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逐鹿传- 第5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李诩的积极推动下,在李诩到宁北城的第五个年头,大中的铁路终于修到了漠北,修到了宁北城。

    在那之后,李诩开始将漠北的牲畜大批大批的贩卖到大中,让游牧民族的人全都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如此一来,漠北的游牧民族的人,更是为李诩马首是瞻,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李诩的规划当中他们积极的与宁北城沟通,甚至是直接加入宁北城。

    后来,大中的地质学家在漠北找到了大量的铜矿,朝廷因此押送了大量的战俘和招募了大量的矿工送到漠北来挖矿。

    李诩得知了此事之后,积极安置矿工入住北宁城,并积极的帮他们娶牧民女子,让他们在北宁城扎根。

    再后来,大中的地质学家又在西伯利亚找到了一个极为庞大的天然气田。

    李衍得知了此事之后,大胆提出要将这个天然气田里的天然气引到大中,要让这个天然气田里的天然气取代柴碳成为人们做饭的燃物。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李衍异想天开,认为李衍是天方夜谭。

    可李衍向来就是想干甚么就干甚么,没人敢阻止,也没人能阻止得了。

    很快,李衍就成立了一个燃气部,并派出能官干吏去办理此事。

    而李诩在得知此事之后,果断借着大中大力发展此事,积极安顿中国人入住北宁城,将北宁城作为中国人前往西伯利亚和回到大中的中转站。

    总之,李诩抓住每一个机会发展北宁城,不留余力的治理北宁城。

    经过李诩这十几年的经营,北宁城现在已经成了一座大城,就是跟中原的很多大城相比都不遑多让,关键是,这里虽然民族复杂,但人民生活稳定,政治环境也很稳定,而且很繁荣。

    可以说,李诩为大中安定了北方的边境,这对极为重视北方致力成为二元帝国的大中而言,真可谓是立了大功。

    李诩所做的一切,被李衍看在眼里,也被世人看在眼里。

    再加上,还有耶律大石等原来的辽国人为李诩摇旗呐喊。

    以至于,李诩这次也脱颖而出成为九个皇储候选人之一。

    说到天然气,就不能不说李顼。

    当初,天然气还只是李衍的一个构想时,身为追随李衍的狂热份子的李顼,就坚定不移的相信李衍的设想一定能成,然后就一头扎入李衍的“大天然气”计划当中。

    当然,李顼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李衍也派了很多能官干吏一块去推动“大天然气”计划。

    可那些能官干吏没有一个像李顼这么坚定不移的相信李衍的“大天然气”计划真能实现李衍的设想,在当时的人看来,简直是太天马行空了,怎么可能将那么遥远的天然气引到大中来作为燃物?

    不过最后,在李衍的推动下,李顼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研发出来了可行的天然气的运输和使用技术,为李衍的“大天然气”计划提供了基础。

    紧接着,李顼他们就开始前往西伯利亚建设天然气采集厂,并准备开始建设管道。

    最初阶段,是最困难的一个时期。

    那时,西伯利亚那里,别说铁路,就连羊肠小道都没有,运送点东西过去,简直比登天还难。

    好在

    地质学家找到的天然气田就在贝加尔湖的西面,也就是后世的伊尔库茨克,离宁北城并没有太远。

    再加上,有李诩提供的十几万人力和畜力的支持。

    最后所有的困难都被李顼他们给克服了。

    后来,李衍出面,命令铁道部从北宁城修一道铁路绕过小海(贝加尔湖)到达天然气田。

    借着铁路的便利,天然气采集厂的建设速度大大提升,天然气管道修建得也容易得多了。

    历经九年时间,李顼他们终于将天然气引回了大中。

    可人的生活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天然气刚引回来时,人们并不愿意使用天然气。

    后来,李顼在向李衍请教过后,给人们提供免费安装天然气、限时免费提供炉具等促销手段促使民众使用天然气。

    关键是,使用天然气的确方便,也的确比使用柴碳要便宜得多。

    因此,李顼他们慢慢打开了局面。

    现在,燕京已有一半以上的家庭使用天然气,燕云地区的其它城市,也有一成到五成不等的人使用天然气。

    相对于庞大的大中而言,目前使用天然气的人还很少。

    可即便是这样,朝廷在天然气上的投入,也已经完全收了回来,而且还有不少盈余。

    现在,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天然气绝对是一个可以比肩铁路的大财源。

    李衍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眼光的同时,也成全了坚定相信李衍的李顼李顼因为神奇的天然气以及他坚韧不拔的努力,也从他的兄弟们中脱颖而出,成为九个皇储候选人之一。

    顺便说一句,李顼的母亲并没有深厚的背景,她原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宫女,通过选秀的形式进入到的宫中,后来,因为长得漂亮,而被李衍临幸了,进而生下了李顼。

    跟李顼的母亲一样出身不高的,还有李典的母亲。

    李典的母亲也是宫女出身,而且,不同于李顼的母亲是个汉人,李典的母亲连汉人都不是,甚至李典的母亲都不是东方人,而是西方人,准确一点说,李典的母亲是一个犹太人。

    当初,李衍在吴哥的时候,有一艘西方人的商船,企图偷渡过金瓯角,结果被海警给抓获了。

    大中对偷渡的惩罚是非常严厉的,一般情况下,主谋全都得被绞死,即是是从犯,也要进入劳改营劳动改造,至于女眷则要进入教坊司。

    那艘西方的商船被抓获了以后,海警们从那艘商船上搜到了几十个西方女子,其中有三姐妹长得非常漂亮。

    恰巧那时,金瓯角的海关,不知道给李衍进献点甚么东西好。

    于是乎,他们就将那三姐妹进献给了李衍。

    不得不说,那三姐妹长得确实不错,全都是标准的西方美人。

    只可惜,她们出身不行,只是普通犹太商人的女儿。

    加上那时她们三个还小,最大的才十五岁。

    于是,李衍就让她们三姐妹进宫当了宫女。

    当然,后来李衍还是临幸了她们,否则,李典是哪来的?

    简短节说。

    李衍临幸了她们三姐妹之后,又过了十个月,李典就出生了。

    李典的母亲不是三姐妹中的老大,而是老二老大为李衍生了一个女儿。

    李典自幼就极为聪明,而且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懂得用交易的方式将其他兄弟的好东西全都弄到他自己的手中。

    在李典十三岁的时候,李典就成了所有皇子中最有钱的一个,而且,他的钱,来得全都是皇明正大(全都是他通过投资赚来的),他甚至连税都交了。

    换而言之,李典就是一个商业奇才。

    李衍当然不能浪费李典的天赋。

    在别的皇子还在慢慢深造的时候,李衍就将李典扔进了钱庄系统,让他从最基层做起。

    到了李典二十岁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了张开的第一助理。

    张开曾跟李衍说:“原来臣很担心臣干不动了以后,没有人能代替臣掌管天下钱庄,有了李典之后,臣再也不用担心此事了。”

    由此可见,张开对李典有多少看好。

    李衍很担心,张开将李典抬得太高了,进而害了李典。

    所以,李衍一边让张开压着点李典、一边给李典制造机会磨练李典。

    事实上,李衍很希望,李典能受点挫折,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李典成长。

    可事情的发展,却没有如李衍的意,他强加在李典身上的那些困难,全都被李典轻易化解了。

    李典真就是一个天才,绝世天才!

    后来,李典可能是觉得他的人生太没有挑战性了,竟然主动跟李衍提出:朝廷必须要将各个藩属国的钱袋子抓在手中,这样能很有效的控制住一众藩属国。

    简单一点说,李典就是想要在所有藩属国都建立钱庄,而且,不允许藩属国自己建立钱庄,全世界统一货币,统一用衍币做为流通货币。

    此事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倒不是说,李衍禁不了各个藩属国,不能让各个藩属国配合使用衍币当唯一流通货币,而是这套制度实在是太难制定了,要知道,现在的交通和通讯可不比后世,更没有计算机辅助,而且,李典想要做的是成为超过后世美联储的存在!

    这是何等之难!

    所以,李衍并不看好此事。

    可一来,此事若是真被李典做成了,那无疑能像李典所说得那样,大中将抓住各个藩属国的钱袋子,谁要是敢不听话,就可以用金融制裁他。

    二来,李典一直以来表现得太过妖孽了,因此,李衍也想让李典吃吃苦头。

    所以,李衍同意了李典放手去做。

    起初,李典的确是碰了不少壁。

    可慢慢的,李典和他组建的团队将所碰到的问题全都一一解决了,其中有些解决方法,甚至是李衍这个拥有后世见识的人都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用了整整七年时间,李典和他的团队还真就在各个藩属国建立了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的钱庄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钱庄网,将各个藩属国的钱袋子全部都网入其中。

    目前阶段,虽然李典他们所建的钱庄网还有一定的不足,还需要慢慢完善,但他们已经将最难的框架架起来了,剩下的,也就是慢慢修正的问题。

    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李典又有绝世天才之名,自然也脱颖而出成为皇储候选人之一。

    最后一个皇储候选人李破敌,并不是李衍的儿子,而是李衍的孙子他是李威之子。

    不过

    李破敌并不是李威的长子,而是李威的次子,也就是说,李破敌并不是李衍的长孙。

    别看李破敌的名子挺威武,老爹还是李衍一众儿子中最勇猛的一个。

    可这李破敌虽然也在军中历练过,但他最厉害的却不是他的打仗能力,虽然他的打仗能力也不弱。

    李破敌最厉害的是……搞谍报。

    ……

    w23051412

 第八百九十七章 最优秀的孙子(求订阅!)

    …

    李威继承了他母亲陈丽卿的那股子杀劲、勇劲,生来了就是将军,而且是万人敌将军。(全本小说网,https://。)

    对此,李威很骄傲和自豪。

    因此,李威希望他自己的儿子也能跟他一样,征战沙场,马革裹尸。

    所以,李威给他自己的两个儿子分别起名为李灭敌和李破敌,并在他们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将他们带到了战场上。

    李灭敌完全随了李威的心愿,嗜血,好杀,英勇无畏,而且天生神力,十几岁就能百人敌,深受李威喜欢。

    轮到李破敌这里,李威就有点不喜欢了。

    在李破敌很小的时候,李威就发现,李破敌一点都不像他和李灭敌除了兵书以外,甚么都不看——李破敌特别喜欢学习,而且兴趣广泛,甚么都喜欢涉猎。

    李破敌还一点都不像李威和李灭敌一样粗鲁,对手下将领、士兵心情不好的时候,动辄打骂,心情好的时候,推杯换盏,李破敌总是很谦逊随和,喜欢与人交往。

    另外,李破敌头脑机敏、气度不凡,有极为出色的分析能力。

    用李衍给李破敌的评价就是:李破敌的智商非常高、视野非常宽广。

    李破敌这样的儿子,显然不是李威想要的,可李威还是将李破敌带入军队,四处征战。

    可李破敌打仗,跟李威和李灭敌不同,他从不蛮干——他打仗更用脑子,尤其擅长谍报破敌。

    从战果上来看,李破敌一点都不比李灭敌差。

    可李威怎么看李破敌都不喜欢。

    正好,当时赶上岳飞第二次西征,李威就将李破敌扔进了岳飞的远征军。

    李破敌到了远征军不久,岳飞就发现了李破敌的谍报能力极为出色。

    于是乎,岳飞就让李破敌进入军情部工作。

    如此一来,李破敌如鱼得水,屡立大功,中亚的战争还没打完,李破敌就因功成为岳飞那一路的谍报总负责人。

    后来,李衍听说了李破敌的能力和战绩,就将李破敌调自己身边培养。

    那时,李衍已经让朱贵、石秀、柴进在各个藩属国布置谍报人员了,用以将来控制各个藩属国。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接触和观察,李衍发现,李破敌天生就是为搞谍报而生的。

    而且,因为一个机缘巧合,李衍还发现了李破敌的另一个优点——宁愿因忠诚而被杀死,也不愿为了偷生而逃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