再加上皇甫嵩指挥着长社城内的大军全力压上。士气高昂的四万生力军投入战斗,那可真是千钧压顶之势。这些官军在长社城中可是憋得够呛,尤其是看着郭斌众人骚扰黄巾军大营,那叫一个心痒难耐,这憋了许久的一股劲儿,此时才得释放出来,自然是一个个如同见了嫦娥的二师兄一般,双眼放光,就差流哈喇子了。

    黄巾大军霎时间土崩瓦解,纷纷从四面八方奔出大营,作鸟兽散。

    长社城外的这一次炸营,宣告了颍川黄巾军的土崩瓦解,面对漫山遍野的黄巾军,皇甫嵩不得不传令大军分头抓捕黄巾贼寇。

    于是众军士分别以百人为单位,由都伯率领各自为战,撒开脚丫子各处围捕黄巾。郭斌大军自然也不例外,与关张二人在约定好的长社城北门外汇合后,顾不得入城,接了戏志才等人,便往南追击黄巾军而去。

    这一番你追我赶,一直到了第二日黄昏时分,方各自回军长社城外。

    官军一个个高唱凯歌,兴奋异常。是啊,从被围长社小城到全歼黄巾二十万大军,这人生的大起大落来得猝不及防,任是谁怕都会兴奋地睡不着觉吧?

    郭斌一路追击,对黄巾军的破坏力更有了个全新的认识。所谓的黄巾军,其中虽然有不少身强体壮的男子,这些人一看便知是粗通武艺的江湖汉子,皆是黄巾军主力无疑。可绝大多,不过是刚刚放下锄头,典田卖地,走投无路的可怜农民罢了。

    这些人一个个皮包骨头,面色蜡黄,见郭斌麾下的骑兵凶神恶煞般奔涌而来,虽然吓得两股战战,口~唇发干,连跑的力气都没有了,却犹舍不得丢下手中的锄头或铁锅。显然,这是他们逃荒途中仅存的一点儿家当了。

    郭斌心中不忍,他自从穿越之后,自一开始便未曾经历过一天苦日子。创业之初,他便得到了郭家庄族长郭永的全力支持,虽然伏龙山庄的生活不甚富裕,却从未短了吃喝。到后来带人到山中打猎,每天满载而归,心中喜悦,虽然累得不行不行的,却从未觉得生活艰辛。

    后来他首次进京,所交游的除了皇亲国戚,便是名门弟子,一切的吃穿住行都是这个时代顶尖的水平,所谓知民生之多艰更是无从谈起了。虽然他曾多次往返于京师与阳翟县,对民生之疾苦亦知道一点,却多是匆匆而过,将之看作不甚与自己想干的事情。

    直到此时,他才意识到,汉朝的贫苦民众过得是如何凄惨,他们奋起反抗地主阶层的层层重压,是那么的理所当然。可是郭斌更加知道,毫无纲领可言的黄巾之乱不可能取得成功,要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靠不得黄巾军,靠不得当今朝廷,能靠的只有自己。

    而目前的郭斌所能做的,也只有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这些可怜的百姓做一点事情罢了,比如说将手下七百人所携带的干粮拿出来,用大锅烧了粥饭,让这些可怜之人吃一顿不太饱的饭。

    这边一开始埋锅造饭,逃窜的黄巾军溃兵竟也慢慢聚拢过来,都抻着脖子,眼中的渴望毫不掩饰。

    看到这一幕,随行的关羽默然无语,暗自忖度:“关某人若非碰到主公,恐怕也会沦落到这步田地。唉,哪里有天生的反贼?不过是肚子饿了,老百姓实在是过不下去罢了。汉室倾颓,必欲才德兼备之人,方能救民于倒悬。主公仁义无双,爱民如子,当今世上,恐怕再无一人可及得上主公了。”

    随行而来的戏志才、郭嘉、荀彧也都是默然不语,只帮着郭斌指挥众军埋锅造饭,赈济一干黄巾溃卒。

    荀彧生在颍川荀家,那是实实在在的阀阅大族的嫡出公子。从小锦衣玉食,读的是孔孟韩老,学的是帝王之学,哪里真的见过成千上万流离失所、嗷嗷待哺的饥民?历史上的荀彧虽跟着曹操,更多的还是处于家族上的考虑。毕竟荀家根基就在颍川,而颍川便是历史上曹操安置汉献帝的所在,许昌城便在长社东南方不远处。

    不过,曹操为人虽然心性阔达,不是拘泥之辈,可毕竟行事多有出格之处,性情也是多疑喜忌,非是一代帝王的正道。郭斌以为,格局不够宏大,恐怕也是曹操最终未能一统全国的重要原因吧。若是曹操能多行光明正大之事,少一点隐私算计,恐怕荀彧便不会极力反对他称帝,而最终造成荀彧被迫自杀的惨剧。总的来说,荀彧还是一个心怀梦想之人,他心中所怀的,便是天下百姓,是大汉朝的基业。

    而如今早早地便投效郭斌,看多了官场上的手段诡计、魑魅魍魉,见识了郭斌的爱民如子、仁德无双,想必荀彧对于大汉朝廷的愚忠会慢慢消除,而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国计民生之上。这也是郭斌一直努力在做的,不过他所要影响的不只是荀彧,还有包括戏志才、郭嘉、徐庶、赵云、关羽、张飞、陈到等手下的一干文臣武将。

    因为他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人,许多思想在他的脑海中根深蒂固。这就决定了郭斌即便是努力使自己融入这个时代,努力改变自己,亦无法改变思想上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地方。他的爱民如子可能被看成是妇人之仁,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