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逐鹿传- 第2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第五百二十章 合纵连横(下)(求订阅!)

    …

    最近李衍可以说是春风得意。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岳飞没费多大劲就将松亭关夺下,然后在长城外布下了一道重要的关卡,令燕地多了一道保障。

    而房学度和刘敏又先后拿下了檀州城和顺州城,并已经开始清理所辖州县的武装势力,相信用不了多久,檀州和顺州就会完全属于李衍。

    易州和涿州的情况跟檀州和顺州差不多,王彦、张宪、李懹、韩世忠各分出一半兵马也开始清理两州所辖州县的武装势力。

    最让李衍高兴的还是,方七佛打下了蓟州,并推进到了海河入海口,现在方七佛已经开始建立港口了,用不了多久日不落舰就能来到蓟州港,而燕云之地也将彻底并入到李衍的地盘当中。

    除了剿以外,李衍还招安——李衍以宽松的政策招安那些藏在燕山中的义军,让他们加入梁山军,或是复为良民。

    李衍就是盗匪起家,跟这些义军天然亲近,义军也都相信李衍不会像辽、宋、金三国一样始终不信他们。

    所以,李衍的招安大旗一竖起来,立即有十几支义军来投。

    这其中不乏那些规模不小的义军。

    例如,已经投降宋国被赵佶赐名赵诩的董庞儿。

    李衍刚竖起招安大旗不久,董庞儿就率领近三万义勇来投。

    跟董庞儿情况差不多的还有张关羽。

    张关羽本来也想投宋国的,甚至已经开始跟宋国眉来眼去了。

    不过,最终张关羽还是带着所辖的一万多义勇来投了他更相信的李衍。

    另外,还有辽海一带的义军,包括吴撞天、云队、海队等义军。

    在宋国境内的汉人看来,原辽国地区(主要是燕云地区)的汉人属于蕃族种类,从宋国的皇帝、士大夫到百姓,都以“虏”称呼原辽国境内的汉人。

    因此,原辽国境内的汉人不被宋国境内的汉人认同,导致他们受到歧视,不被信任,遭受凌辱,这是原辽国境内的汉人,包括很多原本已经投奔了宋国的原辽国文武官僚,在后来的宋金大战中,最终选择背弃宋国投靠金国的重要原因。

    像董庞儿、张关羽等已经投降过宋国的义军,其实就已经感觉到了这种歧视,而在李衍这里则完全没有这种歧视,所以,李衍立旗招安,他们立即带着手下投靠了过来。

    对于这些义军,自李衍以下,水泊梁山的人全都一视同仁,完全按照自己招募的新军进行筛选,将其中服从性强的精壮选拔出来,然后进行新兵培训和政治教育,那些筛选下来的,则分给土地,准其复为良民。

    总而言之,事情完全向着有利于水泊梁山、有利于李衍的方向发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建国的声音越来越大。

    终于有一天,李衍下了明确的命令——商议国号。

    中国古代所有朝代都不以“中国”为国名,又都以中国为通称。

    至晚明、清初西方传教士东来,他们均称明清两朝为“中华帝国”,简称即是“中国”。

    康熙二十八年订立的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中国与外国划定边界的第一个近代主权国家间的条约。

    签订这个条约的中国政府是清朝廷,但使用的国名却是中国。

    比如中国首席代表索额图的全衔是:“中国大圣皇帝钦差分界大臣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就是说,他是中国皇帝钦差,行使中国主权。

    《尼布楚条约》对疆界划分与两国人民归属的称谓,使用的是“中国”与“中国人”来称呼。

    这是以国际条约的形式第一次将“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

    简而言之,就是“中国”不能当作国号,只要入主中原,其国就算是中国。

    既然“中国”不能当作国号,那势必得再起一个国号,总不能一直用水泊梁山或者东安都护府自称吧?

    所以,水泊梁山发展到了这种程度,势必要建国,也势必要有一个自己的国号。

    对此——

    水泊梁山上下讨论纷纷。

    有说以发迹地水泊梁山的“梁”为国号。

    有说以来自源地“齐”或“鲁”为国号。

    有说以李衍原来的封爵乐浪郡公的“乐”或“浪”为国号。

    还有说以“燕”或“云”为国号。

    然而——

    就在这一片大好形势之下,就在水泊梁山上下商量以甚么为国号,换而言之,就在水泊梁山准备建国之时,突然传来了一系列让水泊梁山上下措手不及的消息:

    “宋国起兵三十万,号称一百万,分别由姚古、种师中、郭药师统带,在代州、雄州和广信军集结,而且赵佶严令,十日后三十万大军同时北上。”

    “西夏起兵十万,号称三十万,分两路,一路走河清军,一路走金萧军,直逼云左而来。”

    “金国起兵十五万,号称五十万,分两路,一路直奔松亭关,一路直奔榆关。”

    换而言之,宋、夏、金三国同时向水泊梁山发难,准备从四面八方攻来。

    面对这种突发情况,李衍等人哪还有心情建国?

    李衍当即将文武百官召集来商量对策。

    待文武百官到齐,李衍直接训问朱贵、柴进、燕青这三个情报头子:“为甚么之前一点消息没有?”

    朱贵三人羞愧无比!

    三国同时发难这么大的事,他们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打听到,这明显是他们的失职。

    换而言之,水泊梁山的情报系统还是不够发达,尚需大力建设。

    李衍随后又冲呼延庆发难道:“你是怎么出使的金国,又是怎么与西夏接触的,怎么会让这两个国家跟宋国结盟?”

    呼延庆闭口不言,只是默默地接受李衍的训斥。

    事实上,这事不怨呼延庆。

    那怨谁?

    怨李衍。

    李衍的外交原则太强硬了,无论是对金国,还是对西夏,都是寸步不让。

    与李衍正好相反的是赵佶,无论是对金国,还是对西夏,赵佶都谦让有礼,并且肯花钱买平安,也就是愿意向两国献上岁币。

    更为重要的是,不论是完颜阿骨打,还是李乾顺,都是这个时代的人杰,他们很清楚,李衍和赵佶谁当他们的邻居,对他们而言才更有利。

    再者说,除了赵佶那个傻帽,谁不是联弱抗强?

    所以,金国和西夏没做太多的挣扎,就选择了宋国当它们的盟友,选择水泊梁山当它们的敌人。

    这些事其实不难分析。

    等李衍的气头过去,李衍手下的一众谋士很快就帮李衍捋清了这些。

    李衍拍了拍呼延庆的肩膀,以示呼延庆受委屈了,并表示了自己的歉意。

    不过,对于自己的外交原则,李衍并没有后悔。

    软弱的外交,固然能苟一时之安,但却会后患无穷。

    强硬的外交,看起来被动,但只要挺过眼前的困境,却可以长治久安。

    就在李衍君臣商量应对之策的时候,内侍突然跑进来,喊道:“大都督,大事不好了!”

    ……

 第五百二十一章 釜底抽薪(求订阅!)

    …

    是大事不好了!

    原来,联军可不只宋国、金国、西夏,还有高丽、泰封以及日本。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就在宋军、金军、西夏军出兵的同时,高丽、泰封以及日本也出兵了。

    这么说,有些不准确。

    准确一点说应该是,与宋国、金国、西夏只调集和缓慢出兵不同,高丽、泰封以及日本是直接发起进攻的。

    三天前的黎明,泰封大军突然向汉城方向大举发起进攻。

    由于当时梁山第一厢准备不足大部分军队尚未进入战备状态,以至于根本没有招架之力。

    仅两天时间,就被泰封军打到了汉城。

    这里得公平说一句,因为数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斗,以至于第一厢已经有些懈怠了。

    当然,第一厢之所以败得这么快,主要还是泰封军以有心算无心。

    另外,高丽也派了三万精锐的西军一块参加了这次进攻。

    共计,泰封和高丽一共派出了十万大军发动这波攻击。

    这种情况下,第一厢怎么可能不败?

    好在——

    鲁智深亲率第一军殿后,让第一军的大部分将士得以安全撤到汉城。

    最终,第一厢借助坚固的汉城暂时稳住了战线。

    不过——

    泰封和高丽联军也兵临城下了!

    而且,高丽随后又派来了五万大军,一共十五万大军不分昼夜围攻汉城!

    汉城岌岌可危!

    兵曹见此赶紧调第二厢和第三厢来救援汉城。

    可兵曹的调令才刚发出,第二厢和第三厢的求援信也到了。

    原来——

    第三厢也遭到了泰封和高丽联军的攻击。

    而济州岛遭到了日本水军的围岛,另外,还有一万日本武士,通过对马岛,悄悄登陆了真番郡,在臣济、晋州、金州、梁州、釜山等州县进行烧杀抢掠。

    总而言之,李衍的大本营正遭受高丽、泰封、日本的全面攻击。

    不得已之下,汉城方面才给李衍发来了求救信。

    得知那边的形势如此危急,不少人都慌了!

    原因无它,他们的家眷全都在汉城,而汉城现在正在遭受十五万大军的疯狂围攻,一旦汉城被高丽和封泰的联军攻破,那……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不仅是其他人,李衍也有些慌了!

    要知道,刘慧娘、李师师、程婉儿、花宝燕、玉藻前、李佳人、李瓷炫、尹允儿、李慧乔、王艺珍、王秀智、王恩惠、王珍娜、方金枝、赵元奴、花想容等等李衍的几十个妻妾以及李衍的几十个儿女可都在汉城。

    这些年,李衍祸害了不少高丽的皇室之女,又祸害了不少辽国的皇室之女。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许你李衍这么干,就许别人这么干。

    因此,一旦汉城被高丽和泰封联军攻破,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而且,李衍还听说,弓复如今变得极为荒淫无度……

    李衍不敢再想了!

    平复了一下心情,李衍问:“你们怎么看?”

    新投靠的左企弓,虽然已经年过七十了,但功利心丝毫未减,自从投降了以后,每事都很积极。

    正好,李衍也缺这样的表率,加上左企弓原来就是北辽的宰相,所以,李衍表现得很重用左企弓,不仅委以左企弓参知政事之重职,在制定燕地基本政策之时,还经常采纳左企弓的建议,让左企弓干劲十足。

    因此,听李衍问策,左企弓抢先道:“宋国、金国、西夏、高丽、泰封、日本同时发难,不可能是凑巧,微臣愚见,他们六家必有勾连。”

    李衍点点头,道:“左爱卿说得不错,此六国必然是结盟了,否则不可能同时发难,嗯……那咱们该怎么应对?”

    不仅左企弓,像于仲文、曹勇义、刘彦宗等有才能的降臣也都得到了李衍的重用。

    而且,李衍用人大胆,敢给他们实权,进而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忠诚。

    因此,不仅左企弓,其他降臣也都很积极的表现自己。

    刘彦宗抢着说道:“西夏那两路大军不足不惧,云左地区有长城和天险,还有完善的防御设施,西夏不付出巨大代价是进不了关的,松亭关的情况差不多,北边唯一需要担心的只有榆关一路,张觉对于大都督您的招降,始终是模棱两可,微臣还听说,张觉一直在暗中招兵买马,目前手下已有三四万人马,可谓是兵强马壮,他如果倒向金军,然后引金军入关,那对咱们水泊梁山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微臣愚见,应该给张觉下最后通牒,他如果还不降,直接发兵拿下平州。”

    于仲文随后说道:“宋军的战斗力虽然低下,但咱们与宋国之间没有屏障可守,所以宋军应该是咱们此役最大的敌人。”

    屁股决定脑袋。

    左企弓他们这些燕地之人只关心怎么守住燕云,并没有去考虑怎么解决乐浪、真番、济州三郡的麻烦。

    这也从侧方面来说,左企弓等人只是二流的谋士,并不是顶级的谋士。

    他们不明白,李衍真正担心的并不是燕云地区,别看宋国、金国、西夏同时出动大军,如果他们不是来了个釜底抽薪让高丽、泰封、日本攻打乐浪、真番、济州三郡,拥有天险、长城以及完善防御设施又有二十几万善战大军的李衍,绝对不怕宋国、金国、西夏的联军。

    现在,李衍最担心的就是汉城,就是自己的老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