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逐鹿传-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她长大,不仅模样儿长得美丽,技艺也出众,声名渐渐地越来越响,后来渐渐成为东京城里有名的艺伎。

    不过令她名声大噪的却是著名大学士秦少游的一首诗——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颍川花,不似师师好。

    而令她的名字响彻古今的却是,她于几年前被大宋此时最高的统治者宋徽宗看上了。

    现如今她虽然才只有二十二岁,可是已经达到了一个从事娱乐业的女人所能达到的最高高度,是公认的天下第一魁,根本不需要别人来评选,也没有人有这个资格。

    今天她之所以还来参加“选花魁”这个大型选秀活动,是因为这个活动的主要举办方是矾楼,而她再怎么说也是矾楼的人,自然得露上一面,这样大家的面上才最好看。

    当然,只是一面,她虽然是一名可以抛头露面的歌妓,但她官家女人的身份却不允许她跟其她歌妓一样随意抛头露面。

    所以,活动一正式开始,她就离席返回了她的鸟笼——醉杏楼。

    ……

    ……

    ps:孩子要报名少年宫,得提前一天排队,晚上还得通宵排一宿,实在是没时间码第二章了,所以今天只有一章,抱歉!

 第七十章 仙女接连下凡

    …

    东京汴梁,林立层层酒楼,处处斋馆,

    然而东京城酒楼虽然无数,可却唯有这矾楼尽日丝竹声声,人头攒动,门庭若市。全本小说网;HTTPS://。m;

    矾楼之所以能如此,尽皆因为矾楼之中有天下第一魁李师师。

    李师师穿过雕梁画栋极是华丽的矾楼,无论是富商豪门,还是王孙公子,亦或是文人骚客,无不停下手中一切或贪婪、或敬畏、或好奇的打量她!

    对于这些人,李师师全都报以微笑,尽显东京上厅行首的风范!

    不过如果有真正能读懂李师师的人,就会从李师师的笑容中读出厌倦以及寂寥。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钩。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念武陵春晚,云锁重楼。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更数,几段新愁。

    一个歌妓能得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垂爱,当真是古今罕有之事。

    可李师师的悲凄其实也从宋徽宗的到来而开始。

    宋徽宗为她居住的小楼题名“醉杏楼”,她的一切使用物件全都用黄缎子盖上。

    虽说这让她的名气更胜从前,慕名来拜访她的人也越来越多,出手也越来越大方,可皇帝的女子又有哪个吃了熊心豹胆真敢来碰,不要命了?

    可气的是,宋徽宗还一度站着茅坑不拉屎——宋徽宗与她秘密往来的事情,皇宫内部也有传闻,皇后郑氏劝讳说:“妓女纵然美艳绝伦,但毕竟出身卑贱,朝秦墓楚,难免染上花柳疾病,圣上万一沾染,如何是好?再说,皇上作为一国之君,万人之表,此事在民间泛传,其何以禁?况且,圣上经常深夜便装外出,纵有侍卫密随,也难保无一失,万一……”,宋徽宗听了,觉得有道理,便不再来李师师这里了。

    好在!

    宋微宗认为,论才、论貌、论人品,后宫嫔妃无一人能及李师师,套用宋徽宗的话:“假如从你们嫔妃当中挑出一百人,把钗环首饰卸下来,换上素妆,让她同样打扮,混在一起,任何人都能一眼认出她与你们的不同,她那种气韵风采,不是仅仅能从面貌和身段上的美去体会的。”

    最终,特别想念李师师的宋徽宗,还是瞒过后宫嫔妃,溜出去与李师师幽会。

    可惜!

    宋徽宗到底是皇帝,一年也来不了三两次。

    李师师终究难免成了孤家寡人,独守着醉杏楼,夜夜听别的粉头们打情骂悄,男欢女爱,而她只能遥望宫禁,李清照的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成了李师师的写照,仿佛就是为李师师写的一般。

    穿过矾楼,来到杏花楼。

    李师师扭头对使女说:“取些点心来。”

    使女听言告辞出去,李师师一人上得楼来。

    刚解下披风,查觉到蛛丝马迹的李师师,眉头先是一皱,随即又展颜一笑,用堪比黄莺的声音道:“官家怎想起来我这里?”

    一个女声突然接话道:“谁是你的官家!”

    李师师一听,大惊,定睛看去,就见说话之人是一个戴着面纱的高挑儿女子,女子身上还血迹斑斑!

    联想到刚刚发生在高台下的那场骚乱,尤其那个砍杀官兵如割麦随手扔百姓如抛草的女魔头,李师师下意识的便想夺门而出!

    可才转过身来,就见房门被一个俊朗男子轻轻的关上了,随后他的房中又多出了五人……

    原来——

    听了女子之言,没有其它路可走的李衍等人,便跳过高墙来到这里,然后众人就看见了大门上方牌匾上面的“醉杏楼”三个大字!

    众人先是全都一怔,随即又不禁侥幸起来——高俅就是再势大,也断然不敢来李师师这里搜人!

    于是,众人都没怎么想,就藏进了醉杏楼中。

    李师师到底是见过大世面的,很快就镇定了下来,并在最短时间内找到了这伙人的头——李衍。

    李师师冲李衍道个万福,道:“大官人高姓?那里来?”

    李衍上下打量了一遍这个千古名妓,暗道:“柔,媚,风情万种,偏偏又不可亵渎,同一个女人身上竟然能有这截然相反的气质,还丝毫没有违和之感,真真是一桩奇事!”

    李衍拱手道:“娘子勿怪,我等只是借娘子之地苟且性命,绝无它意。”

    李师师嫣然一笑,道:“既是如此,几位请坐,我与几位倒杯茶水。”

    平常的女子只能供人发泄情欲,而气质优雅的李师师的一颦一笑,都可以让人消魂,李衍暗道:“难怪此女能俘获见惯美女的宋徽宗的心,能千古留名!”

    李衍敛手向前道:“娘子请。”

    李师师同敛手向前道:“大官人请。”

    众人来到桌旁,李衍、鲁智深、孙静、阮小七、竺敬以及女子居左,客席而坐;李师师右边,主位相陪;女子的使女翠儿站在女子身后。

    李师师亲手给李衍等人一一倒了茶水。

    恰在此时,李师师打发去取点心的使女回来!

    李师师很醒目的吩咐使女将东西放在门口,复又吩咐使女准备一桌酒席放在门口。

    因为宋徽宗偶尔会过来,使女并没有多问,直接就去准备了,并很快就将一桌上好的酒席放在门外,然后离去。

    打了那么久,又跑了那么久,众人早就饿了。

    再者说,谁也不知道,一会还有没有厮杀。

    所以,谁都没客气,直接就开始胡吃海塞,而这其中又以女子的吃相最香。

    女子隔着面纱吃了几口后,嫌面纱麻烦,于是将面纱扯下随手扔到一边,然后抄起一只鸡就抱着啃食。

    正准备去夹鸡肉的李衍,忍不住去看毫无吃品的女子,随即愕然,忍不住道:“今天是怎么了,仙女接连下凡?”

    你道如何,只道是织女擅离银汉界,嫦娥逃出月宫来,这女子的相貌姿色包括气质竟丝毫都不输千古名妓李师师!

    ……

    ……

    ps:

    排了一天一宿的队,又冷又累,又办了一上午的手续,回来时已经中午了,一直睡到晚上七点多才起来,草草吃了口饭,就八点多了,时间实在是太短了,真是码不出第二章了,抱歉,今天还是只有一章!

    孩子的事已经弄完了,明天开始恢复两更!

    顺便再求求支持,收藏,推荐票,打赏,五星评价,把它加入书单,帮忙推广一下,什么支持都行,万万别让《水浒逐鹿传》输给同期,因为有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一期新书中,最终只有赢了的那寥寥几本书才能茁壮成长,其它书即便不夭折,也必定会草草完本。

    所以,您要是喜欢《水浒逐鹿传》,请支持它,让它能够茁壮成长!!!

 第七十一章 天使相貌的女魔头

    …

    说女子的相貌姿色不输李师师,好理解,说女子的气质也不输李师师,难道女子也像李师师一样优雅?

    当然不是,女子的气质是另一种极端——天真烂漫,神经大条。全本小说网;HTTPS://。m;

    再加上女子那凶残的本性,妥妥的一个女魔头——天使相貌的女魔头。

    李衍问吃的小嘴油乎乎的女子:“还未请教小娘子姓名?”

    女子一边嚼着鸡肉、一边道:“登徒子!等此间事了,再与你清算!”

    鲁智深对女子道:“小娘子休要不识好歹,大官人是因为救你性命才抱得你,怎能找他算账。”

    孙静笑道:“非也非也,性命是小,名节为大,况且……”

    李衍悠悠地说道:“孙大人,我如果是你,就不干这挑拨离间之事!”

    孙静淡淡一笑,道:“抱歉,小可忘了现在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李衍微笑道:“孙大人休要试探,孙大人“孙刺猬”之名我亦听说过,只要孙大人老实配合,必有孙大人发挥才能之日。”——这孙静极有机谋,浑身是计,又深晓兵法。深得高俅喜爱,甚至作到了推官之职,不过不知为何,却不去就任,只在高府中度日,为高俅出谋划策。

    孙静眼睛微微一眯,道:“李寨主好见识。”

    李衍笑说:“不及孙大人,竟一口就猜到我的身份。”

    孙静道:“并不难猜,草莽之中亦不乏英雄,像江南方腊、淮西王庆、河北田虎以及李寨主你,况且你这位兄弟之前已经自报过家门了。”

    李衍瞪了猪队友阮小七一眼,然后转过头看着孙静道:“幸亏把孙大人请过来了,否则用不了三两个月,朝廷的大军就该蹬我水泊梁山的门了。”

    孙静道:“太尉那里可不只我孙静一人能将石碣村与李寨主和水泊梁山联系到一起。”

    李衍不在意道:“没有孙大人这个有心人,他们能否记住我兄弟的狂话都尚未可知,就算记住,又有几人能知道小小的石碣村就在梁山泊边上,等他们查到,少说也要过去一年半载。”

    孙静道:“一年半载以后李寨主就能抵抗天兵围剿?”

    李衍道:“孙大人休要为此事操心,我自有应对之法,当务之急,孙大人还是想想有哪些家人该取去咱们梁山泊。”

    高衙内此次不死也废了,孙静作为总指挥,很难不被高俅父子记恨,兴许会迁怒于孙静的家人也不一定。

    因此,听了李衍之言,孙静的脸顿时就变得阴沉不定!

    见李衍和孙静的话说完,鲁智深冲李衍一拜,道:“原来是李寨主,洒家说怎恁地仗义。”

    李衍道:“大师休要客气,你我并不是外人。”

    鲁智深问:“此话怎讲?”

    李衍道:“林冲兄弟现在就在我处,来此之前,林冲兄弟特意交代于我,让我找找大师,他言,大师为救他,必受连累,希望大师一同去我处歇马,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同替天行道。”

    其实,林冲并没有提起鲁智深。

    李衍之所以说林冲说过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帮林冲维护与鲁智深之间的交情,二是借此为由招揽鲁智深。

    说现如今的鲁智深是丧家之犬,有些夸张,但说现如今的鲁智深无家可归,却丝毫不为过。

    如果没有李衍,这个阶段的鲁智深就将流落于江湖,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直到半年以后杨志丢了生辰纲,两个无家可归的人在操刀鬼曹正的帮助下夺下二龙山,才算是有了一个落脚之地。

    再有,李衍在江湖上有大好的名声,在此之前李衍又救过他一命。

    而且水泊梁山上还有林冲那个相熟之人在。

    最重要的是,水泊梁山的所作所为还很对他脾气,

    因此,一向干脆的鲁智深直接抱拳道:“如蒙哥哥不弃,洒家愿与哥哥去做那大快人心之事!”

    李衍回礼道:“必不负大师!”

    随后,李衍为鲁智深引荐阮小七和竺敬,道:“他二人亦是咱们山寨的头领,这个没头脑的,是我的亲随,叫阮小七,江湖上都叫他做活阎罗,那个是竺敬。”

    阉了高衙内的阮小七非常对鲁智深的脾气,鲁智深先冲阮小七道:“兄弟刚刚割高衙内那一刀,足可排进洒家生平前三快事,共饮一碗!”

    阮小七跟鲁智深碰了一碗,然后一饮而尽,道:“哥哥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