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北宋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北宋末年- 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忠,这股份的事咱们还得再商量一下。”唐十一直接对郑忠道。知道现在再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了,不过这最要紧的股份问题,必须要好好算一下了。

    郑忠点头称是。

    两人回到梅园。唐十一拿出原先入股协议书,感觉签订的实在是太仓促也太不规范了,很多方面都没顾及道。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当时是按花满楼这一处产业估值并入股的,现在又有了唐氏集团和马上就要建好的家具厂,还有城外正着手进行的烟花厂。

    “唐大哥,你说吧,我觉得你应该占大头。”郑忠看唐十一久久不语,率先道。

    “小忠,现在问题不是占不占大头的问题。”唐十一摆摆手问道:“你小子先估计一下,后天的招商大会能招到多少钱?”

    “这个”郑忠拧眉思索一阵道:“这个还真不好说,毕竟咱们都没搞过啊,不过我觉得不会少于百万。”

    唐十一点点头道:“嗯,就按百万算,咱们总共投入才三十万多一点,那么这些赢利怎么算,何况,接下来还有别的投资。另外还有家具厂,地皮钱是你小子出的,建成后,如果那些新家具问世的话,定会供不应求,那家具厂的估值一百万只多不少,再加上城外的烟花厂和农场……”

    郑忠听唐十一这么的一分析,也忍不住冷汗直冒,卧槽,能赚这么多钱?本来自己对什么烟花厂和家具厂是不怎么感兴趣的,更觉得唐氏集团就是一个空壳,是赚一把就撤的地方。所以对这几处的产权归属问题也没在意。

    “这样,花满楼按三百万估值算,家具厂按二百万算,德氏集团按二百万算,现在关键的问题是烟花厂,那里还没开始建,就按百万来算。这样一共是八百万。”唐十一边说边在一张纸上写着。

    “小忠,你小子的出资额总共是多少?”唐十一问道。

    “啊”郑忠已经被那个天文数字给惊呆了,卧槽,这小子也真敢“估值”,家具厂和德氏集团不说,就连那城外的屁荒地也敢给一百万的估值。

    其实,唐十一说出这些数字的时候,心都在滴血啊,和自己远大的设想比起来,感觉这估值太特么低了。

    “奥,现在大概有一百三十万吧。”郑忠震惊过后,答道。

    “你自己占的股份太多,怎么能比你童大哥的还多,这样吧,等招商过后,退你小子八十万,这样,你算是出五十万。”唐十一道。

    “好”郑忠擦把冷汗道,其实也没多大意见,自己这些钱几乎都是东拼西凑的,竟还贷了二十万的高利贷呢。

    “你小子别特么跟死了爹似的哭丧着脸,马上就有你小子高兴的。”唐十一看这小子没出息样,忍不住骂道。

    “唉,我是知道什么叫卸磨杀驴了,谁让你是我唐大哥呢,好,兄弟我认了。”郑忠痛心疾首道。

    “好了,你小子别演戏了,加紧准备招商工作,一定要争取一炮打响,这钱会赚的让小子数到手软的。”唐十一安慰道。

    “好吧,唐大哥,我也就是说说,怎么着都行,我就知道你不会亏待我的,可是王爷公主那边,你怎么给人家说啊,那入股协议可都是订好了的。”郑忠担忧道。

    唐十一也正在头疼这事呢,打算过了招商大会后,看看招商情况再说。

    两人商量了个大概,说是商量,其实全是唐十一在决定。

    “对了唐大哥,这姓曹的老是背后下黑手也不是办法啊?不过现在有了童哥入股,估计那老东西会消停点。”郑忠道。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11章 再烧一把火

    (全本小说网,。)

    “这姓曹的,咱们早晚和他算总帐,不过现在咱们没特么时间,对了,听你小子说,曹家最大的资产在船运这一块?”唐十一冷声说道。

    “是的,据说曹家控制的私船有上千条之多。而且他们接手的全是官府的运输,说是日进斗金,那一点也不夸张。”郑忠低声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羡慕。

    “卧槽,这么多船?”唐十一惊呼道。

    “是的,这姓曹的本来只是押解船队的一芝麻官,不过这人心黑胆大,据传,他在一次押运数十条大船的物资往返京城的途中,将船上物资全部盗取一空,然后又将所有船只凿沉,谎称遇到风浪全部沉在了河底……”郑忠说道。

    唐十一直听得目瞪口呆,特么的这也太大胆了吧,就没人管?

    “后来,这事影响挺大的,听说当时查办此事的就是大理寺丞,呵,后来这姓曹的交上了一些物资,说是冒死抢出来的,特么的,这人竟然还因此升了官。”郑忠说到最后也忍不住苦笑了下。又压低嗓门道:“你知道当时的大理寺丞是谁吗?正是蔡太师。”

    “卧槽”听到是蔡京,唐十一也是一惊。

    想起来了,前几天看郓王给自己的资料,里面提到,由于漕运关于国家经济命脉,大宋的绝大部分物资运送都是靠的水路。所以漕运在最开始是官办的,也就是说是官府处于绝办的垄断地位。只是后来出了许多象郑忠所说的这些情况,致使政府损失巨大。于是不得不对漕运进行改革,逐渐对民间进行开放。当然,有权力有能力挤进漕运的,自然都不是凡人。

    “这人该被特么砍头,好了,不说这个了,咱去后院看看家具弄得怎么样了。”说起朝廷的事就让人心塞,唐十一起身道。

    也是想让郑忠这小子看看咱的新式家具,能增强点信心。

    果然,郑忠一进后院,顿时双目发直。

    正光着膀子,干得热火朝天的师傅们看到唐十一进来,兴奋的冲两人直点头。现在师傅们已对唐十一佩服的五体投地起来。他们觉得能想出如此新颖的家具绝对不可思议。

    唐十一也被惊了下,昨天看这里还只是一些下好的料,现在看着摆在面前的已组装好的新式家具,顿时一种亲切感扑面而来。仿佛自己又回到了从前。

    “卧槽啊,这……这是怎么弄出来的……”郑忠震惊的说话都不连贯了。

    “哈哈,唐老板大才,简直令人不敢相信啊,这些家具肯定能轰动京城,不,肯定能轰动天下。”袁福哈哈大笑道。

    至于郑忠找来的木匠师傅们,本来,这些人自恃技艺高超,一开始对窝在这小院里默默搞生产,还有点不舒服呢,觉得很是屈才。不过,随着这东西组装出来,连自己也被震撼到了。

    “各位师傅们辛苦了,袁师傅,你们商量商量,看这几套沙发怎么包装一下,外面裹上一层棉,再用蜀绵包订好。”唐十一指点着几套单人、双人和多人沙发道。

    “啊”袁福感觉这样就很好了,没想到唐十一又提出如此问题,仔细一琢磨,忍不住拍腿叫好。

    “小忠,正好你小子现在没事,出去买几车棉料和蜀绵回来,记得,蜀绵要色彩淡雅的。”唐十一交待道,这几套沙发打算送给小公主的。心想那淡雅素致的蜀绵应该适应小公主吧。

    “好”郑忠答应一声,匆匆出门了。看了这些别具一格的新式家具,这小子对家具厂未来光明的前景信心十足起来。

    唐十一趁机又围这些组装好的家具看了看,同时提出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毕竟,这些全新的玩艺,全是凭这些师傅们根据自己的简单图纸搞出来的。

    郑忠买来几车料。唐十一干脆亲自指挥着弄了起来。

    这直让人眼界大开啊,这特么给家具“穿衣服”还真是件稀罕事,而且一穿就穿华贵的蜀绵。

    经过整整一下午的劳作,这些个沙发全都披上的华贵的外衣。

    一群师傅全看傻眼了,郑忠也是。那神色全是一样,不敢置信啊。

    唐十一点点头,又摇摇头,满意而又不满意的样子。算了,第一次搞到这个程度也算是不错了,现在只能先搞出这布艺沙发了,至于皮家具什么的只能以后再说了。

    看着这些家具,唐十一突然感觉好象少了点什么。

    “唐大哥,还有什么问题?”郑忠忍不住问道。看唐十一面色凝重,以为出什么问题了呢。

    “奥,没事。”唐十一回复心神,同时也想到了,若是有那些五颜六色的颜料漆上就更完美了。知道眼下仅有的数种颜料都是直接从植物中提取的,而要想更多更全面的颜料,就必须用化学合成的方法了。这事也只能以后再说了。

    正说着话,武松他们回来了。

    唐十一这才想起,早晚还要去开封府报个道。

    现在开封府一把手王鼎虽然被这重案搞得焦头烂额,但苦于无证据,也不能将重点怀疑对象唐十一怎么样。另外,先后派出的数批精干力量,竟没寻得那帮农夫的半点踪迹,这也让王鼎深感不可思议,心想这凶犯倒也罢了,难不成,那些泥腿子也如江洋大盗般,就这么的凭空消失了。

    其实“护公田”的暴行可以说已达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不但在开封府周边地区,更是在河南、山东等多地,官府以“护公田”的名目,搞得无数人家破人亡,因为人们稍有反抗,就会遭到残忍的打杀。

    史载“由是破产者比屋,有朝为豪姓而暮乞丐于市者”,先后被杖死的良民达上万人之众。

    现在这起惊天大案发生后,在朝野间所引起的震动自然是极其巨大。

    受此案刺激,本就怨声载道的民众们群起反抗,尤以京东、山东、河北等地的人民反抗最为激烈。大有在江北掀起一股起义的风浪。

    在政府中,本来不少正直官员也觉得李彦所主导的“扩公田”实在是过分,认为这是挖大宋的根基,但迫于对方权势,自然敢想不敢说。但这件屠杀官差的大案发生后,随着各地声讨的声音越来越众,不少官员趁机发声,指出“扩公田”的严重危害性,请求大官家废除西城所,并还田于民。

    特别太学生院以陈东为首的数千名太学生,以此案为契机,直接去向大官家请愿去了,请求大官家废除“扩公田”的名目,以平息民愤。

    不过,下面虽然闹得不可开交,但在以赵佶为首的核心高层却还相对平静。因为朝中六贼等重臣,由于各方利益盘根错节,可以说是既有矛盾又有合作的关系,又由于各方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那就是牢牢把控这个帝国的最高领导权,彼此间是以合作为主。

    所以当朝野上下对“扩公田”的声讨一浪高过一浪时,其他要贼,如童贯、蔡京、高俅等人象商量好了似的,来了个沉默以对,既不落井下石,又不替其美言开脱。

    赵佶一开始并没当回事,觉得这起案件虽然极其恶劣,但也认为这不过是一起具有偶然性的案子。不过,随着西城所和开封府一夜之间同时被凶犯光顾,又加太学院的数千师生前来请愿,并递上了万言血书。

    赵佶也受到触动了,不过他并没第一时间表态。而是在顶住压力的情况下,召来了李彦,想问个清楚,这“护公田”究竟怎么搞的,不光出了凶杀案,竟然连那帮上学的书呆子们都给惊动了。

    李彦自然大吐苦水,恨不得扒光了衣服给大官家看,咱家的一片心可全在朝廷、全在大官家您的身上啊。

    赵佶看这家伙说的言辞恳切,泪水涟涟的样子,一时忘了自己是兴师问罪的了,反而安慰了宠臣两句摆摆手让其走人了。

    唐十一和武松等好汉们来到开封府衙报道签字画押后,就直接回去了。

    唐十一心里并不轻松,一是担心那帮农夫被追回,二是担心扩公田继续搞下去,本来富庶的江南刚因叛乱给搞得千孔百疮,这江北若是听凭这帮****如此乱搞下去,估计这大宋神仙也难救了。

    回走的路上,见不少人匆匆往御街方向而去,一打听,才知是有太学生的学生在那跪着请愿呢。

    唐十一和众好汉自然没什么心情去瞧热闹。但唐十一也隐隐感觉自己冲冠一怒斩杀十一名官差,还真杀对了,如果“扩公田”能因此被废止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想到扩公田极大的危害性,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突然想起昨晚燕青夜闯西城所和开封府所带来的震动。为何不再借白莲教的名义再烧一把火呢。

    临近梅园时,唐十一将燕青和武松、时迁三人留了下来,让其他人直接去了花满楼。

    四人来到大堂。

    燕青和武松、时迁三人表情各异。不过三人都意识到唐十一要有行动了。

    果然,唐十一第一句话就让三人惊了一跳。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12章 招商加盟大会

    (全本小说网,。)

    “这扩公田已经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必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