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逐鹿传- 第2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乌利得安笑道:“好,好,这边的事情弄完,我就举家前往汉城。”

    乌利得安不用说了,是李衍的丈人,田虎死了,自然而然的就加入水泊梁山,而房学度、钮文忠等人,李衍怎么也得问一声,毕竟这有关名分,要知道,名不正则言不顺。

    所以,李衍看向房学度、钮文忠等原来的晋臣,问道:“不知你们有甚么打算?”

    此前房学度、钮文忠他们这些人虽然知道李衍的实力肯定要比方腊、田虎、王庆强,可他们万万没想到李衍会比方腊、田虎、王庆强这么多。

    如果仅仅是强也就罢了,关键是李衍还高瞻远瞩和懂得韬光敛彩——谁能想到,李衍在宋国的背后还有这么大一块地盘,并且布下了一支奇兵?

    在房学度、钮文忠等人看来,假如当初方腊、田虎、王庆同意四家联合伐宋,他们成功的可能性绝对非常大。

    当然,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李衍。

    房学度对田虎所说的李衍是枭雄,如今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体会。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李衍真是爱民如子,有仁主之风,这点从李衍境内民众的精气神上就不难看出——台湾郡内的所有民众都洋溢着幸福、快乐、积极、乐观、向上,这在他们晋国民众的身上是绝看不到的,以至于他们这些背井离乡的晋国军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新家。

    总而言之,不论从哪方面来说,李衍都折服了他们。

    加上,田虎已死,并在死之前立下遗训不许田定为政从军,他们这些人群龙无首。

    再加上,他们这些人中,有很多人,比如房学度、钮文忠,还有很强烈的事业心,并不想从此以后就过田园生活。

    所以,听李衍询问他们的志向,房学度、钮文忠等晋臣相与看了看,然后齐拜,道:“我等愿奉大都督为主,去从皆听大都督定夺。”——显然,这些晋臣之间早有默契。

    李衍将房学度和钮文忠扶起,朗声对所有晋臣道:“诸位不负我李衍,我李衍必不负诸位!”

    ……

    李衍到台湾郡的第二日,便将田虎的三四十万人马聚集到一起,然后问其意愿?

    愿意复为良民的,准其复为良民,跟晋国普通民众一样分得土地,就在台湾郡落叶生根。

    还愿意当兵的,接受选拔,合格的,接受梁山预备役系统和李衍指派的将领(刘锜、王彦、张宪)训练,不合格的,那没办法,也得专业为民。

    最终,经过层层筛选,李衍又得到了五万多各方面素质都非常好的新兵。

    晋军的将领,全部都去讲武堂、战例分析堂以及政治部深造评估,然后根据其能力和表现酌情安排任用。

    至于晋国那寥寥可数的文臣,则全都前往汉城,接受吏曹考核,再根据其能力和表现酌情安排任用。

    总而言之,因为水泊梁山拥有很完善的体系,田虎的遗产虽多,但很快就被消化了。

    ……

    与此同时,平寇军也将太原县、祈县、临县、大答县等州县一一攻克彻底平定了田虎之乱,班师回朝。

    ……

 第三百八十五章 壮志难酬(求订阅!)

    …

    台中港。(全本小说网,https://。)

    以王伦和花荣为首的台湾郡官吏和将校全都早早的就到此等候李衍的到来。

    此次一次性向台湾郡送来了大几十万人,其中还有三十多万军士,不亲自过来看一眼,李衍也真是不放心。

    所以,所有人都有惊无险的被送到了台湾郡之后,李衍便乘坐孟康、叶春等人用赵佶的三根龙骨中最长的那根刚刚造好被李衍命名为“梁山泊”号的宝船(该船长逾二十三丈二尺六寸,自上而下共五层,可轻松容纳上千人,有帆十二张,其最快速度可达到十九节,很可能是这个时代最快的船。)、在日不落舰队的护卫下来到了台湾郡。

    “梁山泊”号一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无人不惊乎,像房学度、钮文忠、乌利得安等原晋国的人对水泊梁山的实力更是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李衍从“梁山泊”号上下来,王伦、花荣等人立即围了上来。

    李衍看着又黑又瘦的王伦,道:“辛苦了。”

    王伦神采奕奕的说道:“不苦,我在这里过得很充实……大都督您真是慧眼如炬,这台湾郡真乃天下一等一的宝地,只不过在大都督您之前的人全都有眼无珠不识得此宝地。”

    李衍不置可否道:“看来,你很喜欢这里?”

    王伦道:“除了济州岛,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里。”

    李衍看了看远处已经初具规模的台湾郡城,又看了看很是高大尚的台中港,道:“你王伦之名必将永远被这片土地上的人铭记。”

    王伦笑了,很灿烂,道:“小可当年科举不中,以为此生只能蹉跎于山林之中,不想遇到了大都督,让小可活得比考上状元还精彩。”

    李衍拍拍王伦的肩膀,道:“你灿烂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然后扭头看向花荣,道:“黑了,也更精神了。”

    花荣道:“我们第四厢一直在努力训练,随时可战,战之必胜!”

    李衍听出来了,花荣这是在请战。

    也是,正值最好年华的花荣被困在这台湾岛上,连个需要严防死守的对手都没有,怎么可能不腻味?

    李衍道:“本来现在应该是你们第四厢大展雄威之时,奈何,哎,再等下一个机会吧,早晚有一天,你和第四厢会一鸣惊人的。”

    花荣怎会不知道,李衍所说的是四家联合伐宋?

    为此,花荣曾反复研究长江以南的地势地形,甚至派得力参谋和哨探去几处兵家必争之地实地勘察。

    如果当初方腊、田虎、王庆同意李衍提议的四家联合伐宋,那么做为奇兵的第四厢,如今真就可以大展雄威了,奈何方腊、田虎、王庆没同意李衍提出的四家联合伐宋计划。

    花荣既鄙夷又不无遗憾的说道:“方腊、田虎、王庆皆是鼠目寸光之辈!”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听了花荣此言,房学度、钮文忠、乌利得安等人全都面露尴尬之色!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李衍,见之,冲房学度、钮文忠、乌利得安等人道:“怎么样,你们在这里待得还习惯么?”

    乌利得安道:“这里很好,像世外桃源一样,不过我还是更喜欢汉城。”

    李衍道:“那等丈人你帮王太守他们将移来的人安顿好了,就去汉城定居吧,其他人如果也想去汉城定居,可以跟丈人你同行。”

    乌利得安笑道:“好,好,这边的事情弄完,我就举家前往汉城。”

    乌利得安不用说了,是李衍的丈人,田虎死了,自然而然的就加入水泊梁山,而房学度、钮文忠等人,李衍怎么也得问一声,毕竟这有关名分,要知道,名不正则言不顺。

    所以,李衍看向房学度、钮文忠等原来的晋臣,问道:“不知你们有甚么打算?”

    此前房学度、钮文忠他们这些人虽然知道李衍的实力肯定要比方腊、田虎、王庆强,可他们万万没想到李衍会比方腊、田虎、王庆强这么多。

    如果仅仅是强也就罢了,关键是李衍还高瞻远瞩和懂得韬光敛彩——谁能想到,李衍在宋国的背后还有这么大一块地盘,并且布下了一支奇兵?

    在房学度、钮文忠等人看来,假如当初方腊、田虎、王庆同意四家联合伐宋,他们成功的可能性绝对非常大。

    当然,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李衍。

    房学度对田虎所说的李衍是枭雄,如今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体会。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李衍真是爱民如子,有仁主之风,这点从李衍境内民众的精气神上就不难看出——台湾郡内的所有民众都洋溢着幸福、快乐、积极、乐观、向上,这在他们晋国民众的身上是绝看不到的,以至于他们这些背井离乡的晋国军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新家。

    总而言之,不论从哪方面来说,李衍都折服了他们。

    加上,田虎已死,并在死之前立下遗训不许田定为政从军,他们这些人群龙无首。

    再加上,他们这些人中,有很多人,比如房学度、钮文忠,还有很强烈的事业心,并不想从此以后就过田园生活。

    所以,听李衍询问他们的志向,房学度、钮文忠等晋臣相与看了看,然后齐拜,道:“我等愿奉大都督为主,去从皆听大都督定夺。”——显然,这些晋臣之间早有默契。

    李衍将房学度和钮文忠扶起,朗声对所有晋臣道:“诸位不负我李衍,我李衍必不负诸位!”

    ……

    李衍到台湾郡的第二日,便将田虎的三四十万人马聚集到一起,然后问其意愿?

    愿意复为良民的,准其复为良民,跟晋国普通民众一样分得土地,就在台湾郡落叶生根。

    还愿意当兵的,接受选拔,合格的,接受梁山预备役系统和李衍指派的将领(刘锜、王彦、张宪)训练,不合格的,那没办法,也得专业为民。

    最终,经过层层筛选,李衍又得到了五万多各方面素质都非常好的新兵。

    晋军的将领,全部都去讲武堂、战例分析堂以及政治部深造评估,然后根据其能力和表现酌情安排任用。

    至于晋国那寥寥可数的文臣,则全都前往汉城,接受吏曹考核,再根据其能力和表现酌情安排任用。

    总而言之,因为水泊梁山拥有很完善的体系,田虎的遗产虽多,但很快就被消化了。

    ……

    与此同时,平寇军也将太原县、祈县、临县、大答县等州县一一攻克彻底平定了田虎之乱,班师回朝。

    ……

 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万别逼我(求订阅!)

    …

    王庆的寝殿外,李助不停的徘徊。全本小说网,HTTPS://。.COm;

    等了许久,也不见王庆出来,李助只得催促内侍再去通禀一次。

    内侍进去不久,就复又出来,道:“大王教军师候着,即刻便出殿。”

    李助又等候了一个多时辰,内里仍不见动静。

    李助只好密问一个相好的近侍缘由?

    那近侍道:“大王与段娘娘正在打得热闹哩!”

    李助问道:“为何大王与娘娘闹?”

    近侍附在李助的耳边说道:“大王因段娘娘嘴脸那个,久不到段娘娘宫中了,段娘娘因此发了火。”

    李助听罢,只能继续等待。

    他们楚国虽然是王庆为王,但段家势力庞大,占了不下三成,因此,段家的核心之人段三娘要是耍起性子来,谁都没办法,包括他李助。

    又等了一个时辰,有内侍出来说道:“大王有旨,问军师还在此么?”

    李助道:“在此鹄候!”

    内侍传奏进去。

    少顷,只见若干内侍宫娥簇拥着脚步虚浮的王庆出来,然后到前殿升坐。

    见了王庆此时的惨样,李助心道:“真是苦了大王!”,然后奏道:“大王,大事不好,西京被宋军攻克了!”

    王庆惊道:“甚么,西京破了?”,随即连忙追问:“怎么破的?”

    李助道:“宋江一伙,受了招安之后,每战在前,这次攻打咱们楚国,他们亦做先锋,宋江那厮以有心算无心,先派人混入西京之中,然后里应外合打了奚胜一个措手不及,攻破了西京。”

    王庆听罢,道:“奚胜可恶,辜负本王的信任!李衍可恶,养此恶犬!”

    李助道:“奚胜已经战死,如今二龙山一伙和童贯大军分别从北、东两个方向向宛州攻来,沿路州县难挡其势,有的甚至直接直接投降反戈,宋军不日就要兵临宛州城下,刘敏派人八百里求援。”

    王庆本就惨白的脸,在听完李助之言后,变得更加惨白,道:“怎会恁地快?”

    李助道:“此片地区,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主要州城若是破了,自然难以抵挡。”

    王庆一想也是,道:“如今该如何是好?”

    李助道:“派得力之人驰援刘敏,宛州绝不能丢,宛州若丢,宋军就可以分兵而进,恁地时,就难守了。”

    王庆道:“那派杜壆领将佐十二员、兵马三万,去援宛州,告诉杜壆,最少与本王守住三个月!”

    李助心中一动,道:“三个月?”

    王庆含糊道:“军师照本王此言吩咐杜壆即可。”,然后避开这一话题,又道:“派人向方腊求援了么?”

    李助道:“已经派了。”

    王庆道:“那本王就拭目以待方腊到底派不派援兵来救本王。”

    李助道:“咱们楚国与他南国唇亡齿寒,他焉能不来救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