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逐鹿传- 第5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概格杀勿论。”

    等到金军快冲到中军的大炮的射程范围内,后面的将士立即从前排将士的空隙当中推出上千门火炮,并很快就按照长官的指挥开炮。

    铺天盖地的炮弹被轰了出去,随即砸到金军当中,将金军炸得人仰马翻。

    金人只有这一次活命的机会,如果冲不过去中军的封锁,他们就只能任由中军宰割。

    缺德事干得太多太多的金人,极为不想面对那一场景。

    所以,金人悍不畏死的往前冲。

    等到金人冲到中军的火枪的射程范围内,更有效率的屠杀开始,成片成片的金人倒下。

    这是一场难以用言语形容的惨烈屠杀。

    简短节说。

    跟着金军冲杀的平民,连三箭之地都没冲到,就已经死伤了大半,再冲下去唯有死路一道,剩下的聪明人,见他们根本不可能冲过中军的封锁,又调头往回跑,结果又死伤了一多半,最终只有一两万逃到城下此时,城门已经被中军夺去关上了。

    而那五万金军当中,只有十之一二冲到了中军的第一道防线。

    让金人有很不好说预感的是,中军并没有像以往一样,组织白刃战,而是给他们放了一条“生路”。

    果然!

    冲过第一条封锁线的金人,连两里路都没走上,就又碰到了中军的第二条封锁线。

    看着那一排排密密麻麻的大炮,一杆杆数之不清的火枪,侥幸活下来的完颜宗干、完颜等人,再也没有了继续冲杀的勇气,因为他们清楚,中军不缺乏将他们屠光的勇气。

    顺便说一句,本应该在历史上留上浓墨重彩一笔的海陵王完颜亮,刚刚已经战死冲得比较靠前的他,被火枪打成了筛子。

    双方对峙了足有半个时辰,在完颜宗干、完颜等人身后,又上来了万余挺着火枪的中军。

    这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见前后之路全都被堵死了,左右又是巍峨的高山,战还实在是没法战,完颜一闭眼,两行热泪从他的脸上滑过。

    再睁开眼睛,完颜整了整他自己的衣甲,然后一翻身下了马,再然后朗声道:“朕乃大金国皇帝完颜,朕宣布,大金……大金投降。”

    ……

    与此同时,其余几个方向的战斗差不多也已经接近了尾声,郭浩所率领的大军也攻到了皇宫,韩企先率领未逃走金国大臣出宫投降。

    郭浩将韩企先等人丢到一边,找到了宇文虚中,然后握着宇文虚中的手说道:“宇文大人辛苦了,您为大中的统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官家让我们务必将您平安带回去……”

    原来

    被金人掳来大金的宇文虚中,就是大中在金国的最杰出的谍报人员。

    宇文虚中道:“我不求陛下赏赐,只求陛下履行之前的诺言,救出……”

    郭浩替宇文虚中说道:“救出赵桓他们,找到赵佶的尸骨嘛,放心吧,天一亮我就派大军去攻打五国城……”

    ……

 第百八七十三章 再见赵桓、耶律延禧(中)(求订阅!)

    …

    与东路军这边一举打下上京城灭了大金的主力不同,西路军那里目前所取得的战果则要少上不少。全本小说网;HTTPS://。m;

    蒙古人对上岳飞、杨沂中等人所率领的西路军虽然也是节节败退,可蒙古人毕竟不像金人那样有一座坚城可以固守,因此,真敌不过了,蒙古人自然是要向北边的西伯利亚逃窜的,哪怕那是一条绝路。

    不过——

    岳飞、杨沂中等人所率领的西路军虽然现阶段还没有取得较大的战果,但岳飞曾命令张宪、王彦、王德让他们派人去奇袭蒙古人的牧场,那几战,中军取得了非常大的战果,总共缴获了牲畜三四百万头——这些牲畜足够西路军的三四十万人马吃上一整年的了。

    在那之后,中军又掩杀了蒙古人很久,一直将蒙古人撵入了中西伯利亚高原才善罢甘休。

    这一番追逐战,让蒙古人丢失了大量的粮食和牲畜。

    换而言之,现在蒙古人手上只有很少很少很少的粮食和牲畜。

    这些粮食和牲畜别说够所有蒙古人过冬,就连支持十分之一的蒙古人活过这个寒冬都不可能。

    西路军夺下了斡难河和不儿罕山地区之后,就在这里安营扎寨。

    同时,岳飞还分别派张宪、王彦、王德分守蒙古人能南下的各个要道。

    然后,在派人饲养那数百万头牲畜同时,岳飞又奏请李衍请求朝廷往斡难河和不儿罕山地区调集粮食和物资。

    这一切的一切全都都做好了以后,岳飞命人在所有显眼的地方都竖起用汉语以及各个民族语言书写的“投降有饭吃”的大旗。

    从岳飞的这一系列部署上,不难看出,西路军这是准备将蒙古人锁在西伯利亚,然后在斡难河和不儿罕山地区坐等那些挺不下去的蒙古人来投降,坐等那些宁死不肯投降的蒙古人活活冻死活活饿死,亦或是坐等那些不肯投降的蒙古人在相互争抢食物的过程当中自相残杀。

    接到岳飞的奏折之后,李衍立即命令李存花重金再招募三百万民夫送到辽宁城,然后让这些民夫往斡难河和不儿罕山地区送粮食和过冬的物资,务必保证西路军的一切所需。

    李衍很清楚,只要岳飞的设想能达成,这个冬天过去了之后,蒙古人在一二百年之内便不足为惧,哪怕铁木真跟历史上一样诞生。

    因此,李衍不留余力的支持岳飞。

    与此同时,李衍也派人给岳飞、杨沂中、张宪、王彦、王德等人送去了一句话:“大中今后是否还有边患全看诸卿这一冬之功。”

    西路,李衍除了竭尽全力的给他们提供物资以外,也着实是再做不了甚么。

    倒是东路军,见其久攻上京城不下,李衍给吴玠等人提供了飞艇这一奇袭之法。

    结果,东路军一举攻下了上京城灭掉了李衍的心头大患大金。

    当然,你要说大金完全被灭,也不尽然,毕竟上京城不代表上京路,现在还有大量的金国的郡县还在金人的掌控当中。

    不过——

    那些郡县其实都已经微不足道了,东路军将周围几座关键的郡县攻占,再布好防御了之后,只等明年开春,便可以一举平定东北地区,将这里彻底并入大中的版图。

    按照李衍的指示,所有女真族贵族一概捉拿问罪。

    女真族姓氏特点是有“白号之姓”与“黑号之姓”的区别,并且分为四大支系。

    女真人姓氏“白号之姓”共分三个支系,九十九个姓氏。

    女真人姓氏“黑号之姓”只有一个支系,十六个姓氏。

    共计:金代女真人共有一百一十五个姓氏。

    这些姓氏全部都捉拿问罪。

    另外,李衍还下了两个不赦令——有两个姓氏不赦,一个是完颜氏,另一个是爱新觉罗氏。

    就凭女真人当初南下犯下的种种罪恶,李衍问罪女真全族,甚至就算是屠杀女真全族,都不奇怪——毕竟,这是相对落后的封建社会,屠城、车轮斩甚么的,真是太常见了。

    问题是,李衍虽然将所有女真人都问罪了,但却只下了两个不赦令,也就是说,最终只屠杀两个姓氏的女真人。

    这也行。

    要说不赦完颜氏,也就算了,毕竟,完颜氏是大金的皇族,金人南下犯下的种种恶行皆出自完颜氏的命令。

    但这“爱新觉罗氏”是哪棵葱,怎么可以跟大金皇族完颜氏相提并论,让千古第一帝李衍特意为此姓氏特意下了一道不赦令?

    这实在不怪世人纳闷不已。

    别说在这个时期,就是到了明朝,在满族的姓氏中,“爱新觉罗”也只是个小姓——明初的时候,爱新觉罗氏还只是一个人数很少的家族,包括努尔哈赤的六祖以及他们二十二个儿子所组成的家庭。那时的满族的八大姓为“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络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和“钮祜禄氏”,没有“爱新觉罗”。而在这个时代,女真人当中根本就没有“爱新觉罗”这个姓氏。

    这让吴玠、韩世忠他们让哪去找?

    后来,有投降的女真人跟吴玠他们说,女真的姓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姓(哈拉),一部分是基於血缘宗亲关系的族名(穆昆),而爱新觉罗一姓中,觉罗为姓,爱新是族名,他们由此推断,宁古塔旧城东门外三里那里的一支极为落后的生女真,有可能就是陛下不赦的爱新觉罗氏。

    吴玠、韩世忠他们本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原则派了一支骑兵在投降了的女真人的引领之下灭了那个小部族,然后这事最终就不了而了之了。

    接下来,由李衍的派去的李修、李慈等李衍的儿子们以及一大批擅长移民的能官干吏去主持,他们将金人(不单单是女真人,也包括契丹、奚、渤海以及五国部、吉里迷、兀的改等各族的人),有罪的问罪,没罪的,一律改汉姓,留发,穿大中服饰,然后打散,成为一个个不大于一百人的小部族,然后将这些小部族分别迁往大中的各个地区,由当地的地方官府安置。

    与此同时,东路军接连出动,将上京城周边的几座郡县全都攻打下来。

    将这些郡县全都清理干净,又重新布好防御之后,吴玠、韩世忠等人派人来北京请李衍去上京城视察,同时,他们还给李衍带来了一个消息:他们已经将被囚困在五国城中的赵桓、耶律延禧等人救了出来,并且已经找到了赵佶的尸骨。

    ……

 第八百七十四章 再见赵桓、耶律延禧(下)(求订阅!)

    以前很注重保养又喜爱修练道术的赵佶,身体素质本来是很好的。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可就在赵佶被金人掳走北上期间,赵佶遭了太多的罪又冻又饿又累。

    关键是,自从靖康之耻过后,赵佶的精神上饱受摧残和折磨。

    最终导致,赵佶在被金人囚困了数年之后,死于五国城,享年仅仅五十多岁。

    总结赵佶这一生,他该落得这个惨淡的下场,也不该落得这个惨淡的下场。

    说赵佶该落得这个惨淡的下场,是因为,赵佶这一生,太过荒诞不羁,太过奢华无度,太过玩物丧志,关键是他还特别好大喜功,因此,他应该是一个亡国之君,也的确应该落得这个惨淡的下场。

    说赵佶不该落得这个惨淡的下场,是因为,赵佶要不是有赵桓这个好(蠢)儿子,要不是赵佶将他的皇位匆匆传给赵桓这个好(蠢)儿子,以宋金两国当时的综合国势和国力,以当时的总体情形,以赵佶那堪比甚至是超过赵构赵跑跑的逃跑能力,赵佶是无论如何都不应该也不可能被金人活捉了。

    很多人,甚至很多有专家头衔的人,都说,靖康之耻的责任,在于赵佶,而不在于赵桓,赵桓只不过就是接了赵佶给他的烂摊子,替赵佶背锅罢了。

    这些人,包括这些所谓的专家,真是太可笑了!

    赵桓在位虽然仅一年多时间,却走马灯似地拜罢了二十六名宰执大臣,其中对危局产生关键性影响者,则是耿南仲、李纲、种师道等人,他们的一些重要的救国之策全都不被赵桓所采纳,而他们的一些重要误国之谋却又全都被赵桓采纳,这样的皇帝,他不为靖康之耻负责,谁为靖康之耻负责?

    实话实说,赵佶在执政期间的确是对宋王朝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赵佶留给赵桓的江山可不是一个烂摊子当时的宋王朝,还有可战之兵上百万,钱粮充足,底蕴丰厚,甚至在赵桓毫无作为的情况下,宋王朝的系统自己运行,都打退过金人的入侵。

    可赵桓却始终战和不定在战与和之间摇摆不定,性格又软弱懦弱极没有担当,在敌人打过来了之后,不想着御敌,只是丧心病狂的搜刮自己人想用钱去买贪婪的金人退兵,关键是他还总对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些才是促成靖康之耻的最主要原因。

    所以,如果要对靖康之耻负责,赵佶、赵桓父子之间的责任划分,应该是四六分,赵佶占四,赵桓占六,而用因果划分,赵佶是因,赵桓是果。

    不过,现在再说这些,其实已经没用了,往事如烟,如今都已经随风而去,宋王朝早已经彻底沦为了历史。

    现如今,更是,赵佶已死,赵桓在遭了十几年的羞辱和大罪之后,出现在了李衍的身前。

    与赵桓一块出现在李衍身前的还有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是的。

    李衍最终还是来到了金上京,这座被李衍改名为“永宁城”的中国北方城市。

    吴、韩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