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第3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嗨!”张弛回答:“就把这当成一种任务呗,或许不只不会影响他们训练,顺便还可以煅炼下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再说了,种田这些事对咱们部队来说根本就算不上什么体力活!”

    这话张弛倒是说对了,中国这时代的兵哪一个不是庄稼地里长大的,可以说个个都是好把式。更何况,此时战士们手里还有大量的坦克、推土机之类的,耕田什么的也就是分分钟的事。

    王麻子又问了声:“这样好是好,但美国人那边会怎么想?他们会同意吗?!”

    “放心!”张弛一拍胸脯道:“这事包在我身上了!”

    张弛兴奋得就连饭也来不急吃,起身告辞了王麻子就赶回指挥部给哈尔西打了个电话。

    “将军!”张弛是这么说的:“首先对出现在港口的事故表示遗憾!”

    电话那头的哈尔西叹了口气说道:“这些混蛋,他们总是以为自己很行,不把战场当一回事,这也是给他们一个教训!”

    “应该说,这是后勤补给方面的问题不是吗?”张弛说:“后勤压力实在太重了!”

    “是的!”哈尔西听出了张弛话中话,就问:“你有什么建议吗?”

    “是的!”张弛回答:“我的意思是……你知道的,我们中国部队擅长种植农作物,我们是个农业国家不是吗?而且,可以预期的是对日本人的作战也并不会那么快就结束。另一方面,拉包尔又是个种植粮食的好地方。所以,为什么不让中国军队在拉包尔种植粮食呢?这毫无疑问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后勤的压力!”

    “这个主意太棒了!”还没等张弛说完哈尔西就兴奋的回答道:“你说的对,上校!******,我们怎么没有早一点想到这个主意……上帝,那可是数万人的补给。不,如果把拉包尔的‘百姓’和驻军都算在内,那或许都会达到十万人了。如果拉包尔能够解决这些人的粮食问题,那对我们的后勤运输部队简直就是份厚礼!这真是太好了……”

    “将军!”张弛打断了哈尔西的话道:“我是申明,为了提高部队和‘百姓’的积极性,我希望在这方面我们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权。”

    “自主权?”哈尔西不由有些疑惑。

    “是的!”张弛回答:“你知道的,如果种出的粮食是属于美国的,是由美国分配的,那么他们必然不愿意耕种,但如果种出的作物是他们自己的,那就不一样了不是吗?”

    “当然,当然!”此时的哈尔西只想着中国军队及拉包尔上的“百姓”能自己解决自己的补给问题,哪里还会想去跟张弛争这些粮食,所以想也不想就回答道:“我当然同意,你们可以随意支配这些粮食,我们无权干涉!”

    “将军,我并不是不信任你!”张弛继续说道:“但美国有句话,叫‘生意归生意’,我希望在这一点上有明确的书面文件,还希望有总统的授权!”

    “总统授权?”这一点就让哈尔西有些为难了:“你觉得……这件事有必要惊动总统吗?”

    “你觉得呢?”张弛反问道:“这事关十余万人的补给问题,甚至还有可能影响整个战局,将军觉得这只是小事?”

    被张弛这么一说,哈尔西就觉得也对。这事往小里说,那就是允许中国部队在拉包尔耕种的事,这样看的话的确不是什么大事。但如果往大里说,那就是解决十余万人的补给……这在战争时期尤其是美国后勤压力紧张时无论如何都不是小事了。

    “没问题!”哈尔西回答:“我会把这件事报告给华盛顿,但我不敢保证总统能给你们授权!”

    “当然!”张弛回答。

    张弛相信罗斯福会同意的,因为这对美国来说有利无弊,只是一个授权就可以得到那么大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甚至这件事张弛也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历史上日本投降后,驻守拉包尔的日军不愿意返回日本,于是盟军就给了这些日军几年的时间,日军这几年都在拉包尔努力耕种,回国时就带着一大堆储存的作物及制作好农具。

    可别小看了这些作物和农具,被原子弹炸过的日本是一穷二白,饿死病死的不计其数,所以这时对日本人来说最宝贵的就是食物。而拉包尔的这些日军带着大批的作物和农具回国,瞬间就使他们成了富豪。

    当然,近一切都不会发生了,原因是拉包尔的日军已经成为中美联军的俘虏,在拉包尔种植粮食的权力……也到了中国部队手里。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四十五章 记者团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罗斯福总统的授权很快就下来了。

    罗斯福又不是傻瓜,他当然知道这其中的重要性,更何况此时的美国富得流油,拉包尔的那点将来的粮食产量他才看不上眼呢,他看重的就是这些粮食能减轻美军后勤的负担。

    于是拉包尔很快就展开了一次“大生产”。

    这场面可就热闹了,推土机负责犁地,挖掘机用于整平,甚至坦克都用上了……谢尔曼坦克用于辗压挡在农田中间的树木可以说是正好。

    接着就是各种开沟引水,一队队远征军战士拿着工兵锹就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放眼一望都望不到头。

    然后工兵锹这玩意毕竟不是干农活的,战士们还习惯于用锄头,初时战士们还是把工兵锹的手柄剧短了然后加上一个折角的长柄改装成锄头,但因为重量什么的不对也不好用,后来干脆就自己搭起了一个炉子开始打制各种农具……中国人可是几千年都在耕田种地,且因为此时工业落后,许多乡村都会有专门负责打制农具的铁匠。

    远征军里也有许多是铁匠出身的,于是整起农具来那是有模有样的,另一方面,拉包尔到处都是炮弹壳、子弹壳,所以铁是不用愁了。于是铁锤、柴刀、镰刀、脚踏打谷机等一个个很快出来了。

    这些玩意就让那些美国大兵一个个充满好奇的问这是干什么的那是怎么用的,有些战士也会耐心的给美国佬解释,不过往往是怎么解释都解释不通……这倒不是因为语言问题,而是美国佬真没用过甚至没听过类似的玩意,脑袋里对这些一点慨念都没有。最后战士们急了,就撂下一句话:“到时用了就知道了!”

    菜种、稻种之类的,倒也不缺,就是用美国佬的罐头、面包之类的玩意去跟拉包尔的“百姓”换……那些百姓本来就感激中国军队救了他们,而且交换的食物又很丰厚,哪里还会有不换的道理,于是很快就有备齐了。

    劳力就更是不缺了,除了中国军队外,还有数万名日军俘虏也被利用起来……反正关在俘虏营里也是途耗粮食,倒不如押到田地里进行“劳动改造”。

    这时的张弛甚至都有点不想回夸贾林岛了,但这时哈尔西却打了一个电话过来。

    “上校!”哈尔西说:“我听说你们已经开始耕种了?!”

    “是的!”张弛回答:“有什么问题吗?”

    “不,当然没有!”哈尔西说:“我希望你们不会让海军和空军也去参加耕种吧!”

    “当然不会!”

    张弛还没有笨到那个地步,此时正是海空军抓紧训练的时候,而且从某种程度来说飞行员还不能受伤,因为伤口在高空很容易迸裂,张弛才不会让他们去种田冒着这个险。

    “很好!”哈尔西回答:“那么……我就可以放心的给你们一个任务了!”

    “哦?”说实话张弛有些意外,美军竟然还愿意给中国军队任务。

    但接着张弛就明白了。

    哈尔西说:“其实是个简单的任务,你们舰队就负责保护护航航母,顺便招待下各国的记者!”

    “是的,将军!”张弛应了声。

    这的确像哈尔西说的那样,是个简单的任务……美军的作战习惯是以主力航母夺取制空权,在夺取制空权之后再用没有多少防护力的护航航母轰炸岛屿,这几乎也就意味着没有危险毫无压力了,这或许也是哈尔西把各国记者安排到中国舰队上的原因之一。

    不过后来张弛才知道,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

    “平海”号在收到命令后,当天傍晚就返回港口进行补给和必要的维护以做好战斗准备。

    两天后一群戴着相机的外国战地记者就搭乘运输机降落在拉包尔机场上,之后再转场登上“平海”号。

    这其中赫然就有佩奇,她一见到张弛就兴奋的迎了上来说道:“真巧,我们又见面了!”

    “是的!”张弛伸出手:“欢迎你!”

    “谢谢!”佩奇回答。

    顿了下,她又微笑着对张弛说道:“知道吗?刚才我说谎了!”

    “什么?”张弛有些不明白佩奇的意思。

    “我是说……我们的见面其实不是巧合!”佩奇整理着自己帽子,偷眼看了看张弛:“我听说这次是搭乘中国部队的航母采访,所以强烈要求要来的!”

    “哦!这的确是个很好的题材!”张弛回答:“这是中国的首艘航母,而且也是唯一一艘,还是从日本人手里抢来的!”

    佩奇只是笑了笑不说话。

    “对了!”接着佩奇就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说道:“我觉得我该给你提个醒!”

    “什么?”

    佩奇朝着那群正在到处观看的记者说道:“看到那个穿着绿色裙子的女人吗?”

    “是的!”

    “她是个美国记者!”佩奇说:“我无意间听到她和摄影师在商量着什么,好像是要让你们难堪,你要小心了!”

    张弛“哦”了一声,这时他终于有些明白哈尔西为什么会让中国舰队上战场而且还给他们分配一个这么轻松的任务了。

    毫无疑问,美国人这是想在舆论上造势,希望能让各国记者都明白……中国部队不是像新闻里传的那么能打,中国军队有其致命的短板,这个短板就是海空军。

    张弛没有猜错,不过这其实是尼米兹和参谋商量后的决定。

    尼米兹这是想告诉全世界所有人,中国陆军的确厉害,这一点无法否认,但在战场上起决定作用和主导作用的,还是美国人以及美国海军,如果没有美国海军,中国陆军将寸步难行。

    事实上,尼米兹想要表达的这些还是对的,因为中国远征军的登陆作战使用的登陆艇等装备都是美军提供的,虽然“平海”号是中国部队缴获的,但护航的驱逐舰却也是美军提供。

    但是,这难道不是合作共赢吗?美国佬有必要这么做么?

    张弛不由皱了皱眉头。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四十六章 招待会

    事情不幸让佩奇言中了。

    在晚饭后照例开了一次记者招待会,回答记者问题的当然非张弛莫属……这一方面是因为张弛是中国军队的灵魂人物,人人都知道中国军队在太平洋战场上立下不世功勋的背后都有张弛的影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张弛会一口流利的英语。

    “上校!”最先提问的佩奇,她显然是想让张弛有一个好的开始,于是就抢先问道:“众所周知,中国军队在太平洋战场上一次又一次让盟友刮目相看,有人甚至把你们形容成不败之师,你们有什么胜利的秘决吗?”

    “当然有!”张弛回答:“这个秘决就是团结,我的意思是,不只是中国军队内部的团结,还有与美国盟友的团结……很显然,我们的胜利与美国盟友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这说的是实话,当然也有些是客套话,其实更是在暗示美国记者……此时中美之间团结更重要。

    但美国记者显然并没有领会到这意思。

    她举了下手,说道:“上校,我叫凯拉。我得承认我在军事知识方面有所欠缺。我想知道,你认为……太平洋战场上,是海军更重要还是陆战队更重要呢?”

    “当然是海军更重要!”张弛回答:“他们是至胜的关键!”

    “能说得详细些么?”凯拉接着问。

    “这么说吧……”张弛回答:“海军夺取了制空权和制海权,这使我们有了充足的弹药和补给,而敌人却因为海空被封锁失去补给。另一方面,海空军随时随地都可以为我们提供支援和情报!”

    “嗯哼!”凯拉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么说……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起主导作用的是美国海军吧!”

    “当然!”张弛回答。

    “上校!”佩奇抢在凯拉前问了声:“我们知道……中国军队往往在美军即将崩溃时挺身而出,很多人就奇怪,你们在装备等各方面都比不上美军,为什么总能战胜美军无法战胜的敌人?”

    张弛有些啼笑皆非,这已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