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兵在1917- 第1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答案很简单。开大会的时候列宁还在盯着。为了权力的平衡导师大人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而且那时候加米涅夫刚刚变成大长老,收获已经很大了,算是比较满足。可是这次被季诺维也夫一刺激,他立刻就不平衡了,这才狮子大张口。

    问题是他再张口也没用,因为托洛茨基此时真心是没办法调整,你想想,想从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那边抢职务。希望渺茫。而从托派内部调整,自己人恐怕第一个就不干了,那是会影响团结的。除非托洛茨基这是准备散伙,否则绝不可能这么干。

    自然的,加米涅夫的要求就无法实现,以他的脾气自然也不会支持托洛茨基的提议。所以任凭英国人借着国联大喊大叫,苏联是没有任何反应。这个事儿就一直拖了下去。

    到了八月份,远东红旗方面军经过一轮追击,不光将阿尔山夺了回来,连本带利将海拉尔也占领了。甚至兵锋直指齐齐哈尔。在这一轮追击战中毙伤鬼子三万余人,俘虏五千二百余。这么说吧。关东军在北满地区存在感跌入了冰点。如果不是远东红旗方面军兵力不足无法继续乘胜追击,拿下哈尔滨都不是问题。

    日本人不光是在北满洲遭到了承重的打击,在南满地区,随着关东军的不断抽调,给了赵sz和杨jy可乘之机,乘着日军虚弱的机会,南满的游击队是极大的壮大起来,将整个南满地区搅和得天翻地覆。

    可以说,鬼子在东北的势力跌入了自九一八以来的最低谷,一度的南次郎要求从朝鲜和本土抽调兵力填坑,甚至要求发动对苏联的全面战争。好在大本营这次坚决地拒绝了关东军的要求,要求南次郎必须保持克制。

    为什么日本人这次这么老实呢?主要是被红军的强势吓住了,皇军六个师团,说起来都是一个集团军的兵力了,却在跟红军的正面战斗中被打崩溃了。这充分说明露西亚鬼畜已经是今非昔比,不管不顾地进行全面战争风险太大。

    另外就是鬼子内部的南下派开始发力了,他们认为苏联远东地区虽然幅员辽阔,但却尽是没有开发的不毛之地,就算皇军能抢下来意义也不大。更何况一战后期干涉俄国革命的时候,皇军也不是没去过西伯利亚,事实证明那是不折不扣的大失败。鉴于西伯利亚是食之无味的鸡肋,那么为啥要为了鸡肋拼死拼活呢?

    而且进入八月之后,哪怕是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这样的主战派也基本上满意了,再打下去,那真心会变成全面战争,到时候真心就不好收场了。所以当托洛茨基再次在政治局提议用外交方式解决问题时,哪怕加米涅夫依然弃权,他的建议也被通过了。

    接下来就是旷日持久的谈判了,而谈判的焦点问题就是怎么停战,鬼子表示将承认之前哈拉哈河区域不再有边界纠纷,要求红军和外蒙古军队退出兴安省。而苏联则认为,没有那么便宜,好容易打下来的地盘,凭嘛还给你?再说就算要还,那也是还给中国人,老子可没承认伪满洲国的合法性。

    分歧是空前巨大的,甚至一度谈判濒临破裂,原因是英国人又在使坏,这帮唯恐天下不乱的货暗中对鬼子示意,如果日本政府继续扩大同苏联的战争,英国政府不会反对。英国人的表态让皇道派很是欣喜,又开始积极地活动,强烈要求继续战斗找回场子。

    为了争取谈判桌上的主动,也是彻底地粉碎鬼子的野心,在李晓峰的建议下,苏联采取了两个策略,第一是让远东红旗方面军再发动一次突破作战,再给鬼子一点儿眼色瞧瞧;另一方面在海拉尔成立了一个兴安省临时政府,其中冯玉祥任临时省主席,马占山任省副主席。如此一来既给了鬼子好看,又堵住了英国人那张臭嘴。

    这个决定让冯玉祥和马占山是喜出望外,哪怕兴安省不过是一个小分省,但省主席就是省主席,尤其是这还是从鬼子手里收复的失地,那政治影响力是响当当的。

    不过有趣的事情很快就发生了,在冯玉祥就任临时省主席的同一天,南京方面也发表了一个通告,宣布不承认冯玉祥的临时省主席身份,并再一次强调了国民政府对东北三省的主权。不过在通电的末尾却很有意思的表示:要求冯玉祥和马占山服从中央政府的领导,不要当苏联的傀儡云云。

    更有意思的是,私下里南京方面派遣了一批“接收大员”前往兴安省,准备接任一切行政权力。不用说这就是英国人出的鬼主意,这是准备继续给苏联上眼药了。

    不过可笑的是,这批“接收大员”刚刚出了山海关就被日本人赶了回去,只好在昌平成立了所谓的兴安省省政府……(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66 战鼓声近

    (全本小说网,。)

    时光穿梭,下半年进入八分月之后,那是一眨眼就奔向了年底。…≦不知不觉1935年就过去一大半,在这一年里最大的事件就是列宁退休、德国废止《凡尔赛条约》以及苏联和日本在哈拉哈河的撕逼大战。

    这是从和平走向战争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不管是欧洲还是亚洲都开始不得安宁。不客气地说,转过年来,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就已经不可阻止了。

    实际上从这一年开始,主要轴心国已经趋于形成,甚至比历史上形成得更加早!1935年10月末,已经是内忧外患的冈田启介内阁突然再次遭到沉重打击,青年皇道派军官策动了一次针对统制派的大规模刺杀事件(历史上的二二六事件),虽然行凶者很快被镇压下去,但造成的影响是空前的。

    冈田启介不得因此辞职,而支持北进战略的皇道派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从那一天开始,鬼子基本放弃了北进路线,改为南下发展。在这一政策的指引下,东北的局势开始缓和。甚至鬼子关于兴安省的问题作出了极大的让步(在鬼子自己看来是让步)。

    鬼子建议,兴安省临时政府可以继续存在下去,只要兴安省临时政府承认自己是满洲国下属的自治省,一切都好谈。

    对于这个提议,冯玉祥和马占山都一度有些动心,至于苏联方面自然也认为可以接受,但是却遭到了李晓峰的坚决反对。

    “如果承认兴安省属于满洲国,等于是苏联政府间接承认了伪满洲的合法性……鉴于我们同中华民国、同英法为主导的国际社会在最近一段摩擦不断。不断地遭到诋毁和攻击。在这种情况下间接承认伪满洲的国际地位。会遭到了更大的非议。”

    李晓峰的话有道理吗?有。因为美国和英国对伪满洲国的态度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永远”不予承认。一旦苏联承认,哪怕是间接承认了伪满洲,那美苏和苏英关系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为这不符合美英两国在华利益。

    当然苏联和英国的关系也就是那么回事,大家谁也不求谁。但是美苏关系却不一样,在苏联的工业化进程中,作用最大的就是美国。苏联的汽车工业几乎完全都是美国技术。三十年代更是大规模的从美国引进机床设备并大量聘请美国顾问。

    如果美苏关系因为伪满洲国受到影响,波及到了苏联正在进行的工业化,那就得不偿失了。

    那么历史上苏联为什么会承认伪满洲国呢?其实看看那个《苏日中立条约》也就是《苏日互不侵犯协定》的签字的日期,你就知道了。时间是1941年4月13日,也就是卫国战争爆发之前两个月。

    那个时间段正是轴心国势头高涨的时候,德国在欧洲用闪电战击败了法国,将英国人折腾得焦头烂额,以至于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向美国表弟求援。鬼子也差不多占领了半个中国。

    举目四望,反法西斯前景一片黯淡。作为同时和德国、日军接壤的国家。苏联肯定要采取一些自保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恐怕是换做美帝也会选择妥协。

    而且从历史上看,这个条约确实避免了苏联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从人家的国家利益出发,这是非常成功的外交胜利。

    当然,在这个时空,李晓峰暂时是不打算跟鬼子签订什么中立条约的,现在还不是1941年,而且刚刚才教训了鬼子一顿,用不着对鬼子妥协。

    在他看来,兴安省已经轮不到鬼子说三道四了,不服气咱们就继续打,看谁先撑不住!

    当某仙人搬出了美国作为论据,准备接受鬼子条件的大佬沉默了。思考了片刻之后,托洛茨基问道:“安德烈同志,那你认为我们该怎么做?或者说怎么做既能体面的结束战争,又不至于开罪英美呢?”

    托洛茨基这等于是踢皮球了,这个难题他解决不了,那干脆就让某人自己去解决。

    李晓峰想了想回答道:“鉴于我国唯一承认并建立了外交关系的中国合法政府是南京国民政府,我们应当尊重南京方面对于兴安省的主权……”

    他还没说完,斯大林就急了:“你的意思是说拱手将红军激战三个月,付出了大量流血牺牲的战果送给南京,让英国人逞心如意?!”

    “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李晓峰笑了笑回答道,“南京方面对兴安省的主权是不容辩驳的,但是鉴于南京方面无力行使主权,也无力保住国土。那么确保该省不受敌对势力的侵略,确保中国公民的人权不受侵害,就该由我国和国际社会共同负责。”

    “我建议,可以在这个问题上争取美国的支持,我国保证尊重中国对兴安省的主权,以及保护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由美国政府负责监督实施……”

    这个建议一经提出,政治局的大长老们都傻眼了,谁能想到某人竟然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美国人能同意吗?”托洛茨基皱眉问道。

    “我认为是有可能的,”李晓峰笑着回答道,“英美两国为了维护本国利益都持有遏制日本在华野心的主观意愿。但是他们在华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美国人并没有跟英国人穿一条裤子,如果我们给美国人一点好处,相信他们愿意发挥作用。”

    美国人有这个意思吗?应该说有,虽然孤立主义依然是雷打不动,但这并不是说美国国内的政治势力就愿意窝在北美这么一亩三分地折腾。拓展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其实也是他们的愿望,否则一战美国人也没必要参合了,别把他们真的当成了民主国家的活雷锋!

    只不过让美国人比较悲剧的是。他们刚刚上场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除了给欧洲的表哥们留下一个狗大户的印象。美**人在一战中的表现实在谈不上有多好。

    这也间接导致了在战后分蛋糕中,美国人并没能完全跟英法平起平坐。大失所望的美国人只能再一次捡起孤立主义的遮羞布,再一次躲回老家等待。

    这么说吧,孤立主义其实就是美国人同英国争夺第一把交椅失败之后的自我安慰,说是遮羞布也不为过。只要到了条件合适的时候,美国人毫不介意扔掉这块破布。君不见二战之后,美帝还有人提什么孤立主义吗?

    美国人其实就是矫情,明明想在国际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又担心英国人不给面子,只能弄这么一个玩意儿自我安慰。而实际上,只要条件成熟,他们是很愿意参合事情的。

    比如这一次,条件就比较成熟。首先,苏联给出的借口和条件都不错。一直以来美国在华势力范围都是长江下游,对于东北地区缺乏影响力。这一次苏联人给了他们介入东北事务的机会,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其次,就在苏联人抛出橄榄枝的同时,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提前签订了历史上那个著名的《**产国际协定》。这个协定意味着德国、日军和意大利轴心初步形成。

    不用说这个协定就是冲着苏联去的,出于平衡国际势力的角度出发。美国人自然要偏向苏联一点,答应苏联人的提议也就很正常了。

    最后,英国人不是一直在吼兴安省的人道主义灾难吗?如果美国能在这场所谓的灾难中发挥比英国更大的作用,不是间接证明了比英国表兄强么!

    所以苏联人刚刚提议,美国人就一口答应了下来,很快就无视日本的抗议派遣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监督团以及红十字会前往兴安省。

    这一下给英国和日本气得,英国人是忙活了半天,就指望通过施加压力让苏联屈服,好混一点儿东北利益。至于日本人,本来在长江流域就跟英美争得不可开交,这下倒好,美国鬼畜都抵达皇军在华大本营了,这简直是大大的失败!

    顿时,这两国的政坛就炸开了锅。可是无论他们怎么闹腾,苏联和美国就是不为所动,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