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逐鹿传-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扔掉,另外一个贼兵又扳了一下柴氏的胳膊,柴氏又如法炮制,一口咬掉了胳膊的那块肉,结果,被贼兵用刀活活砍死。

    现阶段男女大防虽然还没有明朝那么疯狂,但程朱理学已经出现了几十年,并且被大力推广,因此,男女授受不亲已经出现,并且备受当代人推崇。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衍打了陈丽卿的屁股,陈丽卿自然得跟李衍没完没了!

    趁李衍愣神,陈丽卿挣开了李衍,随即满脸通红眼角含泪的陈丽卿又冲上来要来跟李衍拼命!

    此时哪是跟陈丽卿纠缠不清的时候,因此,李衍道:“行了,别闹了,我娶你还不行嘛。”

    陈丽卿应声而止!

    过了好一会,陈丽卿才道:“谁……谁要嫁给你!”

    李衍道:“你确定?”

    陈丽卿咬牙切齿道:“我先杀了你,然后自杀!”

    言毕,陈丽卿就要再跟李衍动手!

    李衍道:“你杀得了我吗?”

    其他人,陈丽卿都有信心杀了,就算杀不了,也能斗上一斗。

    唯独李衍,陈丽卿真真是力不从心!

    因此,听李衍这么一说,陈丽卿并没有再上来“送死”——她怕再被李衍擒下,然后打她屁股!

    李衍又道:“世间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你都没吃过、没玩过,甚至是没见过,在这大好年华就要死去,多可惜……我这个人很开明,你如果嫁给我,我不会强逼你在家相夫教子,你会比现在还自由,想吃便吃,想玩便玩,你还可以带兵,我想,像我这样的男人,你在大宋应该找不到第二个了。”

    听李衍这么一说,已经别无选择的陈丽卿,不禁有些心动!

    可她嘴上仍道:“婚姻之事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是你我说得算的!”

    李衍大笑道:“我娶个压寨夫人还需要别人同意?我自己愿意就行了,至于你,就当是被我抢上山的,不就得了?”

    “哼!”

    陈丽卿“哼”了一声,抗议李衍霸道!

    过了一会,陈丽卿轻轻咬了咬下唇,又道:“可你已经娶了阿秀,如何能娶我?”

    李衍不想再在此事上浪费时间了,道:“恁地啰嗦,不嫁就放马过来,把你擒下带到山上,你照样得给我生儿育女!”

    陈丽卿贝齿直咬,一向只有她这么蛮横,万没想到她竟然也有被蛮横的一天!

    可陈丽卿又实在是打不过李衍,最终,她只能把头扭到一旁,用沉默抗议李衍这个蛮不讲理的土匪头子。

    一味的强硬,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李衍来到看都不看自己一眼的陈丽卿身边,然后手轻轻一搂陈丽卿的腰,同时柔声道:“从见到你的那一刻起,我就喜欢上了你,那时我就对我自己说,你是我的!”

    生长于封建社会的陈丽卿哪里听过这么直接、这么毫不加掩饰的情话?

    顷刻之间,陈丽卿的心就像有只小鹿在乱撞!

    陈丽卿挣开李衍的搂抱,啐道:“登徒子!”

    李衍并没有死皮赖脸的继续搂抱陈丽卿,而是道:“是我孟浪了,那我将它与你赔罪。”——说话间,李衍就将那柄稍窄一些的长剑从腰间解下递给陈丽卿。

    陈丽卿眼热李衍腰间这两把长剑有一会了!

    而且,现在的陈丽卿也的的确确需要一样东西来掩饰她自己的尴尬!

    所以,迟疑了一下,陈丽卿就从李衍手上接长剑,然后“唰”的一下子将剑拔了出来!

    瞬间!

    一声凤鸣便从长剑中传出!

    与此同时,李衍感到身体一寒!

    借着火把散发的火光,李衍看那剑:

    此剑乃是三指开锋,一指厚的脊梁,镜面似的明亮,远望却是一汪水,照耀得陈丽卿的脸都变成青色的了!

    陈丽卿盯着剑柄上的那两个古篆字看了许久,然后对着洞壁猛得一挥长剑!

    让李衍瞳孔一缩的一幕出现——原本斧锤难破的坚硬洞壁,就像变成了豆腐一般,被长剑轻易的就划进去了半尺多深,如果李衍他们早就有这柄长剑,之前李衍也不用冒险用蛮力破开洞顶的防护层了!

    陈丽卿也没想到她手上的宝剑竟然这么锋利!

    她将宝剑拿到眼前,然后一边仔细端详着这把宝剑、一边喃喃道:“真是那剑?”

    就在李衍想问这到底是什么剑的时候,陈丽卿嫣然一笑,道:“是与不是,又有何妨,杀得了人,便是好剑!”

    言毕,陈丽卿用长剑将她从皇宫中带出来的包袱挑起扔给李衍,道:“我不占你便宜,用它换你的宝剑!”

    李衍接过包袱打开,发现里面竟然是三盒糕点!

    李衍心道:“皇宫里那么多宝物你不拿,却只拿几盒糕点,我是说你傻呢,还是说你傻?”

    李衍将最上面的那盒糕点打开,从中拿了一块桂花糕放入口中,然后边嚼、边含含糊糊道:“好吧,我就用这口削铁如泥的宝剑跟你换这几盒糕点。”

    没想到,陈丽卿听了这话之后,却将糕点都抢了回去,只给李衍留了一盒,道:“这两盒是我的,那盒才是你的!”

    李衍一脸无奈的摇摇头,然后漫不经心的打开了仅剩的那盒糕点……

    ……

 第七十九章 传国玉玺

    …

    世间有一物,名为“传国玉玺”,也就是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下令镌造的“天子玺”,它是秦朝以后历代帝王相传的印玺。(全本小说网,https://。)

    秦朝末年,刘邦率军打到了咸阳灞上,秦王子婴投降,将传国玉玺献给了刘邦。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命他弟弟安阳侯王舜逼王政君交出玉玺,王政君哭骂着将玉玺掷到地上,摔掉了一角,后来王莽命人用黄金将缺角给补上了,这就是著名的金镶玉。

    王莽建立的政权垮台时,传国玉玺就在王莽的尸体上,乱军抢到了传国玉玺,然后将其献给了绿林起义军拥立的更始帝刘玄。

    刘玄后来被赤眉军打败,传国玉玺一度成为赤眉军拥立的小皇帝刘盆子的玉玺。

    刘盆子后来也失败了,投降建立东汉的刘秀。

    自那以后,传国玉玺又重新成为了汉朝的玉玺。

    从刘秀开始,传国玉玺一直在东汉诸帝手中流传。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何进、袁绍等人武装诛杀十常侍的时候,太监们裹挟着汉少帝仓皇出逃,来不及带走玉玺,等血腥镇压平定后,宫中查点宝物,发现玉玺不见了!

    十余年后,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洛阳再次招来血光之灾。董卓战败西逃,放火焚烧了洛阳宫廷。最先突入洛阳的孙坚部在救火的时候,于洛阳城南甄宫井中打捞出一宫女尸体。宫女颈下赫然悬挂着传国玉玺。

    正史说袁绍命人押孙坚的妻子逼孙坚交出了玉玺;三国演义则说孙坚带着玉玺返回长沙,在路上被和袁绍一伙的刘表截击而死,后来玉玺落入袁术手中。不管怎么说,袁绍也好,袁术也好,最后都被打着汉朝旗号的曹操给打败了,传国玉玺重新回到了汉献帝的手里。

    公元二百二十年,曹丕逼汉献帝禅位给自己,建立了曹魏。传国玉玺自然顺延成为曹魏的皇权象征。曹丕画蛇添足,派人在传国玉玺的肩部刻下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三国一统于西晋,传国玉玺又归晋。

    五胡乱华时代,朝代更迭频繁,动荡不安,传国玉玺开始了最为剧烈的颠沛流离,简而言之,转了一大圈,传国玉玺又回到了晋王朝的手上。

    不过,在这期间,东晋咸和四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夺得玉玺,也画蛇添足在右侧加刻了“天命石氏”,意思是自己做皇帝是天命所归。

    那传国玉玺又经东晋、南宋、南齐、南梁世代相传。

    到了南梁时,发生了侯景之乱。侯景在寿阳起兵叛梁,最后攻占了首都,得到了传国玉玺。

    几经周折,进入隋唐时代,传国玉玺牢固地掌握在皇室手中,被封为国家至宝,没有出现什么传说。

    唐末朱温篡位后,历史进入了纷扰的五代十国时期。传国玉玺再次遭遇乱世,厄运迭起。

    到后唐末,李从珂怀抱着传国玉玺登上玄武楼自焚。

    自那以后,传国玉玺下落不明。

    一直到宋哲宗绍圣三年,咸阳有个人叫段义,他声称自己在修房舍时从地下掘得“色绿如蓝,温润而泽”、“背螭钮五盘”的玉印就是失踪多时的传国玉玺,献给朝廷。

    朝廷很重视,派翰林学士蔡京等十三名官员认真考证,认定这是“真秦制传国玺”。

    整件事情搞得很隆重,也很轰动。但这枚传国玉玺是不是真是秦始皇用和氏璧制作的那枚传国第一宝,无人知晓。

    现在,这枚不知真假的传国玉玺就在李衍手中。

    从糕点盒中拿出传国玉玺看了好一会,李衍干咽了口口水,然后问陈丽卿:“这是你从皇宫里拿出来的?”

    陈丽卿一边把长剑插入腰间、一边道:“旁的地方有这东西吗?”

    李衍道:“你知道这是什么?”

    陈丽卿一边抚摸着她腰间的长剑、一边道:“若是不知,我能旁的不带独独将它带出来,还用糕点盒将它藏起来?”

    李衍忍不住道:“你既然知它是何物,为何还把它送给我?”

    陈丽卿将头扭到一边,道:“我要它无用,正好用它还你人情。”

    李衍无语,道:“一把剑能与它相比?”

    陈丽卿道:“在我眼中可以……你知道这是什么剑吗?”

    李衍问:“什么剑?”

    陈丽卿答:“莫邪。”

    李衍愕然道:“你说什么?”

    陈丽卿道:“我说我手上这把宝剑是莫邪,你腰中那把宝剑很有可能是干将。”

    李衍不信道:“怎么可能!”

    陈丽卿指着她腰间长剑剑柄上的那两个古篆字,道:“你看,这上面写着呐,莫邪。”

    李衍又不认识古篆字,哪知道这两个字到底是不是“莫邪”?

    李衍将腰间的长剑解下,然后指着剑柄上的两个古篆字问陈丽卿:“这两个字是‘干将’?”

    陈丽卿探过头来看了一会,道:“是。”

    李衍打量了陈丽卿腰间的莫邪剑一会,又看了看自己手上的干将剑,道:“这两把真是干将打造的干将剑和莫邪剑?”

    陈丽卿不肯定道:“也有可能是后人仿制的。”

    李衍觉得这倒是有可能,毕竟仿制名剑的事,从古到今都有人在干。

    但话又说回来,这两柄剑即便是仿制的,也绝对是最顶尖的宝剑,否则赵佶这个喜文厌武的一国之君也不可能把它们收放在书房之中。

    李衍抚摸着干将剑,暗道:“可惜,短时间内我不能让你一展雄姿!”——一旦被外人知道了这两柄剑的底细,那么传国玉玺落在李衍手中一事有可能就会被泄漏出去,而此事若是泄漏出去,那么李衍可就别想再安心发展了。

    李衍跟陈丽卿商量道:“丽卿……你的莫邪剑能不能先不用?”

    陈丽卿道:“为何不用?”

    李衍照实解释道:“一旦被人认出它是皇宫丢的莫邪剑,别人就会知道是你拿走了传国玉玺,恁地时,咱们就得面临朝廷的大军围剿,覆灭在即。”

    陈丽卿想了想,道:“我将剑柄缠上,谁知我手中之剑就是赵官家丢的莫邪剑?”

    听陈丽卿这么一说,李衍觉得也是,“天下间宝剑何其多,看不到剑柄上的古篆字,谁能将这两柄剑往干将剑和莫邪剑上联想?大不了我尽量不用干将剑,到时只有一把莫邪雌剑问世,谁知它是什么剑?”

    ……

 第八十章 谁敢这么大逆不道

    …

    宋朝的元宵节有一个惯例——天子与民同乐,以示亲民。(全本小说网,https://。)

    一首小词写道:“奏舜乐,进尧杯,传宣车马上天街。君王喜与民同乐,八面三呼震地来。”说的便是宋朝皇帝在宣德门与民同赏元宵的情景。

    每年的正月十四(或十五或十六)之夜,皇帝都要乘小辇幸宣德门,观赏花灯,诸色艺人在宣德楼下早已搭好的一个露台上表演相扑、蹴鞠、百戏等节目,皇帝则和一众大臣、妃嫔坐在楼上欣赏表演,先到宣德门下的市民,甚至还可以近距离一睹龙颜。

    今年的“元宵晚会”就是在正月十五举办的。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举办的都非常成功。

    再表演一个压轴节目,宋徽宗赵佶再在早已经准备好的歌功颂德的榜文上用玺,最后赵佶再照例讲两句冠冕堂皇的闭幕词,这场“元宵晚会”就能圆满落下帷幕。

    赵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