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第3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机问题等等。

    为了稳妥起见,张弛还是让这部份的“地狱猫”返回马里亚纳群岛。

    最终一号机场只留下十几架战机……“地狱猫”八架,“野猫”五架。

    毕竟总得留些战机在岛上做做样子,否则怎么都没法骗过日本人。

    张弛的计划是就让这些战机在机场上让日本人炸了算了,反正美国人有的是战机,只要把飞行员保护好就可以了。

    但没想到中国军队及中美飞行员却不答应,他们自发的组织起来在382高地的侧面为这些战机挖了几个机堡……这对他们来说也不困难,就是用挖掘机和推土机很快就整出来,只不过这机堡的安全性却不怎么样,因为随便有点震动那泥土和碎石就“沙沙”的往下掉,甚至还有可能坍塌下来把战机给埋了。飞行员们纯粹是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理做了这些事。

    不过事后证明他们做的这些还是有价值的,因为这的十三架战机里有六架得以成功的保存了下来,损坏的七架还有一部份只需要经过维修就可以用。

    至于人员伤亡吧,战士们从日军手里缴获的坑道就是最好的藏兵洞,折钵山尤其如此……折钵山是座死火山,它中间有个火山口的凹陷,这个部份不管从哪个方向打来的炮弹都会有死角,是个绝好的藏身处。

    其实,更重要的应该还是日军轰炸的主要目标是一号机场,否则那战列舰356mm的炮弹对着382高地一阵猛轰,就算不会造成坑道大面积坍塌,震也要有震死一批人。

    整整二十分钟的轰炸。

    这个轰炸时间或许对于中美联军来说算不了什么……中美联军对日的轰炸都是以天计算的,二十分钟的轰炸只能算是打着玩。

    但对于资源溃乏的日军来说那就算是下了血本了。

    接着,炮声一停日军就高喊着冲杀了上来。

    这时天色还没亮,再加上阵地刚刚被密集的炮弹炸过漫天都是烟雾和尘土,几乎可以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不过中国军队却是早有准备……中国军队或许并不像日军一样擅长夜战,这里所说的擅长夜战,指的是中国军队不擅长在夜里进攻。但并不代表中国军队不擅长在夜里防御。

    因为中国远征军在与日军作战时,最常碰到的就是白天把阵地推过去,到晚上又被日军推回来……这样的仗打多了,也就知道该怎么在夜里抵挡住日军的进攻。

    就比如现在,日军炮火刚停,战士们就从坑道或藏兵处钻进工事,接着每个排就派上一名早就准备好的战士分别背着几枚地雷的战士前出到阵地前沿布雷。

    战士们把这个任务叫布设阵前雷。

    别看这只是几枚小小的地雷,而且如果就是这几枚地雷的话也炸伤不了几个鬼子……一个排只派一名,而且这名战士还只背着几枚地雷,用最快的速度布完雷就回来了,所以整个防线前都没有几枚地雷。

    但这地雷的作用却不小。它的目的不是为了能炸死多少鬼子,而是给战士们示警的……在黑暗中,防线里的战士不知道该什么时候打枪,有时就算是有照明弹也看不到。

    如果打得早了,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还会浪费子弹甚至还会把自己防线的位置暴露给敌人,这在战斗中尤其在夜战中是极其危险的。

    如果打得迟了,还没打上几发子弹敌人就冲到跟前了,所以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布设阵前雷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这阵前雷一般是布设在阵地前十几米的位置……布得远不现实,因为日军往往就是跟在炮火后冲上来的,反应时间往往只有那么一、两分钟,所以布设阵前雷的战士都需要有很敏捷的身手。

    然后,在阵前雷被触发的时候,战士们就知道鬼子已经冲到距离防线就只有十几米远了。

    于是,随着各个排长一声令下,战士们在甩出一排手榴弹后,就朝黑暗中打出一排排子弹,这一通火力下去只把日军打得尸横遍野。

    最有用的还是火焰喷射器,一道火龙过去,不但能把日军烧得鬼哭狼嚎的,那些带着火焰到处奔逃的日军还能把周围的环境甚至是还在往上冲的日军都照得一清二楚。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三十五章 穿插

    战斗几乎是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交战双方都知道这是战役的关键时刻,所以全都使出吃奶的劲进攻和防御。

    对于日军来说,如果能够一举压制住中国军队将一号机场的控制权夺回来,那么就能获得巨大的优势击败中国军队,于是不但能大量杀伤中国军队还能巩固硫磺岛的防御使一切回到原点。

    对于中国军队来说,382高地及折钵山实际上就是他们的立足之地,如果不能守住这两个高地,那么就算中国海军及时投入战斗,新一师也要面临被日军全歼的命运。

    于是攻守双方互不相让,进攻的不计伤亡的往高地上猛攻,防御的宁愿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也不后退一步,霎时硫磺岛上就笼罩在一片枪林弹雨中,又由于此时是黑夜又到处是烟雾,敌我双方都难免会发生识别混乱与互相渗透,于是整个战场就在一片混沌中展开。

    据后来幸存的远征军战士回忆:谁都没有想到这一仗会打得这么艰难,原本以为不过就是守上一会儿等到天亮海军的增援来了就差不多了,再加上又有地理上的优势,所以不觉得有多危险。但没想到几次让敌人突破了防线甚至穿插到了山顶阵地。

    说到这里,这些幸存的战士都是满脸的庆幸,谁都知道当时如果让敌人占领了山顶阵地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战后总结经验时,张弛认为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

    一是远征军到太平洋战场后就打得太顺利了,并且在与美军的协同合作中有些沾染上美军习惯于打不接触战过份依赖装备和火力的风气。

    另一个,则是日军借助黑暗和烟雾对中国军队大胆的实施穿插包围战术。

    这一点倒是张弛没想到的……尽管张弛知道日军总是习惯于使用穿插包围战术,比如在缅甸时日军就是实施大纵深的穿插直接切断了中国远征军的回国的退路。

    但这种穿插包围战术一般是用在有防御纵深的战场上,而硫磺岛上的中国驻军不过就占领了一个海滩外加两个高地,而且这几个阵地之间的距离都很近,穿插很有可能会直接遭到几个阵地的交叉火力的拦阻射击……比如日军从382高地及折钵山之间穿插,就会遭到两高地的火力压制,而且就算穿插成功了还可能会掉进敌人三个阵地的包围圈且无法展开兵力。

    所以这么做是相当危险的。

    但想了想,张弛又觉得日军的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原因是有黑夜及烟雾的掩护,这种遭敌高地火力压制的可能性很小,至于兵力无法展开的问题……穿插进去的部队根本就不需要空间展开,他们很快就化整为零朝各个方向发起进攻,他们的任务并不是要占领某个地方,而是尽可能的制造混乱。

    这也是这一仗会打得这么混乱同时又这么难打的主要原因。

    如果是美军在这样的战场上的话,只怕在这一刻很快就崩溃了。但是中国远征军却在战场上碰到过许多次这样的情形。三个团长几乎是不约而同的下令收缩防线,然后命令任何出现在面前的身影……不管是敌人还是自己人一律格杀勿论。

    这说起来或许有些残酷,但战争从来都没有仁慈的容身之地,参与战争的主角更多时候都要在更少的伤亡与更多的伤亡中二选一。

    这时候当然就应该选择更少的伤亡,哪怕这其中有一部份战友是倒是自己人手下。

    战士们的防线一收缩,几个阵地之间的联系也就被日军给切断了。

    栗林忠道听到这个消息时不由大喜过望,因为走到这一步几乎也就可以说是成功一半了……敌人可以互相联系、互相增援构成铁三角的三个阵地被分割成三个阵地,这本身就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敌人的防御力。

    更重要的还是,这三个阵地的联系一被切断,那么位于三阵地之间的一号机场自然就落入日军的控制。

    为了保险起见,栗林忠道命令堀江义孝亲自带领一个中队的日军去占领一号机场。

    堀江义孝果然不负栗林忠道的重托,十分钟后就夺取了机场的控制权。

    不过这倒让栗林忠道皱了皱眉头。

    栗林忠道感觉胜利来得太容易了,他隐隐觉得这其中有什么不对。另一方面,从堀江义孝的报告来看,他们在一号机场里找到的敌人的战机并不多,确切的说不是不多,而是几乎没有。

    “那些飞机都到哪里去了?”栗林忠道自言自语的说道:“也许,它们已经被海军的舰炮给炸成碎片了吧!”

    这个解释虽然有些自欺欺人,因为日军的轰炸只有20分钟,20分钟的轰炸不可能将数十架飞机得连一点结构都找不着的。不过这也勉强说得通,更何况,这时的日军已经是没有回头路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随后栗林忠道就摒弃了怀疑,他左手横在胸前撑起了右手,得意洋洋的摸着下巴,说道:“现在,只要等到天亮就可以见分晓了吧!”

    栗林忠道的意思,是现在中国军队之所以还能抵挡得住日军的进攻,完全是因为中国军队在装备上的优势。但是,一旦等到天亮,随着日军从八丈岛赶来增援的战机及“伊势”号二十余架水上飞机的增援,再加上日本海军舰炮有目标的猛轰……这种形势很快就会转变,战争的天平很快就会倒向日军一边。

    栗林忠道已等不及那一刻的到来了,他似乎已经看到英勇的日军士兵冲上382高地、冲上折钵山,接着在初升太阳的背景下将太阳旗重新插上这两个高地。

    栗林忠道甚至都在盘算着……

    该怎么处置那些中国人呢?

    杀光他们吗?

    不!硫磺岛上正缺劳力,我应该俘虏他们,让他们构筑坑道,我要趁中美联军展开下一次进攻前,把元山和折钵山的坑道打通连成一体!

    栗林忠道没有想到的是,天亮的确是胜负见分晓的时候,只不过胜的并不是日军。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三十六章 增援

    或许是为了更早的达成栗林忠道的愿望,今天的太阳提早了几分钟从海平面上跳了出来。

    因为382高地是硫磺岛上标高最高的高地,所以阳光最先洒在382高地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阵地上杀成一团的敌我双方,有撕打的,抱成一团的,嘴咬的,任何可以用得上的、抓得到的都成了武器,有些扭打在一起的两人直到太阳升起时才发现与自己打成一团的竟然是战友。

    太阳刚出来的这一刻对中国部队更有利些,因为他们是守方,能见度提高了也就意味着他们能更有力的利用地利和装备的火力优势,而日军则不那么容易渗透进防线。

    于是这倒让远征军战士们松了一口气,接着很快就重新把日军压下了一段距离。

    但这种优势只是暂时的……很快天空中就传来了炮弹和战机的呼啸声,早已做好准备的日本海军已迫不及待的发起了对日军的火力援助,他们的军舰将一发发炮弹打向折钵山和382高地,水上飞机将一枚枚炸弹投进了炮弹很难打到的死角,时不时的还俯冲下来用机枪朝下方的远征军战士一阵扫射。

    虽然此时日军投入的战机还只是“瑞云”水上飞机……水上飞机的载弹量不大,一般情况是装一挺13mm的机枪外加携带250公斤的炸弹。的机炮。

    当然,此时的“瑞云”肯定是选择前者的,因为任何人都知道,像“瑞云”这种速度慢、机动性差火力又弱的水上飞机想要跟敌人空战那简直就是找死,所以干脆就用大多数的空间用来携带炸弹,有些“瑞云”甚至连机枪都不带……反正中国军队基本不会有战机在这片空域出现,再说了,如果有敌人战机,那带与不带机枪根本就没多大区别,都是被敌机击落,所以干脆省了。

    不过就算“瑞云”水上飞机各方面的性能如此不佳,但有句话叫:“老虎不在家猴子做大王”……因为一号机场在日军的控制之下,所以中国军队的战机没有能起飞的,这“瑞云”水上飞机就在空中尽情的对远征军战士的阵地实施轰炸和扫射了。

    更重要的还是,这水上飞机的数量还不少,一共有二十一架(注:“伊势”号可以携带二十二架战机,此次作战其携带了十八架水上战机和四架彗星轰炸机,另三架水上飞机是从日军的巡洋舰上起飞的)

    这二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