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逐鹿传- 第2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让陈箍桶微微有些诧异的是,李衍表现得很平静,似乎已有心里准备。

    为得燕云,李衍君臣谋划了许久,用了近两年时间,经历了大小数十战,死伤了数万兵马,才开创出了今天这个大好局面。

    所以,放弃燕云,一般人真下不了这个决心,不论是李衍,还是李衍手下的一众文武。

    沉默了一会,李衍看着陈箍桶,道:“说一说你的理由。”

    陈箍桶道:“白天时候,那个叫马扩的宋使分析得其实没有错,大都督您现在如果跟宋国开战,尤其是在大军得调回去救援乐浪、真番、济州三郡的情况之下,很可能会跟宋国拼个两败俱伤,进而让外族渔翁得利,那样的话,大都督您就将……就将……”

    见陈箍桶吞吞吐吐的,李衍替陈箍桶说道:“那样的话,我就将成为汉人的千古罪人吧?”

    陈箍桶轻轻点了下头,然后道:“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微臣很怕大都督您两头都顾,最终两头都得不到。”

    李衍没说话,他在等陈箍桶的后话。

    陈箍桶也没卖关子,直接说道:“微臣猜测,高丽和泰封打得主意应该是,趁大都督您和咱们梁山军的主力不在半岛,速战速决,尽快攻下汉城,然后在最短时间内将咱们水泊梁山彻底赶出半岛,换而言之,他们应该没想过跟咱们打久战,他们所想的很可能是以泰山压顶之势迅速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不过因为第一厢、第二厢、第三厢的顽强抵抗,他们现在已经陷入了久战的泥潭当中不可自拔。这种几十万人的大战,需要的物资和粮草都是非常惊人的,以高丽和泰封的国力,根本就不能支持他们打这种大仗。所以,他们势必要抢掠咱们水泊梁山以战养战。这很可能就是他们绕过汉城直接进入咱们水泊梁山的腹地的原因。如此一来,高丽、泰封和日本对乐浪、真番和济州三郡的破坏就将是非常惊人的。如果不尽快制止他们,大都督您的根基一定会遭到严重的破坏。万一真被他们侥幸得逞,大都督您就会失去逐鹿天下的根基。”

    陈箍桶所说的,正是李衍最担心的。

    李衍之所以能出来跟宋国、金国、西夏等国逐鹿中原,那是因为有乐浪、真番、济州和台湾四郡为李衍提供钱粮、辎重、兵源等等支持。

    这么说吧,如果李衍没有这四个郡,李衍铁定不会来攻打燕云,因为,就算李衍勉强打下燕云,也负担不起燕云地区的消耗。

    未来逐鹿中原也是一样,不,应该说,所需的一定更多,要知道,宋国可是有一亿两千多万人口,仅粮食的缺口,就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没有乐浪、真番、济州三郡的支持,李衍拿甚么来稳定中原的民心?

    这还只是从利益的角度来说。

    还有感情上的。

    李衍的几十个妻妾和几十个儿女可都在汉城,身为丈夫,身边父亲,李衍能不去救他们吗?

    总而言之,乐浪、真番、济州三郡对李衍而言,非常重要,不容闪失。

    陈箍桶又道:“还有,就算丢了乐浪、真番、济州三郡,大都督您也未必能占下燕云,您如果占着燕云不走,已经处于绝境之中的宋国,一定会拼尽全力与您一战,就算您赢了宋国,还得面对金国、西夏以及蒙古诸部的挑战,咱们先说最坏的情况,最坏的情况就是,您失了乐浪、真番、济州三郡,还要再失去燕云,同时没了逐鹿中原的实力,咱们再来说最好的情况,最好的情况是,您将元气大伤,数年之内,只能休养生息,暂时不能逐鹿中原,所以实在是得不偿失。”

    李衍沉默不语。

    陈箍桶继续道:“但如果大都督您放弃燕云,那么以大都督您如今的实力,可以轻松灭掉高丽、泰封,甚至是日本,那样的话,最多两年,您的实力就能完全恢复,而且还能有所增进,恁地时,您完全可以再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杀回来,到那时,您将所向披靡,一举问鼎中原!”

    李衍看着陈箍桶问道:“会有这样的机会吗?”

    陈箍桶言之凿凿道:“只要大都督您将燕云给宋国,一定会出现这样的机会!”

    李衍问:“为何?”

    陈箍桶道:“不换寡而患不均,金国和西夏出了这么大的力,却甚么都捞不到,他们岂会甘心?宋国的实力要是强大也就罢了,偏偏宋国已经暴漏出了它的孱弱,金国和西夏怎会善罢甘休?所以,三方必有一战,而且,微臣敢断定,败的那一方一定是宋国!”

    李衍脑中突然闪过靖康之耻的始末,那与陈箍桶所分析的何其相似也!

    陈箍桶又道:“大都督您若是将燕云给了宋国,还有一桩天大的好处。”

    李衍问:“甚么天大的好处?”

    陈箍桶道:“您将占据大义。”

    李衍微微皱眉道:“我将占据大义?”

    陈箍桶解释道:“您如果因为一亿多汉人而放弃与宋国战争,还成全宋国,天下汉人必定都会钦佩您、歌颂您,而未来如果汉人陷入苦难之中,您再率大军来解救他们,必将尽得汉人民心,天下大定!”

    李衍听罢,眼中精光一闪,“再有三四年,就会发生靖康之耻,到那时我若是提大军杀回来,应该就会像陈箍桶所说的,尽得汉人民心,天下大定……再退一步说,就算赵佶突然变得英明了,励精图治,一直拒金国和西夏于国外,没有靖康之耻,天下何其之大矣,我李衍,有兵、有船、有人才又有先进的武器,难道还能没有立国之地?”

    ……

 第五百二十七章 辽东王(上)(求订阅!)

    …

    “甚么?李衍同意将燕云给我们大宋了?”蔡攸满脸难以置信!

    王庆也是诧异不已!

    只有马扩暗自松了一口气,心道:“大都督果然是拿得起来放得下的人杰!”

    呼延庆板着脸提醒蔡攸道:“蔡大人,还请您注意对大都督的称呼。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蔡攸忙道:“抱歉抱歉!我只是有些意外,所以乱了分寸!”

    王介儒不无酸意的说道:“可以理解,毕竟这么大一张馅饼砸到了你们宋国的头上。”

    蔡攸能理解王介儒的酸意。

    毕竟,李衍灭了辽国,却又将燕云这片极为重要的土地给了他们大宋。

    要说像王介儒这样的原辽臣,一点都不嫉妒,那怎么可能?

    蔡攸冲王介儒笑笑,然后赶紧看向呼延庆,问道:“那……咱们甚么时候交接?”

    呼延庆道:“蔡大人先别着急,我们的条件还没有说呢。”

    蔡攸道:“对对对,我们大宋也不能白要你们的燕云,这样,我代表官家表个态,只要你们肯将燕云还给我们大宋,岁币一事,咱们两家好商量。”

    呼延庆道:“我家大都督之所以愿意将燕云送给你们宋国,并不是图你们宋国的钱绢,而是不希望咱们汉人鹬蚌相争,教胡人渔翁得了利。”

    蔡攸大赞道:“大都督真是高风亮节!”

    呼延庆替李衍受了这一赞,然后道:“岁币我们可以不要,但一些必要的条件,我家大都督还是要提的。”

    蔡攸正了正身体,道:“呼延大人请说。”

    呼延庆道:“首先,愿意跟我们走的燕云地区的人,我们要全部带走。”

    王介儒随后补充道:“其实,这条并不需要跟你们宋国说,只不过我家大都督仁义,才跟你们说一声。”

    王介儒这么说,一点错都没有——燕云地区本就在李衍手下,李衍愿意带走谁,就带走谁,宋国根本就没有办法管。

    蔡攸道:“请二位大人转告大都督,此事我们大宋一定会竭尽全力配合。”

    呼延庆点点头,然后又道:“我家大都督听说,你们宋国的艮岳已经修好了,那修建艮岳的匠人应该全都闲置下来了吧?为了避免你们赵官家以后大兴土木祸国殃民,那些匠人就送给我家大都督好了,为了避免咱们双方扯皮,就给我家大都督一万口匠人吧。”

    “这……”

    蔡攸有些迟疑。

    马扩见状,道:“此事我们需要跟我们官家请示。”

    呼延庆点点头,道:“可以……另外,大都督这次回去之后,势必要灭掉高丽和泰封二国,所以,需要一批官吏治理高丽和泰封的属地,还请贵国本着同是汉人的情面上支援我们三千太学生。”

    蔡攸有些迟疑道:“这……三千太学生也太多了。”

    王介儒道:“跟燕云相比,多吗?”

    蔡攸哑口无言。

    马扩道:“此事我们也会跟我们官家请示的。”

    呼延庆道:“水泊梁山乃是我们的发源地,对我们有很重要的精神意义,希望你们宋国不要再去打扰它了。”

    蔡攸刚想说话,马扩就先一步说道:“这不可能,我们大宋绝不能接受国中之国!”

    呼延庆看了马扩一眼,道:“我们只留两千人照看一下水泊梁山,不会在水泊梁山屯驻大军的。”

    听呼延庆这么说,马扩将嘴闭上了——水泊梁山的这条件,提得一点都不过份。

    不过,紧接着过分的就来了。

    呼延庆道:“从今以后,咱们双方要全面通商,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双方都不能破坏这一点,为了保证咱们双方的通商自由,贵国应将胶东半岛(即胶莱河以东的半岛)、华亭县(上海)、东莞县(香港)、海南岛借给我们水泊梁山,用以双方全面贸易。”

    虽然水泊梁山要的这几个地方都是偏远穷苦地区,可一下子就要了他们大宋这么多地方,让蔡攸实在是不敢答应。

    见蔡攸不敢答应这条,马扩道:“此事我们会一并请示官家……不知咱们双方甚么时候可以交割燕云?”

    呼延庆毫不含糊的说道:“合约签完、匠人和太学生上船,咱们双方就可以开始交割燕云。”

    ……

    当天,蔡攸就派人快马加鞭将此事直接禀报给了赵佶,中间都没有通知童贯。

    赵佶接到蔡攸的密报之后,大喜过望,随即赶紧将王黼叫进宫来。

    王黼看过蔡攸的密报之后,也是大喜过望,然后道:“恭喜官家,贺喜官家,燕云是咱们大宋的了!”

    赵佶道:“那依王爱卿来看此事是真的?”

    王黼道:“必真无疑!”

    赵佶问:“你是怎么看出来这是真的?”

    王黼答道:“首先是形势,李衍的老家正在遭受几十万大军的攻打,他不得不回援,目前燕云地区又面临咱们大宋、金国、西夏的围攻,他做出退出燕云的决定太正常不过了,这也是最有利于他的决定。”

    赵佶点点头,认可了王黼的这个分析。

    王黼又道:“其实从李衍所索要的,也不难看出他是真的打算撤离燕云了,并且准备跟咱们大宋长久的交往下去,否则他也不可能只要这几个贫瘠之地。”

    赵佶想了想道:“这会不会是李衍的阴谋?”

    王黼也没敢把话说死,道:“是不是阴谋,一试便知。”

    赵佶道:“怎么试?”

    王黼道:“签和约,让匠人和太学生上船,随即就要求李衍交割云地的险要关隘。”

    赵佶问:“为何不先要李衍交割燕地的险要关隘?”

    王黼道:“水泊梁山要从燕地撤走,所以不可能先交割燕地,官家放心,只要李衍肯交割云地,这事就差不了,官家如果不放心,还可以册封李衍为辽东王,进一步试探。”

    赵佶皱眉道:“封王?”

    王黼强调道:“封辽东王。”

    赵佶问:“这有何区别?”

    王黼解释道:“辽东包括辽东山地丘陵、辽东半岛以及下辽河平原,形象一点说,辽东不仅包括原高丽全境,还包括金国近半之地,一旦李衍接了这个辽东王,那么就会在水泊梁山与金国之间埋下一个祸端,恁地时,这两只猛虎就会在辽东地区争雄,无暇南下,而咱们大宋就能赢来喘息之机。”

    赵佶听罢,眼睛一亮!

    不过赵佶随后又有些迟疑,道:“李衍会接受这个辽东王吗?”

    王黼言之凿凿道:“李衍如果真撤出燕云,那他就只剩原高丽的一偶之地,不足以称帝,勉强称帝只会图遭天下人耻笑,因此他只适合跟原高丽王一样当个王,更重要的是,现在他必须要有一个王以上的身份,否则他将无法将手下群臣百官,官家您册封他为辽东王,是让他名正言顺的获得王位,这是在帮他,他如果真准备撤出燕云,一定会接受官家您的这个册封。”

    ……

 第五百二十八章 辽东王(下)(求订阅!)

    …

    “册封我为辽东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