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逐鹿传- 第4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清照道:“还是你启发我的,你跟我说他怎么就不能是当今圣上了,我仔细想了又想,才慢慢觉得他只能是当今圣上,所以,昨天喝酒的时候,我用《夏日绝句》问他这首诗是不是他作的,他当时没有否认,我就知道他是谁了。”

    王氏问道:“你怎么知道《夏日绝句》是官家作的?这事知道的人应该不多啊?”

    李清照道:“你还以为他逛青楼为花想容梳头拐走赵元奴是秘密呢,你可能是在皇宫中待得太久了,都不知道外面发生甚么事了,你出去听听,谁不议论他跟三大名妓的风流韵事?”

    事情还真是像李清照所说的那样。

    虽然经历过那场大灾难,可是自打李衍和中军入驻汴梁城之后,汴梁城很快就安定下来,不久就恢复了往昔的繁荣,人们也慢慢从伤痛中走出来。

    现在,不少人又开始热衷传一些风流韵事以消磨他们那闲暇的时光。

    而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就是,李衍与昔日京师第一名妓李师师、赵元奴、花想容的故事——这其中也有那些青楼老板故意传播的原因在,他们想用李衍都逛青楼、都纳名妓来为青楼扬名,进而让更多的人来青楼消费。

    《夏日绝句》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流传开来的。

    当然,最早还是从宫中、从赵元奴和花想容那里流传出来的,旁人也不知道这诗是李衍所创作。

    王氏问李清照:“你是不是因为这首诗才沦陷的?”

    李清照避重就轻道:“这是一首好诗,作者也很有骨气,是个大英雄。”

    王氏道:“这还用说,从一草莽建立一强国,如今打得大金节节败退,逼得宋康王主动求和,他不是大英雄,谁是大英雄?”

    李清照沉默了一会,道:“关键是,他治理天下的能力也让人非常吃惊,古往今来很多武夫都能打,项羽,李存孝,都是这样的人,可这些武夫却不会治理天下,而他不同,我来到汴梁城两个多月了,这两个多月来,汴梁城的变化,大中的政策,民众的反应,我一直都在关注,毫无疑问,他和大中得到了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百姓的认同,大中在这里站住脚了,现在人人都称他皇帝,人人称自己是中国人,这是非常难得的,而他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做到了,这比收复失地、打下燕云更难能可贵。”

    说到这里,李清照又有些想不通道:“关键是,他还能抽出时间来……”

    后面的话,李清照没有说出来,但她的意思已经表达出来了:关键是,他还能抽出时间来泡我。

    王氏道:“不仅你奇怪,很多人都奇怪,除了刚到汴梁城的那段时间,官家要么就是每日很早就回后宫了,要么就是去工部闲逛,一点都不见繁忙,可这天下却正像你所看到的一样,很快就稳定了下来,并快速发展,而且,大臣们还各个称赞官家圣明,甚至就连唐恪、何粟他们那些原宋官都不例外!”

    李清照道:“他可能是天生的皇帝。”

    王氏道:“也只能这么解释了。”

    李清照犹豫了一下,问道:“那……他现在去哪了?”

    王氏看着李清照似笑非笑道:“官家上朝去了,听说,宋使今日要朝见他。”

    李清照听言,惊道:“啊?”

    ……

 第七百三十七章 你家康王有一个好母亲啊(求订阅!)

    …

    皇宫还是原来的那个皇宫,宫殿也还是原来的那个宫殿,然而不仅皇帝换了,就连朝代都改了。全本小说网;HTTPS://。.COm;

    走在熟悉的道路上,赵明诚等宋使心中大生“物是人非”之感!

    随着王介儒来到了崇政殿,赵明诚等宋使放眼看去,就见大殿之中此时满满登登的站了不下数百人。

    而大殿正上方端坐一身穿黄色龙袍之人,那人不怒自威,身上笼罩着唯我独尊的霸气。

    不用问,赵明诚等人也知道,那人必是夺高丽、灭辽国、收复燕云、碾压日本、拓土中南、将版图画进西天、如今问鼎中原的大中皇帝李衍了。

    不过——

    因为离得太远,加上赵明诚的眼神不太好,以至于他还看不清李衍的长相。

    随着王介儒进入殿中,赵明诚等宋使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像原赵宋宰相唐恪、原赵宋宰相何粟、原赵宋兵部上书吕好问,等等……

    这些人目前所穿官服虽然不如以前,但也有不少还是身居高位的,像唐恪如今还是宰执之一,王时雍是礼部尚书,何粟为三司副使。

    说起何粟,据说,当初何粟被救回来了之后,曾绝食了七日,存有必死之志,后来,李衍惜何粟之才品,亲自去见了何粟,与何粟谈了两个时辰,才让何粟喝下了米粥,恢复之后出任了三司副使之职辅佐蒋敬管理天下之财。

    当初,北宋遗臣如今大多都在大中为官,不夸张的说,殿中得有近半官员是原来赵宋的官员。

    当然,也有一些不在的,像张叔夜、司马朴等人,就不在其中。

    赵明诚忍不住想:“当初,我如果没有南下,会不会也在其中?”

    不多时,赵明诚就随着王介儒来到殿中,然后王介儒向李衍施礼道:“禀报陛下,臣已将宋使带来了。”

    赵明诚随后带着一众宋使朝李衍拜道:“外臣等拜见陛下!”

    李衍道:“免礼平身。”

    赵明诚等宋使听言,直起身来,然后朝李衍看去——他们想看看这个屡创传奇如今成为一大国皇帝逼得他们不得不不顾一切求和的人到底是甚么样的,可是有三头六臂?

    可这一看之下,赵明诚的瞳孔顿时就是一缩,暗惊:“是他!”——赵明诚一下子就认出来了,李衍是那日陪在李清照身边的那个年轻人!

    这也难怪赵明诚一眼就认出李衍来。

    首先,李衍的气质在那里,让人印象深刻。

    其次,谁老婆身边有一个陌生男人,谁会不留意?

    赵明诚心里泛起叨咕:“他怎么会是李衍?李衍如今少说也有三十五六了,怎么会如此年轻?还有,他怎么出现在我家娘子身边?”

    就在这时,副使在后面不着痕迹的碰了赵明诚一下。

    赵明诚这才反应过来险些失了分寸误了大事,随即赶紧拜道:“外臣等来时,我家大王对我等说,大中与大宋皆是以汉人为主之国家,实不应该自相残杀,教外族乘虚而入,当化干戈为玉帛,和平共处,甚至共同抵御外族入侵,所以,还请陛下开恩,许我家大王为大宋皇帝,两家永结同好,互不侵犯……”

    李衍听罢,道:“朕与你家康王并不是外人,这要是细究起来,朕还是其父,父与子,自无不可商量之事。”

    李衍此言一出,不少大臣都忍不住低笑,赵明诚等人则是羞臊不已,可又不敢辩驳。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嘲笑赵构几句打压一下宋使的气焰可以,太多了,就没意思了,也显得自己小家子气,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所以,李衍又道:“你们远道而来,不妨多待几日,至于议和一事,你们可到少宰赵鼎宅邸慢慢商量。”

    尔后,李衍赏赐给了赵明诚等人不少金帛、香皂、香料等物,然后就让王介儒带他们下去。

    ……

    离开皇宫之后,王介儒感慨道:“你家康王有一个好母亲啊!”

    赵明诚等宋使听言,不禁有些腻味,可为顾全大局,赵明诚还是捏着鼻子问道:“王大人何出此言?”

    王介儒道:“你们可知,杨沂中将军和王彦将军昨日给官家上书,言反对议和,他们愿意立下军令状三个月灭掉你们南宋?”

    赵明诚惊道:“竟有此事?”

    王介儒道:“你们还不知道吧,前两日杨沂中将军在淮西大败你们宋将刘光世,险些一举打过长江,王彦将军最近一直都没有出战的机会,因此很想提大军南下一举灭掉你们南宋。”

    南宋之所以想要议和,主要就是怕王彦和五彦手上那十万精锐南下!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真有可能一举灭掉南宋!

    不过——

    王彦和王彦手上的这十万大军也是大中目前唯一的一支成建制的精锐、唯一的救火队,一旦河东或是燕地有需要,他们将立即前去增援,若是南边杨沂中若是遭到重挫,他们还得去增援杨沂中。

    另外,王彦和王彦手上的这十万大军还肩负着保卫京师的重任——除了这十万大军以外,京师就只剩踏白军和一些辅助部队,像侍卫军,通讯军,两栖军等等,总兵力也就三万多点。

    所以,王彦和王彦手上的这十万大军是不可能轻易调动的。

    然而这并不妨碍王介儒拿王彦和王彦手上这十万大军来吓唬赵明诚。

    赵明诚是文人不是武将,根本就不懂打仗,因此并不清楚这其中的厉害关系,所以道:“还好陛下心系天下苍生,不愿轻启战端!”

    王介儒道:“赵大人还真以为是因为官家不愿意轻启战端才同意跟你们南宋议和的?”

    赵明诚反问道:“不是吗?”

    王介儒道:“官家一生征战,从西打到东,又从南打到北,接着跨海远征中南,现在又平定中原,你觉得官家会不愿意轻启战端吗?”

    “这……”

    一想到李衍的征战履历,赵明诚也不信李衍是一个不愿意轻启战端之人。

    王介儒道:“我刚才说了,是你们康王有一个好母亲,我听闻,是她在官家前面苦苦哀求,又有刑康妃等人在一旁帮着求请,官家才放你们南宋一马的。”

    听了王介儒之言,赵明诚等宋使,无不心生腻味!

    见此,王介儒道:“我知你们心中所想,可这是关系到你们南宋生死存亡的大事,切不可因为几个女子而犯傻。”

    说这话的同时,王介儒大有深意的看了赵明诚一眼!

    赵明诚见此,先是不解,可很快他就想到了那日李衍和李清照站在一起的那一幕,进而想到:“那个贱人该不会跟李衍那个叛臣搞到一起给我戴了一顶绿帽子吧?”

    ……

    ……

    ps:卡文了,坐了一下午,也没想好下一章怎么写,我再憋一会,如果还憋不出来,今天就只有这一章了。

 第七百三十八章 暗潮涌动(求订阅!)

    …

    历时数月,赵佶、赵桓等赵宋皇室和宗室之人终于被金人带到了金上京,见到了大金皇帝完颜吴乞买。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与上一世南下的金人从容从宋境撤离不同,这一世,在中军的咬杀之下,南下的金人差一点就全军覆灭,最终在完颜宗翰等无数女真人的牺牲之下,也只有一万多金人(女真人只剩八千多)能回到云地,然后回到上京。

    在这种情况下,赵宋皇室和宗室之人,遭得罪比上一世还要多出几倍,用数字来形容就是,上千赵宋皇室和宗室之人北上,最终只有不到一百活着到了上京,赵佶二十几个儿子,活着到了会宁府的,不足十人,甚至就连赵佶和赵桓都差点死在了路上。

    在被押送的途中,赵佶、赵桓等人可以说是受尽了凌辱。

    而那些还不是赵佶、赵桓等人所受的最大的凌辱。

    到了会宁府见到了完颜吴乞买之后,完颜吴乞买下令,将赵佶与赵桓的衣服剥光,金人现场宰杀两只羊,把血淋淋、热乎乎的羊皮扒下来披在赵佶和赵桓身上,让赵佶和赵桓绕着完颜阿骨打的陵寝一步一磕头,而所有赵宋皇室和宗室之人,都穿上金人百姓穿的服装,头缠帕头,身披羊裘,袒露上身,跪在一旁,意为金帝向太祖完颜阿骨打献俘,按照金人的话来说,这叫做“牵羊礼”。

    在野蛮落后的金人看来,“牵羊礼”只不过是金兵的一种受降仪式。

    但对于汉人来说,这是奇耻大辱。

    因此,牵羊礼中常常有人受不了辱没而自杀。

    不过——

    这些人当中,不包括赵佶、赵桓父子,他们虽然受辱最多,可是却没有死志。

    尔后,完颜吴乞买下令册封赵佶为昏德公,赵桓为重昏侯,关押于韩州(后世辽宁省昌图县)。

    虽然完颜吴乞买跟上一世一样以赵佶和赵桓这两个赵宋的皇帝皆被捉回来为由摆出来了一个大胜而归之势,但金人此次南下到底是胜还是败有识之人哪能不知?

    所以,在这“大胜”的表面之下是暗潮涌动。

    说一句一点都不夸张的话,因为这次南下抢劫失利,完颜吴乞买的统治都受到了质疑,也就是说,完颜吴乞买的皇位不稳了。

    这也难怪。

    首先,此次南下抢劫的始作俑者完颜宗翰和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