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 第7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薷匆幌掠胪跹宓墓叵怠

    如今没了唐王的庇护,朱聿锷也是二十六七的人,是该收敛一下锋芒了。

    如果他还像之前那样自以为是,天不怕地不怕,以他和王彦之前结下的梁子,早被王彦弄死了。

    王彦将那份折子看完,随即吩咐书房外的侍卫道:“去锦衣卫把余太初叫来。”

    如果当初唐王要封藩,王彦那是举双手赞成,但如今唐王已经输了,王彦没有放虎归山的道理。

    其实前不久,王彦就任监国后,被软禁的唐王,还给王彦上了奏折,写了贺表,他一方面对王彦光复神京歌功颂德,赞成王彦就任监国,另一方面,言辞中也漏出哀求之意,希望王彦能放他一马。

    唐王在奏折中表示,拥戴王彦监国,同时表示自己才到中年,还想为大明做点儿事情,还有点用处,不想被囚禁到死。

    王彦看了唐王的贺表之后也很感慨,他能从言辞间体会到唐王的苦楚和抑郁,估计唐王是真心服输,但是王某人还是在奏折上回复了两个冰冷的汉字——不准!并让人将回复送到凤阳,交给唐王。

    从王彦监国之后,宗室已经明白细胳膊拧不过王彦的大粗腿,近两年来都很安分,但是唐王是不可能被放出来的。

    这无关善恶,无关对错,政治就是如此不近人情,哪怕唐王还算是一位不错的宗室亲王,他输了就是输了,王彦没让他暴毙,就已经是很仁慈了。

    不多时,余太初走了进来,躬身施一礼,“参见监国!”

    王彦将那份密折拿起来问道,“豫王在南京花了五十余万两白银,用来打通关节,游说大臣,他一个穷藩王,怎么会有这么多银子,背后是不是有人支持?”

    宗藩迁台时,主要的资产都被换成了台岛的土地,加上好多宗藩都失了封地,所以除了西南几个藩王比较富裕之外,大多数藩王都没有什么资产。

    豫王虽是高宗之弟,是大明的亲藩,不过他封藩没有几年,自然也没什么底蕴。

    五十万两不是一个少数目,王彦觉得他不可能有这么多钱,所以内心起疑,怕有什么人和豫王勾结。

    王彦座在高处,甚为寒冷,最近也越发多疑了。

    余太初行礼道:“回禀监国,锦衣卫对于豫王和台岛的监视并没有放松,并未发现有人资助豫王。这些银子,还真是豫王自己的。”

    王彦有些不信,微微皱了眉头,“他哪里来的这么多银子?”

    “监国,据锦衣卫探知,台岛物产丰富,近两年来向江南输送的稻米虽然比不上占城,然而各种蔬果却为南洋之首,另外据臣所知,仅去岁一年,台岛向泉州、宁波两个市舶司,输送的樟脑、樟油就价值九十余万两,如果算上其他物资的话,应该有五六百万两左右。”

    按着十税一来算的话,台湾与内地的税收就有六十万两左右了。

    这让王彦一阵惊讶,“那不是超过了朝廷向台岛输送的物资。”

    台岛离江南和福建较近,这让他在地理位置上比占城和南洋其他地区更为有利,许多南洋的物产,因为保存的问题,无法运到大明,可是台岛的水果却很容易运来,并且肯定比南洋的米要值钱。

    至于樟脑和樟油,李时珍称为“韶脑”,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可以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

    这种东西对大明南方和南洋的人很有用,樟脑能杀虫,樟油能去湿除瘴,是明朝急需的东西。

    这些东西不仅民间需要,明朝军队和海商也大批采购,甚至供不应求。

    可以说台岛上的东西,明朝大多需要,但是台岛上需要明朝东西的却主要只是宗藩和一些上岸的汉人,加起来也就几十万人,而大批的被压迫的少民并没有多少消费的能力,所以台岛成为大明周边地区中,唯一与明朝贸易存在巨大顺差的地区。

    “确实是超过的!据说逆差有一百五十余万两!”余太初回答道。

    锦衣卫现在收集的情报十分丰富,包括国内国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各个方面。

    王彦自嘲的笑了下,怪不得宗藩最近没什么动静,原来是在闷声发大财,日子过得好的很。

    王彦微微皱眉,这一年逆差这么大,得想个法子出来,扭转一下逆差。

    明朝虽然在台岛设了总督,台岛名义上属于大明管辖,但事实上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状态,王彦不能看着宗藩壮大。

    不过王彦暂时不考虑这事,还是回到朱聿锷的话题上来。

    王彦想了想,开口说道:“台岛方面继续加强控制,另外你到刑部请个批捕的文书,将豫王抓了,送交宗人府,按着宗藩私自来京进行处理,关他一段时间,给他一个警告。”

    豫王在台岛,王彦没什么理由去拿他,可他送上门来,王某人自然不会客气,决定先关他一段时间,然后王某人再出面对他宽大处理,让天下人看看当年刺杀他的豫王,他都能放过,以示他胸怀宽大,同时给朱聿锷一个教训,叫他安心回去做藩王,唐王是不可能放的,让他不要存在什么幻想。

    余太初听了,随即抱拳,“臣立刻就去办。”

    ······

    南洋,吕宋岛。

    因为是明朝属国,所以吕宋没有自己的年号和历法,现今共治七年九月,正是岛上物产成熟的季节。围绕吕宋湾分布的各个村落,都开始忙碌起来。

    朱以海在吕宋立国三年,如今已经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跟随过来的人都安顿下来。

    大概有六十余万汉人,分布在吕宋湾周围,人们盖好了房子,开垦了田地,还修了小路,将各个村落相连。

    眼下吕宋国,虽然站住了脚跟,但事实上控制的区域十分有限,只有国都和吕宋湾附近,其它地区和南部的岛屿,都还在当地的土人部落手中。

    吕宋国与土人部落的战斗几乎没有停歇,这个吕宋国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不过也正是因为战事不断,吕宋军队俘虏了大量土人,使得吕宋国控制的人口接近两百万……

    感谢鱼曾经来过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月票,推荐,订阅。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307章 三合公司

    在吕宋城东面五十里,有一片村落叫高家堡,是三合公司的总号所在,不过人们不习惯公司着各称呼,多还是叫商号,或者是三合会。

    这一次出海的经历,让高义欢觉得还是要建立一个大本营,他回到吕宋将货物卖掉之后,大赚了一笔钱,但他并没有急着出海,而是决定先把高家堡弄起来,不能让高家堡荒废。

    他在吕宋城交了创建商号的钱之后,又从城外买来了四百多号战俘带回到高家堡,组织战俘开垦田地,种植甘蔗和烟草。

    回到了高家堡,为了提高众人的积极性,他还按照荷兰人和英国人创建东印度公司的模式,创建了三合公司,将股份分给了跟着他到吕宋的所有人。

    他占公司四成股,基本拥有公司的决定权,然后拿三成分给三十多个高家堡的人,留三成用来奖励对公司有帮助,或者作出成绩的人。

    他这个决定,无疑激发了众人的热情,使得原本只有三十多间茅屋,二百来亩稻田的高家庄,在短时间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一个小村,变成了简易的堡垒。

    高家堡坐落在离海边不远的一块平地上,整个堡垒的造型,就是圆形的土墙围成一个圈,有点像是闽北和赣南的客家围堡。

    土墙围了大块的土地,上面有射击口,士卒可以上土墙防守,里面则是屋宅还有仓库。

    在围堡外面,则是大片大片的甘蔗地和烟草田,数百名土人在田间劳作着,几十名黑藩,则在一旁监视。

    这时田地里劳作的土人,正在黑藩的催促下,将田里的甘蔗和烟叶收割,甘蔗运到河边的作坊榨汁,然后熬成糖,烟叶则运到堡外的空地内晒干,再搬进堡内的仓库储藏。

    天气虽然很热,但是土人还是必须劳作。

    在吕宋土人站了多数,汉人和黑藩都是少数,汉人的主要竞争对手和威胁都来自原本生活在吕宋的土人,所以被高义欢带回来的数十名黑藩,成了三合会的护卫。

    他们举目无亲,也没有同族,高义欢管他们饭吃,他们便不可能站在土人一边。

    高义欢做这样的决定,也是无奈之举,他们的人太少,如果用土人,万一他们勾结在一起,会对三合会十分不利。

    汉人想要在南洋站稳脚跟并不容易,除了气候恶劣,水土不服之外,四面都是敌人,随时可能遭受土人的攻击。

    在吕宋湾沿岸,遍布着像高家堡这样的堡垒,都是为了抵抗土人的袭击。

    在吕宋岛上,汉人只占了少数,朱以海作为吕宋王,也没有实力去维持大量的军队,连郑家因为没了福建,也无法维持庞大的舰队,来维护到上汉人的安全。

    所以岛上的各个村落,纷纷建堡自保,各个商号也都拥有自己的武装,来保护开垦的良田不受土人的侵扰,护卫货物的安全。

    吕宋国只能默认他们拥有武装,不过各商号和各村堡有多少护卫,需要向吕宋国报备,吕宋王在关键时刻,有权征调他们,而各村堡和商号则按着他们的实力来出动兵力,而作为回报,吕宋王承认他们对新开垦土地的拥有权,或者对商号减免一定的税收。

    这对吕宋国而言,是中央政府丧失了许多权利,将权利分给了地方,并非中央集权,而是地方分治。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朱以海的实力,可事吕宋国不像占城、泗水和佛柔等地,有强大的大明朝支持。

    这些地方遇到威胁,有明朝水师作为后盾,明朝遇到灾年,就会持续输入人口,明朝有能力,以强势状态掌控,但吕宋只能靠自己,来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

    面临的情况不一样,这就决定了吕宋在南洋的发展模式与明朝不会相同,明朝可以说是中央政府指导,吕宋只能尽量发动岛上每一个汉人的积极性,将权利分出去,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因为找朱以海,朱以海也难以解决。

    时间到九月,正是收获的季节,高义欢带着三十多个汉子,正指挥着近百个土人,将堡内晒干的烟草捆好,把仓库里的蔗糖运出来。

    在离堡垒不远处的海边码头旁,停着一艘三桅福船,上面分别插着明朝、吕宋还有三合公司的旗帜。

    这是高义欢从郑家手中买来的一条海船,也是三合会唯一的一条船。

    现在高家堡的情况已经进入正轨,唯一缺的就是人,不过并不是土人,只要花高价,高义欢还能买些会来。

    可是现在整个高家堡,土人有五百多人,汉人才三十八个,加上黑藩也不到一百人,高义欢不敢再扩张,万一土人造反,他们根本镇不住。

    现在仓库里已经存了不少货物,高义欢便准备将货物装船,跑一趟大明,顺便去家乡接点儿人回来,不然自己人太少,他不安心。

    这时高义欢与高义仠站在码头边上,数十名土人在黑藩的监视下,背着一袋袋烟叶,往福船走来,后面的几人则背着用木桶壮着的蔗糖,沉重的货物将他们的背都压弯,身子佝偻着前行。

    高义仠看了下福船,回过头来,有些担心道:“二哥,最近海上不太平,西班牙人的战船时常出没,好些个商船出去了都没回来。要不我们再等一等吧!”

    西班牙人窝在吕宋西南面的苏禄岛上,明朝水师在南面封锁他们,郑成功在北面封锁,不过海面广阔,偶尔有那么一两艘西班牙人的船只,突破封锁,四处袭击吕宋的商船,也是不能避免。

    因为西班牙人的袭扰,吕宋港内已经停满了商船,大都不愿意冒风险,怕撞上西班牙的战船。

    高义欢笑了笑,“没事儿,西班牙人主要拦截我们去柔佛(新加坡)的商船,我们往北去大明,不会有什么问题。况且,公司缺人,我准备把大家的亲人都接过来,再顺便买一些精铁和农具回来。这些东西吕宋买不到,只能去大明买,我准备买一船回来,应该又能赚上一笔。”

    吕宋除了产粮和蔬果外,并没有其它的东西拿来贸易,吕宋的商会主要是从大明购买茶叶、瓷器、布匹等物之后,再卖给南洋的苏丹国,或者运往印度,从事“二道贩子”的工作。

    所以西班牙骚扰吕宋前往柔佛的航线,就让吕宋无法将货物,运到印度了,贸易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一些商号便将船停在了港内,没有再跑贸易,但是高义欢却看到了别的商机,去一趟明朝,带一船铁器回来,赚的虽不多,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