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逐鹿传- 第4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衍第二个挑中的就是潘太后,她身上那套红色龙袍太显眼了,这让喜欢制服诱惑的李衍不能不选她,再者,她本人虽然消瘦,但相貌仍是上上之选。

    对于李衍将她选中,潘太后皱了皱眉,然后无所谓的笑了笑,再然后来到了王夫人身边站定,之后就静静的看着李衍挑美人。

    从潘太后的表现来看,她似乎是对李衍将怎么对她,已经无动于衷,似乎是将一切都看开了。

    悯枝见状,扭头对手下女官小声吩咐道“去将合春酒拿来,量加大一些……另外,再跟暗卫说一声,让她们格外注意一下她们两个。”

    女官听言,看了王夫人和潘太后一眼,然后就按照悯枝的吩咐去办事了。

    刘才人不愧拥有“倾城艳名盛于天下”之名,虽然她的穿着打扮不被李衍所喜欢,但她仍是很快就被李衍选中。

    与刘才人相比,张才人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李衍陆陆续续挑中了二十几人,可是仍然没有挑张才人。

    其实,张才人的相貌和身材,虽然比刘才人差一点,但跟其她人相比,还是要强上一些的。

    只可惜,张才人输在了打扮上!

    李衍喜欢那种原生态的美人,不喜欢那些浓妆艳抹的。

    另外,李衍挑女人的时候,不光看脸蛋,还看身材。

    这就导致张才人大大的丢分,进而被淹没在了众多女人当中。

    眼见着,李衍有可能就不再挑了,张才人不禁暗急!

    李衍的妃嫔越来越多,因此,李衍开发新人的速也开始变慢了——现在,基本上,李衍每夜也就开发三五个新人,其它时间都放在了跟已经开发出来的妃嫔厮混上,毕竟她们的功夫更好一些,跟李衍的默契程度也更高一些。

    而且,李衍的好色之名,已经传了出去,因此,全国各地都给李衍选送美女,外国也给李衍进献美女。

    这就导致,李衍的后宫越来越大,新人的竞争也越来越大。

    像这种李衍只开发新人一夜就让十几二十几个新人出头的机会,可能两三年都未必再能碰上一次。

    所以,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那张才人可就不知道甚么时候才能熬出头了。

    而且,女人的黄金年龄就这么十几年,错过了,有可能一辈子都毁了。

    试问,张才人又怎能不急?

    还好——

    又挑了几个之后,李衍扭头问了悯枝一嘴“还有谁是赵构的妃嫔?”

    悯枝听言,一指张才人,道“除了这个张馨儿以外,其她的,官家全都已经挑选出来了,赵构的妃嫔一共也没有几个,有名有实的,只有三个,有名无实的,有四个。”

    说这话的同时,悯枝将赵构的妃嫔一一都给李衍指出来。

    李衍看罢,哈哈一笑,道“朕和构儿的眼光差不多嘛!”

    言毕,李衍又看了看张才人,发现张才人长相也不错,身材也很高挑儿,关键是她有“赵构妃嫔”这个身份加成,所以,李衍一指张才人,道“你也一块侍寝吧。”

    张才人听言,大喜,然后赶紧站到被李衍挑出来的那堆女人当中……

    ……

    。

 第八百一十五章 仁慈(求订阅!)

    …

    幸福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的。全本小说网;HTTPS://。.COm;

    一晃,三个多月就过去了。

    在这三个多月当中,李衍令近千少女变成了少妇,又完成了一个千人斩,同时埋下了上百个生命的种子。

    有人可能会觉得,女人太多了,太腻了。

    可李衍却丝毫没有这种感觉。

    李衍喜欢这样的生活,很想很想一直继续这样的生活!

    然而不行。

    在这一百多天里,整风运动整得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暗中乞求风纪处的人万万不要找到自己的头上!

    到了这种程度,整风的目的基本上已经达到,如果再继续下去,有可能就会伤及大中的根基了。

    而且,最近这段时间,受到处罚的人,剜门盗洞的求见李衍,想要跟李衍求求情,想要跟李衍说他们真不是有意犯错,他们真不是不尊敬李衍!

    说一句良心之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这次被波及到的人,有很多,其实所犯得都是无心之过,或是因为他们太自我膨胀了一时之间忘了自己是谁,没有多少是真的想挑战李衍这个皇帝的尊严的,再者说,他们就是真说李衍好色、荒淫无度甚么的,也只不过就是实话实说罢了,在李衍看来,这也没甚么大不了的。

    关键是,很多被波及到的人,真是李衍的亲近之人,他们曾为李衍立下过汗马功劳,曾为大中的建立流过血汗,李衍对他们也是有真感情的。

    所以,见火候差不多了,李衍也就从后宫中走了出来,然后颁下了大赦,结束了这次整风运动。

    当然,李衍并没有否定闻焕章、柴进他们之前所做的,他只不过是在这个基础上颁布了一些赦免的政策,显示一下自己的“仁慈”。

    经历了这次的整风运动之后,朝臣全都变得规矩了许久,无论是李衍的那些老兄弟,还是李衍的那些丈人、舅哥。

    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君臣有别,不可逾越!

    皇帝是高高在上的存在,皇帝的威严神圣不可侵犯!

    看着满朝文武,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全都表现得对自己极为恭敬,李衍暗暗一叹,心道“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孤家寡人吧!”

    收敛一下心神,李衍给内侍递了一个眼色。

    内侍见状,高声道“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许贯忠听言,出列,然后禀报道“启奏陛下,岳大元帅传来消息说,李成已经率众投降,另外,原宋将孔彦舟,率领数万宋军投降,并遣间客混入钟匪作内应,钟相不备,被其派去的间客俘杀,钟相死后,数十万钟匪在杨幺、夏诚等人率领下转入洞庭湖区,据湖泊港汊为险,濒湖设寨,兵农相兼,他们广伐鼎、澧地区松杉樟楠等木材,大造车楼大船,严密设防,陆耕水战,既取得水战优势,又获田蚕兴旺,实力日益增强,岳飞恐其做大,想调东南所有船场供他造合适在洞庭湖作战的战船,然后一举平定钟匪。”

    李成最终没有选择跟钟相联合,反而选择投降大中,这既在李衍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其实没甚么好说的,大中大一统之势摆在这里,如果不想被消灭,那就只有接受招安,而李衍本身就是土匪出身,只要是真心接受招安,下场绝不会太差,所以,李成这么选择,也没甚么好意外的。

    而李成这个人,虽然在民族大义方面有些问题,但也不失为是一个将才,上一世的李成,在投降金国的诸将当中最为勇猛强悍,而且号令甚严,众莫敢犯,这样的人招安了,是能有些用处的。

    与李成相比,孔彦舟就有点让李衍头疼了。

    这孔彦舟就是一个兵痞,打仗不行,捞钱、抢功全都是行家,而且还胆大包天敢养贼自用,关键是人品也不行,不,应该说他禽兽不如!

    孔彦舟有一妾,为他生了一女,他那女儿长得极为漂亮,让他忍不住垂涎三尺!

    可这是孔彦舟的亲生女儿,孔彦舟有心霸占,又怕别人骂他禽兽。

    于是乎,孔彦舟想出来了一条毒计。

    这条毒计就是,孔彦舟天天折磨他的那个小妾,逼他的那个小妾承认,他女儿不是他和小妾所生的,而是小妾偷人生的。

    小妾受不了孔彦舟的折磨,最后只能承认他女儿是与别人所生的。

    尔后,孔彦舟就高高兴兴的把自己的亲生女儿纳为小妾。

    孔彦舟这样的人,无疑是让人很不耻的,也不敢用。

    可偏偏孔彦舟又立了功,不仅带领数万人马投降大中,还杀了钟相。

    这就让李衍有些为难了。

    想了一会,李衍暗自一叹,然后说道“吏部酌情升赏李成、孔彦舟以及二人手下头目,至于岳飞所请调拨造船场造船一事,准其奏,但官不可与民争利,让地方官府与造船场说,其所造之船,官府均以高于市价两成购买,此钱由户部直接调拨。”

    虽然这孔彦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蛋,但身为皇帝,李衍也不能完全凭自己的喜好而行事,有功必须要赏,有过必须要罚。

    当然,孔彦舟以后最好别做甚么出格的事,否则,绝不会有甚么好下场。

    李衍又问“蜀地那里怎么样了?”

    许贯忠禀报道“利州路、成都府路、潼川府路现在全都已经光复,只有夔州路还有一些抵抗势力,吴玠立下了军令状,说最晚明年三月份,一定交给官家一个完整的蜀地。”

    李衍听言,很高兴,然后问道“吴玠那里没有甚么困难吧?”

    许贯忠道“有,随着大军深入蜀地之后,现在运粮是一个困难,在崎岖不平、行进艰难的千里蜀道上凭借人力肩挑背扛地运输军粮,是极其艰难的,而通过嘉陵江水运,情况要好些,但水运是逆流而上,须靠纤夫沿着从悬崖峭壁上挖凿出来的纤道拉着粮船一步一步地挪动,粮船才能前进,而且水运还得受季节水位高下的限制,因此也是非常困难的。”

    宋代的四川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分为利州路、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夔州路,号为四大川路,简称四川,这也是后世四川地名的由来。

    而这四路,最贫穷的地区就是夔州路,去哪里征战,最大的难题,就是运送粮草。

    李衍听言,问“你们有没有甚么解决的办法?”

    许贯忠摇摇头,道“除了增加民夫以外,别无它法,吴玠已经下令,再高薪征召一百万民夫帮大军运粮。”

    李衍听罢,暗自一叹,心道“现在也只能是如此了,未来……”

    想到未来,李衍扭头问白瓦尔罕“火车研发得怎么样?能不能投入使用?”

    ……

    。

 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铁路”计划(求订阅!)

    …

    经过一年多近两年时间的研发,大中最新研究出来的火车,已经可以使用三个缸的蒸汽机,牵引十节车厢,时速已经达到了,空车时,每小时二十八公里,满载时,每小时十一公里。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不过虽说如此,可这最新一代的火车,还是有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必须在铁路沿线设置加煤、加水的设施,还要在途中耗费大量时间为机车添加煤和水。

    后来,在李衍的建议下,科研人员改用三到四个火车头作为一列火车的动力——前面一到两个,后面也是一到两个,这样一来,不仅让火车可以来去自如,省去掉头的麻烦,还可以有拉有推,将动力变大,令其能携带更多的车厢,然后用多携带的车厢装煤和水,这样一来,能让火车跑得快一些,也跑得长远一些。另外,这种设计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即使碰到哪个火车头出了问题,也不耽误火车使用。

    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在沿路设置一些补给点。

    这才让大中的火车可以勉强投入使用。

    与火车的不成熟相比,因为有李衍这个懂炼钢的专业人才引导,大中的铁轨还是非常先进的,就是与后世的铁轨相比,差得也不算太多。

    所以,见火车已经勉强能投入使用了,李衍立即下令修铁路!

    按照李衍最初的意思,是先修一条直接从东京汴梁城通往燕京的铁路。

    然而——

    李衍这个想法一出,立即就遭到了无数人的反对。

    有人说“火车乃奇技淫巧,怎可深陷其中?”

    有人说“修铁路会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万万不修!”

    还有人说“修铁路,劳民伤财,空耗国力,无异于隋炀帝修大运河,恐给大中带来灭顶之灾!”

    等等……

    总之,很多人顽固地阻止李衍修铁路。

    对于这些人,李衍都懒得看一眼,并且有些后悔整风运动结束得太早了!

    不过话又得说回来,有些客观的现实因素,即便是李衍,也不得不考虑。

    就比如,铁轨的制作和运输。

    虽然很早以前李衍就开始改革铁矿,并“捣鼓”出来了极为先进的练钢技术,还命人探寻新的铁矿。

    可截止到目前为止,大中主要还是依靠辽东铁矿(鞍山铁矿)、邢州铁矿、磁州铁矿、徐州铁矿、兖州铁矿、威胜铁矿这六大铁矿生产钢铁——这六大铁矿的总产量占全国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这里说明一下,倒不是说,这些铁矿所生产的钢铁,不够铺铁轨用的,而是现阶段的运输实在是太费劲了。

    所以,现在铺设铁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