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第1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怎么知道美国人的飞机军舰比日本人的先进?”张弛问。

    “这还用说……”同乡人一扬脑袋:“都说美国佬是那什么……工业大国,其实这什么工业不工业的咱们都不怎么明白。就看这步枪吧……”

    说着同乡人就把手中的m1步枪扬了扬,说道:“在地上无论是步枪、大炮还是坦克,那日本货跟美国货比都差多了。这军舰飞机肯定也这样吧!”

    同乡人这话说得还真有几分道理,只不过同乡人不知道的是,而且事实也的确像同乡人说的那样,这时代美国的工业水平是全面超越日本的,甚至就算是零式战机的发动机……都是用美国的机床造出来的。

    这说起来有些讽剌,日本在跟自己工业进口国打仗……这也是日本在二战时期不管怎么改进。零战的性能都无法提高的原因之一,没有更先进的机床,生产不了更先进动力更大的发动机,那么改进就是桌子下的乒乓球,怎么蹦都蹦不高。

    张弛收起了地图,想了想就回答道:“打仗的事,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的,再往后……日本人再想赢就难了!”

    张弛说这话的意思,不仅是因为他知道美国针对零式弱点的新式战机很快就要服役,更是因为知道日本人损失了大量的飞行员而成了强弩之末。

    “给弟兄们打打气!”张弛交待同乡人道:“打好这一仗,给日本人和美国人一点厉害看看,明白吗?”

    “是!”同乡人回应道。

    “张……”等同乡人走后,皮特就有些意外的说道:“你还以为我们能打赢这场仗?”

    “当然!”张弛回答:“为什么不呢?”

    “可是……”皮特说:“许多人都在想,美国海军一败涂地,那么接下来,是不是该我们撤退的时候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十一章 山岭

    应该说,皮特包括中美联军的战士这样的想法还是正常的。

    一方面是日军对亨德森机场的封锁,使亨德森机场几乎就处于瘫痪状态。

    另一方面是日军海、陆、空对瓜岛的联合攻击,使瓜岛上的驻军一直被动挨打。

    更重要的还是,美国海军战败了……原本美军陆战一团还对哈尔西抱着很大希望呢,以为让这么强硬的将军来指挥这场战斗对瓜岛战役或许会有好转,甚至有些美军还以为哈尔西会率领美国海军来赶跑那些讨厌的日本军舰。但他们失望了,美国海军可以说是一败涂地,而且可以预见的,在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海军都无法组织起反攻,因为他们已经没有航母可以用了。

    于是想当然的,他们就认为这场仗也许就这么结束了,接下来……就是希望美国海军能乘着日本人没有防备的时候来把他们从瓜岛这个该死的地方撤走。

    张弛相信,这不只是美国大兵的想法,相当一部分中国兵也是这样的想法,否则同乡人就不会问刚才那个问题了。

    就在张弛发愣的时候,天空中就响起了一片炮弹的呼啸声……日军开始发起进攻了。

    一发发炮弹在张弛附近爆了开来,由炮弹打来的方向张弛可以判断它们是从海面上日本军舰上打来的。

    与之前不同的是……日本军舰的炮弹之前大多是打向机场,现在却用来轰炸中美联军的防线。

    这就足以证明张弛之前的判断是对的,此时的日军是对中美联军所驻守的伦加防线发起总攻了。

    虽然此时的张弛已经是老兵,但还是有点受不了这种来自舰炮的轰炸……以往在缅甸战场上面对的是日本陆军,日本陆军最常用的是100mm以下的山炮、迫击炮,偶尔出现几款100mm以上的火炮那都算是重炮了,而且这种重炮一般都是用来对付坦克而不是步兵的。

    这是由缅甸复杂的地形补给困难决定的,火炮口径大就意味着重量大、体积大,同等运输条件下能运的炮弹就少而且几炮就打完了,这对陆军来说是极其不划算的。

    但是现在,那些舰炮动不动就是127mm的重炮,而且这127mm还算是口径小是驱逐舰上装备的,巡洋舰上装备的是200mm米的火炮,而战列舰上装备的则更夸张是356mm的巨炮……而且这些炮弹就像是不要钱似的“哗哗”的往中美联军阵地倾泻,只打得中美联军的阵地是地动山摇简直就像遭受了地震一般。

    几次被炮弹震得摔倒的张弛都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用手脚撑着地面……这是之前在遭受日军轰炸机航空炸弹轰炸时得到的经验,以往在躲避敌人的轰炸时,战士们总会趴在地上,这样可以避免被炮弹飞射的弹片所伤。

    但这样的躲避方法对航空炸弹和拥有巨大动能的重炮却会有另一个危险:炸弹或是炮弹砸在地上引起的震动会将附近趴在地上的战士的内脏震碎或是震伤。

    由此战士们就得到一个经验:躲避这样的炮弹趴着是必须的,但必须要用手脚撑着,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受伤。

    然而就算是这样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从地里传来的一阵阵猛烈的震动就像锤子一样敲在与地面接触的手脚上,耳膜一阵阵“嗡嗡”作响,就像是一串鞭炮就在耳朵旁炸开,想捂住耳朵只恨手不够用。背上还不断的掀来一片片尘土碎石,这使张弛连撑着地面都感觉很吃力。

    好不容易炮声才停了下来,张弛双手一松,就趴倒在地上喘着气,这时的他甚至差点都没有力气再爬起来了。

    “团座!”

    “团座!”

    ……

    几名警卫员在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张弛。

    张弛拒绝了警卫员的帮助挣扎着从地上爬了起来……这几名警卫员是缅甸战争进入尾声时才分配来的新兵,张弛不想在他们面前出丑。

    张弛抓起步枪朝周围一看,好家伙,这场轰炸让周围的景物整个都变了样了,树木和植被完全不见了踪影,到处都是新土……植被倒也不是被炸没的,许多都是被掀起的沙土给埋上的。至于那一号高地和二号高地,就完全被炸得没了原来的样子,一个个大坑不说,原本应该是高起来的地方被削平了,原本应该是低下去的地方却高出了十几米,就像是被重新揉过的面团似的。

    张弛不敢怠慢,当下就一挥手下令道:“动作快,进入阵地!”

    战士们二话不说就朝阵上跑去,这时根本就没有什么交通壕,早也被炸得没了踪影。

    还没爬上高地天空中就传来一阵飞机的呼啸声,接着就是几架日军飞机俯冲下来又是投弹又是扫射,霎时就在战士们中带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朝战士们扫射轰炸的是日军水上飞机……日军航母已经撤出了瓜岛海域,能为日军提供空中火力掩护的也就只有水上飞机了。

    但是水上飞机有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其下方必须搭载一个水上浮体,而这个浮体还不能小,因为它必须得保证飞机在水上能浮着。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它的速度和灵活性,同时还减少了它的载弹量……再加上日军飞机的特点从来都是不带装甲,于是陆地上随便架起的几挺机枪都能对其构成威胁。

    这倒不用张弛下令,很快就有十几挺重机枪而且还是装上了穿甲燃烧弹的重机枪朝那些飞机打去一排排子弹……要知道远征军的装备可是由美国提供的,而且早就想到有可能要应对日军的航空兵,所以瓜岛上的防空装备并不弱,甚至在其它方向还响起了防空炮的轰鸣。

    于是没过一会儿,空中的五架水上飞机就被击落了三架,其余的两架见势不妙一个打转就逃走了。

    水上飞机可以说基本就没有挡住一营战士的脚步,十分钟后他们就爬上了山岭,往下一看,只见周围是黑压压的一片鬼子猫着腰往前冲,东面、南面甚至是西面也有。

    山岭,显然已经被日军包围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十二章 偷袭

    枪声和爆炸声很快就响了起来。

    不过这却不是一营的战士们打的,而是鬼子的掩护单位见中国军队抢先爬上了山岭就朝山岭上打来一排排子弹、炮弹和掷弹筒……从这一点来看,日军这一轮在火力分配上还是很到位的,在部队还没冲上去之前就用较难协同的军舰和水上飞机展开轰炸,部队冲上来了就用步兵的火炮提供火力掩护,这样做不仅可以使步炮之间配合更合理,还能节省步兵有限的弹药。

    而且这时候日军掷弹筒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此时中日两军不过相距百来米,而掷弹筒的射程却有两、三百米,于是那一门门掷弹筒就像小型迫击炮似的,将手榴弹成片成片的倾泻到山岭上来,只炸得山岭上飞沙走石的到处都是弹片。

    张弛没有迟疑,马上就朝跟在身旁的通讯兵叫了声:“呼叫炮火!”

    “是!”通讯员应了声,当下就朝步话机中大喊。

    此时的中美联军在瓜岛海域的空中或是海上与日军无法一较长短,但是在陆地上……前些日子哈尔西可是在张弛的要求下往瓜岛运上许多补给的,这些补给当然也包括炮弹,现在就正是用上它们的时候。

    不一会儿,随着一阵呼啸,成片成片的炮弹就越过山岭朝山岭周围的日军堆去。

    日军没想到中美联军在遭到日本海军如此猛烈的轰炸及封锁之后还会有如此猛烈的炮火……这也可以说是日本海陆军之间的信息不通畅,丸山政男以为瓜岛海域早就被日军的潜艇给封锁了,而且日本潜艇可以说是捷报频传,一会儿又击沉了驱逐舰一会儿又击沉了航母,就算有几艘运输船成为漏网之鱼那也漏不了几条进来吧。所以丸山政男想当然的以为中美联军的补给状况与日军也差不多,甚至还可能比日军更糟糕,毕竟日军现在还可以放开了任意补给了,而美军却从没有这样的补给时间。

    丸山政男又哪里会想到,他们的友军日本潜艇是专挑航母军舰打而基本不打油轮运输船的,如果他知道这一点的话,只怕都会气得撂挑子不干了。

    日本潜艇部队的战术错误……如今就再一次由日本陆军来承担,就像现在张弛看到的一样,山岭周围的日军是成片成片的被炸到了空中,他们的迫击炮、掷弹筒、机枪等火力掩护装备在美军的榴弹炮面前显得那么的不足一提,只几下就被炸得一片狼籍。

    然而日军却并没有放弃,尽管失去了火力掩护尽管遭到敌人猛烈的炮火轰炸,负责冲锋的日军依旧端着刺刀朝山岭发起冲锋。

    他们的做法或许是对的,因为日军擅长的是肉搏战,而且只要冲到敌人防线内与他们绞在一块,敌人的火炮很快就会失去作用了。

    但这却只是个美好的愿望……

    一营的战士都是从缅甸战场打过来的老兵,他们知道把握好节奏让手里的美式武器保持连续火力,于是日军一排排的冲上来一排排的倒下去,又一排排的冲上来又一排排的倒了下去。

    看着日军的冲锋,张弛似乎就有些明白为什么历史上没打过仗的美军陆战一师也能打败日军第二师团了……当然这其中也有日军补给不足饿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影响战斗力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日军战术的僵化、呆板,他们一味的强调“精神”和“勇敢”而不要命的冲锋,却忽视了兵种之间的协同,比如此时的他们就可以用水上飞机和军舰配合着进攻:水上飞机可以压制山岭上火力,甚至还可以在伦加防御圈内侦察并为军舰指明美军炮兵阵地的位置进行压制。

    如果日军是这样打的话,只怕驻守在山岭上的一营的压力就大了。

    从这方面来说,张弛还得感谢下日本陆军与海军之间的不和。

    但应该说,张弛还有些小看日军了,因为下一刻通讯员就匆匆忙忙的跑到张弛旁,顶着炮声朝张弛大声叫着:“团座!北面发现鬼子……”

    “北面?”闻言张弛不由一愣,往后看了看说道:“什么北面?北面哪有鬼子?!”

    北面是山岭的后方,如果那都有鬼子就意味着日军已经突破伦加防线了。

    “不是这里的北面!”通讯员叫道:“是新一团阵地的北面!”

    张弛还是有些听不明白:“新一团阵地北面不是海么?那里怎么会有鬼子?!”

    “是!”通讯员点着头回答:“鬼子从海上登陆了!人数大慨有一千人!”

    闻言张弛不由张大嘴巴半天也合不拢……原来鬼子还有这一招,他们在正面吸引住了新一团的主力,但其实真正厉害的却是从海上登陆然后一举攻进亨德森机场。

    这可是真够毒的,要知道伦加防御圈其实也是像鸡蛋壳……外面一圈硬里头是空的,确切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