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豪商- 第8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耶律延禧的“百万辽兵”在燕地这边苦哈哈的穷汉子们看来,就是往上爬的垫脚石啊!

    燕国王,您快点征兵吧!

    大家伙等不及了……

    ……

    等不及的不仅有燕地的贫下中农,还有大宋河北都转运使张克公。因为张家在天津市里面还有势力,所以花钱雇佣燕地壮士的事情,就落在了他的身上。

    在给张克相和另外几位“对朝廷忠诚”的元老写了信,交代了一番后。张克公又亲自跑了沧州南皮和清州州城,在那里设立了两个招兵的衙门。完事后还是不放心,就乔装改扮,微服来到了武好古的大本营天津市。

    张克公对天津市是很熟悉的,来过多次,多数都是微服而来。不仅没有惊动武好古,有几次还避开了张克公。而且他在河北当监军御史的时候,还帮着陶节夫在天津市设立了一个“情报据点”。还派出了早年间投靠张家将门的一个武好古阵营的叛徒杜文忠。

    就是杜文玉的那个哥哥,因为在界河商市担任公职期间捞钱捞得太不像话,别林冲抓捕,还拘捕逃脱的杜文忠。他从界河商市逃脱后,不知怎的就落在了张克公手中(当是张克公在沧州当官),后来又成了张家搜集武好古罪证的工具。不过没等到张大御史参倒武好古,武好古就造反了。所以罪证用不上了,但是杜文忠还有用。被派到了天津市当了一个坐探,因为上线就是张叔夜、张克公,所以很难给挖出来。而且杜文忠年纪大了,又受了挫折,为人也变得谨慎,就在共和坊(武好古家门口)附近开了个小小的书斋,卖点从开封府弄来的书籍和大字儿。一直规规矩矩的,也就没有人去查他了。

 第1161章 共和国的崛起 七

    (全本小说网,HTTPS://。)

    张克公是坐船来的,带着两个颇为精悍的仆人,还带着几大箱子大字儿,就是书法作品。(全本小说网,https://。)也没什么名家大作,就是一些不出名的秀才写的书法。都是些“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儿,写得倒是不错,可以在天津市卖几个小钱。

    这就是个不引人瞩目的小买卖,所以在过市舶司关卡的时候,没有遇到任何麻烦。市舶司的税官马马虎虎给估了个300缗的货值,然后抽了30缗的税。张克公给了对方30缗面值的钱引外加二两白银,市舶司的税官验看以后,就给开了税票。

    出了税卡,张克公就瞧见已经变成一个温文尔雅的中年商人的杜文忠立在税卡外面等候。连忙上前去拱拱手,打了招呼,就像老朋友见面时一样。

    杜文忠雇了一辆四轮马车,请张克公和两个随从都上了车,关上车门,马车咣当咣当跑了起来后,才低声对张克公道:“介仲,出了一点意外。”

    意外?

    张克公一紧张,不会是杜文忠被幽州的暗探给发现了吧?

    杜文忠低声道:“虽闻自古燕赵多壮士,却未曾想到燕人刚烈如此,闻虏大至,不惧反喜。上至富家儿郎,下至贫户壮士,人人思战,祈赴辽东……”

    什么!?这是一点意外吗?

    张克公眼珠子都快惊得掉地上了。

    百万契丹啊!

    多可怕啊!

    如果奔着开封府来,官家多半就溜去襄阳了。燕地这里真的会人人思战,还要祈赴辽东?这怎么可能?燕人要那么厉害,契丹人怎么在此间统治一百多年的?

    杜文忠道:“介仲别不信,等会儿就知道了。”

    等会儿就是不到半刻钟后。张克公和杜文忠乘坐的马车,在共和广场外被堵住了,不是堵车,而是被人堵住的。

    也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共和广场上居然人山人海,怕是有数万人汇聚在那里了。

    聚集在那里的人们真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声音巨大,犹如雷霆。

    “伐辽!伐辽!伐辽……”

    “他们在嚎什么?”张克公从马车上下来,站在大街上,望着不远处广场上的人山人海。

    “伐辽!”杜文忠说,“他们在喊‘伐辽’,今天是元老院正式通过《增发战争公债案》和《总动员令》的日子……所以这里才会人山人海。”

    张克公迈步向前走去,一直走到了广场的入口处。然后挤了进去,在人群当中游走,仔细的观察,聆听,看着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上浮现出的兴奋、欢快、希望等各种各样的表情。

    几乎没有恐惧,至少张克公没有发现有哪张面孔上浮现出恐惧。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燕人真的疯了吗?百万辽军啊!他们一点不害怕?他们要不怕,怎么会被契丹人统治那么多年?难道是因为武好古?这个乱臣贼子用了什么办法,竟然把燕人的血性彻底激发出来了?

    就在张克公感到疑惑的时候,他的堂兄张克相和其他所有的元老,已经簇拥着首席元老武好古走出元老院议事大厅二楼,正对共和广场的大平台了。

    元老院会议刚刚结束,《增发战争公债案》和《总动员令》得到了全票通过!

    前者是增发1000万缗的公债用来打仗,后者则是个征募士兵的法令。幽州因为是土地兵役制嘛,拿了土地的骑士户、府兵户没得跑,都得征他们来当兵!

    但是对于没有拿到土地的平民,就只能用募兵的办法,让他们自愿当兵了。这一“自愿”不得了啦,燕地这边不知道有多少热血青年和贫下中农伸长了脖子在等呢。甚至还有许多生活在大宋境内的骑士户、府兵户的亲朋好友,也在等着燕王大点兵呢!

    府兵户的200亩,骑士户的1500亩,不比赵佶的缗钱有吸引力?虽然寻常的200亩旱田最多就值几百缗。但是没有骑士和府兵身份,一堆苛捐杂税压下来,地主也能生生压迫成佃户。

    所以武好古和元老院要考虑的问题已经不是有没有兵,而是辽东的土地够不够分了……

    “伐辽!伐辽!伐辽……”武好古并不知道自己很快就要为了兵太多而发愁了,他只是站在平台上,一手扶着栏杆,一手抽出宝剑用力挥舞,然后大声喊着“伐辽”。

    广场上非常吵闹,这个年头也没什么扩音器。所以下面的人民群众也没听见他吼什么?但是大家都看到他拔出宝剑了。拔出宝剑当然是要砍死辽狗的意思了!

    这说明元老院通过决议,要杀辽狗,分田地了!

    那些和朱和尚和朱二和尚兄弟一样,从燕地乡村跑来天津府投军的青壮年农民可就乐坏了,全都扯开嗓子大喊“伐辽”,这场面热烈的都快赶上大革命了。

    如果耶律延禧看到这一幕,一定后悔的要跳辽海了。

    而张克公则害怕得有点发抖,伐辽你们都那么高兴……回头要是伐宋,那得开心成什么样子?

    ……

    “百万辽兵啊!燕人真个不惧?”

    张克公怎么没有想到,解开自己心中这个谜团的,竟然是杜文忠十七岁的儿子,正在天津市上小学杜国良。

    虽然杜文忠是潜伏在天津市的宋朝特务,但是他的儿子杜国良却是一个“共和国人”。在天津市读了蒙学、小学,今年是他读小学的最后一年,过了除夕就要去考云台学宫了。结果遇上了百万胡虏南侵,旅顺危急,燕山危急,幽州虽大,却容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了……所以十七岁的杜国良也决心投笔从戎!

    “杜大郎,你也要去从军?为什么呀?你家不是幽州公民户啊?”

    “世伯有所不知,小侄虽不是公民,但却无时无刻不想成为公民。所以小侄一定要从军报国,在沙场上赚一个公民户出来!”

    又一个被武好古蛊惑的好孩子……不过他的话有道理啊!成为公民的要保卫自家占着股份的幽州共和,没有成为公民的看着眼热,也想从百万辽寇身上赚一个公民。

    幽州这边,能不人人思战吗?

    只是不知道有多少幽州男儿,要浪死辽东了!

    张克公有点惋惜地看着杜国良。这娃子和他爹不一样,从小就上进,在天津市的大相国寺小学里面经常拿第一,云台学宫应该是稳稳的,怎么也想要从战场上赚一个公民户?

    “考上云台学宫不就是公民了?”

    杜文忠在旁解释道:“犬子是立志要考律学院的,大相国寺小学的先生说了,凡是从军报国者,是可以论功加分的。”

    什么?科举这等斯文事情(张克公是承认云台学宫水准的,所以将考云台学宫看成科举),怎么还可以搞从军加分?

    杜国良一脸肃然地对张克公道:“便是没有从军加分,小侄也要挺身而出,保卫共和的!因为小侄是华夏男儿,自幼习武,怎可坐视胡虏南下,神州陆沉?”

    “可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张克公搬出了范仲淹劝说想要从军报国的张载的名言。

    杜国良却道:“此腐儒言尔。圣人以身体之,力行近乎仁。如今胡虏南下,吾等幽州儒者,当以身力行,披坚执锐,杀敌保民,岂可迷于章句而避死乎?”

    张克公愣了又愣,这话说的……范仲淹和张载难道是因为怕死才弃武从文,研究儒学的?

    ……

    “辽狗的旗号!”

    旅顺府,大黑山山城城头,几名守军突然指着远处地平线上出现的旗帜,大声呼喊了起来。

    大黑山又名老虎山、大和尚山,位于辽东半岛南部,主峰高二百余丈,方圆二十余里,号曰辽南第一山。距离旅顺关城,也就是原来的镇东关长城非常近。从地理上说,此处就是旅顺的门户。

    而大黑山山城建于晋代,原名卑沙城,是高句丽统治辽东半岛是修建的一座石城。城垣沿大黑山山脊,绕山梁围峡谷顺山势而建。城墙由大小不等的山石叠砌,非常坚固。

    在幽州军占据辽国的苏州安复军之前,大黑山山城早就废弃多年,不过因为是石城,所以破损的并不严重。在知旅顺府事黄植生的主持下,幽州军的工兵和民伕,又对大黑山山城进行了全面的修复和加固,还在大黑山的左右两翼,修建了旅顺府城和东关城。还用石墙将大旅顺府城、东关城和大黑山山城连为一体,形成了一道铜墙铁壁似也的防线。

    率部驻守在这道防线上的,则是幽州军第五将正将柴枞,就是那个早年在界河商市当“看门骑士”时一箭射透杜文忠肩膀的家伙。后来他跟着武好古参加了平夏之战,回界河商市后又在骑士学院补了课,再后来一直跟武好古混,算是心腹元从。

    他得到报告后,马上从大黑山山城中的衙署中出来,快步上了城头,举起望远筒好一番张望,然后摸着下巴上的大胡子,咧嘴笑道:“直娘贼的,总算是来了,再不来,天都凉了!”

 第1162章 共和国的崛起 八

    (全本小说网,HTTPS://。)

    百万辽兵南来的消息,在燕地激起了滔天的波澜,但是在旅顺府这边,却还是营造出了一些紧张压抑的气氛。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大战之前,哪怕再豪勇的战士,也会感到惧怕的。特别是敌人的数量很多,很可能有四五十万!

    百万契丹什么的,驻守旅顺的幽州军军官是不会相信的,他们对辽国军事力量的了解,可不在耶律延禧之下。

    大辽国在失去燕地前,大约有1000万出头的人口。现在辽国已经失去人口最多的南京道,生女真部落联盟也造了反,还夺走了宁江州和黄龙府,在辽南这里还丢了个苏州安复军。丢了那么地盘后,辽国的人口最多就剩下六七百万。怎么可能动员出百万大军?能拉出四五十万人,就已经倾举国之兵了。

    而倾举国之兵讨伐敌人,当然是只能赢,不能输的。对一个六七百万人口的国家而言,动员四五十万军队作战要付出的代价是足以动摇国本的。如果再打败了,呵呵……大辽的国运就到头了。

    所以这场旅顺会战,会惨烈到什么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等待惨烈会战时所要承受的煎熬,往往比真个打起来时更难受。

    站在大黑山山城的最高处,知旅顺府事黄植生低头望着让他担惊受怕了好几个月的敌人。

    高高竖在五里开外的敌军将旗上的名号,是由契丹小字书写的。黄植生和马政在边地多年,都认识契丹小字。用望远筒端详了一会儿,都认出将旗上的名号是“海州南海军节度使高”。领兵打头阵的,居然是渤海人的军头高永昌。

    高永昌不是和幽州结盟了吗?还打算在辽阳自立为王,现在怎么帮着耶律延禧打头阵来了?

    绣在黑色旗帜上的高字,黄植生多瞅了几眼后,眼睛就仿佛被灼痛了一般,不由自主的将视线转移了开去。因为他的看到了高永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