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北宋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北宋末年-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贼人……快”青年骑士痛得脸色惨白,还不忘命令手下。

    那些骑士纷纷反应过来,马上集结在官道旁,对着密林深处就是一通乱射。

    “韩指挥”看着被射了一箭的青年骑士,两名军士目露担忧。

    “妈的”被称为韩指挥的青年骑士恶狠狠骂了句,伸手将插在胸前甲衣上的箭矢拔了出手,甩手掷在地上。

    韩指挥的部下看长官没大碍,不由放下心来。可另两名中箭者就没这么好运气了,颈部中箭的一人已气绝身亡,而另一人则是脸颊上中了一箭,伤势严重,已经被数骑送了回去。

    “你们俩,带上一队追上去”韩指挥反应过来,看对方只射来三箭,人数定是不多,当即果断令部下追上了山去。

    唐十一回过神来,刚才还真特么吓了一大跳啊,这箭矢无眼,自己特么内力再高,也怕暗箭啊。

    唐十一知道现在是走人的好机会,但并没急于一时,而是面向韩指挥,淡淡一笑道:

    “韩指挥,这下你该相信这山上有盗贼了吧,兄弟们军命在身,就先行一步了,你们还是再将这里好好梳洗几遍吧。”

    韩指挥顿时脸色青白一阵,这特么绝对是打脸啊,自己刚说过这周边被清洗了好几遍,怎么可能会有贼人,特么话音没落,就冒出几个不睁眼的贼人,还差点将自己射死。面对人家的冷言冷语,还有什么话好说。

    经过这一段插曲,唐十一率梅谷堡军士继续随军前行。又不禁想起了刚才那莫名其妙的三箭,如此一来,贼人岂不是暴露了,那么冒着暴露的风险,难道仅仅只是射死几个人吗,这官道上可有特么数万大军呢,好象再射死三百个也对局势没多大改观吧……

    唐十一越想越觉这三箭射得有点怪,却不知刚刚隐匿在山丛中的一队黑衣女子正是前来打探联军消息的,她们本来已经令人将消息传递了出去,正欲撤退时,碰巧看到唐十一斩杀十名军士的一幕,不由大受震动,于是在唐十一他们被拦下时,那名血使三思之后决意出手。显然,她这三箭替唐十一解了围。

    而那名差点被一箭射死的韩指挥也很不简单,虽然他此时仅仅是一名小指挥,但也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南宋抗金四大名将之一的韩世忠。

    很快,被派上山追贼人的一队军士折返而来。

    韩世忠面色阴冷,一时没有说话,而是再次将目光投向了从身边如洪流般不断涌过的西部劲旅。

    “将这十……”韩世忠指了指那十堆烂肉道:“埋了吧”

    立时有数十人跳下马来,用手中刀枪,很快挖出一大坑,将十人全埋了进去。

    做好这一切,韩世忠冷冷扫视了一眼身前的骑士们。这些骑士似乎被看得不好意思,而低下了头,其实每人心里都是震动极大,显然,众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没有言明而已。不敢想,想想就忍不住打冷颤,十个战友,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惨死了,震撼的同时又庆幸不已,幸亏这些人里没有自己啊。

    韩世忠仿佛看穿了众手下的心思,冷冷道:“以后再有杀敌冒功者,这就是下场。”

    众骑士低头应诺。

    梅谷堡的军士们走出一段距离后,也挺无语的,没想到砍了十名军士就这么的砍了,一时还不敢相信这事就算完了。

    唐十一却有点头疼队伍中的十几名老弱妇孺,让他们跟着行军也不方便啊,可又实在不忍心将他们赶走。

    急行军两个时辰后,天色将暗,大军停下就餐宿营。

    十几名山民也趁机将他们手中亲人的头颅找地方简单葬了。

    唐十一令人给他送了些吃食,又顺便向他们打探了些消息,才知道杀民冒功之事是何等普遍。胸闷的同时也深感无奈啊。

    童贯为迅速扑灭义军火焰,可谓是多管齐下,除了军事上严密的部署,外加丰厚的斩杀赏赐外,而对于那些滥杀平民现象已不仅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更是暗中纵容和鼓励。有史料统计,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数百个****夜夜里,有超过两百万平民被杀害,甚至有整个整个的村镇被借着镇压反贼的名义而被屠戮一尽。

    唐十一刚才狠心下令将十名败类当场斩杀,也有一种杀鸡儆猴的意思,因为人的善恶几乎只隔着一层窗户纸,若是失去了约束,即使善良的人们也会释放出胸中的恶魔。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29章 紧急军令

    (全本小说网,。)

    事实上,扎营宿餐时,梅谷堡格杀十名杀民冒功的军士之事,就在前后各军传开了。此事对联军的震动之大可想而知,不少将校趁机下达了严禁祸乱平民的禁令。

    一夜无事,第二天辰日,联军已兵临杭州城下,在指定地点驻扎后,所有将校被集体带去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唐十一现在已是堂堂从八品武官,自然是有资格参加这样级别的军事会议的。

    若大的军事议事大厅,主持会议和发号施令的就是身材高大的胖老太监童贯。

    童贯三言两语就将五万大军的部署问题定了下来:

    一万三千骑兵会同杨惟忠部共同担任杭州城外的警戒工作,他们的任务很明确,那就是拦杀一切反贼援军,确定攻城部队无后顾之忧。当然还有一点,那就是在城破时,截杀趁乱外逃的反贼。

    三万多重装步卒,将会同其它各部禁军执行攻城的艰巨任务。

    “各位一路辛苦,现在城内贼人外援已绝,想必其粮草也将用尽,三日后,我二十万大军将给其雷霆一击,各位回去好好休整一下吧,务必做好三日后的总攻准备。”童贯最后令道。

    众将士得令出了军营,迅速按令与各部整合起来。

    梅谷堡三百人中包括两百骑兵和一百步卒,按说也是要分开的,可杨都统在唐十一的请求下,将这一部全安排在了骑兵阵营。

    唐十一坚持将自己的人都弄到骑兵里,自然打得如意算盘,心想这攻城的话肯定风险极大,而骑兵的任务只是担负城外警戒,相对应该会安全许多。

    梅谷堡的这队人马最终被安排在了杭州城的东南方向,巧了,与其一同负责这片区域的正是韩世忠部。两部骑兵几乎一样,都是两百骑上下,只是唐十一这边多了一百步卒。

    韩世忠也是没想到自己竟会和这小子一路,对于十名战友被这小子给杀了之事,还是心存芥蒂,所以他对唐十一当然谈不上什么好感。

    不过韩世忠虽然觉得唐十一做的实在过分的同时,也深知那十名战友死的不冤,可话说回来,现在又有哪个部的兵不在滥杀,自己一开始不也是恨不得将这些人渣砍了吗,可随着习以为常,现在都特么麻木了。

    借着例行巡逻,唐十一和梅谷堡的军士们也有机会远远打量了下杭州城。

    在杭州城外,“轰隆轰隆”声不绝于耳,远远的,树立有一排排庞大的抛石机在兴工做业,一个个如篮球般大小的巨头不时飞向杭州城内。“吱嘶……”更不时有闪着火焰的火箭也向城头飞去。

    甚至还有成排的床子驽,不过这些恐怖的家伙只是静静的躺在地上,粗如小儿臂的弩箭闪着寒光对准了城头。

    自禁军兵临城下,虽然还没有对杭州城发动大规模的攻击,但象这样的远距离攻击骚扰一直没停过。

    唐十一远远的看到城头上布满了扎着五颜六色头巾的义军。一问才知,原来这方腊将义军分成了六个等级,不同的等级在头上扎有不同颜色的头巾。

    再看城下周边严密布列的一个个衣甲鲜明的军阵。

    唐十一不由暗自叹息,知道血流成河的时刻马上就要来临了。

    梅谷堡的军士们何时见过如此场面啊,这围城大军装备之精良,一眼望不到边的营房,实在是令人心生震撼。一些人开始小声的议论着什么。

    唐十一心思有点沉重,什么话也没说,领着兄弟们回到营房,却突然接到一紧急军令。

    原来,唐十一斩杀十名军士之事,虽然韩世忠回去后并没再提此事,但这事还是第一时间被他的领导杨惟忠杨将军得知了。

    杨惟忠自然是给惊怒得不轻,自己的十个兵说被杀就被杀了,就算他们违反了军纪,也轮不到你们西路军插手吧。冷静下来后,他也深知对方是西路军,自己也管不着,可若是告他们一状,这特么还不够丢人的,再说现在全军上下都将心思放在了攻城上,恐怕也没人在意十名军士的事。

    杨惟忠很快打了一阴险主意,妈的,既然你们第一刀就砍在了兄弟部队的头上,想必是挺能打的啊,好,那老子就给你们一根硬骨头啃啃。

    正好,指挥部刚刚拟定了一作战计划,那就是派出一支精锐火速夺取白峰岭并牢牢扼守此地,一是阻止眭州青溪向贼军来援,二是占据此道,也等于切断了杭州义军退回老巢的一条重要通道。

    于是,唐十一他们就突然接到了向白峰岭进军的紧急军令,命令其部务必在三天内,也就是攻城大战打响之前,封锁白峰岭唯一的一条孔道、

    唐十一还不知道这白峰岭在特么哪儿呢,找了副军用地图一瞧,不由大吃一惊,这特么离杭州可有一段距离,再看地图上那黑乎乎的一片山区标识,虽然对军务上的事不怎么精通,但军用地图还是能看明白的。

    唐十一不敢大意,马上领着杨勇和二狗蛋找到了杨都统。

    杨都统也是极其纳闷,怎么突然将这小子调出去了,拿过地图研究一番后,更是暗惊。

    且不说这白峰岭有没有贼人,有多少贼人,单看这复杂险峻的地势,想必此行定当凶多吉少。

    “杨都统,怎么会无缘无故把我们调到这鬼地方,我们对那边的情况一无所知啊,而上方只有军令,什么也没说。”唐十一有点纳闷道。

    “执行军命吧,不过,你们也要见机行事,一定要谨慎不可莽撞。”杨都统面色有些凝重叮嘱道。

    对杨惟忠,杨都统是深有了解的,此人也是西北战场上的一员名将,是有战神之称的刘法麾下的一名骁勇善战的前锋指挥官,自仁多泉惨败,刘法战死后,他和一帮部下就被童贯调到了内地。

    另外再提一句,岳飞参军后,迅速崛起的家底就是靠着杨惟忠手下的五百悍兵。当时岳飞是戴罪上的战场,就是率领杨惟忠的五百残部,血战数千金兵并大胜之,可谓是一战成名。不过,现在岳飞还在老家种田呢,背上还么有刺字。

    “见机行事?”唐十一和杨勇对视一眼,什么意思这是。

    明白过来后,唐十一暗道一声好,咱还就喜欢见机行事,既然军命难违,那就收拾家伙上路呗。

    “等等,前方情况不明,一定要带上足够的粮草”杨都统喊住正往走的两人,再次交待道。

    两人答应一声,心想还真差点忘了此事呢。唐十一以前也只是守过城,而杨勇也仅仅是随探马营的兄弟搞过地下工作,两人都没有带兵野战的经验啊。

    回到营地,梅谷军士迅速行动起来,并让二狗蛋率了一队步卒赶着大车去领粮草了。

    唐十一和杨勇则趁机回到营房,坐在桌前,铺上军事地图,仔细研究起来。

    两人很快看出问题的关键,这白峰岭是杭州通往眭州的交通要道,而方腊的老巢就在眭州青溪县帮源峒。如此要道,想必贼人一定会派有重兵把守。

    尼玛,唐十一不由暗骂,这特么不是将我们往虎口送吗。

    “唉,如此险要的地方,就咱们和姓韩的两路人马,这特么加一快才五百人啊”杨勇不由骂道。

    “到时随机应变吧,反正咱们不能拿兄弟们的命不当命”唐十一有点不以为然道。

    杨勇点点头,没说什么,表情明显透着纠结,这军令清清楚楚,就是夺取此道并扼守此道,怎么个随机应变法啊,准不能看打不下就不打了吧,想想干弟弟的一向做派,还真特么有可能。

    这边杨勇刚骂完,营外,二狗蛋带着一帮军士又骂骂咧咧的回来了。

    “怎么,你小子空着手回来了?”唐十一看这小子气得跟二杆子似的,不由问道。

    “别提了,草特么的,那米湿辘辘的,牲口也不吃啊,那草料更特么气人……”二狗蛋气得帽子一甩,诉起苦来。

    “掌管粮草的是什么人?”杨勇问道。

    “一个特么死老太监”二狗蛋恨恨道。

    “好了,你领着兄弟们准备一下,勇哥,咱俩去看看什么情况。”唐十一说着和杨勇出了营房。这马上要出发了,没粮草哪行,准不能象反贼一样,走到哪抢到哪吧。

    唐十一和杨勇再次领上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