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北宋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北宋末年- 第3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军的吴子厚等将。

    童贯虽然气得跳脚,但也无可奈何,城外的败兵没有败将领着也不行啊,于是将几名败将严厉训斥威胁一通,就让他们出城了。

    现在城外的败军也回过神来了,深知这特么丢了大营,绝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于是也就老实的认命了。

    针对突然出现的新形势,童贯马上召集众将开了一个紧急军事会议。

    主要是针对西路的,现在西路已经没有进攻的军力。老贼犹豫着是不是再派兵过去,还是直接就合兵在东路。

    其实老贼心里真正纠结的是,这一战该如何上报朝廷。

    辛兴宗的西路军损失惊人,不过有东路军的大胜,向来报喜不报忧的童贯当即决定,在上传朝廷的大捷报上重点渲染东路军所取得的辉煌战果,同时将西路军的溃败给淡化得几可忽略不计。

    此时,一直不见踪影的辛兴宗等一干主将,之所以没有随大军跑进雄州城,而是往更远的南方跑去了。就是担心进了城后,童老贼会暴跳如雷,当即将自己这些败将给斩杀了,于是象商量好了似的打算先跑远点躲一阵子再说。而只有比较实诚的吴子厚等将傻乎乎的进了城。

    童贯最终决定西路先维持原状,反正那里也有不少城池驻防,相信辽军受此重创,一时不会再主动从西路发起攻击。

    随后,童贯亲自向种师道提议,新城的驻防交给统率前军的大将王禀负责。

    这王禀也是随童贯南下平叛的主力干将,并表现卓越。童贯对其也是格外信任,于是就将该部推到了最前沿,以压制琢州。

    这么做,等于解放了唐十一部。童老贼经过最近几战,也是彻底看出来了,对唐十一这小子绝不能按常理度之,而应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反正没人能预料到这小子会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来,那就放开手让他去闯好了。

    不得不说,童贯是十分知兵识将的,在对唐十一的认识和运用上也是极其对路的。想想看,从严密严格的如同一部精密仪器的宋军行军打仗的诸多律令和规矩看,如此放手让一主将随心所欲的去打,那绝对是不可想象之事。

    但童贯才不管什么特么条条框框,到了前线,那就是老子说了算。

    很快,王禀就率一万主力替换了唐十一的部队。

    唐十一乐得如此,心想前面有人顶着才好呢,正好自己的军队可以继续在可进可退的石桥一带好好休整一番。

    耶律大石虽然第一时间就率残余主力赶到了琢州一带,但发现白沟河到新城这一带的宋军防守十分严密,根本没有下手的机会。不得已,只好率残部退到琢州西北向,因为经过这次惨败,耶律大石也是深知,部下们无论身体还是心理,都需要时间来慢慢恢复。

    现在摆在宋军面前的就是琢州了,要想攻取燕京,就必须先拔除琢州。

    于是,童贯严令大军做好开打的准备后,先是派出了信使前往琢州城。

    这等于是直接给郭药师下了最后通牒。意思是你特么快点做决定吧,是降是战给个痛快话,咱家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童贯之所以如此硬气是有底气的,心想耶律大石的五万精锐都被打得落花流水,你一小小小琢州城仅有八千兵马。要降就快点的,不然老夫大军一到,叫你们小命全不保。

    郭药师面见两名太监信使,听其强硬的的满带着威胁的口气,虽气愤的想将这两个死太监给干掉。但还是强压住了胸间怒火,毕竟自己局势太不妙。

    “哼,耶律大石的五万精骑竟不知死活的突入到我们神州大地,结果,直接被我们干掉了两万余骑,也幸亏那厮跑得快,躲进歧沟关不敢出来,不然的话,他现在就成了我们的阶下囚。现在我们大军驻扎在白沟河和新城,离燕京只有一步之遥……”太监信使先是连明带暗的威胁一通,又直接道:

    “我们宣抚使大人知道郭将军是一位深名大义之士,所以还请郭将军给我们一个痛快话,因为我们大军已经做好了全面攻击燕京的军事准备。”

    卧槽,郭药师给两个太监的威胁气得直发抖,不过,脸上还是拧出一丝苦笑道:“两位官人,郭某对大宋仰慕已久,只是迟迟没有亲近的机会。实不相瞒,你们大军一来,我郭某天天高兴的睡不着觉啊,只是你们也知道,耶律大石的主力一直横在咱们之间,不过这下好了,现在你们将耶律那贼打跑了,并且到了新城,拦在咱们之间的障碍已经拔除。好,请你们回去转告宣抚使大人,郭某这就投诚大宋……”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90章 拔除外围

    (全本小说网,。)

    郭药师深知留给自己可供选择的余地有限,所以极其胸闷的当场答应了宋人的最后通牒。

    当然,童贯允诺给郭药师的条件是极其丰厚的,只要其痛快投诚,不但让其继续担任琢州节度使的重任,而且其所有兵马也还归其完全指挥,宋军决不插手此事,另外更重要也更关键的一点是。童贯还答应,对郭药的八千兵力按中央一等禁军的规格提供给养军饷。

    而且童贯还许诺,会向大官家禀明为其请功封赏。

    郭药师对这些优厚条件格外满意,想想自己现在的处境,虽然身为一州节度使,可特么在辽人面前就是一二等公民,处处受刁难不说,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还要受到猜忌和防备。所以自己的大军才有怨军一说。

    好吧,既然人家宋人很看重咱,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特么的就不跟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倒霉小朝廷混了,老子也带兄弟们跟天朝上国享享福,有机会也去那传说中繁华似绵的大宋京城去溜达溜达。

    童贯得知郭药师举城投降的消息后自然也是兴奋不已,当即精心雕琢了一份奏折上报了朝廷,内容当然是极力将自己劝降的功劳写了进去。

    同样,琢州城投诚,让大宋上欣喜异常,因为如此一来,久存梦中的燕云地区算是彻底对大宋躺开了怀抱,燕云地区最重要最关键的燕京就在眼前。

    而且对北辽的震动自然更加巨大,北辽上下一阵恐慌,特别是临时皇帝耶律淳。他本来就对被迫当上这个本不想当的皇帝而忧心重重,现在突然得知耶律大石的军队连战连败,而且损失惨重,宋军一路北上,不但攻克的新城,现在竟连燕京的南大门琢州也投靠了宋人。

    于是急火攻心的耶律淳竟一病不起,军国大事慢慢被其皇后萧德妃掌控。

    耶律大石听闻琢州郭药师投降,自然是暴跳如雷但又无可奈何,这本来就在自己的意料之内。

    耶律大石知道再跳脚骂娘也晚了,还是面对现实吧,只好整顿兵马退守的燕京城外的泸沟河一带布防。

    而萧干的部队依然活跃在易州地区。

    此时,得知战局惊天逆转的辛兴宗等将,在通过小道消息打听到童贯已有心将自己这一路的溃败大事化小时,这才敢偷偷的潜回了雄州,去童贯那里“负荆请罪”了。

    童贯将这一帮人好一顿臭骂,当然也没真正追究他们战败惨损的罪责,但考虑到此事虽然自己暂时压了下来,但在前线大军各将士心中却是心知肚明的,所以暂时剥夺了以辛兴宗为首的几名大将的领兵权。

    辛兴宗等人自然不敢有任何异议,庆幸还来不及呢。想想看,要不是特么东路军取得如此大捷,那自己丢营损兵折将的罪责是绝难善了的啊。

    而本归辛兴宗统帅的近三万残余改由大将王渊统帅,继续驻守在范村一带。

    现在摆在大宋面前的就是如此一空前的大好局势。但童贯面对近在眼前的燕京城却一时打起了退堂鼓。这主要是西路宋军的惨败而损失严重。而且又搞不清燕京城内的兵力布防情况,自然觉得攻取燕京的时机还没来到。另外还有一点,处于琢州西南向的易州也是一个重要的威胁所在。

    童贯集结一帮高层,很快议定,先拔除燕京周边的据地,采取逐步蚕食策略,想着到时燕京可能将会不战而降。于是,童贯将第一个要拔除掉的目标就选定了易州。

    易州在琢州西南向,正中间正好隔着歧沟关,而在易州正南方向则面对着大宋控制的长城口。

    童贯决定秘密将一部主力潜移到长城口,会同范村一带的王渊部,从南路展开对易州的攻击;然后另派一部主力从琢州出发,中途绕过歧沟关,与南出长城口的宋军对易州发起两面攻击。

    在具体的军事会议上,众将普遍认为耶律大石新败,辽军精锐损失惨重,而驻守易州的辽军主要是萧干的一两万人。所以纷纷请战,因为大家都觉得,两路大军并击易州,定可一举将其拿下,谁去就意味谁立大功。如此好事,大家怎么能不争个头破血流。

    “宣抚使大人,郭某自幼生长于厮,深知这里的地理军情,对易州也可以说是了若指掌,请宣抚使大人将从东路出击的任务将给萧某即可,郭某愿以项上人头担保,定当一举拿下易州。”郭药师也主动请战道。毕竟自己投诚是投诚了,但多少得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啊。

    “好,郭节度的忠心可谓是天地可鉴,东路的主攻就由郭节度负责,有什么要求,需要多少兵力你尽管提。”童贯当即拍板道。本来,老贼是想让唐十一担当此次进攻重任,但既然郭药师主动提了出来,于是马上就来了个顺水推舟,一是来考验一下其忠诚度,二来也怕其万一再反水,到时自己已将最能打的唐十一派了出去,那东路岂不危夷。

    “多谢宣抚使大人信任,郭某什么都不需要,只要本部八千儿郎定可一举攻取易州。”郭药师朗声道。

    郭药师自信满满的话听得王渊等将直瞥嘴,心想你特么说的这么好听,本部就可攻取易州,那你特么自己去攻好了,还用得着老子从南路进攻吗?

    众将虽然对郭药师的张狂很是不满,但最近也见识到了那传说中能征善战的怨军,单从表面看绝对够得上精兵强将的标准。而且这也是童宣抚亲自决定的,所以大家也只是心里暗自不愤一下。

    唐十一自始至终没说一句话,当然看出众将都视易州是个软柿子,心想好吧,既然你们争着去捏,那咱就趁机休息休息。

    列席会议的杨可世嘴巴张了几张,连着对唐十一使了几个眼色,意思很明显,你小子怎么不争取一下立功的机会啊。

    唐十一只是淡淡一笑,依然没说什么。

    “唐君、王禀听令,郭节度主动东路,这琢州的防守重任可就落在你们两个肩头上了,在此期间,琢州若是出了任何差错,咱家拿你们两人是问。”童宣抚最后道。

    “是,末将定当将琢州城守得滴水不进。”唐十一和王禀对视一眼,上前一步答道。

    “不但要将琢州城守得滴水不进,这一线包括新城和白沟河石桥,一定要提防耶律大石来犯,只要他敢来,就给咱家狠狠的收拾那娃。”童宣抚点点头道。

    “是的宣抚使大人,只要耶律大石敢来犯,我和王将军一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唐十一当即保证道。

    “啊,吃不了兜着走?哈哈哈,好啊好啊”童贯听得一愣,明白过来这新词啥意思后,忍不住抚掌大笑。哄亮的嗓音震得营房掉灰尘。

    卧槽,唐十一也被这响亮的声音给惊得一跳,这特么是一个快七十岁的老人发出的声音吗。想想也是不可思议,现在人的寿命最多也不过特么四五十岁吧,有句古语叫什么七十古来稀,那可不是一般的稀啊,可这老贼寿命真特么长。对了,还有六贼之首蔡京也是年过七旬了。若是两人都按正常人的寿命来算,都活个四五十岁完蛋的话,会不会影响到整个北宋的进程啊。

    尼玛,唐十一忍不住暗骂一句,莫不是因为这两个家伙长寿而害得大宋短寿吗。

    唐十一胡思乱想着,军事会议也开完了。

    作战计划一定,兵贵神速,而且为了保密其见。负责攻击的两路军被要求当夜即向易州进发。而其他各将则也集结各自兵马,严阵以待,特别是唐十一和王禀两人。

    郭药师的八千怨军秘密出了城,王禀的先头主力自然顶了进去。

    而唐十一的位置也被迫提前,率部驻守新城。

    现在驻守在石桥处的是以种师道、杨惟忠、种师中、杨志、王坪、赵明等将率领的主力部队。

    现在石桥处的宋军将士无疑是最舒心快活的,这里既有白沟河之险,又严守着石桥两端,而且更让众将睡得踏实的是唐十一留下了防卫严密而又恐怖的地雷阵。

    以种师道为首的众将是亲身体会的这铁家伙的恐怖威力,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