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曹魏- 第4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曹老板拿起酒壶,给贾诩慢慢的倒上了一樽酒,之后才给自己倒上了一樽酒。

    “腊月烧酒,孤都想要对酒当歌了。”

    贾诩接过酒樽,脸上亦是充斥着笑靥。

    “以大王之才,一篇美赋不过是手到擒来尔!”

    曹操轻轻的舔了一口烧酒,脸色也变得有些通红起来了。

    “我等可是有多年未曾如此一起饮酒了。”

    贾诩轻轻的喝了一口酒,心中也是有些感慨。

    “是啊,有好多年了。”

    贾诩与曹操的相识是在董卓时期的,当时曹操为了接近董卓,与西凉军的很多人都关系不错,贾诩亦是如此。

    因此也一起喝过酒。

    曹操看了贾诩一眼,眼中却是有一种特别的意味。

    说起来,他与贾诩之间,不仅有情,还有仇。

    宛城之战,恶来典韦,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都是死在宛城了,而在后面的幕后真凶之一,便有贾诩。

    至于另外一个主谋,早就被曹操找个借口杀了。

    当然这个借口是借助曹丕的手的,曹丕的几句恐吓,直接让张绣吓得自戕,省去了曹操的很多麻烦。

    真凶之一的张绣早就死了,另外一位主谋贾诩却是活得好好的。

    贾诩没有被打击报复,更没有被杀死。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贾诩的地位与日俱增,逐渐成为曹魏阵营举足轻重的谋士,几能与荀或荀攸叔侄抗衡。

    甚至在魏国最关键的立嗣问题上,曹操别人都不问,偏偏要问这位贾诩的意见。

    贾诩的看法,最终给曹丕、曹植的立嗣问题一锤定音,决定了魏国接下来的政治走向。

    等到曹丕篡汉当上皇帝以后,贾诩被封为太尉,位极人臣。

    这位老人一直活到七十七岁才去世,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与张绣相比较,贾诩的人生可谓是风光无限,当了大官,出了大名,长寿人瑞,而且还得以善终。

    这就很奇怪了,但其实也不奇怪。

    张绣为何要降而复叛。

    三国演义是说曹操带着儿子、侄子和爱将抵达宛城之后,受到了张绣的盛情款待。

    在席间,曹操看到了一个生得极其秀美的女子。

    这个女人是张济的老婆、张绣的婶母,名叫邹氏。

    邹氏的相貌一定很漂亮,否则也不会引起曹操的垂涎。

    当时的曹老板又十分好色,他看到美人当前,竟不顾她孀居寡妇的身份,公然纳为小妾。

    这个举动让张绣大为恼火,自己刚刚投降,曹操就把婶母纳为姬妾,这若是传出去,天下都会以为张绣是卖婶求荣。

    这时候的张绣,心理开始失去平衡。

    于是便有了后面的宛城之战。

    但是这毕竟是三国演义,是演义,是小说。

    在《三国志·张绣传》里有记载:“太祖纳济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计漏,绣掩袭太祖。太祖军败。”

    这段记录告诉我们两件事。一,张绣叛变的原因,是因为张济的老婆被曹操睡了;第二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先动手的不是张绣,而是曹操。

    也就是说,真正的宛城之战,与我们脑海里想象有所差异。在一般想象中,曹操是抱着邹氏在大营淫乐,完全失去警惕,方被张绣乘虚而入:可实际上,曹操早就有了除掉张绣的计划,都已经打算动手了,可惜被张绣或者贾诩抢先出招,占了先机。

    而所谓的宛城之战,甚至还有夺嫡之争的影子。

    因为死得都是不相干的人还有一个最相干的人。

    曹昂死了,曹丕活了。

    最应该被刺死的曹操也没死。

    宛城之战充满着扑朔迷离,而原本应该作为主谋的,却没有被曹操记恨,反倒是对贾诩重任有加。

    能做成这样的,除了曹老板的胸襟之外,还有是他觉得宛城之战更多的是因为他自己的原因,而非是别人的原因。

    而且,贾诩的才能,让曹操舍不得杀。

    可以这么说,在三国时代,真正在谋略上击败曹操,并让曹操自己都很佩服的人,就是贾诩了。

 第一百零九章 三国第一谋士(上)!五十月票加更!

    (全本小说网,HTTPS://。)

    之所以这么说,这是从两个方面讲的。(全本小说网,https://。)

    第一是贾诩的所谋略之奇之准,颇有些算无遗策的感觉,其所谋影响之巨,无愧于第一谋士之称。

    第二是因为他是最典型意义上的权术家,不像诸葛亮身担丞相之职,重在治国安邦,也不像周瑜承荷将帅之任,长于领兵作战。

    贾诩更无意于成为拥兵自重、称霸一方的军阀,他的身份永远在幕后,他不断地从某个将军深厚的帷幕后闪身而出,表面上是献计,却往往收到运筹帷幄的效果。

    贾诩给人的感觉是,像一个把谋略本身当作一种美,只追求谋略才华之展示的唯美主义者:只要自己的计谋有用武之地,他并不在乎江山变色,他为李傕、郭汜出主意,也不是要真心辅佐他们。

    贾诩之所以在分明看出张绣没有远大前途的前提下,仍毅然委身于张绣帐下,仅仅是因为张绣能够对他言听计从,能使他的谋略得以施展。

    东汉末年,礼教已无法维系人心,喊着忠义的人往往是举着忠义的旗号,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个人在道德失范的同时,又要面对风雨飘摇的乱世。

    在这个乱世里面,个体生命没有任何保障,军阀混战、外族劫掠、强盗横行、天灾不断,在这样一个风云变色的时代,所有的道德都要让位于生存的需要。

    而这些矛盾在贾诩的出生地……武威,又是尤其地尖锐突出。

    僻处西凉的武威,仁义礼教的道德规范本来就淡薄,与游牧民族斗争与杂处的生验、严峻的生存环境的考验是贾诩不会去在意那些已经变得虚伪的道德,他的谋略只是关注生存,以他和他周边的人的生存为第一义,因为没有精神束缚,他可以纵横驰骋地展现自己的谋略才华。

    正是在这种精神自由中,他的谋略达到了权变的极至。

    贾诩是历史的一颗明星,他以时代所赋予他的性格和才华,在不自觉中摧毁了一个满目创痍的王朝体制。

    旧的体制不摧毁,新的个人及个人精神便不可能诞生。

    我们是无法简单地用道德的眼光来评价贾诩这个奇人的。

    他像一个在乱世中游戏人生的人。

    他追求权势,但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他对哪个势力都没有真正的感情,冷眼看待天下的沧桑沉浮;他把施展才华看作一种乐趣,看着事件按照自己所预期的那样发展;你可以说他无情,但在那个时代,贾诩有理由选择做一个旁观者和唯美主义的权谋游戏者。

    贾诩,身怀奇谋,胆识过人,阅历繁复,志节深沉。

    他的品质里也许有着种种别人难以企及之处,但就客观效果而论,东汉末年的天下大乱,他难辞其咎。

    当年陈寿撰《三国志》时,曾将贾诩与曹操手下最具威望的二荀{荀彧、荀攸}并列立传,引起了注家裴松之的不满。

    此事见仁见智,我觉得若撇开道德威望,先注重影响世事的深度,则贾诩与二荀并列,并无不当。

    虽然贾诩常以汉室忠臣自诩,也确曾有功于皇上,但他显然更热衷于放纵自己天赋的谋士才华,而较少计较千秋功名。

    在各路军阀此起彼伏的混战中,在汉献帝由长安到洛阳的奔命过程中,在东西二京的喋血杀伐中,我们都能看到贾诩的智慧。

    董卓死后,司徒王允专权。

    王司徒只是一个碌碌之辈,而且不知体恤,滥开杀戒之弊,他刚刚上台就杀掉了当时的文豪蔡邕。

    但风雨飘摇的汉朝江山毕竟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董卓手下部将李傕和郭汜,王允若本着首恶既除,协从不问的态度,则这两个手上握有兵权的家伙便会归化朝廷,如此,因讨伐董卓而起的关东诸雄不知旌麾何指,也可能权且罢兵。

    中国历史在步入这一章时,虽然会略嫌平淡,但于国于民,实属大幸。

    刚愎无用的司徒王允,对李傕、郭汜下达了追杀令。只有3000飞熊军的李傕、郭汜等本来也想认命了,他们决定解散部队,自己再分头向大西北逃亡。

    如果这样的话则王允虽然极为不明智,却毕竟没有种下恶果,东汉政权暂时还能迁延些时日。

    贾诩恰恰在此时脱影而出发表了一下宏论,李傕、郭汜对贾诩素来敬重,便洗耳恭听。

    诩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迟也。”

    当年陈胜、吴广被迫“揭竿而起“,所持的理由,正与贾诩此时的想法相同。

    区别是,无论陈胜、吴广还是李傕、郭汜,他们都属当事者,而贾诩则完全是局外人,换言之,这一番建议,虽然可以救李傕、郭汜性命于一时,对贾诩则没有丝毫好处。

    不然,当李、郭二人成功后欲封贾诩为“尚书仆射“,他也就不会坚决推辞了。

    “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贾诩话说得颇有自知之明。

    初平三年六月,李傕、郭汜打破长安城池,王允被戮,吕布出逃,尸遍长安。

    据说,董卓初死之时,三辅地区百姓尚有数十万户,经过李傕、郭汜的放兵劫掠,仅仅两年间,民已“相食略尽“,好一片凄惨。

    一计可以危邦,片言可以乱国,正贾诩之谓也。

    他侧身在杀人如麻的强盗身后,貌似蔼然文士,一面犯下滔天奇罪,一面又能成功地躲避千夫所指,这份能耐,孰能及之?

    你看他以一介游士的身份闪身在某个诸侯说计道谋,甚至敢让曹操甘拜下风。

    他年轻时虽也曾被人评为“有良、平之奇,初时察孝廉为郎,因疾病辞官,西还至汧,道上遇见氐人{游牧民族},和同行的数十人皆为他们所抓,贾诩便骗他们说:“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

    当时的太尉段颎,因为久为镇边大将,所以威震西土,因此他便假称是段颎外甥吓唬氐人,氐人果然不敢害他,还与他盟誓后送他回去,其余的人却都遇害了。

    史称贾诩此举是:“权以济事,咸此类也”,这个“权”字,用得颇为妥帖,体现了贾诩的深不可测。

    让强盗俯首帖耳,单靠智慧肯定于事无补,靠胆量也过于笼统。

    因为贾诩身上同样洋溢着一股霸气。

 第一百一十章 三国第一谋士(下)!(1/3)

    (全本小说网,HTTPS://。)

    贾诩,真正的一言兴邦,一语亡国的策士,有道曰,文和乱舞三分碎,片言危国扰群雄三国时代,一如先秦时期,谋士和武夫并非截然不同、各司其职的两种行当,职号谋士而又武夫气十足,或号为武将却足智多谋,至少在三国时并不少见。全本小说网,HTTPS://。m;

    曹操手下著名谋士程昱,曾得到曹操这样的评价:“程昱的胆量,超过贲、育

    “,那是在袁绍欲南下与曹操争天下之时,程昱镇守的鄄城当着袁绍行进大军的要冲,守军却只有700人,在袁绍十万大军面前,真不啻为一碟嫩豆腐。曹操本想再增拨2000人,谁知程昱竭力阻止,理由是:袁绍见我只有700人,胜之不武,便不会来攻城,一旦增兵,反而有可能遭到灭顶之灾。程昱所料丝毫不差,遂使得三国

    “空城计

    “又多了一个版本,也许还是最早的一个版本。曹操手贾诩像下另一个著名谋士刘晔,十岁出头就曾因母亲遗命,刺杀了父亲一个亲信随从,日后更曾亲自动手,杀死了一个人见人怕的地方小霸王〖当然,他日后成为被曹植讥刺为

    “蝙蝠

    “的骑墙派,则是另一回事〗。可见,在那样一个危难的时势下,谋略若没有胆量的加入,是断断无所作为的,

    “胆识

    “二字,最需紧密结合。贾诩,身怀奇谋,胆识过人,阅历繁复,志节深沉。他的品质里也许有着种种别人难以企及之处,但就客观效果而论,东汉末年的天下大乱,他难辞其咎。当年陈寿撰时,曾将贾诩与曹操手下最具威望的二荀并列立传,引起了注家裴松之的不满。此事见仁见智,我觉得若撇开道德威望,先注重影响世事的深度,则贾诩与二荀并列,并无不当。他厕身在杀人如麻的强盗身后,貌似蔼然文士,一面犯下滔天奇罪,一面又能成功地躲避千夫所指,这份能耐,孰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