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第4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百零一章 泥潭

    “可是这跟放弃亚历山大港有什么关系?”蒙哥马利问。

    “关系就在于我们可以把亚历山大港作为战场!”张弛回答:“到时我们就在各方面都拥有优势,比如对地形了如指掌,比如不用面对成片的雷场以及坚固的防御工事,甚至德国人的88高射炮也无所循形!”

    “说得对!”拉姆斯登赞同道:“德国人或者意大利人刚占领亚历山大港,肯定来不及构筑工事,而88高射炮的体积十分巨大,他们根本就来不及为它构筑用来隐藏的工事,这样我们的炮兵和战机就能对其进行有效压制!”

    “还有一个好处!”张弛接着拉姆斯登的话说道:“亚历山大港的地形整体朝地中海突出,这样使我们很容易对其进行包围。”

    “可是……”有军官提出了不同意见:“要知道现在德国空军占据优势,也就是他们拥有制空权,一旦德国人占领了亚历山大港并建立机场,他们就可以轻易的从空中获得补给和支援,甚至还可以从空中封锁塞得港和苏伊士运河,到时我们的补给和运输线怎么办?我们只有死路一条!”

    拉姆斯登反驳道:“德国人是否拥有制空权与我们是否放弃亚历山大港无关,即便是我们不放弃亚历山大港,难道德国人的两个航空队就无法获得制空权?就无法封锁苏伊士运河?”

    那名军官被拉姆斯登反驳和哑口无言,事实上,当德军两个航空队进驻西西里岛并封锁马耳他岛起,苏伊士运河就已经处于半封锁状态了。

    “这也是放弃亚历山大港的好处之一!”张弛补充道:“因为我们可以分担一部份马耳他岛的压力!”

    蒙哥马利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德国空军想要进驻亚历山大港并封锁苏伊士运河,当然就得从封锁马耳他岛的空军中抽出一部份力量,而这也是符合丘吉尔的意图的。

    “那么……我们该怎么解决补给问题?”又有一名英国军官说道:“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的补给就只能从运河的另一头甚至更远的地方从陆路运输了!”

    “我们可以在放弃之前存储!”张弛回答:“确切的说,我们现在就可以开始!”

    “可是我们能把它们放在哪?”英军军官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看着张弛:“少将,你或许忘了,德国人拥有制空权,他们的战机随时都会轰炸我们的仓库!”

    “我并没有说把补给放在仓库里!”

    “那我们还能把他们放在哪?”英军军官问:“把它们放在碉堡里?而我们却在碉堡外面?”

    英军军官这话引起了一阵笑声。

    张弛等他们笑得差不多了,就不紧不慢的回答道:“我感到惊讶……南非兵曾经告诉过我,1000年前撒哈拉人打仗时就知道把补给埋在沙漠里,而你们现在还不知道这样做吗?”

    英军军官们闻言脸上的笑容不由僵在了脸上。

    好半天拉姆斯登才兴奋的说道:“是的,我们可以把补给埋起来!我们甚至可以把它们埋在亚历山大港郊外的某个地方,这样我们甚至连补给都用不着运输了,需要它们时只需要将他们挖起来就可以了!”

    “不过我得说……”张弛提醒道:“这么做必须保密,否则这些补给很可能会落到德国人手里!”

    “当然!”拉姆斯登回答。

    “还有问题吗?”蒙哥马利环视了一下会议室里的英军军官。

    英军军官们纷纷摇头。

    “没有了,将军!”

    “这似乎是个好主意!”

    “我认为值得尝试一下!”

    ……

    “我有一个问题!”蒙哥马利望着张弛:“少将,德国人现在应该采取守势不是吗?我的意思是说,他们的形势在好转,也就是说……时间越久对他们越有利,所以他们不需要急着进攻。那么,我们放弃亚历山大港是否会过于明显呢?我是说,德国人或许知道那是我们设下的一个陷阱!”

    “也许吧!”张弛回答:“但是将军,隆美尔是永远都不会停止进攻的人,关于这一点,我想你更了解。另一方面,我们放弃亚历山大港当然不是平白无故的就撤出,然后丢一个空城在那对着德国人大喊‘嘿,这城我不要了,你们拿去吧!’。我们可以做得合理些,比如进攻亚历山大港的是意大利的部队……”

    “这也是我为难的地方!”蒙哥马利说:“或许连德国人都不相信意大利部队能够拿下亚历山大港!”

    “这并不重要!”张弛说:“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围点打援’,而亚历山大港就是个合适的地方!”

    “围点打援?”

    “简单的说……”张弛解释道:“就是围住一个地方的敌人,但围而不歼,用这些敌人来吸引敌人越来越多的援军。德国人也许不会上当,但是意大利人嘛……”

    “哦!”说到这蒙哥马利就有些明白了:“把一部份意大利人包围在亚历山大港,使意大利人不得不前来救援,一旦意大利军队越来越多的被围在亚历山大港,那么德国人也就不得不有所反应了!”

    “是的!”张弛回答:“我相信德国人会选择增援,甚至他们还会希望能够彻底攻占亚历山大港,毕竟这时他们拥有制空权,攻占亚历山大港也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胜利,那么接下来……他们就会被拖进一个泥潭!”

    “是个好主意!”蒙哥马利朝张弛点了点头:“你说服了我们,少将!这或许会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谈详细计划吧!”

    于是计划就这么定下来了,至于什么详细计划……张弛参与的倒是不多,因为这更多的是英联邦军方面该怎么存储补给和弹药并在绝对保密的情况选个地点将其埋起来的问题。

    张弛需要做的,就是让新一师抓紧时间训练,以应对即将到来的一场大战。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百零二章 准备

    不得不说蒙哥马利在组织能力方面还是很有一套的,他把大多事情都布置得井井有条,比如亚历山大港各单位的撤出准备,弹药、补给的存储以及埋藏,尤其是弹药补给的埋藏,如果只是埋藏一、两样不多的物资的话或许很轻松,但那却是供给军队的物资,动不动就是几万吨,就算是将其埋在沙漠里同样也是个不小的工程,而且这事还不能让别人知道。

    蒙哥马利的方法是,从英军部队里精挑细选几百人来专门做这事,也就是他们白天睡觉,到了晚上就把补给和弹药一车一车的运出去埋,至于埋在什么地方什么位置,就只有蒙哥马利那留有图纸。

    而且这几百人在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被“半软禁”的……此后他们不上战场,一直由专人看管不能寄信也不能打电话发电报,直到这些补给都被挖出来使用掉为止。

    为什么会这么做就不用说了,为的就是能保证埋藏物资及其位置不能被德国人知道……蒙哥马利清楚一点,英联邦军的成份过于复杂,甚至就算德军也是如此,因为这里是非洲,生活在这里的阿拉伯百姓既不偏向英国也不偏向德国,所以在非洲战场上往往会出现一道奇景:交战双方暂时停战时,阿拉伯人就会像赶集一样走到战线中间向两头兜售粮食和饮水。

    对此英军与德军两方都是又好气又好笑,但偏偏又拿他们没办法,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出高价把阿拉伯人手里的粮食和饮水尽可能多的买到手以免落入敌人手里,谁知这却助长了阿拉伯人的出售粮食的欲望……往后他们就知道了,在这时出售食物能够卖得高价而且还卖得很快,于是就越来越多的阿拉伯人加入了这个“危险的行业”到了现在都已经成为常态。

    当然,在这中间混上间谍刺探敌方情报也成为一种常态。

    从这些方面来看,丘吉尔所说的那句话“蒙哥马利擅长防守而张弛擅长进攻,两个合作一定可以击败隆美尔”还是对的……毕竟英联邦军的组织以及庞大的后勤都需要蒙哥马利来完成。

    至于张弛,此时的他眼光就紧盯着新一师。

    在蒙哥马利的详细计划里,放弃亚历山大港后,对敌人实施穿插包围的任务就由新一师来担任了。

    对于这一点张弛没有拒绝,他也没有理由拒绝。

    因为穿插包围这东西要的就是速度,而此时真正能称得上是快速反应装甲师的,就只有新一师。

    至于英军那什么第一装甲师、第十装甲师之类的,那还是算了吧,有“马蒂尔达”等步兵坦克在,以及这些坦克性能不佳在沙漠中普遍存在发动机过热的问题,使他们的行军速度甚至都比步兵还慢。

    速度慢自然无法担任穿插包围的任务,于是新一师责无旁贷。

    但责无旁贷并不代表就没有麻烦,艾布纳就忍不住在会议上替中国军队说了几句话:“将军,这不公平,中国部队仅仅只有一个师,这么点兵力承担穿插包围任务明显是不够的!”

    艾布纳说的当然有道理,因为穿插包围不仅仅只是穿插,还要包围……

    这也就是说,新一师不仅要穿插到指定位置还要能将其守住。

    穿插对新一师来说或许不是难事,因为此时的新一师已经是英联邦队伍里的一件秘密武器,他们与德国人和意大利人印像中的所有英国军队都不一样……英国军队行动缓慢,而新一师则有很强的机动能力,在极限情况下他们可以以“谢尔曼”的最大的速度也就是时速38公里朝前推进。

    但是要守住……

    正所谓攻城容易守城难,何况新一师要守的还不是城,而是基本无险可守的沙漠。

    于是将来的战场就不难想像了,到时新一师的坦克就会像一个个积木一样裸露在敌人的炮火及战机打击之下。

    所以,一般情况下这时候应该要为装甲师再配上一个或两个步兵师,装甲师用来突破防线也就是攻城,而步兵师则用来防御也就是守城。

    蒙哥马利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他点了点头,就对张弛说道:“少将,你认为需要哪支部队与你们配合呢?”

    “我有哪些部队可以选择呢?”张弛反问。

    蒙哥马利沉默了下,就回答道:“新2师,或者印4师,要不就澳9师,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加上自由法国旅……”

    这答案不出张弛意料,张弛知道蒙哥马利不可能让英国步兵师担任这么危险的任务的。

    当然,其实张弛也不我稀罕,因为这段时间他参观过军营、训练甚至是英军的防御工事……其实,张弛早在缅甸战场上就对英军有所了解,他原以为非洲战场上的英军会与缅甸的英军不一样,毕竟缅甸的英军从一开始就没想打仗只想撤退,而非洲战场上的英军却并非如此,而且他们还在这打了几年的仗。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英军部队里弥漫着一种消极抵抗以及失败的气氛,后来张弛才知道,其实不只是非洲如此,就连英国也是这样。

    有人说这也是丘吉尔有那么多的不良嗜好,比如吸烟、酗酒,但还是能当选上英国首相的原因……丘吉尔的性格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乐观,在整个英国都处于悲观消极与失败的阴影下的时候,英国人急需一个乐观的首相带领他们。

    这使得英国部队对即将到来的作战缺乏信心,他们中大多数人都只想着在阵地前布下足够多的地雷,能尽量挡住德国人的进攻就满足了,至于反攻……那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

    这也是蒙哥马利长期在战略上采取守势的原因之一,当然,蒙哥马利也是英军之一。

    对于这样的部队,张弛又能指望他们什么呢?

    而如果连装备和训练还算过得去的英军都指望不上,战斗力更差更难组织的殖民军还能指望得上吗?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百零三章 南非1师

    所以张弛就回答:“忘了这个吧,我们能行!”

    “少将!”艾布纳吃惊的望向张弛,而张弛则朝艾布纳点了点头表示感谢。

    对张弛来说,如果多上一支殖民军的话,在战场上很有可能又会出现“猪一样的队员”,他们不但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反而还会让张弛分心。

    而英军军官听到张弛这话,有的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有的则朝张弛投来愤怒的眼光,他们把张弛这个举动当作对英联邦军的侮辱。

    “少将,我建议你还是选择一个!”蒙哥马利说:“他们至少可以为你们提供掩护或是缓冲!”

    “那么……”张弛想了想,就回答道:“那我就选择南非部队吧!”

    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