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高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高顺- 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官以曹豹为主,又分成几个派系,以曹豹为首的是士家大族;徐盛为首的是年轻,且出身卑微的一群武将;;还有陶谦的嫡系,丹阳兵;以及收编的众多黄巾贼。

    陶谦喜贵嫌贫,看不起寒门之人,那些出身卑微的人和投降的黄巾贼,只会被利用,不会被重用,这也是徐盛暗中投靠刘备的原因之一。

    世家大族以下邳陈家陈珪为最重,陈家在徐州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陈珪,字汉瑜,徐州下邳治今江苏睢宁西北人;出身士族名门,与袁术等人都是公族子孙,从小便有交情;乃广汉太守陈亹之孙,太尉陈球之侄,吴郡太守陈瑀一作陈璃、汝阴太守陈琮的从兄弟,;陈珪最初被察举为孝廉,官至沛相。

    商人集团以糜家为首,通过贸易,紧紧的把徐州的众多商户联结在一起。糜家搬迁到琅琊郡,高顺却让他家代理徐州的棉布、精盐、美酒等众多物资,糜家在各郡县与当地商家合作,获利匪浅,众多商户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此外,还有公孙瓒的军事势力,现在刘备又从中分出,自成一股势力,他们俩算是小一号的军阀;陶谦看不起他们,只想利用他们,现在,陶谦靠上了高顺这棵大树,自然更看不起他们了。

    刘备与徐盛驱逐了张超,暂时割据广陵郡,形成事实上的。

    陶谦心中愤恨,表面不动声色,暗中却有驱逐或者消灭他们的打算;徐盛的一万步兵,战斗力极强,他们忠心的是陶谦,而不是招募他们的徐盛,若是陶谦出面招降,他们肯定会在城内呼应,将刘备和徐盛就地歼灭;他现在顾虑的是公孙瓒,公孙瓒的实力更强,不好处理。

    第三天,高顺受邀去陈家做客,并邀请陈珪之子陈登去冀州为官,被陈珪拒绝了。

    第四天,高顺受邀去曹家做客;曹豹欲把其女嫁给高顺为平妻,被高顺拒绝了。

    陈家只求自保于徐州;曹豹却有更大的野心,若是曹家靠上高顺这棵大树,曹家将不再局限于徐州,必将飞黄腾达。

    第五天,高顺已基本了解清楚徐州的情况,与陶谦进行了一次详细的会谈,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陶谦现在有了依靠,可不是当初仅仅将他们驱逐这么简单,他更想收编那些骑兵为己所用。

    高顺首先问道:“陶先生,徐州还有什么困难?”

    陶谦正盼着高顺如此问,便说道:“老夫受朝廷之令,派部将徐盛和客军刘备驱逐广陵郡太守张超,没想到刘备狼子野心,说服了徐盛,霸占了广陵郡,割据一方,是可忍孰不可忍?若是其他郡县效仿,如之奈何?必须挫败他们的阴谋,以儆效尤。”

    高顺明白陶谦的意图,便说道:“哈哈,陶先生不要操之过急,只需坚守下邳城,便保徐州无虞;刘备与徐盛不会反击袁术,而刘表也不会动用大军,等袁术稳定下来,肯定会找刘备报仇,到时候他们抵挡不住,肯定会前来投降。”

    陶谦见高顺揣着明白装糊涂,便直接问道:“镇远,那时间太漫长了,迟则生变,如何才能驱逐刘备,安全收编他的骑兵呢?”

    他可是对刘备和公孙瓒的骑兵非常眼热,若是有了这些骑兵,徐州的军事实力必将再上一个台阶。

    高顺想了一下后道:“若是只驱逐刘备,收编他的骑兵,倒是很容易,就怕引起公孙瓒的敌意,事情反而不美,务必想个万全之策。”

    陶谦就是因为没有万全之策才求助高顺,便说道:“哈哈,老夫知道镇远智谋超群,那就劳驾镇远想办法了。”

    高顺仔细思索一下道:“先生,刘备仅有几千骑兵,非常容易收编,而公孙瓒有近两万军队,实力强大,难以收编,若是将其调离,也就威胁不到徐州的利益了。”

    陶谦心中大喜,忙说道:“镇远,快说说,如何做?”

    高顺道:“先生,此事简单,可分两步走,第一,派人联络袁术,承认他对扬州的管辖权,徐州愿意与其和睦相处,条件是共同消灭徐州叛贼徐盛和刘备,收复广陵郡,想必袁术会同意的。”

    陶谦不解的问道:“镇远,老夫与荆州刘景升有协议,共同对付袁术,瓜分扬州北部两郡,此举背信弃义,乃为不义,且也不符合远交近攻之策。”

    高顺笑道:“哈哈,先生,只有交好袁术,他才好放心的全力进攻荆州,先生既收回广陵郡,得到几千匹战马,又能免除徐州的战火,何乐而不为之?再说了,若是刘表与袁术发生大战,刘表又怎么会计较徐州的小过失呢?他肯定不会因小失大。”

    高顺可是记得,孙坚便是死于讨伐荆州的战争之中,若是让袁术与荆州结下死仇,徐州的安全性便会大增。

    陶谦仔细思索一阵,感觉高顺的办法非常不错,战乱时代,利益为先,便点头同意了这个建议,又反问道:“那如何对待公孙瓒呢?若是收编刘备的骑兵,公孙瓒肯定会起异心,绝不能让其继续留在沛县,威胁到徐州的安全。”

    高顺笑道:“哈哈,陶先生,此事更加简单,只需派使者前往京城,建议朝廷任命公孙瓒为豫州牧,我等只需坐看好戏上演便是。”

    陶谦大惊,冠军侯就是厉害,让他烦恼这么久的难题,高顺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解决了。

    豫州几大军阀实力强大,董卓正派大军与之对峙;若是朝廷任命公孙瓒为豫州牧,肯定会让他们自相残杀,他可坐收渔利。

    而公孙瓒没有地盘,正好有借口朝廷的命令,名正言顺的抢夺地盘。

    豫州现在的几位军阀,肯定不希望外部势力的介入,一定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豫州内战不可避免。

    此举既把公孙瓒调离了,消除了对徐州的威胁,还实实在在的交好了公孙瓒,让他欠下一次人情。

    高顺这是一石多鸟之计,令陶谦佩服。

    借助敌对势力的力量来消灭敌对势力,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即便公孙瓒和董卓心里明白,他们也会采纳高顺的建议。

    幸亏交好了高顺,陶谦内心庆幸不已,否则,与高顺为敌,怎么被算计死的都不知道。

    uu47110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87章刘备的选择

    (全本小说网,。)

    一  陶谦对高顺的计谋大加赞赏,如此两策,必保徐州无虞。

    第二天,在送走高顺后,便立即召集他们的幕僚,进行详细的安排。

    众人对刘备非常反感,当初好心收留他们,现在竟然做出如此无耻之事,皆非常支持陶谦的决定,定要将刘备和徐盛碎尸万段。

    还是治中从事王朗出马,亲去寿春拜见袁术。

    王朗本名王严,字景兴,东海郡郯城县今山东临沂市郯城西北人,为经学世家,望族之后;王朗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为其服丧,后来被举孝廉,但王朗不应命;徐州刺史陶谦又举其为茂才,拜治中从事。

    琅琊王氏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最显赫的士族,尤其晋代琅琊王氏势力甚至超越司马皇室,世人称“王与马,共天下”,而王朗就是这一成就的奠基人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王朗后代混的相当出色,儿子王肃是儒学大师,唐代配享孔子,孙女王元姬是文明皇后,女婿司马昭消灭蜀吴两国,外孙司马炎是开国晋朝的皇帝,六世堂孙王羲之称书圣这一,后代延续到王导、王敦而经久不衰。

    对于徐州刺史的使者,袁术热情招待。

    军师杨弘的对王朗的到来非常高兴。

    酒足饭饱,众人在袁术的书房重新落座,进行密谈。

    袁术首先发话道:“景兴前来,所为何事?”

    王朗不准备墨迹,笑道:“将军,陶刺史乃忠厚长者,以仁义著称,无奈刘备狼子野心,占据广陵郡,攻击将军辖区,以致民不聊生,故此,陶刺史派朗前来与将军协商,此后两州睦邻友好,共击乱贼。”

    袁术对徐州的选择大感意外,从下邳城到寿春,毫无险阻,路途极近,若是与陶谦交好,则扬州的安全大大增加;除去刘备和徐盛,这能减少他们对扬州的威胁,符合袁术的利益,于是袁术忙说道:“恭祖为国为民,人所共睹,世人敬仰;扬州愿意与徐州建立睦邻友好的关系。”

    并对杨弘点点头,示意他继续与王朗谈,有些话袁术说不出口,杨弘与王朗谈更合适。

    杨弘对徐州态度的转变也很惊讶,他们有渠道,消息显示徐州和荆州结盟了,共同对付扬州,现在徐州又欲与扬州交好,这非常符合扬州的利益,避免被东西夹击,且稳定与徐州的关系后,他们可放心对付竞争,只有再占领了荆州,才有逐鹿天下的资本,在接到袁术的示意后,便开口说道:“陶刺史宅心仁厚,爱民如子,扬州绝不会辜负陶刺史的美意,不知道陶刺史有何具体要求?”

    随后,两人密谋一阵,袁术在一旁倾听,内心非常高兴,这完全符合他的利益;只是感觉陶谦有些出尔反尔,当初与刘表结盟的是陶谦,当初让刘备和徐盛攻击九江郡的是陶谦,现在竟然说的如此冠冕堂皇,真是无耻,不过这是士人的通病,他也就没有太在意,还是利益为重。

    最终,两家达成协议,约定好时间,扬州出动2万官兵,徐州出动3万官兵,共同讨伐广陵郡的刘备和徐盛。

    王朗快速返回下邳,陶谦对高顺更加佩服,这样的话既消除了内部祸患,又稳定了与扬州的关系,于是,立即命令曹豹派遣大军南下广陵郡。

    为了获得战功,这次曹豹亲自带兵南下。

    徐州和扬州的大军到来,令刘备内心大乱。

    他原本认为,陶谦现在受豫州和兖州战场的威胁,不敢派兵南下,而他们对扬州的攻击,只是把孙坚驱逐出境,对扬州的进攻,仅仅是做做样子,不足以激怒袁术,没想到陶谦竟然与袁术连手对付他,这太让人意外了。

    徐盛也非常震惊。

    联军的速度很快,从出兵到包围广陵城仅仅半月时间。

    陶谦的军队从北部而来,袁术的大军在孙坚的带领下从西部而来;从刘备得到消息到广陵城被围,也就3天时间,根本没有留给刘备思考的时间。

    广陵东部是大海,南部紧挨着长江,让他逃无可逃。

    刘备不由自责,他还是太贪心了,太急功近利了,若是稳定一段时间再,情况便不会如此糟糕了。

    徐盛感觉对不住刘备,他的上万官兵,若是对外征战,肯定会服从命令,若是与陶谦的军队对战,肯定会反水,便建言道:“主公,不如我们投降朝廷吧。”他认为,刘备是刘皇叔,若是投降朝廷,朝廷肯定不会亏待他们的。

    刘备苦笑道:“大军围城,如何突围?”

    徐盛道:“主公,扬州和徐州官兵的骑兵皆是新组建的,战斗力绝比不上主公的骑兵,肯定能轻松的杀出重围,盛愿为主公开路。”

    刘备非常不舍徐盛的一万强军,更不舍新得的地盘,若是抵抗,那一万丹阳兵很容易反水,损失更大,且袁术的大将孙坚,武艺高强,治军严格,根本不是他能抗衡的,他的骑兵战斗力虽强,无奈数量太少,不足以与五万大军抗衡。

    若是最终失败,广陵城遭到破坏,还有损他的声望,极不合算;去投降朝廷,免广陵战火,他至少还能落个好名声。

    刘备主意已决,对徐盛说道:“好,通知骑兵,带足三天的干粮,明天凌晨北门突围。”

    之所以选择北门突围,是想避开孙坚,而陶谦的军队没有大将指挥,更容易突围。

    徐盛对刘备的决定非常高兴,于是立即答道:“是,主公!”随即下去安排。

    刘备在思索之后,在太守府留下一封信,表明他是不想给广陵郡百姓带来战争的灾难,主动撤离的,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只要不是去进攻陶谦的军队,城内的一万丹阳兵并无异动。

    第二天凌晨,刘备和徐盛带领骑兵,打开北门,突围而去。

    曹豹没敢阻拦刘备的突围,不过他发现刘备仅带走了几千骑兵,便快速的前往孙坚的大营,与孙坚协商,由孙坚率领扬州骑兵和徐州骑兵共同追敌,缴获平分。

    这对孙坚来说是意外之财,立即应下,带领两州的骑兵去追击刘备。

    曹豹带领步兵,顺利接管广陵城。

    孙坚带领六千骑兵一路不紧不慢的追赶,刘备在前狼狈逃窜。孙坚不急,他知道穷寇勿追的道理,不过广陵郡地势特殊,北部便是宽阔的淮河,现在正值雨季,水流更大,最好是在刘备骑兵半度的时候对其发动致命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