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逐鹿传-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刚说完宰相之才难得,能进入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列的宰相更难得,就又来了一位。

    谁?

    陈康伯。

    陈康伯虽然没有赵鼎那么耀眼,但他刚正不阿,在国家危难之际,不顾惜他自己个人的安危,迎眷属入临安,并坚决主张抗击金兵的入侵,且“以经济自任,临事明断。”,赵构曾称赞陈康伯“静重明敏,一语不妄发,真宰相也。”,赵眘也曾称赞陈康伯“有气量,其从容不迫,可比晋谢安。”

    陈康伯能得赵构和赵眘上下两任皇帝夸赞,自然是有其过人之处,而且此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妒,能为君上荐才,例如,他知道虞允文文武兼备,所以力荐,这才有了虞允文指挥三军大破金帝完颜亮。

    而陈公辅这人则是硬骨头,绝不愿攀附权贵的硬骨头。

    赵佶在位的时候,陈公辅怼赵佶的宠臣朱勔、蔡京、王黼。

    赵桓当上皇帝之后,陈公辅向赵桓进言:“蔡京、王黼用事二十余年,现在的四个谏官唐重、师骥、谢克家、孙觌,都同蔡、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让他们行使监督职权,肯定无法称职工作。希望陛下选择人臣中朴茂纯直,能安贫守节、不附权幸、慷慨论事者,作为合格的谏官!”

    陈公辅跟李纲的关系非常好,可靖康年,吴敏和李纲天天斗个不停,陈公辅向赵桓上奏:“陛下刚刚即位,日理万机,正需要君臣上下同心合力,而这两位朝廷重臣反而不和,并且已有迹象。希望陛下好好教育他们,务使他们团结一心,以安国家。”

    陈公辅因为喜欢提意见,对国家的财政、税务、军事等各项大政方针,不管分内还是分外,都积极建言献策,以供皇帝参考,以至于经常得罪领导,进而导致反复被贬,甚至就连他的好友李纲和赵鼎都受不了他,贬他。

    说实话,将陈公辅弄来,李衍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将来身边可能会有一个诤臣,能少犯不少错误。忧的是,以后舒心的日子可能要少上不少。

    李衍先冲陈康伯道:“德量宽博,能服众心;器资凝重,足任大事。”

    李衍又冲陈公辅道:“我的魏征来了。”

    李衍对这二人的评价,可以说是相当高——一个直接就告诉你,我看好你,将来要重用你。另一个则将之比作古之名臣。

    陈康伯现如今还没入仕,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后生,得了李衍这么高的评价,这么大的认同,以至于之前想好的话一时之间没能说出口,结果反倒是陈公辅抢了先。

    陈公辅道:“将我比作魏征,大都督难道是想当李世民?如果是,那大都督只能得到一个徐元直。”

    恢复过来了的陈康伯随后也道:“大都督如果当薛仁贵,陈康伯愿意辅佐,大都督若是当李世民,那陈康伯请求一死!”

    对于这些刚直之人,李衍是既爱又恨——爱的自然是爱他们的性格,恨当然是恨他们难以收服。

    可再难收服,李衍也得想办法收服,谁让他们有才呐,李衍总不能不用有才之人,反而用只会溜须拍马之人吧,那样不得跟赵佶一样因昏庸而慢慢衰败最后被人彻底击败然后妻女沦为别人的玩物,并且还得背上千古骂名。

    李衍道:“李世民不好吗?他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尊称为“天可汗”,他虽然抢了李建成的江山,却还给了中华民族一个太平盛世,还给了中华民族一片广阔领土。”

    李衍一开口,陈公辅就知道举错例子了,李世民的功绩太卓越了,以至于盖去了他弑兄杀弟诛杀兄弟所有子嗣逼父亲让位这个巨大的污点。

    陈公辅补救道:“大都督并非太宗,况且官……”

    陈公辅想说:“官家圣明。”,可这违心之话,陈公辅这个向来只说实话的人,真是说不出口,只能临时改口道:“况且民众也经不起折腾。”

    李衍先对门口的阮小七道:“去后堂将娘子请来。”,然后才冲陈公辅道:“你跟朱勔同地为官,他们君臣怎么折腾的百姓你不知道么,不妨告诉你,用不了多久,方腊就要起义了,方腊和他的那些教众就是被赵佶和朱勔折腾到活不下去了,才不得不反,还有田虎和王庆,他们也快称王了,好像他们现在已经各有几十万追随者了,如果赵佶不折腾他们,而是将折腾他们的精力和钱拿去救济他们,会有这么多人起来造反吗?”

    陈公辅张了张嘴,想争辩两嘴,可对于朱勔在江南所作所为了若指掌的他实在是没法为赵佶和朱勔说话。

    还未出世的陈康伯,还不知道赵佶的昏庸,因此对赵佶还抱有幻想,道:“官家是圣明的,只是奸臣当道,才……”

    就在这时,李师师捧着一个盒子进来。

    一进来,李师师就风情万种的瞪了李衍一眼,好像在说:“又利用我!”

    李衍满脸歉意的还了李师师一眼,用眼睛跟李师师说道:“晚上我好好补偿你。”,然后李衍看向陈康伯道:“我现在就来告诉你,赵佶到底有多圣明。”

    言毕,李衍就一指李师师,道:“她你们可能不认识,但她的名字你们一定听说过,她就是……”

    赵鼎忍不住道:“李行首?”

    见赵鼎认出李师师来了,李衍笑道:“竟然元镇认出了我这房侍妾,倒也好办了。”

    说到这,李衍也不去看赵鼎因听李师师是李衍的侍妾而震惊的表情,而是冲李师师示意了一下。

    李师师见状将手上捧的方盒小心翼翼的放在桌上,然后将盖打开,再然后退到了一旁。

    李衍道:“你们都是饱学之士,定能断定此物的真与假,还请帮我鉴定一下。”

    就连闻焕章、乔道清、杨志等人都不知道李衍有这枚传国玉玺,因此不禁探头看去。

    一见之下,他们的瞳孔无不是一缩,随即连忙上前仔细观看!

    见此,萧嘉穗、赵鼎、陈康伯、陈公辅也忍不住向传国玉玺看去,随即也全都是瞳孔一缩,然后也连忙上前仔细观看!

    与此同时,李衍的声音响起:“两年前的上元夜……”

    ……

 第二百四十七章 开府(终)(求订阅!)

    …

    安东都护府

    大都护:李衍

    副大都护:王伦、闻焕章

    长史:孙静

    司马:朱武

    录事参军:赵鼎

    舍人:陈康伯

    录事:李资深

    谏官:陈公辅

    吏曹:郭永

    户曹:蒋敬

    礼曹:金富轼

    兵曹:乔道清

    刑曹:裴宣

    工曹:汤隆

    济州岛太守:王伦

    乐浪郡太守:仇悆

    关内省(关内道)高官:萧嘉穗

    中原省(中原道)高官:萧让

    真番郡太守:吕将

    河南省(河南道)高官:程万里

    江南省(江南道)高官:金富辙

    海阳省(海阳道)高官:王寅

    兵马扩编重组:

    马军:

    马一军。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统领:林冲。

    副统领:花荣、张清。

    辖两千五百马军。

    驻地:水泊梁山。

    马二军。

    统领:卞祥。

    副统领:周昂、山士奇。

    辖两千五百马军。

    驻地:济州岛。

    马三军。

    统领:石宝。

    副统领:胡春、史进。

    辖两千五百马军。

    驻地:乐浪郡。

    马四军。

    统领:杨志。

    副统领:丘岳、徐宁。

    辖两千五百马军。

    驻地:真番郡。

    目前,水泊梁山有好马两万五千多匹,还有济州岛那个超级牧场可以源源不断的产马,可以说,短时间内,水泊梁山并不缺马。

    然而,即便不缺马,李衍也只能将马军扩一倍。

    马军将士太难训练了,加上这段时间一直在打仗,根本没有人力训练马军士卒,以至于李衍让政治部在官军降卒中挑了两千改造良好并且素质一流的官军降卒、又在高丽降卒中挑了一千改造良好并且素质一流的高丽降卒才凑齐了这一万马军。

    经此艰难扩军一事,也是因为条件终于允许了,李衍让兵曹招募一万马军预备役放在济州岛上,交由驻守的卞祥等人训练。

    步军:

    步一军。

    统领:邓飞。

    副统领:邓元觉。

    辖五千步兵——以汉卒将士为主(四千),精选勇武服从性强的奴婢兵(一千)补足五千之数,然后打散重组。

    驻地:济州岛。

    步二军。

    统领:鲁智深。

    副统领:彭玘。

    辖五千步兵——以汉卒将士为主,精选勇武服从性强的奴婢兵补足五千之数,然后打散重组。

    驻地:济州岛。

    步三军。

    统领:广慧。

    副统领:杨春。

    辖五千步兵——全汉卒。

    驻地:水泊梁山。

    步四军。

    统领:武松。

    副统领:杨林。

    辖五千步兵——以汉卒将士为主,精选勇武服从性强的奴婢兵补足五千之数,然后打散重组。

    驻地:水泊梁山。

    步五军。

    统领:曹正。

    副统领:袁朗。

    辖五千步兵——汉卒、奴婢兵五五分,打散重组。

    驻地:关内省。

    步六军。

    统领:孙安。

    副统领:龚旺。

    辖五千步兵——汉卒、奴婢兵五五分,打散重组。

    驻地:中原省。

    步七军。

    统领:竺敬。

    副统领:丁得孙。

    辖五千步兵——汉卒、奴婢兵五五分,打散重组。

    驻地:河南省。

    步八军。

    统领:縻貹。

    副统领:韩滔。

    驻地:江南省。

    辖五千步兵——汉卒、奴婢兵五五分,打散重组。

    步九军。

    统领:程子明。

    副统领:陈达。

    辖五千步兵——汉卒、奴婢兵五五分,打散重组。

    驻地:海阳省。

    步十军(水陆两栖一军)。

    统领:呼延庆。

    副统领:郭盛。

    辖兵五千——一千马军,四千步军。以汉卒将士为主,精选勇武服从性强的奴婢兵补足五千之数,然后打散重组。

    驻地:仁川港。

    步十一军(水陆两栖二军)。

    统领:欧鹏。

    副统领:吕方。

    辖兵五千——一千马军,四千步军。以汉卒将士为主,精选勇武服从性强的奴婢兵补足五千之数,然后打散重组。

    驻地:济州岛。

    这次步军重组,李衍将之前让闻焕章招募的两万汉卒预备役带来,然后融入十一支步军之中,令汉卒的总数大于奴婢兵,以保证这些军队的绝对忠诚。

    水军:

    水一军。

    统领:阮小二。

    辖水兵五千人,载重小于五千石的中小船一千余只。

    驻地:水泊梁山。

    水二军。

    统领:李俊。

    副统领:童威、童猛。

    辖水手两千,水兵三千,载重五万石的大海船五十艘,载重万石的大船三百艘。

    驻地:目前没有驻地,在海上来回跑。

    水三军。

    统领:阮小五。

    辖水手五百,水兵两千,载重五万石的大海船十艘,载重万石的大船五十艘,载重不足五千石的中小船若干。

    驻地:仁川港。

    水四军。

    统领:张顺。

    辖水手五百,水兵两千,载重五万石的大海船十艘,载重万石的大船五十艘,载重不足五千石的中小船若干。

    驻地:济州岛。

    由于黄河决堤和改道,目前黄河已经不能行驶大船了,大海船就更不行了,不仅如此,就是用小船倒运,还有两处得陆地行船。

    基于此,闻焕章派人在黄河出口附近找了个地方其实就是后世的洋口修建了一个全新的港口,并派了一千梁山军在那长期驻守。

    洋口港是一座离岸型深水港,位于长江口北翼,黄海出海口南翼,既能通往长江,又能通往黄海,是一个很便利的港口。

    因为黄河上走不了大船了(说来也是李衍的运气,黄河决堤时,水泊梁山的船队正在从罗城往济州岛运送物资,否则,水泊梁山的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