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逐鹿传- 第2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第四百七十八章 敢战之心(求订阅!)

    …

    联军所摆的锥形阵,中间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全本小说网,https://。)

    利用这个广阔的空间,兀颜光所率领的两万精骑,可以充分加速,使这两万精骑可以发挥出最大的战力。

    不过,兀颜光并没有着急冲锋,而是始终压着手下这两万精奇,使他们缓慢前行。

    三箭之地,骑马慢行,以为逼迫。

    一箭之地,纵马冲锋,以溃敌阵!

    这是漠北骑兵作战的常识。

    在这种时刻,兀颜光所率领的这两万精骑,还能如此从容不迫。

    再加上这两万精骑所表现出来的强大气势。

    让刘锜以及前线总指挥韩世忠如临大敌。

    到了三箭之地,两万精骑终于开始跑了起来,大地也随之震动起来!

    没有战鼓,但万马奔腾的威势,却比战鼓更加震慑心魄,那轰隆的响声仿佛上万个惊雷一起爆发!

    韩世忠见之,立即启用他最后的手段,也就是由两万重甲步兵和一万火兵组成的小新月阵,准备迎接此战最关键的一个阶段。

    接到韩世忠的命令,数万人马立即有序的调动起来。

    不多时,小新月阵就被其它人让了出来。

    此阵由王贵、郭浩、杨从义指挥。

    王贵指挥中军,郭浩和杨从义指挥左右两翼。

    王贵、郭浩、杨从义等将两万重骑兵分成二十组,每组一千重甲步兵,两万斩马刀、重斧都倒拖于地,以一堵堵墙之势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决战,而火兵分成一千组,杂乱而有序的穿插在重甲步兵当中。

    双方尚未正式交锋,但互不相让的杀气已经蔓延开来……

    ……

    第一营的大迂回,并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顺利。

    联军的右翼,斜向东北方向长达五六里。

    第一营要想从外围绕过这条方向,就得向东北偏正北行军至少十五六里地,然后才可能绕到联军的背后。

    第一营一路走、一路等着辽军派人来阻截。

    杨再兴等人认为,这几乎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他们不信联军会放任他们安然抵达其背后。

    但事实还就是出乎杨再兴等人的预料!

    他们都走出了近十里路,竟然都没有一支军队来拦截他们!

    不过虽然联军没有派出兵马来阻截,但道路却变得越来越难走。

    一开始,他们还只是觉得踩上去犹如烂泥。

    到后来,干脆就是一个又一个坑!

    又过了一会,放眼看过去,眼前竟然全部都是坑坑洼洼,就像刚刚犁过的田一样。

    而且,有些坑大,有些坑小,坑小的让骑士觉得左右摇晃,坑大的能直接就把马腿坑折,偶尔一些巨坑,甚至能连人带马的吃进去!

    很快就有人判断出,这是汉人对付游牧民族的陷马坑阵。

    想当初,宋国就是用这招在河北对付辽国骑兵的。

    不想,辽国竟然将这招学了去。

    看着那一望无际的陷马坑阵,杨再兴等人终于知道,联军为甚么不派兵马来阻拦他们了——他们如果执意穿过这片陷马坑阵绕到联军后面对联军使用千年杀,恐怕那时大战就已经进入尾声了,他们能启到的作用将非常有限。

    ……

    一箭之地!

    兀颜光终于开始带头急跑,然后迅速将梁山军的小新月阵逼近——虽然已经看出来了对面的兵阵很不凡,可自信的兀颜光,还是毫不犹豫的带着由阿里奇、琼妖纳延等猛将组成的尖刀直接楔向小新月阵!

    在接战的那一刻,王贵果断下令:“斩!”

    刀光如雪,风轮一般的劈砍着对面的骑兵!

    很快,双方就撞到了一起,两万联军精骑在兀颜光、阿里奇、琼妖纳延等猛将的带领下就向一柄钢锥一样楔进了小新月阵中!

    这第一轮冲击,更多的是靠马的冲力,而不是人的臂力!

    小新月阵的两尖,比中央内凹的同袍更早接触到敌人,在郭浩和杨从义的指挥下,长刀、重斧成片成片的砍杀联军精骑人马。

    但中央部位,形势却有些不妙。

    兀颜光、阿里奇、琼妖纳延等猛将仗着武艺高强以及马匹的冲劲,连挑带扫,很快就突破了第一道防线,然后是第二道,第三道……

    跟兀颜光、阿里奇、琼妖纳延等猛将一同充当尖刀的,最差的也有百夫不当之勇。

    他们仗着马匹的冲力,在接战之初,势如破竹。

    联军的中军,随即响起了振奋士气的鼓声。

    在这鼓声的振奋之下,整个联军都向前奋力冲锋。

    对梁山军而言,好的一面是,联军越陷越深,进而,此战若是能取胜,胜果将越来越大,不好的一面则是,如果挡不下这冲击,就有可能被其冲到梁山军的中军,然后对李衍进行掏心斩首,进而输了此战,输了水泊梁山如今的大好形势,甚至给水泊梁山这个有无限未来的势力带来灭顶之灾。

    换而言之,这是此战最关键的所在。

    眼见,似有挡不住之势,王贵一边命令早就准备好的敢死队准备反攻,一边命令火兵自由攻击。

    分布在小新月阵当中的火兵得令,纷纷用猛火油柜喷出的火焰去烧联军精骑。

    这猛火油柜喷出的火焰能溅射,可附着持续燃烧,被击中的人不会立即死亡,而是在燃烧中喊叫着痛苦死去,对周围的士兵造成巨大的心理震慑。

    因此,火兵给联军精骑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以至于不少精奇裹步不前。

    趁此机会,王贵派姚政亲率绑着炸药包的敢死队迎上精骑反击。

    敢死队从姚政以下全都抱着必死的信念:“无论如何都要让他们的速度降下来,否则大都督的生命就将没有保证了!”

    新月阵,两尖强,中央弱。

    选择使用这个阵法,就是以先挫联军两翼为目标,中央部队的任务则是消解联军的冲击力,这就是“钝其锋芒,折其两翼”。

    等到联军的两翼折断,那时梁山大军合拢,就能将联军最精锐的部队围歼。

    但联军敢用锥行阵对战,抱着的就是“掏心斩首”,也就是说李衍的首级就是联军的最终目标,也就是他们胜利的关键所在。

    决战之前游骑骚扰,决战之时“斩首掏心”,这是漠北游牧骑兵的一惯伎俩,它将一直延续到铁木真时期的蒙古骑兵时代。

    而大都督,是他们这个势力之魂,一旦大都督被联军掏心斩首,那么他们这个势力没准会土崩瓦解先不说,此战他们将必败无疑,然后他们所有人都将是这些漠北游牧骑兵的猎物,没有人能回家,就算侥幸回去也逃不过军法司的无情军法。

    这是开战之初,政治部上下反复向他们灌输的。

    所以,梁山军上下全都以保护大都督为己任。

    敢死队冲上去了之后,先是拼命死战,如果不幸战死,或是战伤,就由他们自己或是由火兵伺机引爆其身上的炸药包。

    联军精骑从未见过这种恐怖的攻击,进而被震慑住了,之前一往无前的劲头慢慢退去,两万精骑,包括其后的联军,慢慢的全都慢了下来……

    ……

 第四百七十九章 已经无敌(求订阅!)

    …

    这些年,不管再怎么忙,李衍每天都会坚持抽出一个时辰来练武。(全本小说网,HTTPS://。)

    除了强身健体以外,李衍为得就是防止今天这一幕发生——李衍不希望,这一天到来之时,自己骑不了马,拿不了棍,进而输了自己的江山,输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也不知是因为天赋异禀,还是因为持之以恒,李衍如今的功夫已经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高度。

    用玄而又玄的境界来形容就是,李衍已经能做到了“举重若轻,大巧不工”,甚至隐隐掌握了一些“无招胜有招”。

    若用实例来形容就是,李衍在三十合之内能打败全力以赴的卢俊义、杨再兴、杜壆、史文恭之中的任何一个,甚至他们四个联手都打不过李衍。

    而且!

    注意!

    而且,是在李衍不使用蛮力的情况下!

    再从年纪上来说。

    如今,李衍三十一岁,正处于一个武将最巅峰的时期。

    当然,用年纪来约束李衍这个怪胎,其实并不准确,因为李衍的身体素质根本不同于寻常人——他的身体素质,一直在往上走,丝毫走下坡路的趋势都没有。

    不过这多少也能从侧方面来说明李衍如今的武力值有多高。

    李衍估计自己在这个世界恐怕已经无敌了。

    (之所以加上“恐怕”两个字,是因为李衍还不知道这个世界的第一高手高宠到底多厉害。)

    但是——

    李衍之所以亲自出战,可不是因为自己基本上已经无敌了,而是正如他跟刘锜等人说得那样,他要让梁山军上下皆有敢战之心。

    稍稍熟知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天祚帝和赵构其实也都是很有战力的武将。

    天祚帝打了三十多年的猎,虎豹熊猪,甚么没猎过,怎么可能没有点武力?

    赵构主动去完颜宗望军营为人质,力拉完颜宗望的铁胎弓,折服了完颜宗望,能没有武力?

    可就是因为天祚帝和赵佶失去了敢战之心,进而,一个从北逃到南,然后从东逃到西,妃嫔、女儿全都沦为别人的玩物,关键是,即便是这样,仍然没能逃脱被捉,最后当了几十年被人戏耍的小丑才了却残生,另一个,从北逃到南,然后逃到了海上,老妈和自己的皇后皆沦为敌人的玩物,还不顾一切跟敌人求合,苟延残喘到了八十一岁。

    让李衍成为天祚帝和赵构那样的皇帝,李衍宁可战死在沙场之上!

    所以,可以不站出来的李衍,毅然决然的站了出来!

    李衍骑好战马来到营前,姚兴和李助在李衍一左一右,三千解烦马军将士、五百亲卫、七千匹好马整整齐齐的排在李衍等人身后。

    李衍一边等候冲锋的命令、一边跟李助说:“军师又何必跟来?”

    李助道:“既然拦不住大都督,那李助唯有陪大都督走这一遭了。”

    从李助的话中不难听出,里面有埋怨的意思。

    对此,李衍只是笑笑——李衍纳谏如流不假,但却不会做臣子们的傀儡,而且,不是李衍自负,若论对大势和整体的掌控,哪怕有才如赵鼎、许贯忠,也远远都不如李衍,毕竟李衍比他们多了一千多年的见识。

    所以,该独断专行的时候,李衍会毫不犹豫的独断专行。

    当然,李衍也清楚,自己不可能永远都对,因此要慎重使用这个权力。

    李衍所不知道的是,李助,包括拼命劝谏李衍的包康等人,是埋怨李衍拿自己的生命冒险,给敌人彻底击溃他们这个势力的机会,可他们更佩服李衍的英明果决,君不见,李衍所过之处的将士,无一不是满眼敬畏,无一不是热血沸腾,从他们的表现上不难想象,只要此战取胜,李衍在军中的威望必将无可撼动,这样就会产生一个非常难得的效果——只要不出现极为严重的意外,他们这个势力绝不会从内部分裂,因为,只要没有军队改弦易辙,就一定没有人能挑战李衍的地位。

    李助又嘱咐了姚兴以及李衍的一众亲卫一遍:“咱们无论如何都要保证大都督的安全,绝不能让大都督有丝毫闪失!”——对于李助、包康他们这些之前没遇到明主而有抱负的人而言,更珍惜李衍这个毫无争议的明主,更难得的是,李衍已有今日之势,还这么年轻,所以他们是打心底里不想李衍出现任何意外。

    姚兴道:“军师放心,解烦马军只要还有一个人在,就绝不叫大都督掉一根毫毛!”

    阮小七随后代表亲卫说道:“我们全都做好了替大都督死的准备!”

    李衍这边准备就绪了,然而冲锋的命令却迟迟未下。

    刘锜对李衍绝对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尤其是李衍以大都督之尊位亲自去冲锋,让他刘锜继续指挥全军,这得是多大的信任!

    不过——

    心情澎湃归心情澎湃,可刘锜还是不能让李衍轻易出战。

    就算不考虑战场之外的事,刘锜也绝不能让李衍轻易出战。

    李衍亲自出战,是能大大鼓舞梁山军将士们的士气。

    可李衍也是梁山军的致命弱点——一旦李衍有个闪失,那么他们必败无疑。

    所以,若非到了万不得已,刘锜是绝不会让李衍出战的!

    而李衍一直以来都在致力打造令行禁止,也就是绝对的服从,对于上级下达的命令,对了必须服从,错了也必须服从,不允讨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