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逐鹿传- 第2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第五百三十三章 挥师南下(求订阅!)

    …

    定远关破。全本小说网,HTTPS://。m;

    岳飞见到了带人炸破了定远关后面城墙然后带人杀入关中大败守军的李纵。

    一见面,李纵就请罪道:“末将延误军机,还请都统制处罚。”

    李纵是李衍最喜欢的一个义子,也是李衍最信任的一个义子,而踏白军从某种程度来说其就是李衍的亲卫军,经常跟解烦军一同或是单独保护李衍。

    而且,李纵今年才二十四岁,前景远大。

    更何况,李纵虽然耽误了不少时间,可到底是因为他,定远关才能攻破,换而言之,李纵实际上是有功的,而且是大功。

    这种情况下,功过相抵其实一点问题都没有,就是为李纵请赏都没有问题。

    换一个都统制,一定会做这个顺水人情。

    可岳飞没有,岳飞连想都没想,就道:“此事我会如实上报,你有罪还是有功,就由君上和兵部决定吧。”

    李纵也并非寻常之人,并没有因此而怨恨岳飞,面是直接领命道:“诺。”

    这次直捣黄龙,要得就是一个速度。

    因此,岳飞根本不顾还得有近一个时辰才能天亮,直接就将方杰、厉天闰、王胜叫来,然后让刘敏带着方杰、厉天闰、王胜三部近万马军绕过麟州,走安兴郡、铁州、通州、郭州、嘉州奔袭高丽重镇安北府,之后伺机而动。

    刘敏很快就带着方杰、厉天闰、王胜三部的马军出发了,岳飞随后命令,大军休息半日,午饭过后开拔。

    在这个过程当中,岳飞决定由牛皋率领本部人马和五千民夫镇守定远关。

    午饭过后,岳飞亲率大军攻打高丽北方重镇麟州。

    经走报机密特种营探查,高丽西军只剩不到四万,其中两万在定远关,昨夜大多已经被歼灭和俘虏了,剩下的则分散在北边的各个州县当中,而最大一部,大约一万两千人马,就屯驻在麟州。

    所以,只要攻克麟州消灭这一万两千多人马,岳飞他们就可以长驱直入了。

    而麟州虽然是高丽北方的重镇,但城墙并没有定远关那么厚,换而言之,钢轮火柜能轰破麟州城的城墙。

    一战,岳飞就率大军攻克了麟州。

    留下一指挥兵马在麟州驻守之后,岳飞立即挥师南下……

    ……

    得知李衍攻占下了辽东半岛并准备跟金国大战一场之后,童贯和蔡攸的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

    童贯悠悠地说道:“辽东王还真是……睚眦必报。”

    蔡攸笑道:“他那个人呐,眼里容不下沙子,得罪了他,就算暂时不报仇,早晚也一定会找回来。”

    童贯心中一动,心道:“他不会再找大宋报仇吧?”

    摇摇头,童贯将此事抛出脑后,他现在也顾及不上这些事了。

    现在,童贯心中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如何跟赵佶交代?

    梁师成已经给童贯传来消息:赵佶并没有因为燕云收复了而原谅他,而且赵佶还有些闷闷不乐。

    梁师成分析,赵佶如此,有可能是因为燕云并非宋军以武力收复的,而是李衍相让以及朝廷额外花重金从金国手中买来的。

    事情发展至今,其实已完全出乎了赵佶的预想,但赵佶对此并不满意。

    而且,燕云虽然收复了,可平、营、滦三州还在张觉的手上,而且,金国对此三州势在必得。

    所以说,在赵佶看来,燕云的事还没有完。

    ……

    燕地富户的田宅,很快就被常胜军肆意占据。

    有人指责王安中,说他对此不闻不问,坐视不管。

    王安中对此一概不理。

    其实,王安中对此也很为难,他虽然是燕京的最高行政长官,但对于此事他也真是管不了,因为将燕京富户田宅交与常胜军是朝廷的重大决策,他岂敢违背?

    常胜军四处骄横跋扈,发生了多起侵夺民田之事,因而,百姓民不聊生。

    更为悲惨的是,有些原辽臣的家属竟变成了乞丐,他们处处遭受困辱,甚至无辜被常胜军杀戮,而又状告无门。

    由于常胜军的抢掠和骚扰,由于宋朝政策的失误,由于燕山府的软弱与茫然,导致燕京地区许多人家更加流离困踬,使得宋国重失燕人之心。

    燕京人对宋国很失望,在他们看来,宋国跟辽国和水泊梁山相比,差远了,甚至都不如女真人。

    可惜!

    民心与民意产生的变化,并没有引起大宋宣抚司的注意。

    童贯的心全都放在怎么跟赵佶交代上。

    童贯的一众幕僚商议过后,给赵佶上了一份贺表,称贺收复燕云:

    恭惟陛下神机先物,前知北虏灭亡之兆。自政和八年,金国遣使通好,约结夹攻,至宣和四年,虏主播迁,耶律淳篡立,幽燕之民,久惧涂炭,延颈款关,愿归中国……

    纵观这份贺表,其实就是,将赵佶吹得英明神武、运筹帷幄,淡化宋军的两次大败,夸大宋国的政治正确,先是感化高凤等人献了易州,又感化虏中最强常胜军献了涿州,最后感化辽东王李衍献了燕云十六州,不战而屈人之兵,然后又吹出了几场本来没有的大捷。

    对此,赵佶并没有给于回应,倒是百官因此而朝贺,王黼更是给赵佶上了一道极尽吹捧之语的贺表,“陛峻明堂,既揭平朔之号;轩藏石鼓,仍题复古之名。锺虞铭金,则应牧野誓师之时;印章篆玉,则示汉将破胡之兆。承九清之命,而整神霄阴相之旅;建三辰之旗,而向太一下临之方……”

    四月底,童贯和蔡攸接到赵佶的手诏,令其班师回朝授勋,将燕山府的军事统帅权交给詹度。

    詹度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爷爷官至礼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兼权参知政事,赠少保齐国公,显赫一时,其父亲官至翰林学士国子司业。

    詹度本人很有才干,政和初年知真州时,朝廷考核得优等,加直龙图阁,三十六岁就担任两浙转运使,即浙东、浙西两路转运使,掌管两路财赋兼有监管督察州县地方官吏的权力,宣和三年出任马步军都总管、中山安抚使等职,镇守河北战略要地中山府。

    童贯很赏识詹度,这些年一直不留余力的提拔詹度,当年,李衍跟赵佶要詹度,也是童贯向赵佶进言万万不能将詹度给李衍。

    詹度很感激童贯对他的知遇之恩,因此,在代表燕山府给童贯和蔡攸送行时,詹度作了一首《平燕云》,称赞童贯和蔡攸为英雄:“长亭春色送英雄,满目江山映日红。剑戟夜摇杨柳月,旌旗晓拂杏花风。行时一决平戎策,到后须成济世功。为报燕云诸将吏,太平取在笑谈中。”

    ……

 第五百三十四章 凯旋(求订阅!)

    …

    童贯和蔡攸班师回朝后,王安中发出通告,招集散民,安抚民心。(全本小说网,https://。)

    那些因避祸而逃到山中的燕地居民,开始陆陆续续地返城,燕京城里逐渐有了一些人气。

    此时,西夏军已经在不甘之下回国了,金军也已经退到大定府(原辽中京),准备前往辽东半岛跟梁山军决战。

    杨可世、姚平仲率陕西河北诸道兵、郭药师率常胜军分别驻守在松亭关、古北口、居庸关等战略要地,以防各方袭扰。

    燕云地区原来的地方行政机构已基本瘫痪。

    水泊梁山的官吏就不说了,全都被李衍带走了。

    辽国原来的那些地方官员,大部分被李衍带走了,一小部分投降了金国,还有一小部分跑到乡村隐居起来不接受宋国的委任。

    而投降宋国的那一小部分官员,也被宋国调往内地。

    与此同时,宋国又从内地调来了一批官员赴燕云地区上任。

    例如,以阁门宣赞舍人刘逸知景州、惠州团练使杨可升知檀州、忠州防御使任宗尧知蓟州等等。

    这项决策叫做“换官”。

    后来的事实表明,这个决策其实也是一个重大失误。

    不过不管怎么说,燕云地区已经正式进入宋国的统治时期……

    ……

    童贯和蔡攸自去年春天提兵北伐收复燕云,离开东京汴梁整整一年时间。

    这个过程的艰辛,实在是不足向外人道矣。

    不管怎么样,燕云现在都已在宋国的手中,而他们也要归朝,计功论赏。

    可是——

    越靠近京师,童贯的心里就越是忐忑不安,他实在是不知道,赵佶将会怎么处置他?

    五月八日,赵佶下达御笔,要求朝廷给王黼等人加官封爵。

    赵佶的御笔是这么写的:

    虏政不纲,邻国侵扰,不图人心之慕义,率皆革面以乡风。朔、蓟、云、燕,悉归舆地,劳来还定,已奏肤公。安华夏之生灵,绍祖考之先志。所赖庙堂之策,集此不世之勋。当有酬庸,以昭异数,可依下项:王黼除太傅、进封楚国公;白时中、张邦昌、李邦彦、赵野各进官二等以上,并依恩例加勋封。

    第二天,朝廷正式下达诏书,少师、太宰兼门下侍郎、庆国公王黼,授太傅,进封楚国公;太保蔡攸,授少师;童贯加节钺,仍以太傅领枢密院事。

    同日,赵佶又下达了一封御笔:王黼其治事恩数合依太师体例,可疾速照会,遵守施行。

    至此,王黼位致太傅、楚国公、总治三省事,且许穿紫花袍,朝廷又给他增加开道骑兵,并可张挂青罗盖伞,涂金从物,略与亲王等。

    由此可见,无论是地位还是恩宠,王黼现在都等同于当年的蔡京。

    这正是王黼梦寐以求的。

    自此以后,王黼每天赴朝参奏事,退朝后,便在都堂与其他宰执们聚议治事。

    数日后,童贯与蔡攸率军凯旋而归。

    赵佶亲临景龙门,观看奏凯仪式。

    景龙门在东京很著名,其位于皇城角宝箓宫的前面,每年元宵节,这里都是华灯齐放,绚烂璀璨,前来观灯的市民络绎不绝,熙熙攘攘,而且,赵佶每年都来景龙门游玩,与民同乐。

    为了欢迎童贯和蔡攸凯旋,今天特意举办了一场阅兵表演,想要彰显大宋的军事实力。

    见禁军的方阵走得虎虎生风,仿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赵佶闷闷不乐。

    赵佶之所以闷闷不乐,是因为赵佶心里很清楚,眼前这些雄壮的禁军,只不过是一些花架子,根本没有半点用处,一旦上了战场,他们将比兔子跑得都快。

    大宋每年都要拿出几千万贯的军费来供养这样的官兵,这怎能令赵佶高兴得起来?

    赵佶回到紫宸殿,接受群臣祝贺。

    礼毕,赵佶赐宰臣等高级官员就坐。

    接着,赵佶以“神宗皇帝下熙河,以及崇宁下青唐”的赏赐惯例,解下一条玉带赏赐给王黼。

    对于王黼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这表明,王黼作为宰相,在为大宋开疆拓土方面取得的功绩,已经与王安石和蔡京齐名了。

    童贯和蔡攸见赵佶把收复燕云的首功给了王黼,心里很嫉妒,也很生气,但又不敢表露出来,尤其是童贯——童贯一想起赵佶写给他的那份手札,就非常紧张不安。

    童贯找了个机会跟赵佶禀告说:“官家,臣率军出征满年,所花费巨大,但宣抚司处处精打细算,现余有大珠百颗,黄金四千两,另外还有犀玉钱帛以及土特产若干,随后奉上。”

    听了这话,赵佶的脸上才浮现出一点点喜色。

    ……

    大定府。

    面带病容的完颜阿骨打,问完颜斜也:“出征的事准备得怎么样了?”

    完颜阿骨打得病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两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纵欲过度——这些年,尤其是这两年先后打下辽上京和辽中京后,完颜阿骨打得到了不少契丹、汉族、溪族、渤海族的美女,因此是日日当新郎夜夜换新娘,而且每日宴会不断,时间一长,加上燕云这边的气候不同于东北,怎么不得大病?

    另一方面,金国所面临的政治军事局势很复杂——一是金国正与南面的大宋谈判,要不断给大宋施加军事压力,希望多获得一些物质利益;二是要继续向西用兵,必须彻底歼灭天祚帝的残余势力;三是北方的上京、中京一带还不稳定,而四军大王萧干又正在奚族地区招兵买马,扩大势力;最重要的是,李衍突然强占了他们金国的辽东半岛,还摆出跟他们大金国决战的架势。

    因此,完颜阿骨打每天都很紧张,而又必须保持高度镇静。

    这样久而久之,必然要生大病。

    完颜斜也道:“差不多了,最多三日,便可以起兵。”

    犹豫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