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逐鹿传-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就是在那一战中,丘岳、周昂、胡春始终冲在最前面,他们甚至越过了林冲,最后东昌太守就是被胡春砍死的,战后周昂身上中了三箭,丘岳和胡春各中了一箭。

    除了作战勇猛身先士卒,丘岳、周昂、胡春还极为听话,可以说,李衍让他们上东,他们绝不去西,李衍让他们打狗,他们绝不骂鸡,跟董平那个桀骜不驯的家伙简直天壤之别。

    这种情况下,李衍要是不提拔他们三个,怕是再也不会有降将真心为李衍卖命了。

    所以,李衍冒险将他们三个全都提为领兵大将。

    至于张清,不管他愿不愿意,他都为李衍诈开了东昌府的大门,跟丘岳、周昂、胡春一样纳上了投名状,已经没有后路可走了,只能跟李衍一条道跑到黑。

    加上出了董平叛逃一事,李衍必须给降将信心,所以,李衍将张清也提为指挥——这也是李衍将丘岳等降将全都提拔起来的原因之一。

    具体安排如下:

    马军一军:统领林冲,副头领杨志,辖徐宁营、丘岳营、张清营。

    马军二军:统领卞祥,副头领石宝,辖周昂营、胡春营、山士奇营。

    步军十二营的指挥分别是:广慧、邓飞、鲁智深、竺敬、欧鹏、杨林、縻胜、马麟、程子明、彭玘、韩滔(在彭玘和其家人的劝说下已经投降,并已缴纳了投名状)。

    这其中,广慧一人领两营,主要负责守备,轻易不出战。

    步军一军:统领邓飞,副统领竺敬,辖縻貹营、马麟营、彭玘营。

    步军二军:统领鲁智深,副统领欧鹏,辖杨林营、程子明营、韩滔营。

    水军简单,阮小二、阮小五、张顺、童威、童猛(最后挺过来了)各携带两营水军、四艘载重五万石的大海船、三十艘载重一万石的大船、小船若干,阮小二为都统制,张顺和李俊(兼)为副都统制——因为水军的特殊性,暂不设军一级,直接设厢。

    十营预备役不消说,还是由杜迁和宋万统带。

    两营炮军均由凌振统带。

    亲卫军,指挥陈丽卿,副指挥阮小七、马灵、王定六。

    马步水炮亲军均以原梁山军老卒为骨架建设,所有军队轮番接受预备役基础训练、接受教导处忆苦思甜教育。

    自己这边准备的差不多了,见大宋朝廷还没有动静,李衍将张三、李四、孙高派去东京汴梁打探到底什么时候再来围剿自己?

    结果,张三、李四、孙高给李衍传回来了一个让李衍哭笑不得又庆幸不已的消息……

    ……

 第一百五十八章 无为而治(求订阅!)

    …

    赵佶刚继位时,身边的女人虽然不少,但孩子生的却不多。/全本小说网/https://。/

    由于赵佶就是因为哥哥宋哲宗没儿子,才意外捡了漏坐上了皇位,所以,赵佶可不想像他哥哥那样没儿子继承香火。

    于是,赵佶便开始向神奇的道教求助。

    恰在那时有一个叫刘混康的道士对赵佶说,他通过观察和掐算,认为皇帝少子与东京汴梁的地形地貌和风水有关系,特别是汴梁城东北角的低洼地势严重影响了皇帝的子嗣,如果能把这里的地势垫高,那皇家的子嗣就一定没问题。

    赵佶听了刘老道的话后,赶忙安排人在汴梁城东北角堆积起一座巨大的假山,为了使这座假山更符合赵佶艺术家的眼光,赵佶还叫人到全国各地搜罗奇花异草、奇珍异石以及珍奇异兽填充,这就是著名的万岁山,又因其处在八卦的艮位,又称艮岳。

    神奇的是,从那之后,赵佶宠幸的妃子竟不断传来怀孕或生产的喜报,后宫的妃嫔们像鸡棚里的母鸡下蛋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十几年之间竟为赵佶生了几十个子女,让赵佶差点成为历史上拥有多子女的皇帝。

    这使得赵佶对那位刘老道钦佩不已,对道教的神奇更是信奉不已。

    曾经还有一个道士在赵佶继位之前就留下谶语:“吉人当继大统。”

    这其实是一句随便圆的话,因为无论谁继承了帝位,都可以称之为“吉人”,反正都不得罪,就跟说“吉人自有天相”差不多。

    但赵佶非要固执地对号入座,说什么“‘吉’字和‘人’结合,正是‘佶’”云云。

    总之,赵佶迷信道教是有原因的。

    之所以这两年达到了一个巅峰,那是因为这两年赵佶突然感觉有点力不从心,并且感觉身体也不如以前了。

    其实这也正常,再怎么说,赵佶都已经四十好几的人了,而且这些年一直日日当新郎、夜夜换新娘,怎么可能跟以前相比?

    不过赵佶并不这么认为。

    他认为,这是因为,这些年他太过专注于朝政修道之心淡泊而造成的。

    恰在此时,濮州临濮有一个叫王老志的老道,自称得汉钟离先生授予仙丹,得化为仙,抛妻弃子,结草庐田间,名气很大。

    太仆卿王亶为了邀宠,三顾草庐,把他带入京师,先豢养在蔡京家,后选了一个合适的时间,进献给了赵佶。

    王老志见了赵佶,先不说话,而是呈上了一沓墨宝。

    赵佶疑惑着接过来一看,随即眼珠子差点掉了下来,里面竟全是诗,最上面那首乃是他写给乔、刘二贵妃的床头语、枕畔诗,再看其它的,竟然全都是他写的银诗狼词。

    这老道连这些都知道,定是神仙无疑!

    赵佶立即宣布,赐王真人“妙观明真洞微先生”之称。

    可惜这位“妙观明真洞微先生”竟是短寿之人,虽有仙丹护体,第二年也得了重病,死了。

    不过赵佶没功夫遗憾,因为又有一名法力更高的得道高人降临了。

    这位高人姓王名仔昔,洪州人,初隐于嵩山,据他自己说,他遇上了东晋年间的许逊许真君,得其真传,并授有《大洞》、《隐书》等道家七元秘籍,能知人前五百年和后五百年的生死事。

    赵佶大喜,赐号“冲隐处士”,又进封“通妙先生”,将之安置在上清宝箓宫居住。

    赵佶推崇道教的最高潮,是林灵素的出现。

    林灵素大言曰:天有九霄,神霄最高。神霄玉清王者,上帝之长子,主南方,号长生大君者,即是赵佶。又言,蔡京原来是天上的左元仙伯,王黼是文华吏,蔡攸是园苑宝华使,童贯等一干人也都名列仙班,而他自己,则是原先神霄中名叫褚慧的仙卿。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原来大家以前就这么熟,同是仙班中人,不是,同是仙班中仙,难怪今生这么投缘!

    欣喜之余,赵佶将林灵素封为“通真达灵先生”,赏赍无算,并赐予金牌,可以随意出入宫中,并筑通真宫供他修行居住。

    为了让全世界都知道他是上帝的长子,赵佶命林灵素在上清宝箓宫宣讲青华帝君月夜降宣和殿的秘密。

    那一场会议,有两千名道士参加,当真是道业的巅峰时刻。

    为了扩大影响,赵佶又建了一座仁济亭,广施符水,并开神霄宝箓坛,下令天下吏民都必须接受神霄秘箓。

    不久,赵佶又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兴建神霄玉清万寿宫,没有道观,就将佛寺改建,一律在殿上设长生大帝君、青华大帝君等神霄系神像。

    林灵素负责主修道书,改正诸经醮仪,校对丹经灵篇,删修注解,每逢初七,就召开会议,重复讲解三洞道经与玉清神霄王降生的故事,每设大斋,动用费高达数万缗钱,称“千道会”。

    林灵素还弄出了几起诸如“青华王昼临坛”、“火龙神剑夜降内宫”等神迹,令京师士民皆信道教。

    为了让更多人知道他是上帝长子,赵佶降诏说:“我是上帝长子,是太霄帝君,眼看中华被佛教异化,才请求降生人世,令天下回归正道,你们赶快奉上表章,册封我为教主道君皇帝,执掌教门。”

    道箓院怎能不听,立即册封赵佶为“教主道君皇帝”。

    同时,赵佶又让道箓院把后宫的郭皇后册封为金庭教主、孟皇后册封华阳教主。

    反过来,赵佶则册封林灵素为温州应道军节度,此后,又加号为“金门羽客”、“通真达灵元妙先生”、“太中大夫”、“凝神殿侍宸”、“蕊珠殿侍宸”、“冲和殿侍宸”等。

    见赵佶如此虔诚,对恢复道门荣光如此热心,林灵素就对赵佶说,“佛教专门残害道教,现在虽说不能将之全部铲除,但可以将他们合并入道教,佛刹改为宫观,释迦牟尼像改塑原始天尊,菩萨改大士,罗汉改尊者,和尚一律蓄发顶冠执竹简,改行做道士。”

    赵佶觉得有理,便下诏:改佛教为道教,改换服饰,左右街道录院改作道德院,僧录司改作德士司,隶属道德院。

    总而言之,赵佶完全沉迷于长生不老之术,立志光耀他教主道君皇帝所执掌的教门,根本无暇管几个毛贼打下三两座州府这些许小事。

    安了。

    长生大帝君、青华大帝君等神霄系的大神会保佑大宋的江山永固的,会保佑老赵家传承万代的,些许的不安因素,只是诸神对他赵佶虔诚与否的考验,只要他赵佶够虔诚,诸神定会为他赵佶荡平所有不安因素。

    所以,只需无为而治即可。

    ……

 第一百五十九章 能伸能屈(求订阅!)

    …

    皇帝忙着修练长生不老之术、忙着当教主道君皇帝恢复所执掌的教门的荣光,大臣们忙着讨好皇帝,没人管水泊梁山打破三府之地抢掠一番一事,甚至都没人管呼延灼战败失踪一事,这可能吗?赵佶真这么昏庸?大宋朝廷的一众官员真这么不作为?

    当然不是。全本小说网,HTTPS://。.COm;

    赵佶就是再昏庸,大宋朝廷的官员就是再不作为,也不可能对此事无动于衷。

    之所以出现这个让李衍他们哭笑不得又庆幸不已的局面,除了因为赵佶沉迷于修练长生不老之术和恢复道门荣光无心朝政、大臣们竞相讨好赵佶以外,更主要的是因为高俅联合梁师成将此事暂时压了下来。

    当然,这事是压不久的,水泊梁山从三地撤走了以后,三地全都群龙无首,只是由为数不多的几个从公审台上走下来的官吏勉强维持,怎么可能完全压得住?

    高俅和梁师成也知道这点。

    高俅和梁师成其实并不是想将此事完全压下,他们只不过是想拖延一段时间,让高俅有充足的时间将这件事处理好,再找几个人背下这口黑锅,最终的目的是将高俅从这件事情中摘出来。

    ……

    金沙滩上。

    李衍站在滩头等待着什么人的到来。

    而水泊梁山在家的所有头领则分成两排站在李衍左右。

    任谁见到李衍所摆出来的阵势,都知道李衍这次所接之人必不寻常。

    李衍扭头问身侧的一个后生:“大郎,你对那王庆可了解?”

    此大郎并非武松的哥哥武大郎,而是史家村的九纹龙史进史大郎。

    李衍打破东平府时,史进也在东平府,他那时正与一个叫李瑞兰的娼妓打得火热。

    对于李衍之名,史进如雷贯耳,便寻了个机会来拜见李衍。

    见面之后,两人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李衍随后又提起了鲁智深,史进听后与李衍更是亲近。

    想想少华山既没有发展也没有意思,史进便主动提出入伙。

    对此,李衍自然是欢迎之至!

    史进是个痛快的性子,说干就干,当日就返回了少华山,一个月后就同朱武、陈达、杨春带着少华山的一众喽啰和全部家当来投李衍。

    史进他们来投时,李衍已经扩完军了,不过李衍还是让史进组建了一营马军、让陈达和杨春各组建了一营步军,朱武更了不得,李衍直接拜他当了军师,让朱武成了水泊梁山第二个获得军师之名的好汉。

    李衍对少华山一众人等这么好,让所有人都没想到,包括史进、朱武、陈达、杨春,同时也让史进、朱武、陈达、杨春受宠若惊!

    后来,史进和朱武更是私下里来找李衍收回成命,朱武说:“我等知道哥哥重义气抬举我等,但我等终究寸功未立就得此高位,怕有人闲话……”

    李衍当即笑道:“谁敢闲话?”

    不错!

    谁敢闲话!

    李衍带着几千没经历过战争的弱旅和一群民夫打败了呼延灼的一万多精兵强将,又亲自带着梁山军连着打下三座州府,让水泊梁山一下子膨胀成江湖上一等一的势力,已建立了不可撼动的领袖地位!

    在水泊梁山,李衍绝对可以想怎么怎么,绝不会有人敢非议!

    当然,李衍也不会肆意妄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