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乞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乞活- 第2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今东虏汹汹,尚酣战于京畿,张大儒复社才俊云集,又有何法北驱东虏,御敌于国门之外?”

    已经有点乱了方寸,张溥又是略带些结巴的被动回答道。

    “广选忠贞之士,披坚执锐,豁出满腔热血,与虏决一死战,华夏之强,虏自一战而平。”

    “兵从何出,粮饷几何?器械如何配置,何处战?何处守?用时几年,死伤几万?张大儒又如何做解?”

    被宋青书一句一句问的也有些问急眼了,张溥终于反过神来,恼火的反问着:“那宋兄又如何作解?”

    “我不知道。”

    宋青书很是光棍的耸耸肩,倒是把张溥又给弄愣了,可旋即宋青书的话就让他醒过神来。

    “所以在下才想与阮公合力办这个江南讲武堂,寻找一个解决的办法!”

    不过却没提醒张溥,看到现在张溥尚且脸红脖子粗的不服气,他方才赶忙按住他的肩膀,旋即回身笑着对宋青书两个抱了抱拳。

    “宋小友好大的志气,钱某佩服,这就祝宋小友志向得偿,足以一展手脚!”

    这事儿算是谈成了,而且经过宋青书把张溥一诘难,讲武堂还没办出来呢,名声也先扬了,只不过是踩着张溥的脸,似乎也想明白了,张溥脸色变得尤其的难看,猛地一甩袖子,居然是径直拉着复社二十多号头面人物,跌跌撞撞的闯下楼去了。

    看了一眼夺路而走的张溥,再看了看又是淡定的坐回去的宋青书,钱谦益心头可翻了个了,以前对宋青书的估量都低估了,以至于现在把他逼到了阮大铖那一边,算得上东林大敌了!

    可如今,如果拉拢他,能不能把宋青书拉回来?以东林的正义,或许不是没可能吧?

    也再没心思听戏,低着头,钱谦益亦是开始了沉思起来。

    这一出《燕子笺》首场可谓名满江南,就算外头蹭戏的,都对顾大家的唱腔无不是赞誉有嘉,奈何这一场,坐在最好位置的几个人,却是没有听出什么滋味来。

    人总是向前看的,看着徐徐散场的人群,还有意犹未尽的自己家三个丫头,宋青书心头禁不住又冒出了那个想法。

    是不是娱乐业也可以做些手脚了?这年头吸引这些无良士子的似乎只有当官与美女了。

    aa27052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79章 先机

    (全本小说网,。)

    没等王瑶之到应天,吴伟业已经告病了,一系列妥协的结果也显露了出来,蒲州张家在扬州多了个总商,不过继任江南道御史的人选却没定下来,而乞活军招安的事儿还卡在兵源与饷银上面没有进展,到现在宋青书还是个明日两淮总兵,是个贼身。

    在别人看来,估计他这个宋大帅已经急得急不可耐了,却不知道这是宋青书有意而为之,不说乞活军中不少人对招安还是极度厌恶,需要时间去冲淡,仅仅多拖一天,朝廷就晚一天才能指使乞活军打东打西,宋青书就要拖下去。

    而以阮大铖担任领袖的江南讲武堂也在紫金山下拉开了招牌,那一天宋青书在眉楼驳斥的张溥一时间没有话说,倒是真给讲武堂扬了些名,可惜,他和阮大铖的名声还是不够,来的多是些趋炎附势之辈,真正有才华的在历史上留名的却是一个都没有。

    九月底,肆虐大明朝三四个月的东虏可算是退回辽东了,守着一片疮痍的京畿地区,朝廷上下的大佬们可算是松了口气,旋即,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又是发生了,就在朝廷忙于对付东虏的这段时间,古元真龙皇帝高迎祥被击溃,俘虏了。

    这个时空朝廷没了孙传庭,继任陕西巡抚的郑崇俭以后在黑水峪把高迎祥堵个正着,五万大军在黑水峪狭窄的山路中被击溃,连带着他手下大将,领哨兵黄龙,行军总管刘哲等二十多人一并被俘。

    和历史上记载的押送京师凌迟处死不同,高迎祥等人是直接被就地斩首的,倒不是郑崇俭多仁慈,而是陕北还在与李自成大军血战,中原还有罗汝才,晋南还有过天星,混天星,高迎祥的弟弟高迎恩又率万余残军退往汉中,去往京畿的道路太不安全,万一让高迎祥再给跑了,那可就是举国震动了。

    不过就算仅仅脑袋到了京师,依旧极大的振奋了朝廷军心,敢于称帝的还是没好下场,朝廷还是正统,大喜之下的崇祯皇帝难得大方了一把,给郑崇俭官升三级,加左都督头衔,赏银一千两。

    宋青书得到消息几乎也朝廷差不多,怎么也没想到今年还见面了的故人,到底是没有逃脱命运中的劫难,当初一起杀出陕~西凭着一股子悍勇之气求一条活路的同袍又少一个,看着消息,宋青书忍不住唏嘘的吐出一口气来。

    然而什么时候最重要的都还是活着,让自己活着,让乞活军继续活着,仅仅唏嘘了片刻,宋青书已经将消息团成了一团扔进了火堆了,旋即把下面一沓京畿传出来的机密信件重重的在桌子上顿了顿,夹着,就急急忙忙出了去。

    秦桧尚且有三个朋友,更何况阮大铖了,他在南直隶还真认识几个大儒,好歹不至于让书院连个老师都没有,跟着干瞪眼,连收买带骗,讲武堂里也有了将近五六十个士子,虽然不到原计划十分之一,好歹不至于让书院空空如也毫无人气。

    书院就挨着宋青书在紫金山附近的宅院不远,连马车都不用做,步行几分钟,就赶到了,宋青书来的时候书院正热闹着,后头,一百多个工人合着石灰烧着水泥,一栋二层小楼已经垒起来了一半左右。

    这地方是宋青书的图书馆,从北方席卷而来,破的州府不少,从世家门阀手里划拉出来的古籍也不少,其中不乏孤本,如田伯光家的宋版《两汉书》,这些孤本也是宋青书招揽士子的杀手锏之一,对华夏历史古籍打击最大的莫过于火灾,从安庆运书过来之前,宋青书干脆打算修一间类似于后世大学图书馆那样的建筑,全是水泥石灰的,看它怎么烧!

    前院,华夏传统的学堂中,几十个老少不一的士子正在跟着先生念书,有的穷的士子的长袍都破的满是补丁,有的富家子弟居然还趴在桌子上打瞌睡,这收人收的良莠不齐,可见一斑。

    然而时间紧急也顾不上了,进了屋,宋青书直接把正在进行的《中庸》讲义给打断了。

    “把这些分发出去!每人誊写十份,然后尽量散布出去,几天之内,务必要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

    就算是阮大铖的朋友,读书人也有读书人的尊严,正在讲学的泰州学派大儒袁弘道立马恼火的把戒尺敲在了宋青书肩膀上。

    “授人以业,何等大事,汝竟然搅乱学堂,成何体统,马上给老夫滚出去!”

    能让宋青书滚出去的还真不多,可这个老头算是一个,他是泰州学派中极其重要的引领者李贽的学生,要不是泰州学派就算心学中都算是异端,实在没地方讲学,他也不能到这儿来,请他也真不容易,好说歹说连忽悠带骗才把老家伙弄来的,这一下子打的宋青书都是生疼,他也不得不悲催的回过头一抱拳。

    “先生恕罪!”

    “先师李贽先生最痛恨的就是空谈,今日虽然断课,不过用不了几日,先生的学生讲增加百倍千倍,能将泰州学派发扬光大,相信就算李先生在世,也会含笑吧!”

    “这!”

    泰州学派与这年头一切的儒家学派都不同,就如同李贽,他的思想主张几乎贴近后世,抨击程朱理学,甚至提出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的大逆不道观点,经济上他主张重商,提倡功利主义,李贽教学,也不拘泥学生身份,少妇盐丁,小吏樵夫,各色人种只要来求学,他就教,说起来也是最符合乞活军利益,也是最懂得变通的一派。

    请他们来宋青书也是担着风险的,看到宋青书都这么说了,还把自己老师抬出来,尽管胡子气的还是直抖,袁弘道这老头子也只好愤懑的把戒尺一扔。

    “老夫先去读读书!”

    “恭送先生!”

    这头好不容易把老头子摆平了,后头跟他来的亲兵已经将文书发的差不多了,只不过一个个士子却是始终无精打采的,不少人来这儿,是为了求官的,本来泰州学派的不少内容就与科举没多大关系,他们就不感兴趣,如今还要给宋青书干活,就更没有兴致了。

    然而仅仅片刻,这些人的兴趣就完全被激发了出来,宋青书有杀手锏,银子!

    “每人二十两银子!随便去花!只要你们能把手里的文章散布出去,让这文章的作者人尽皆知即可!”

    千里做官只为财,更别说这些还做不上官的破落士子,一两银子相当于后世六百多块钱,二十两就一万多,拿着一万块钱出去潇洒,胡花,谁不乐意?

    不过打发他们出去后,看着空空如也的学堂,宋青书还是苦恼的直摇头。

    “人太少了!”

    最近心想事成说的还真是他,正苦恼间,门外忽然传来了一声笑声。

    “啧啧,这江南讲武堂修的可真气派,比咱代县大大学堂强多了,宋东家,你这可真是叫厚此薄彼啊!”

    宋青书一下子愣了,不可置信的慌忙迎出去,笑着在外头打招呼的,有点娘娘腔模样的奶油小生,不是傅山傅青主还是哪个?

    “傅先生,你怎么来了?”

    声音都高了八度,宋青书真是惊喜的大叫到,翘起个兰花指,傅山则是笑盈盈的打趣道:“说起来,你才是我傅山的贵人,在下任期还没满,朝廷已经给高升了,安庆知府,安庆城如今是宋大帅说了算,这不,在下就先来拜码头了!”

    “对了,这次代县大学堂还拍派来了两百多个学生,来大帅这儿继续求学攻读,来之前我还怕这放不下,看样子是不用愁了,宋兄你这也太不景气了,才一个学生。”

    一个?

    纳闷的一回头,宋青书才看到,还有个干瘦的家伙还趴在桌子上呼呼睡呢,自己给的文章都被他口水给打湿了,苦笑着摇摇头,宋青书旋即惊喜的优势瞪圆了眼睛。

    “傅兄,你说,你带来了二百多个代县大学堂的学生?在哪里?宋某正有急需需要他们帮忙!”

    “哦?就在晋商会馆!”

    看宋青书还真是满面急迫,傅山也不开玩笑了,正色的说道。

    “快带我去!”

    马车又是一路飞驰,不到片刻就赶到了,二百多个士子舟车劳顿的好不容易赶到应天府,旋即就被宋青书抓了苦力,幸好,这二百多人和江南士子不同,他们几乎全是代县的工商子弟,就算进学很多也与工商有关,宋青书在他们心中简直是商神一般的存在。

    油灯下,这些人唰唰的抄录着,阅读着,不少笔速快的抄完了则陆续领着银子出去,直奔秦淮河,不仅士子们,晋商会馆的商人们也被抓了苦力,跟着看着文章,油灯下,看着宋青书给的几张信笺,傅山的眉头却是几乎拧成了疙瘩,喃喃的读着。

    “攘外必先安内!”

    aa27052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80章 杨文弱上位

    (全本小说网,。)

    这个词在后世大革命期间,几乎成了蒋校长的罪证之一,不过攘外必先安内却不是他提出来的,早在三百年前,杨嗣昌觐见崇祯皇帝时候,已经提了出来,甚至更早,张居正也对万历皇帝说过同样的话。

    不管他的意见在对外政策上的功过是非,这一条,如今却是符合大明国情,集中全国力量,先把国内的农民军给平定了,然后才能腾出手去收拾女真人,以大博小,否则的话,总绑着一只手同时跟两个敌人作战,再大的帝国也得拖垮了。

    宋青书给传下来的手稿,就全是杨嗣昌的,收买了杨嗣昌的仆人,把他还没有出版的《杨文弱先生文集》先给盗了出来,随着代县大学堂与江南讲武堂的学生四处流窜,几乎整个应天府都知道了杨嗣昌这么一号人物。

    对于杨嗣昌的主政观点,更是深入人心,南直隶可是陪都,江南士子又是大明王朝这个封建国家的支柱,杨嗣昌要先平定国内流寇的主张,立马也是引起了绝大多数人的赞同,短短几天之内,杨嗣昌由原来的默默无闻一下子变成了名士。

    就在这些大人物们还在左右打听,杨文弱先生究竟是何方神圣的时候,京师里有一个震动性的新闻传了出来。

    兵部尚书张凤翼吞食大黄自杀之后,崇祯皇帝将在家丁忧的杨鹤之子杨嗣昌从三镇参军事提拔到了兵部尚书的位置,并开始委托以全权剿寇,一下子从籍籍无名变成了活跃在政治中心炙手可热的人物。

    这刚创立的江南讲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