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逐鹿传- 第2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赢不了离开天险、长城、关隘保护的梁山军的道理。

    李良辅提醒天祚帝:“希望陛下言而有信,莫要忘了许诺我国的土地。”

    天祚帝道:“你放心,朕说话算数,只要赢了此战或是捉了李衍,让朕出了这口无尽恶气,下寨以北、阴山以南、伊实伊喇图鲁泺以西的大片土地就都是你们西夏的!”

    ……

 第四百七十五章 同室操戈(求订阅!)

    …

    见将敌人嘲讽过来了,阮小七赶紧带着手下的五百个汉子回来,而刘锜则一摇手中战旗,同时响起一组信炮。(全本小说网,https://。)

    等候多时的杨再兴,看见令旗,听见令鼓,立即脱离大军,奔向东北方向。

    李良辅见之,当即就判断出来了,这支只有三千人却有近万匹高头大马的军队不是短途冲锋而是长途奔战,说得再清楚一点,这支部队向东北而去,那就是要迂回袭击他们的右翼,甚至有可能是想绕过右翼赶到锥行阵后方来个千年杀!

    但面对这一切,李良辅并没有派出任何兵马阻截,就任由它向东北而去!

    看见梁山军两翼各有一两万精锐马军,而中军却只有寥寥的三千多马军,李良辅判断,尽管梁山军的中军兵力最多,但这中军才是梁山军的弱点所在,而且中军飘扬的那杆最大的大旗上那“东安都护府大都督李衍”几个字是那么刺眼,是那么吸引人,仿佛是在对他们说:“我李衍就在这里,有本事你们就来取我性命好了!”

    这如何能忍?

    所以,联军像一根遮天蔽日的钢锥一般,直直的往梁山军的中军楔进!

    见联军对它自己的右翼似乎无动于衷,岳飞又将渤海军和溪军的四千马军派出去攻击联军的右翼。

    “令乞颜部拼了性命也要给我守住右翼!”,李良辅下达命令:“且等南边战场接战了之后,大军便准备好,开入正西战场,李衍想先破我两翼,那就让他看看,我是怎么攻破他的中军的!”

    大战之前,双方都不知道对方会使用甚么招数,也都在猜测对方很可能会使用甚么方法攻击。

    最后还是吴玠坚定的认为,联军应该仍然会使用他们最擅长的利用强大的骑兵进行中央突破,并说服了其他人。

    这也是梁山军这边选择新月阵的主要原因。

    因为新月阵很适合“钝其锋芒,折其两翼”,也就是中军防守、两翼进攻。

    锥行线的两翼防线,从向东南和西南两边延绵三四十里,联军人马可以通过“∧”两条翼线之间交通往来,既可以重点攻击,也可以重点防御,非常厉害。

    而梁山军要想攻入这个锥型攻击大阵,就只有两个方法——要么就是从锥型大型的攻进去,也就是击溃铁鹞子,然后杀进去。要么就是从两条翼线攻破,然后杀进去。

    梁山军明显选择的是后者,至少看起来是。

    后被岳飞派出去的渤海军和溪军的头领李野(高永亮)和李赞(溪离不),并没有像第一营那样迂回太远,一来,他们没有第一营那样的优越条件一人三马,不可能大迂回,二来,他们立功心切,想要建此战的首功,契丹族已经没落,该是他们渤海族和溪族崛起的时候了。

    这次,李良辅没有放任不管这两支准备短途冲锋的骑兵,而是让非常有战力的乞颜部派出兵马迎战渤海军和溪军。

    乞颜部落,是蒙古族最古老的部落之一,源出古东胡柔然族,属于蒙古族始祖。

    随着部落人口的不断增加,乞颜部逐渐分衍出多个分支氏族。

    新增加的氏族名称又成为其氏族成员的血缘标记,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核心族人仍保持以“乞颜”为姓氏。

    这个氏族其实就是乞颜部落的一个分支氏族,孛儿只斤氏,乞颜·孛儿只斤。

    而这支氏族的首领名叫孛儿只斤·合不勒,是蒙古诸部中很有名的勇士。

    合不勒接到李良辅下的命令之后,立即调令部中五千勇士分离出来,然后迎上渤海军和溪军。

    双方都是很擅战的民族,还未接战,就先对射了一番。

    结果,分别有七八百人落马。

    尔后,双方就胶结在了一起,近万人马形成了一个巨大而混乱的战场。

    见此,岳飞和总指挥刘锜,全都暗松了一口气——岳飞之所以派渤海军和溪军先出战,是因为他们并不信任这支异族军,担心他们临阵倒戈,所以才让他们最先出战,免得他们成为定时炸弹。

    吴玠随后也将三千契丹军派了出去攻击联军的左翼。

    李佛(耶律佛顶)出战了之后,其实有些犹豫是否阵前倒戈?

    可想到李衍的英明神勇,再想到天祚帝的昏庸无能。

    更重要的是,李佛一点把握都没有这支天天接受政治部洗脑的部队会听他的命令临阵倒戈。

    最后,李佛暗暗一咬牙,然后带头向联军的左翼攻去。

    李良辅见之,又分出了一支五千人马的辽军迎战契丹军。

    很快,战场上就上演了一出同室操戈,同时又形成了一个新的战团。

    撇下了两个不稳定因素的刘锜、岳飞、吴玠等人,全都大松了一口气,随即全心全意的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接战。

    不过,所有指挥人员之中,要以前军的韩世忠最为聚精会神,因为此战之初,他是最关键。

    “近了。”

    “又近了。”

    “快了。”

    “……”

    韩世忠一边冷静的判断敌我双方的距离,一边准备应对这艰难的一战。

    床弩的有效射程是八百到一千步,有些优秀的床弩甚至可以射到一千二百步以上。

    不过,韩世忠一直等到联军的前军,也就是铁鹞子,到了四百步的时候,才下令床弩分段射击——他要发挥床弩最大的攻击力!

    “咻咻咻咻咻……”

    “咻咻咻咻咻……”

    “咻咻咻咻咻……”

    上万支铁矛一样的箭矢分三段射了出去!

    铁鹞子不愧是精锐中的精锐,也不愧是跟宋军在西北打了多年的精锐。

    在这波致命的攻击下,铁鹞子的将士不约而同的选择用穿着厚厚冷锻甲的战马来抵挡那其它东西根本无法挡下的铁矛,有些骑术高绝的骑士甚至在穿着重甲的情况下,还能将他们的身体藏在马腹之下,仅从这一点上,就不难看出,李衍的铁浮屠其实还是有些比不上铁鹞子。

    因为有铁鹞子在前面挡着,联军在这波要命的攻击下,其实只死伤了三五千人马。

    这个折损虽然不小,但还在联军的承受范围内。

    而铁鹞子是一人五到十马。

    在床弩的这波攻击下,虽然折损了几千匹战马,一两百将士,但完全不影响铁鹞子的战力。

    铁鹞子的将士有条不紊的更换战马,然战死的战马解开弃了,然后继续带队冲锋,同时带头还击。

    见向来无往不利的床弩,这次只取得了这个不怎么样的战果,韩世忠不禁有些大失所望!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韩世忠对局势的判断和掌控。

    韩世忠舞动手中的令旗,令操控床弩的将士和民夫将床弩横过来充当拒马桩。

    同时下令,重甲步军竖起大盾上前防御。

    接到韩世忠下达的命令,成闵和其营将校纷纷大喊:“上前!盾牌防护,盾牌防护!”

    成闵营的武器配备并不高级,每人都只有一把短斧,这是他们唯一的攻击武器,而他们的主要武器是一面铁包木半人高的大盾。

    他们还在新兵营的时候,杜迁、宋迈两位总教官就训练过他们的自恃,只有十分标准地半身倾斜,他们手中的盾牌才能护住他们身上大部分的要害,才能保护他们身后的战友。

    成闵营的将士刚做好防御,数万支羽箭就从天而降。

    其实,这种无差别攻击的准确率很低,如果能够进行有效防护,其杀伤力很有限,尤其是在前军皆是重甲步兵的情况下。

    一波!

    两波!

    三波!

    ……

    在铁鹞子冲到近前之前,成闵营将士不知道遭到了多少箭矢的攻击。

    还好,因为有好盾、好甲保护,他们只有三二百伤亡。

    等联军的箭矢攻完,成闵呲牙一笑,道:“又轮到我们攻击了。”,然后扭头看向他们营后面的数千门没良心炮……

    ……

    ……

    ps:从吉林来了个作者朋友,加上我这的另一个作者,大家一块吃了顿饭,又共勉了几个小时,还喝得头昏脑涨,总之,实在是无力写下一章了,所以,今天就这一章了,明天我尽量三更补回来。

 第四百七十六章 最后的决战

    …

    “咻咻咻咻咻……”

    “咻咻咻咻咻……”

    “咻咻咻咻咻……”

    “……”

    “轰轰轰轰轰……”

    “轰轰轰轰轰……”

    “轰轰轰轰轰……”

    “……”

    巨烈的爆炸冲击,所过之处,人仰马翻,爆炸的黑色烟火越来越紧地扫荡着大地,许多爆炸开的黑色烟柱子像旋风一样从已经被炸得坑洼不平的沙土地上向空中卷去!

    在这好似无边无际的黑烟的笼罩之下,到处都是乱哄哄的人马,到处都有人马被踩踏、被挤压,惊恐的联军将士和其坐下的战马不知所措地在战场上乱窜……

    见联军的前军被炸乱了,韩世忠果断下令弓弩手攻击,趁机给联军造成更大的伤亡。(全本小说网,https://。)

    韩世忠的这一套组合攻击下来,联军至少有万人死伤。

    而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最关键的是,联军的攻击阵型乱了,准确一点来说,应该是联军的前军的攻击阵型乱了,也就是“∧”的尖部乱了,这就导致联军无法继续向前攻击。

    如果此时两翼的岳飞和吴玠果断派遣精锐出击,此战取得大胜的可能性虽然不大,但取得一场小胜应该是十拿九稳。

    可岳飞和吴玠全都按兵没动。

    一来,总指挥刘锜并没有下达让他们出击的命令。

    二来,他们也不甘心只取得这点战果——正如天祚帝的最大依仗一样,在此时,也就是联军只有前军进入包围圈的时候,收紧口袋,那么全是骑兵的联军还是可以将大部队撤走,只有三万马军的梁山军因此能取得的战果一定是很有限的,远远达不到李衍想要的一战打服天祚帝、西夏、蒙古诸部的目的,进而云地西边仍会在天祚帝、西夏以及蒙古诸部的威胁之下,李衍也就不能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东边的燕地逐鹿之上。

    再来说联军这边。

    其实,目前遭到重创的只有作为前军的西夏军,蒙古诸部和辽军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损失。

    这对于西夏而言,可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联军此时撤军,那么西夏原来在联军中的领头地位必然不保。

    再者说,李良辅等人也不甘心这个战果,因为他们联军这边还有杀手锏未出。

    基于以上种种,李良辅命令铁鹞子立即整军,继续攻击。

    铁鹞子在没良心炮的这波攻击之下损伤其实不小。

    不过——

    铁鹞子人马穿得全都是冷锻甲。

    这种甲又称瘊子甲,颜色青黑,光洁透亮可以照见毛发,用麝皮为带子串扎起来,柔薄而且坚韧,防御性能大大强于宋甲,也大大强力水泊梁山的铁甲。

    而且,最欺负人的是,这种冷锻甲,宋国,包括水泊梁山,都仿制不了,也就是说,这种甲是西夏人独有的宝甲。

    (青堂羌的人如果用了大宋产的原材料,也造不出冷锻甲。)

    后来,汤隆等工曹的人通过反复研究,认为问题应该出现在原材料上,也就是,两地出产的材料不一样——两地出产的精铁,在硬度,塑性,强度上都不相同,用同样的方法加工,结果都是不一样的。用于冷煅的甲,前期叫退火调质,消除材料应力,后期冷煅不需要用火,自然锤锻,因此原材料必需具备两个条件,有很好的塑性(延展性),抗疲劳与断裂性在锤打下延展,在提高表面硬度的同时,甲片内部仍有韧性,而不会最后产生断裂。而大宋出的材料不具备冷锻的条件,用冷锻的方法根本没法加工,不是太软就是太硬,非要这样加工的结果就是甲片最终因金属疲劳而发生断裂。

    在炼钢厂当过两年多生产部主管的李衍,虽然不懂冷锻工艺,但知道,冷锻技术在后世并非是一个有产地限制的技术,所以说,应该还是汤隆他们没找对方法。

    不过不管怎么说,目前冷锻甲还只属于西夏,主要属于铁鹞子。

    身穿冷锻甲的铁鹞子,防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