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逐鹿传- 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童贯道:“据我所知,咱们大宋还有一支成建制的军队。”

    高俅道:“哦?不知太傅说得是哪支军队?”

    童贯看了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的闻焕章一眼,道:“安东都护府的梁山军。”

    赵佶故意道:“梁山军要抵御高丽、泰封两国,怎能派出大军北上收复燕云故地?爱卿你是不是搞错了?”

    童贯冲赵佶一拜,道:“安东都护府只与泰封接壤,并不与高丽接壤,而那泰封又弱于高丽和安东都护府在高丽和安东都护府之间左摇右摆,因此,三家呈平衡之势,这种情况下,安东都护府抽出一二十万兵马北上收复燕云之地,绝无问题。”

    赵佶听罢,问闻焕闻:“闻爱卿,童爱卿之言你也听见了,不知你们安东都护府可能派出大军北上收复燕云故地?”

    闻焕章出列,冲童贯微微一拜,问:“不知太傅觉得我们安东都护府有多少军队,能一下子派出一二十万大军?”

    童贯眼皮都没抬一下,道:“四五十万总是有的。”

    闻焕章道:“不知太傅是从何处得知的这个数字?”

    童贯道:“本帅自有渠道。”

    闻焕章不再看童贯,而是看向赵佶,又道:“童太傅还真看得起我们安东都护府,好,那就依童太傅所言,我们安东都护府就有五十万大军好了……自从我们安东都护府受了招安,至今已经四年,朝廷共拖欠我们梁山军军响……嗯,最少也有一亿贯和一千万石粮食了,朝廷如果将欠我们安东都护府的这一亿贯和一千万石粮食的军饷补齐,我们大都督愿亲率二十万大军北上,不收复燕云故地,绝不还师。”

    李邦彦道:“朝廷是没给梁山军军响,可也没向你们安东都护府收过税,此足可以两相抵消。”

    闻焕章道:“乐浪、直番、济州三郡,除了是番地,就是荒地,为了在这三郡站住脚,大都督实行免税,又给民众分发耕牛、粮种,修建基础设施,数年间大都督向这三郡注入了数亿贯,就算收取一些商业税,也是入远远不敷出,三地之兵,之所以能坚持守卫三郡,并不是因为大都督给了他们军响,而是因为他们得守卫家园……远征燕云之地,并非本土作战,没有军响,他们如何会效力,怕是不等开战,就会溃散。”

    说到这里,闻焕章总结性说道:“总而言之,大都督让微臣转达他的意思,安东都护府可以出兵,甚至他本人可以亲率大军北上收复燕云故土,但他有两个条件:一、补足以往拖欠梁山军的军响,也就是,一亿贯金银和一千万石粮食。二、梁山军所过之地,所有官吏,不管王侯将相,皆受大都督节制调遣。”

    ……

 第四百零七章 贪得无厌(求订阅!)

    …

    李师师的身份还是一个秘密,绝大多数人只知道她叫王楠,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才知道她是天下第一名妓李师师。全本小说网;HTTPS://。m;

    而目前还没到李衍跟赵佶彻底翻脸的时候。

    因此,李师师的身份还得保密。

    所以,见赵元奴想说当年李衍大闹东京的事,李师师立即给赵元奴递去了一个“别乱说话”的眼神。

    赵元奴多精啊,一见李师师递来的眼神,立即改口道:“那当年……你怎么不告而别?”

    李师师笑道:“跟你们一样,我也是被他掳上山的。”

    赵元奴诧异道:“你也是被他掳上山的?”

    李师师笑道:“他就是一个土匪、强盗,凡事他看上的,全都会抢回来,别说咱们这些侍妾了,就是咱们大姐,他的发妻,都是他手下的人给他掳回来的。”

    赵元奴看了程婉儿她们一眼,然后小声问李师师:“她们都是他抢回来的?”

    李师师笑道:“大部分都是。”

    众女听了,皆笑,全然不将这当回事。

    赵元奴则一阵苦笑,“完了,李衍行事如此霸道,我只怕是在劫难逃了。”

    这时,花想容鼓足勇气道:“我不是被他掳回来的,我是自愿的。”

    花想容此言一出,众女全都笑得前仰后合,同样小腹隆起的玉藻前,上前拉起花想容的手,道:“小妹妹,你真可爱!”

    李师师道:“来吧,两位妹妹,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众姐妹。”

    李师师最先介绍程婉儿,道:“这是程婉儿妹妹,你们叫她婉儿姐姐就行……”

    “这是花宝燕妹妹,你们叫她宝燕姐姐就行……”

    “这是李慧乔妹妹,你们跟她叫慧乔姐姐就行,跟你说哦,慧乔妹妹原来可是高丽王后……”

    “……”

    听完李师师的介绍,赵元奴和花想容震惊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李衍的妻妾之中,竟然有一个高丽王后,一个日本王妃,四个高丽公主,两个高丽太师之女,还有方腊的女儿!

    瞬间!

    不仅花想容,就连赵元奴,都有些自卑了!

    众女寒暄了一会之后,李师师等人就带着花想容、赵元奴、悯枝往山上慢走。

    走了一阵,大家彼此有点熟悉了,花想容忍不住问道:“他会北上收复燕云故地么?”

    赵元奴也很关心这件事,所以她的耳朵也竖了起来。

    李师师道:“这种事不是咱们该关心的,他也不允许咱们掺和这些事……不过,最近军队正在大整编,他人也去东京了,我猜,只要条件合适,他会派兵北上的……”

    ……

    朝堂之上。

    童贯慷慨陈词:“燕云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咱们汉人之地,自从石敬恶贼将之割让给辽国,咱们汉人饱受夷害,自太祖登基,咱们大宋一直谋划收复燕云十六州,可惜一直没有良机,如今辽国国势衰退,正是咱们大宋收复燕云故地之时,且坊间民众都希望咱们大宋能收复燕云故地不再受夷害,此乃民心所向,咱们不可教民众失望!”

    王黼道:“官家何尝不想北上收复燕云故地,可也得有军队才行,朝廷的军队要么在西边防范西夏,要么在南边征剿方腊,哪还有军队北上收复燕云故地?”

    童贯道:“咱们泱泱大宋难道只有这点军队?”

    高俅道:“咱们大宋的军队虽然不小,但因国土面积大,这些军队被分散在全国各地,短时间之内根本无法将之聚集起来,目前成建制的军队唯有西军和平寇军这两支。”

    童贯道:“据我所知,咱们大宋还有一支成建制的军队。”

    高俅道:“哦?不知太傅说得是哪支军队?”

    童贯看了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的闻焕章一眼,道:“安东都护府的梁山军。”

    赵佶故意道:“梁山军要抵御高丽、泰封两国,怎能派出大军北上收复燕云故地?爱卿你是不是搞错了?”

    童贯冲赵佶一拜,道:“安东都护府只与泰封接壤,并不与高丽接壤,而那泰封又弱于高丽和安东都护府在高丽和安东都护府之间左摇右摆,因此,三家呈平衡之势,这种情况下,安东都护府抽出一二十万兵马北上收复燕云之地,绝无问题。”

    赵佶听罢,问闻焕闻:“闻爱卿,童爱卿之言你也听见了,不知你们安东都护府可能派出大军北上收复燕云故地?”

    闻焕章出列,冲童贯微微一拜,问:“不知太傅觉得我们安东都护府有多少军队,能一下子派出一二十万大军?”

    童贯眼皮都没抬一下,道:“四五十万总是有的。”

    闻焕章道:“不知太傅是从何处得知的这个数字?”

    童贯道:“本帅自有渠道。”

    闻焕章不再看童贯,而是看向赵佶,又道:“童太傅还真看得起我们安东都护府,好,那就依童太傅所言,我们安东都护府就有五十万大军好了……自从我们安东都护府受了招安,至今已经四年,朝廷共拖欠我们梁山军军响……嗯,最少也有一亿贯和一千万石粮食了,朝廷如果将欠我们安东都护府的这一亿贯和一千万石粮食的军饷补齐,我们大都督愿亲率二十万大军北上,不收复燕云故地,绝不还师。”

    李邦彦道:“朝廷是没给梁山军军响,可也没向你们安东都护府收过税,此足可以两相抵消。”

    闻焕章道:“乐浪、直番、济州三郡,除了是番地,就是荒地,为了在这三郡站住脚,大都督实行免税,又给民众分发耕牛、粮种,修建基础设施,数年间大都督向这三郡注入了数亿贯,就算收取一些商业税,也是入远远不敷出,三地之兵,之所以能坚持守卫三郡,并不是因为大都督给了他们军响,而是因为他们得守卫家园……远征燕云之地,并非本土作战,没有军响,他们如何会效力,怕是不等开战,就会溃散。”

    说到这里,闻焕章总结性说道:“总而言之,大都督让微臣转达他的意思,安东都护府可以出兵,甚至他本人可以亲率大军北上收复燕云故土,但他有两个条件:一、补足以往拖欠梁山军的军响,也就是,一亿贯金银和一千万石粮食。二、梁山军所过之地,所有官吏,不管王侯将相,皆受大都督节制调遣。”

    ……

 第四百零八章 小心才能驶得万年船(求订阅!)

    …

    其实,满打满算,李衍在东京汴梁一共待了不到两天。全本小说网;HTTPS://。m;

    也就是说,给花想容梳栊的第二天,跟闻焕章交代了一番自己出兵的条件,李衍就离开了东京汴梁。

    有人可能不解,李衍为甚么如此急匆匆的就离开东京汴梁了?

    原因有三:

    一、在东京汴梁浪,实在是太危险了,说实话,如果不是为了找一个出兵的借口,李衍都不会亲自来东京汴梁,别说李衍胆小,小心才能驶得万年船,所以,如果没必要,李衍指定不会冒险,毕竟,长在河边走,就没有不湿鞋的。

    二、李衍在东京汴梁也没甚么重要的事,而李衍的事又很多,哪能在东京汴梁浪费时间?

    三、李衍真不怕赵佶君臣不答应自己的条件,跟宋江用舆论逼自己北上攻打辽西京一样,自己这也是阳谋——赵佶君臣没法拒绝的阳谋。

    离开东京汴梁,李衍并没有回水泊梁山,而是去了羊口港,然后乘坐“梁山泊”号在日不落舰队的护送下去了台湾郡。

    王庆送给李衍的十五万人,也被李衍送去了台湾郡,刘锜、王彦、张宪等人对这十五万人筛筛选选了一番之后,从中选出了三万五千精兵,之后对这三万五千精兵进行重训。

    李衍到台湾郡的时候,王庆的这三万五千精兵已经接受完新兵部和政治部的基础训练,刘锜等人正准备对他们进行战斗素养训练。

    李衍检查了这八万五千人马的训练情况,发现刘锜等人训练的非常不错,尤其是从田虎那得来的五万精兵,简直让李衍有惊艳的感觉,可见刘锜等人在他们身上是下了大功夫的。

    李衍亲自拟定了一份将领名单,然后让这些将领和得自田虎的五万人全部上船前往水泊梁山——虽然日不落舰队的船已经超过了一千两百艘,但仍不能将这八九万人一次性运走。

    剩下得自王庆的三万五千人由刘锜等人继续训练,并等待日不落舰队返航。

    二十四天后,日不落舰队返航,同时带来了闻焕章和赵佶君臣商量好的决定——同意李衍提出来的所有条件,待金银和粮食交付之后,李衍必须亲率二十万大军北上攻打辽西京。

    宋国的粮食得从蜀中往外运,怎么也得两个月时间才能交付。

    也就是说,李衍还有两个月时间整军和护编。

    两个月看着是不少,可实际上却是捉襟见肘。

    不说其它的,仅李衍和得自王庆的三万五千人回到水泊梁山,就得半个多月。

    没办法。

    李衍只能在路上拟定整军和扩编的方案。

    ……

    回到水泊梁山,这次整军和扩编的方案,李衍基本上已经拟定好了。

    首先,李衍将第一营扩到了三千人,变成军级(马军三千即称为军),跟之前一样,第一营的军士和战马仍是梁山军最好的,并将上官义、马勥、滕戡派到杨再兴手下担任制领。

    上官义就不用说了,超五虎级的顶级猛将,力敌秦明、余呈两个五虎级的武将不落下风。

    纪山五虎,马勥排在第一,其实力肯定不比能跟秦明大战一百五十合不分胜负的袁朗和与呼延灼半斤八两的滕戡差,而且,原王庆的人中有一种说法,马勥是仅次于杜壆的第二高手。

    滕戡与呼延灼半斤八两,两人斗了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李衍相信,有上官义、马勥、滕戡帮杨再兴统带第一营,第一营绝对能对得起“天下第一营”之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