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逐鹿传- 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

    李衍并不怕打仗,也清楚强军都是打出来的。

    可那也得分时候不是,这次可是超过五十万大军对决,而他一共才带来了不到四万人马,加上水军,也不过才近五万人马,不节省点,可能连自保之力都会被打没了。

    所以,李衍一直以来的打算都只是协助晋军守城,而不是帮晋军守城。

    见韩世忠和吴玠也就三十岁上下,都是很年轻的将领,钮文忠有些不放心,进而有些迟疑!

    李衍看着钮文忠,道:“我梁山军三大纪律第一条,一切行动听指挥,你不是我梁山军的人,我就再给你一次机会,下次如果不在第一时间执行我的命令,休怪我军法无情!”

    钮文忠一凛,他听说过梁山军的军法极为严格,没想到,只是迟疑一下,就被警告,随即连忙道:“是,在下这就去办。”

    李衍这才看向韩世忠和吴玠,道:“长官的命令,对的,要执行,错的,也要执行,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同样的,身为长官,下命令之前一定要深思熟虑,因为你的一个命令,很可能会害死无数袍泽兄弟,明白么?”

    韩世忠和吴玠齐声道:“小将明白!”

    李衍道:“既然明白了,那就找军法司一人领十军棍长长记性,嗯……跟军法司的人说,你们还要打仗,这十军棍暂且记下,回山时再行刑。”

    这回韩世忠和吴玠学乖了老老实实的遵命道:“是。”

    接下来的日子,李衍对守城一事不闻也不问,哪怕是宋军打上城头,李衍仍不上去看一眼。

    对此,钮文忠忍不住问缘由,李衍道:“有韩世忠和吴玠在城墙上,我放心。”

    这话后来传到了韩世忠和吴玠耳中,两人感激涕零,大生士为知己者而死的念头,进而比之前更加用心守城。

    三日后,李衍的丈人乌利得安率五万多兵马来援。

    得知他们已经晚了三天,乌利得安后怕不已!

    尽管是自己的丈人,但在谁统领谁这个问题上,李衍一点都不含糊。

    最终,乌利得安带来的这五万多人马的指挥权也归了李衍。

    得到这五万多人马的指挥权了之后,李衍将这些人马也一分为二,分别交给韩世忠和吴玠统带。

    玉不琢不成器,韩世忠和吴玠绝不缺乏潜力,他们只缺少历练的机会。

    而李衍需要做的就是,“发现”他们,并给他们创造历练的机会。

    另外,在死守晋宁府的同时,李衍让钮文忠和乌利得安派人给田虎送一句话:“二哥,我给你留了一条生路。”

    ……

 第三百八十一章 气数已尽(求订阅!)

    …

    虽然有踏白军开辟好的道路,可这一路翻山越岭,仍让李衍遭了不少罪。(全本小说网,https://。)

    还好——

    李衍无惊无险的来到了晋宁府城。

    被钮文忠等人夹道迎进城中之后,李衍开门见山道:“我全面接管晋宁府城,你们有没有意见?”

    “这……”

    钮文忠有些迟疑!

    李衍见之,道:“你们如果不愿,我就不接管了,一会我就带着我的人撤走,帮你们守住晋宁府,我也算是对得起我二哥了。”

    听李衍说要走,钮文忠大惊!

    先不说李衍带来的这三万精锐最少能抵他们十万晋军,只说李衍亲自带三万大军来援所鼓舞的士气,就是无法估量的。

    如果李衍这时撤走,晋宁府城恐怕连一天都坚持不住,就会被攻破。

    因此,钮文忠连忙道:“钮文忠和晋宁府上下皆愿接受大都督调遣!”

    有钮文忠带头,王远等人随后也道:“我等愿意接受大都督调遣!”

    李衍看着钮文忠等人,道:“非是我贪恋这指挥权,而是如果不能形成统一的指挥,这晋宁府是万万守不得的。”

    钮文忠等人也知道,统帅不明,乃是兵家大忌取败之道。

    再者说,凭李衍的地位和战绩,就是田虎在这,李衍都是毫无争议的统帅,更何况田虎还没在这里。

    所以,李衍并没有费多大劲就接管了晋宁府。

    草草的交接一下,李衍便带人巡视晋宁府。

    一来,这么做能安抚人心。

    二来,李衍真得好好研究一下,怎么才守住这晋宁府。

    站在城墙上看着城下的宋军越聚越多,李衍头也没回,道:“韩世忠、吴玠。”

    韩世忠和吴玠行礼道:“小将在!”

    李衍道:“我若让你二人来守此城,你二人可有信心守住?”

    韩世忠大喜,拜道:“小将愿立军令状,若守不住,任凭大都督惩罚!”

    吴玠也大喜,拜道:“若守不住,小将提头来见大都督!”

    看了韩世忠一眼,吴玠又拜道:“不知我二人谁统领谁?”

    李衍道:“以两个城门为界,东边这半个城归你吴玠守卫,西边那半个城归韩世忠守卫,此城门归你吴玠守卫,那个城门归韩世忠守卫。”

    韩世忠拜道:“小将请求跟吴统领对换守此城门!”

    吴玠也拜道:“小将不愿跟韩统领对换!”

    第一军的人都能看出来,大都督喜欢韩世忠和吴玠。

    当然,大都督喜欢的将领不只韩世忠和吴玠,还喜欢刘锜、王彦、张宪等人。

    不过,在第一军的人看来,大都督最喜欢的还是韩世忠和吴玠。

    君不见,此次出征,刘锜、王彦、张宪等人全都被大都督留在水泊梁山帮岳飞练兵只带韩世忠和吴玠出来?

    为甚么?

    还不就是为了给韩世忠和吴玠立功的机会,提拔他们?

    事实也能证明如此,竟然让两个代统领负责守城,不是给他们机会是甚么,只要这城守得好,他们头上的“代”字,还能去不了?

    韩世忠和吴玠也看出来了大都督在培养他们,可也正是因为如此,两人才处处较劲,都不想输给对方,毕竟,越往上走,路就越窄,将来难保他们之间没有竞争,而一旦落后对方,可能就会步步落后对方。

    李衍看了韩世忠和吴玠一眼,然后看向钮文忠,道:“钮枢密,你将城中的兵马和民夫平均分给他二人。”

    这晋宁城中并不缺兵,李衍又怎么会用自己的人守城?

    是。

    李衍并不怕打仗,也清楚强军都是打出来的。

    可那也得分时候不是,这次可是超过五十万大军对决,而他一共才带来了不到四万人马,加上水军,也不过才近五万人马,不节省点,可能连自保之力都会被打没了。

    所以,李衍一直以来的打算都只是协助晋军守城,而不是帮晋军守城。

    见韩世忠和吴玠也就三十岁上下,都是很年轻的将领,钮文忠有些不放心,进而有些迟疑!

    李衍看着钮文忠,道:“我梁山军三大纪律第一条,一切行动听指挥,你不是我梁山军的人,我就再给你一次机会,下次如果不在第一时间执行我的命令,休怪我军法无情!”

    钮文忠一凛,他听说过梁山军的军法极为严格,没想到,只是迟疑一下,就被警告,随即连忙道:“是,在下这就去办。”

    李衍这才看向韩世忠和吴玠,道:“长官的命令,对的,要执行,错的,也要执行,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同样的,身为长官,下命令之前一定要深思熟虑,因为你的一个命令,很可能会害死无数袍泽兄弟,明白么?”

    韩世忠和吴玠齐声道:“小将明白!”

    李衍道:“既然明白了,那就找军法司一人领十军棍长长记性,嗯……跟军法司的人说,你们还要打仗,这十军棍暂且记下,回山时再行刑。”

    这回韩世忠和吴玠学乖了老老实实的遵命道:“是。”

    接下来的日子,李衍对守城一事不闻也不问,哪怕是宋军打上城头,李衍仍不上去看一眼。

    对此,钮文忠忍不住问缘由,李衍道:“有韩世忠和吴玠在城墙上,我放心。”

    这话后来传到了韩世忠和吴玠耳中,两人感激涕零,大生士为知己者而死的念头,进而比之前更加用心守城。

    三日后,李衍的丈人乌利得安率五万多兵马来援。

    得知他们已经晚了三天,乌利得安后怕不已!

    尽管是自己的丈人,但在谁统领谁这个问题上,李衍一点都不含糊。

    最终,乌利得安带来的这五万多人马的指挥权也归了李衍。

    得到这五万多人马的指挥权了之后,李衍将这些人马也一分为二,分别交给韩世忠和吴玠统带。

    玉不琢不成器,韩世忠和吴玠绝不缺乏潜力,他们只缺少历练的机会。

    而李衍需要做的就是,“发现”他们,并给他们创造历练的机会。

    另外,在死守晋宁府的同时,李衍让钮文忠和乌利得安派人给田虎送一句话:“二哥,我给你留了一条生路。”

    ……

 第三百八十二章 本王在十八层地狱等你们(求订阅!)

    …

    十几日前,晋军与宋军在武乡县大战了一场。(全本小说网,https://。)

    结果很可惜!

    不到一日,拥有五万大军的武乡县就被宋军攻克——五万大军,战死的战死,四散的四散,逃回威胜的残兵败将连一万都不到。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威胜与宋军之间再无屏障——宋军兵临城下。

    另外,另一路宋军也破了大谷县抵达绵山(沁源县)。

    晋国岌岌可危!

    ……

    空旷的大殿之中只有田虎和房学度二人。

    田虎沉声道:“太尉,如今我等该如何应对?”

    房学度沉默了好一会,道:“撤往绵山,然后且战且退,最终……撤到晋宁府,接受大都督安排。”

    田虎也沉默了一会,道:“本王的大晋难道就没有一战之力了么,本王手上还有二十五万大军,上百员将领,足够吃两年的粮食,无数金银钱帛。”

    房学度沉默不语。

    田虎见之,惨然一笑,道:“看来,本王的大晋是真要完了。”

    房学度劝道:“大都督为人宽厚,又重情重义……”

    田虎打断房学度道:“太尉可知,本王当初为甚么不赞成李衍提议的四家联合起来伐宋?”

    房学度摇头。

    田虎自问自答:“因为本王知道,我们四人之中只有李衍有问鼎天下的野心和能力,如果按照李衍所指引的道路去走,本王早晚得为李衍做嫁衣,这天下是谁的,本王并不关心,本王就想在这河北当个逍遥快活的王爷……奈何,天不从人愿!”

    房学迟疑了一下,道:“大王所走之路,如逆水行舟,哪能恁地没志气?”

    田虎破天荒的没有责怪房学度,道:“本王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已经晚了。”

    房学度又劝道:“如今大王手上还有二十五万大军,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无视的力量,大王可以带着这二十五万大军去投大都督,虽不能再为王,却可荣华富贵一生。”

    田虎摇摇头,道:“若论对李衍的了解,你不如本王,李衍能容得下你们,却容不下本王,李衍是真正的枭雄,而枭雄是绝不会让对他的地位有威胁的人存活的。”

    “这……”

    房学度亦清楚枭雄的性格,因此,如果田虎给李衍的定位没错,那么田虎的判断也就没错,所以房学度无言以对。

    过了一好一会,田虎才又道:“伯策(房学度的表字),田虎有一事相求,还请伯策看在咱们君臣一场的份上,务必再帮田虎一次。”

    听田虎叫他的表字,又自称姓名,还说求,房学度赶紧跪倒在地,口称:“微臣不敢,大王有事,但请吩咐!”

    田虎道:“你不需要这样,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真是有事托付于你。”

    房学度道:“大王休要说这种不吉利的话,大王春秋鼎盛,怎可能驾崩?”

    田虎没去跟房学度争辩此事,而是自顾自的说道:“我手下文武上百,却只有你最本事,文韬武略,都是上上之选,你这样的大才,是李衍最喜欢的,你去投李衍,必受他重用。”

    房学度张了张嘴,想再表一表忠心,可田虎没给他这个机会,继续道:“我不求伯策你别的,只求你将定儿带去交给李衍,再替我跟李衍说一句,定儿胸无大志,蠢材一枚,只可为富一方,不可为政从军……我之妃嫔,每人分些金银给她们,愿意跟你走的,你都带走,愿意还家的,不要阻拦,跟她们说,我允许她们改嫁……库房之中的金银钱帛你尽数带去给李衍,跟李衍说,这是他二哥资助他打天下的,再跟他说,赵宋不仁,他当为天下之主。”

    房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