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逐鹿传- 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七月中旬,在金国的暗中授意下,西夏首先出兵,同时进攻武、朔二州。

    对于云中地区,西夏早就有觊觎之心,因为这里繁荣、先进,得之,可以大大提升西夏的国力。

    如今,有金国在背后支持,宋国又是那么不堪一击,如此天赐良机,西夏怎么可能不把握?

    谭稹此前对此毫无防备。

    直到西夏大军已经攻来,他才急忙令李嗣本率义胜军迎战。

    可惜!

    交战数次,虽然双方各有胜败,但西夏兵一直不肯撤退。

    西夏此次出兵,是从金肃州(后世的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河清军(后世的内蒙古东胜北)渡过黄河,一路攻占了天德军(后世的内蒙古额尔登布拉格苏木北)、云内州(后世的内蒙古土左旗西北)以及河东八馆(即兜答、厮刺、曷董、野鹊、神崖、榆林、保大、裕民八馆,在后世山西西北部一带)。

    西夏这次出兵之前,完颜宗翰就秘密使人向西夏传话:“汝可尽陷其地。”,也就是,西夏可以尽可能抢夺宋国的领土。

    宋国对于这些情况似乎一无所知,或者是有所知而无所备,所以显得处处被动。

    八月初,完颜宗翰突然出兵云中,而完颜宗望也从南京出兵,他们合力赶跑了武州耿守忠、朔州孙团练、寰州张团练、新州沈团练和应州节度使苏京,杀死蔚州守臣陈翊,驻守云中府的李嗣本率义胜军迎战金军,结果是不堪一击,一触即败,然后也狼狈逃窜。

    金军先后夺取了武、新、云、寰、朔、应、蔚七州,接着又相继攻陷了妫、儒二州以及飞狐与灵邱,尽得云地。

    此时,谭稹正坐镇太原。

    此前,他对西夏军和金军的动向缺乏清醒的认识,以至于现在坐视西夏军和金军攻城掠寨而束手无策。

    事实上,谭稹根本无心这些政事、军事,他一直忙于搜罗奇珍异宝、金银珠玉以饱私囊。

    许多人认为,谭稹“久之事不成,怯弱退败,尤玷中国威灵”。

    赵佶听闻,云地被金国夺去了,大惊!

    要知道,由于水泊梁山之前在云地的经营,那里是目前北面唯一一个不缺粮的地方,而且,在自保之余,还能救济一下燕地。

    如今,云地被金国夺去,宋国失了一片重要关隘、一片富饶之地不说,还失去了一个粮仓,维系燕京将更加艰难,更为重要的是还跟西夏和金国开战了。

    赵佶赶紧让人将前因后果调查清楚,以便应对。

    其实不用赵佶派人去调查。

    很快,完颜宗望就派人给谭稹送来了一份文牒,对谭稹大加指责,其主要指责有以下三点:

    一、招纳叛人张觉;

    二、收留原辽国外逃人口与职官;

    三、拒不给付曾许诺的二十万斛军粮。

    其实,这些全都是借口,金国之所以攻打云地,只是因为,附近地区只有云地和辽东有粮,他们不敢惹李衍,自然只能打云地弄粮,解决金国日益严重的缺粮问题。

    这也是完颜吴乞买同意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攻打云地的最主要原因。

    云地得而复失,让宋国上下痛惜不已的同时,又让宋国上下全都陷入不安当中。

    童贯与蔡攸看准机会,入宫进言,建议罢免谭稹。

    对于金人所指责的三件事,责任到底在谁,赵佶君臣其实都很清楚。

    第一件和第二件事全都是赵佶所主张的,第三件事谭稹也是在为宋国、为赵佶着想,否则谭稹也不可能赖前任宣抚司曾答应借的粮,毕竟对方可是可怕的金人。

    可赵佶想来想去,还是只能让谭稹来做这个替罪羊。

    于是,宋朝廷以谭稹“处置无方”为由,免去其太尉与宣抚使职务,贬为顺昌军节度副使。

    赵佶将责任全都推到了谭稹身上,还处置了谭稹,希望这么做能消除金人对大宋的怨恨。

    接着,赵佶重新起用童贯,让他重领枢密院事,继续担任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以太原知府张孝纯为宣抚副使。

    赵佶令童贯立即启程,赶赴太原,赶紧想办法缓和与西夏和金国之间的紧张局面,努力要回云地。

    另外,赵佶还交给童贯一个外人无从知晓的秘密使命——寻找机会,迎候天祚帝来大宋。

    ……

 第五百五十六章 杀生石(求订阅!)

    …

    那须野(后世栃木县那须郡周边),一块巨石之上。(全本小说网,https://。)

    李衍和玉藻前正用千里镜观看日军的布置情况。

    此前,梁山军与日军已在那须野打过两仗了。

    第一战。

    那时,右路军刚到那须野,李衍派遣的十五万援军还在路上。

    当时,右路军只有五万多人马——右路军本来有十五六万人马。可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右路军一路打来,其实也死伤了三四万人马。除了死伤的,右路军又分出去了不少兵马清理已得之地的残军和地方武装(仅九州地方就留下了三万多人马,还有中国地方和四国地方,也各留下了两三万人马。)

    在那须野领主须藤権守贞信的请求下,白河法皇和鸟羽上皇准备趁右路军立足未稳,将右路军击败,进而取得谈判筹码。

    因此,白河法皇和鸟羽上皇命令编成讨伐军,任命三浦介义明、千叶介常胤和上总介广常为将军,阴阳师安倍泰成为军师,派遣十三万五千由武士和僧兵组成的大军出征那须野。

    当时,右路军虽然只有五万多人马,但大部分是马军,而且还有第一营、铁浮屠、拐子左右军这样的王牌马军。

    而日本方面,出动的虽然也是主力部队,可这些主力之前已经是被右路军击败过数次,然后补充的预备役,战力早已大大将低了。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日本到底有多少兵力,怎么能弄出上百万人马?

    其实,日本各地方的武士加到一起也就三四十万,之所以能弄出来上百万兵力,主要是因为白河法皇将僧兵聚集起来,又组织各个地方招募六十五岁以下的男子充当预备役。

    在佛教传入日本之后不久的七世纪(相当于初唐时期),当时的天皇就下令禁止食用牛、马、犬、猿、鸡。

    经过两百年的反复强调,到了九世纪以后的平安时代,日本的公卿贵族就已经养成了基本不吃肉类的习惯。

    而到了白河法皇时期,觉得光是不吃肉还不够虔诚,又颁布了一项加强的法令,进一步禁止食用鱼虾贝类,也就是,除了素食甚么都不准吃!

    与白河法皇比起来,中国就算是那位因为崇佛而亡国的梁武帝(最早制定了僧侣不得食荤戒律的那个皇帝),简直都算不上虔诚,因为梁武帝只是让僧人们吃素,而白河法皇却弄到了全民食素的程度……

    白河法皇之所以如此虔诚,除了因为他本人信佛以外,还因为日本佛教在九世纪后取得了国教的地位,佛教寺院到处林立,寺院不仅代表一股巨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甚至取得了绝对的统治地位,白河法皇正是靠着这些寺院的支持,才成为日本的最高统治者,而且一统治就是几十年。

    总而言之,这个时代的日本,有十几万甚至超过二十万的僧兵。

    而且,一些宗派的僧兵进攻另一些宗派的寺院,会把它们洗劫一空,所以僧兵其实已经变得与世俗封建主的武装分子无异。

    另外,这个时代的日本已经有近千万人口。

    单从人口数量上来看,日本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的。

    因此,各地方的预备役加起来有个大几十万,是很正常的。

    不过——

    日军的兵力虽然不少,但兵员素质可就差远了,不说那些临时招募的预备役,就算是那些僧兵,战力也很有限。

    日本武士要好一点,但因为身体素质、配合默契程度、装备上的差距、战法上的先进程度、敢战精神等等方面,三个日本武士勉强也就能跟一个梁山军士卒打平。

    所以,尽管兵力连日军的一半都不到,可岳飞还是果断跟日军决战。

    最后,那十三万五千日军毫无悬念的被击溃。

    那一战,十三万五千日军只逃回去了不到两万,日本武士和僧兵的血将李衍和玉藻前脚下的巨石都染红了,后来人们管这块巨石叫“杀生石”,还说它是玉藻前所化。

    第二战。

    很快,白河法皇和鸟羽上皇又组织了三十万武士和僧兵,并去请全国各地的高僧大师来相助。

    那时,李衍所派的援军,只有王彦所率领的三万选锋军到了那须野。

    七万梁山军对战三十万日军。

    依靠奔雷车、没良心炮、床弩、轰天雷、神臂弓、精锐马军等等先进武器和先进战法,经过一番苦战,梁山军再一次将日军南溃,杀死、杀伤了十几万日本武士和僧兵,其余日本武士和僧兵则又溃逃回了近畿地方。

    如今这是第三战,也将是最后一战。

    此战如果是梁山军赢了,那么李衍就可以将日本纳入水泊梁山的版图,进而得到八个大郡,战略纵深将大大提升,也将拥有一个稳固的大后方,进而得到横扫天下的实力,而日本将彻底成为历史,日本的那些公卿贵族全部都将成为阶下囚,任李衍宰割。

    而此战如果是日军赢了,那么日军势必要趁势将梁山军撵出中国地方和四国地方,然后据周防、长门天险和四国岛而守,那样的话,日本就能保住近畿地方、中国地方、四国地方,进而保住日本的元气、保住日本公卿贵族奢靡的生活,未来他们兴许还能夺回日本也不一定,而李衍在日本的地盘就会被隔成南北两部分,而且有被侵扰的隐患。

    因此,此战不论是对水泊梁山,还是对日本,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战。

    所以,不论是水泊梁山,还是日本,全都全力以赴。

    水泊梁山方面。

    李衍和玉藻前亲率十二万援军到达战场,参加了此战,梁山军共出动十九万大军与日军决一死战。

    日本方面。

    白河法皇和鸟羽上皇将除了守卫三关的日本武士、僧兵以及预备役全都调来,总兵力五十万,而且白河法皇和鸟羽上皇这对祖孙也御驾亲征——事实上,亲征的只有白河法皇,鸟羽上皇之所以也来了,那是因为白河法皇害怕他离开之后鸟羽上皇夺走他的统治权,因此才硬将鸟羽上皇也带了过来。

    双方从三天前就开始布置,如今都已准备妥当。

    大战一触即发!

    ……

 第五百五十七章 卑鄙无耻贪婪(求订阅!)

    …

    此前,李衍对于日军的情况也有所耳闻。全本小说网,HTTPS://。.COm;

    不过,之前听到的和现在见到的之间的感观差差的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通过千里镜仔细观看过日军的情况之后,李衍的下巴都快惊到了地上。

    让李衍没想到的是,日本的铠甲虽然是唐制的,但却是用竹子制做的!

    一旁的许贯忠给李衍介绍道:“大化改新以后,日本的铠式向咱们唐朝学习,不过因为日本这个国家资源不足,故多用竹制,这种竹制铠甲的防护能力很有限,唯一的好处就是制作容易。”

    当然,日本那边穿的也不全都是竹甲,也有一些武士和僧兵穿的是铁甲,而这些武士和僧兵应该就是日军的精锐。

    除了这种唐制铠甲以外,日本还有一种电影、电视、动漫里经常出现的大铠。

    这种大铠非常华丽,穿在身上显得很是威武,唯一的问题就是,这大铠好像不太实用——既笨重,防御力好像也不行。

    而这种大铠毫无疑问的全都穿在那些日军的将军们身上。

    除了大铠以外,那些日军将军们带的头盔,同样吸引人的目光。

    眉庇(额前象帽舌的部件)、吹返(类似护耳的部件)、しころ(日造汉字,左革右每,即护项)、面当或颊当(遮蔽面部或面颊的部件)、喉轮(保护咽喉的部件)这些就不说了,毕竟有点用处。

    这些有用处的东西以外,他们竟然还弄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像支起两只鹿角,像在胄前弄个月牙铲,像挂些珠宝等小配饰,等等……

    而且,这些头盔有星胄、头形胄、桃形胄、唐冠胄、一之谷胄、乌帽子形兜、日根野兜等等不下数百款。

    款式多样,再加上千变万化的饰物,使得这些盔式非常华丽美观,极具观赏性。

    不过,李衍怎么看,怎么觉得华而不实。

    而日军华而不实的东西何止大铠和头盔,还有很多,比如不少日军将军手上拿的团扇和铁扇。

    这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